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食用油脂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67587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版《食用油脂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5版《食用油脂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5版《食用油脂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5版《食用油脂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5版《食用油脂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食用油脂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文件精神,强化我公司在食用油脂制品生产等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全体员工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食用油脂制品生产、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2、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操作工未持有效健康证明进入乳化作业区接触即食油脂制品。2 .氢化工序人员未穿戴防静电服操作催化剂投料系统。3 .维修人员未执行能量隔离程序检修酯交换反应釜。4 .投料员混用食用级棕桐油与工业润滑油脂容器。5 .员工佩戴金属手表操作金属检测机导致灵敏度失效。6 .新入职人员未经培训操作高压均质设备。7 .收料员伪造植物原油过氧化值检测记录。8 .化验员篡改反式脂肪酸检测原始数据。9

3、仓库管理员将食品级乳化剂与杀虫剂混存。10 .操作工擅自关闭灌装线氮气置换装置。IL员工隐瞒手部烫伤仍接触即食奶油制品。12 .脱臭工序操作员未维持245。C工艺温度达规定时长。13 .清洁工未验证CIP清洗液浓度即启动系统。14 .虫控人员在油脂暴露区使用非食品级杀虫剂。15 .运输司机超载导致油脂运输罐车侧翻。16 .外包人员携带未消毒手机进入内包装洁净区。17 .配料员误将工业消泡剂加入食用奶油生产线。18 .员工使用含荧光剂抹布擦拭灌装头。19 .更衣室管理员未定期更换风淋室高效过滤器。20 .操作员拆除急冷捏合机安全防护罩。21 .维修工在防爆区域使用非防爆电焊机。22 .司炉工未

4、持证操作导热油炉。23 .员工在油脂混合区进食并丢弃食品包装。24 .乳化区操作员未每小时检测手部菌落总数。25 .叉车司机违规载人撞击储油罐支架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氢化反应器温度传感器偏差超3。C未校准。2 .溶剂萃取罐防爆片累计使用超三年未更换。3 .高压均质机安全阀校验超期六个月。4 .脱色工序自动白土添加装置计量泵失效。5 .氮气保护系统氧含量探头故障未修复。6 .储油罐呼吸阀被结晶油脂堵塞。7 .防爆区域照明灯具被粉尘完全覆盖。8 .真空脱水系统压力表量程错误无法显示真实值。9 .溶剂回收装置可燃气体报警器电池耗尽。10 .X光异物检测机灵敏度未达0.8mm金属标准。

5、11 .液压升降台安全锁止装置液压油泄漏。12 .厂区消防水泵出水压力不足05MPa13 .蒸汽换热器疏水阀失效导致冷凝水倒灌。14 .防静电跨接线在溶剂管道法兰处断裂。15 .原料破碎机防护网破损未修复。16 .急冷机氨制冷系统泄漏检测仪失效。17 .油脂过滤机滤布穿孔未更换。18 .危化品仓库防爆排风机停转超72小时。19 .应急洗眼器水压低于0.2MPao20 .防爆配电柜密封圈老化失去防爆性能。21 .避雷针接地电阻值超IOQ未处理。22 .锅炉水位计玻璃模糊无法观测水位。23 .油脂输送泵机械密封持续泄漏。24 .防爆叉车防爆认证过期未年检。25 .溶剂回收塔冷却水流量联锁装置失效。

6、26 .乳化罐搅拌轴密封处油脂渗漏积聚。27 .金属检测机输送带磨损导致检测盲区。28 .灌装机光电感应器被油污覆盖失效等。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溶剂储存间通风次数低于10次/小时。2 .废弃油脂暂存区距原料入口不足5米。3 .原料库房地面油污结垢厚度超3mmo4 .车间排水沟篦子网孔被凝固油脂堵塞。5 .氢氧化钠暂存区未设置防腐蚀围堰。6 .氢气瓶存放区未安装防爆型浓度监测仪。7 .精炼车间地面坡度不足形成积水区。8 .厂区变电所周边杂草高度超1.5米。9 .消防通道被原料桶堵塞超2/3宽度。10 .溶剂装卸区未设置人体静电消除桩。11 .危废库房未执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12 .车间地漏

7、未安装水封导致溶剂蒸汽反窜。13 .灌装间正压维持系统压差低于5Pao14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备用电源失效。15 .原料粉碎区粉尘浓度检测每周缺失2次记录。16 .厂界油气回收装置活性炭饱和未更换。17 .天然气管道腐蚀减薄未做壁厚检测。18 .仓库防鼠板底部存在25mm缝隙。19 .污水处理站硫化氢检测数据连续3天未记录。20 .溶剂库房强制通风系统未与探测器联动。21 .油脂暂存区温湿度计未采用防爆型号。22 .避雷带引下线断裂未修复。23 .车间安全出口指示灯50%失效。24 .危化品装卸区未设置防溢流收集沟。25 .厂区消防水池水位低于最低警戒线30Cm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8、1 .超范围生产婴幼儿配方油脂未申报许可变更。2 .溶剂泄漏应急预案未包含下风向学校疏散方案。3 .未建立原料油供应商黄曲霉毒素电子追溯系统。4 .食品安全总监未取得油脂深加工HACCP认证。5 .氢化工序未设置压力超限自动泄压程序。6 .供应商档案缺失包装材料塑化剂迁移检测报告。7 .未保存脱臭工序温度校验视频记录。8 .产品留样室温度连续48小时超35。C未处置。9 .委托检验协议未明确3-MCPD检测方法依据。10 .未按安委20247号文建立隐患报告24小时响应机制。IL压力容器年度检测报告超期三个月未更新。12 .未配置过氧化值快速检测仪。13 .生产用水检测未涵盖重金属月度监测。

