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育儿科学育儿培养孩子良好的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习惯徒手游戏:你能做的和我一样吗?v听到的不一定就能做到!v看到的也不一定就能做到!知道知道做到做到!大千世界,人们的习惯丰富多彩 我们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南方人爱吃甜,北方人爱吃咸;有人用右手拿笔,有人用左手这就是习惯的不同表现。有的是个体之间的不同,有的是群体之间的不同。一、什么是习惯v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习惯”的解释:“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v习惯有好坏之分,对人的影响有大小。习惯具有三个特点v1.经过长时间养成;v2.不容易改变;v3.具有一定的倾向性.v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的日常活动
2、90都是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再在潜意识中转化为程序化的惯性。这些行为都是不用思考的自动运作。习惯是一个巨大的系统v生活习惯:吃、喝、睡v学习习惯:看书、写字v言语习惯:语速、声调、口气、方言v工作习惯:群体、独自;静、动v走路习惯:快慢、轻重、姿势v二、习惯的作用v 习惯的作用一:好习惯可以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v 形成习惯后,学习和工作可以高度自动化,可以高效率.习惯的作用二:习惯影响人的寿命.v 有规律的条件反射在生理学上称为“动力定型”,形成“动力定型”即形成习惯,能使身体各组织器官都趋向规律化,有利于身体健康.习惯的作用三:习惯决定人的命运.v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使人的命运朝好
3、的方向发展,坏习惯使人的命运朝坏的方向发展.v 羊皮卷的故事三、怎样形成习惯v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为21天.成败的关键在于前三天,特别要重视的是前一个月.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v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v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v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
4、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一个人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人们效劳。富兰克林的修炼v1.研究所形成习惯的重要性v2.做可行性分析v3.统筹安排,逐一击破v 富兰克林把13项原则,修炼成13个习惯:节制、寡言、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逊,采用了逐一击破法。v 根据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一般需要21天至40天。总之是时间越长习惯越牢。v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v 有位妈妈姓高,她的儿子上五年级,学习坐不住,写1个小时的作业,能站起来10多回。一会儿打开冰箱,看
5、看有什么好吃;一会儿打开电视,看看动画片开始没有;一会儿站在窗前,看看谁在外面玩儿。v 学习时间坐不住是很多学生的一种不好的习惯。但是,可以改变这一习惯,从1个小时站起来10多回,看能不能变为1个小时只站起5回?然后4回、3回慢慢地,就能坐住了。v 习惯的培养由近及远,如培养爱心从培养孝心开始。四、形成怎样的习惯 习惯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有大有小。各种习惯好比电脑的软件,有的是平台系统,有的是具体应用软件让孩子养成的10个好习惯v1、说了就要做(心动不如行动)v2、耐心听别人讲话(学会倾听)v3、按规则行动(人是社会动物)v4、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v5、节约每一分钱v6、天天锻炼身体v7、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v8、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v9、做事有计划v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结结 语语 “播种下认识,收获的是行为;播种下行为,收获的习惯;播种下习惯,收获的是性格;播种下性格,收获的是命运.”威廉.詹姆士让改变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