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669997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 特征码 WtgaUWPhsUJrLdtYTTTI 【关键词】 振颤手法 以指或掌吸附于治疗部位,做频率密集的快速振颤动作的 手法称为振颤法,又称振法或颤法1 。笔者多年来运用推拿 中的振颤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200 例,男 90 例,女 110 例。 年龄最大 82 岁,最小 25 岁,平均 54 岁;2540 岁,占 15%;4182 岁,占 85%。其中神经根型为 112 例,占 56%;交感 神经型为 8 例,占 4%;椎动脉型 20 例,占 10%;混合型为 32 例,占 16%;脊髓型

2、 28 例,占 14%。病程最短 7 天,最长 10 年, 疗程最短 5 天,最长 120 天。全部病例均经 X 线片、CT 或 MRI 与临床检查确立诊断。 第 2 页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推拿学 2中颈椎病的 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先为患者 做放松手法,然后做颈部拔伸法,最后做振颤手法。步骤如下: (1)患者正坐,医者分别按揉风池、天鼎、肩井、天宗、肩中 俞、肩外俞、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外关等穴,约 5 min。 (2)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 的肌肉,约 5 min。随后拿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 推肩臂部,约 5

3、min。 (3)做颈项部拔伸法:嘱患者正坐, 医者站于患侧,右肘关节屈曲并托住患者下颌代写论文,手扶 健侧颞枕部,向上缓缓用力拔伸,并做颈部左右旋转活动,另 一手拇指置于患处相应椎旁,随颈部的活动在压痛点上施按揉 法,约 2 min。 (4)上述手法完成后,医者将手掌心即劳宫穴 着力于患者大椎穴,意念集中于手掌心,而后前臂和手部的肌 肉强烈地做静止性收缩,使手臂发出快速而强烈的振颤,并使 之通过手掌心传递到机体内,医者施术时除前臂和手部肌肉静 止性用力外,其他部位均要放松,不可屏气。施术时着力部位 均不离开施术部位,动作要连贯,持续。双手可交替振颤。一 般要求 10 min 以上,使振颤持续不

4、断地传递到机体内,在治疗 部位内产生舒松和温热感。频率要求 300400 次/min1 。 第 3 页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患者肢体麻木感,力弱、 眩晕、颈肩臂痛、颈僵、活动受限、颈颤臂抖、胸闷、恶心、 呕吐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患者肢体麻木、力弱、眩 晕、颈颤臂抖等上述症状明显好转。改善:患者肢体麻木感, 眩晕等症状减轻。无效:患者经治疗原有症状无明显改善。 2.2 疗效分析 本组患者 200 例,临床治愈 159 例,占 79.5%;显效 23 例,占 11.5%;改善 12 例,占 6.0%;无效 6 例, 占 3.0%;总有效率 97%。 3 典型病例 患者

5、,女,54 岁,干部,于 1999 年 3 月 12 日就诊。病史: 半年来患者头晕伴左上肢麻木、力弱、颈颤臂抖、步态不稳。 检查:患者颈椎生理前凸消失、颈椎变直,后伸受限,颈僵、 颈后部压痛广泛,C35 棘突、两侧压痛明显。颈后伸或向病侧 弯曲时上肢和手指麻木明显。双上肢腱反射可引出,左侧桡骨 膜反射(+) ,左侧霍夫曼征(+) 。四肢肌张力、肌力尚好。余 病理反射征(-) 。经 X 线、CT、MRI 及临床检查诊断为脊髓型 第 4 页 颈椎病。治疗方法:按上述方法进行治疗。10 天后,症状明显 好转,继续治疗 30 天,临床症状消失。 4 讨论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证” 、 “痿证” 、

6、“眩晕”等范畴。 素 问 痹证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又曰: “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 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又曰: “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 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灵枢 经脉篇所载,手太阳小肠 经脉“是动则病不可以以顾,肩似拔,似折。 ”清 张隐庵 注:“颈项肘臂痛,皆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 ”从以上中医 文献记载,可以看出本病的病因病理与风寒湿邪侵袭有关,因 风寒湿邪侵袭,阻塞经络影响荣卫气血的循行,而发生的一系 列临床表现3 。总之,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是本病的内因, 风寒

7、湿邪侵袭是外因,气血不畅、经脉瘀阻是本病的主要发病 机制。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阳气不足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而督脉为阳脉之海。大椎穴归于督脉,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 具有补阳益气,疏风散寒,益气通络之功,能振奋一身阳气, 鼓动、调节全身之气血,对机体有强壮补虚培元作用4,5 。 第 5 页 针灸甲乙经记载“大椎穴,乃三阳、督脉之会,诸阳之会 穴3,5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该穴为“手足三阳与督 脉之会5 ”。大椎穴主治风寒湿邪痹阻经络的一切项背强,肩 膊急,百节酸痛6 。而在大椎穴上施以振颤手法能使机体内 产生舒松和温热感,以达到补阳益气,疏风散寒,益气通络之 功。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

8、于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后,产生 一系列病变而出现骨赘、骨刺,压迫或刺激脊髓、神经根、椎 动脉及颈交感神经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对低频率振动敏感。在大椎穴上运用 振颤手法可改善微循环灌流,加快血液循环和扩张皮肤血管 7 ;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血流图示波幅偏高,主峰 角缩小,供血不足得以改善5 。 笔者基于对上述知识的认识采用低频率(300400 次 /min)的振颤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较满意。当然,颈椎病 病因病理较复杂,要取得更好更巩固的疗效必要时应采用综合 治疗。如配合针灸、中药等。对于部分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经 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疗法其疗效较为理想。 第 6 页 参考文献 1 周信文.推拿手法学.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6,11. 2 俞大方.推拿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 3 宏达.大成推拿术.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 4 邱茂良.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 5 郭长青,朱江.针灸特定穴临床实用集萃.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XX,7. 6 于书庄.于书庄针灸医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6. 7 张学勋.实用针灸取穴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XX,11.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