9、14 .设备润滑记录未区分食品级与工业级润滑脂。15 .防雷检测报告超过有效期四个月。16 .危化品库未存放最新版MSDS应急指南。17 .未开展溶剂泄漏全厂应急演练超18个月。18 .食品安全事故未执行1小时初报制度。19 .内包材入场检验未包含荧光增白剂项目。20 .产品追溯系统未集成氢化工序温度数据。21 .未制定停产期间管线滞留油脂酸败监控方案。22 .员工隐患举报奖励制度未公示核查时限承诺。23 .未与烧伤专科医院签订化学灼伤急救协议。24 .有限空间作业未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流程。25 .特种设备操作证超期六个月未复审。26 .未保存抗氧化剂添加电子称重记录。27 .年度

10、安全预算未覆盖防爆电气改造。28 .未建立酸价超标产品2小时紧急召回程序。29 .企业标准未备案却作为出厂检验依据。30 .未对承包商实施入场安全资质审查等。第三章报告途径第五条为确保员工报告事故隐患的渠道畅通,公司设立以下报告途径:1 .线下报告:员工可直接向所在部门的安全员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安全员负责初步核实并上报至安全管理部门。2 .线上报告:公司开通了微信群、邮箱、电话等线上报告渠道,并在公司醒目位置公示报告方式和流程,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进行报告。3 .匿名报告:为保护报告人隐私,公司设立了匿名举报箱和匿名举报电话,员工也可选择匿名方式进行报告。第四章核查整改第六条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

11、安全管理部门应按以下程序组织核查:1 .初步核查:接到报告后,安全管理部门应第一时间联系报告人,核实具体情况,初步评估隐患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2 .现场核查:经初步判断属于事故隐患的,须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赴现场复核,确保隐患识别准确、风险评估到位。3 .整改落实:(1) 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并闭环处理;(2)重大事故隐患若无法即时整改,需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及应急措施,并全程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隐患彻底消除。4.闭环管理:所有整改完成的隐患均需建立台账记录,实施销号管理,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关闭流程。第五章奖励资金与实施第七条公司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

12、用管理办法,设立事故隐患报告专项奖励资金,用于激励员工主动报告安全隐患。第八条奖励标准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小隐患奖励和大隐患重奖两类:L小隐患奖励:针对可快速整改、影响较小的一般隐患,给予报告人物质奖励(如小额奖金、便携式灭火器、安全头盔等)及通报表扬等精神激励。2.大隐患重奖:对可能引发严重事故、造成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重大隐患,经核实并完成整改后,对报告人给予高额奖金、晋升机会或福利待遇等奖励,并在公司范围内公开表彰。第六章正向激励与结果运用第九条公司对隐患报告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及个人实行正向激励:L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中优先考量并给予加分;2.对隐患排查治理贡献突出者,在职务

13、晋升、岗位调整时予以倾斜;3.设立“安全生产之星”“隐患排查能手”等荣誉称号,定期表彰先进典型。第十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定期主持召开安委会会议,分析员工报告隐患情况,举一反三排查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环节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第七章宣传引导第十一条公司通过以下方式加强隐患报告奖励制度的宣传引导:1 .利用内部刊物、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典型案例及奖励落实情况;2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隐患辨识能力与主动报告意识;3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第八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安全管理部

14、门负责解释与修订。若公司其他规定与本制度冲突,以本制度为准。第十三条本制度每年开展有效性评审,每三年系统性修订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临时调整。附表:1 .公司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2 .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公司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被检查部门:序号安全隐患隐患分级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备注整改要求望你部门于上述规定时间对上述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处理,并及时将整改完成情况报检查部门验收。.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曰僦队:WA:第11页,共16页第12页,共16页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序号部门隐患名称

15、排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计划完成日期整改期间安全措施隐患等级隐患分类整改情况完成时间整改确认人备注填表部门:填表人:日期:年月日第13页,共16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序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联系方式隐患描述隐患位置/设备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建议整改措施报告接收人接收时间第14页,共16页第15页,共16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序号奖励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奖金金额(元)奖励形式(物质/精神)备注备注:1 .奖金金额:根据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效果确定,可依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灵活调整。2 .奖励形式:物质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奖金、礼品等;精神奖励可包括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等。3 .备注:用于记录奖励过程中的特别说明或后续跟进情况,如是否参与表彰大会、奖金是否已发放到位等。小.hongshu:EHS安全教育交流第16页,共1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