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69351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8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五五”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十五五”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十五五”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十五五”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十五五”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十五五”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壮大,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62030)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20272030)的通知文件精神,在2026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基础上,从2027年到2030年,我县组织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为推动各项建设目标任务落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42

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以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县为目标,以基地为抓手,以示范区为带动,通过“6+6”农业全产业链和3大现代农业支撑产业建设,建成一批特色明显、链条完善、融合度高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引领带动全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二、重点任务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增点、提质、升级”,扩大总量,提档升级,全力打造全区示范区的样板区。一增点。在我县已建成的7个自治区级示范区、2个市级示范区、4个县级示范区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示范区建设数量,进一步优化不同层级示范区梯次分布格局。力争到2030年,全县累计建成自治区级示范区10个、市(县)

3、级示范区8个。一提质。通过实施示范区高质量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力争到2030年,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到65%以上,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冷链物流及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品种品质品牌显著提升,农林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并实现可追溯,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电商等实现深度融合。一升级。升级一批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对2020年前建成认定的2个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县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县金穗火龙果产业核心示范区)提档升级,力争到2030年提档升级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达到3个以上(含2026年已提档升级的县那之乡火龙果产业示范区)。自治区级示范区按照

4、自治区统一制定的标准(见附件1)执行,市级示范区建设参照自治区级示范区的标准执行,为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区打下基础;县级示范区按照市下发的相关方案中的建设标准执行(见附件2、3)o四、建设要求(一)加强规划引领。结合县情实际,做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要符合中央、自治区和市精神,突出重点,体现特点,明确总体要求、发展定位、建设目标、主导产业、市场运营等关键要素,具有前瞻性、引领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二)优化主导产业。示范区要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导向,提升三产融合,着力打造以粮食、林木、水果、蔬菜、生猪、糖料蔗为主的农业产业,补齐农产品加工短板,重点引导加工企业向示范区集聚,培育引进一批

5、产业链完整、竞争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涉农企业,有实力较强的产地加工,在县域范围形成主导产业加工园区。(三)突出创新驱动。推动精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技术和生产方式向示范区聚集,提高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覆盖率,提升赤眼蜂等生物防治技术和杀虫灯、黄板等物理技术在病虫绿色防控领域的应用,全面采用“微生物+”现代生态养殖模式,提升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推进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示范区的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深入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方面深度融合。(四)提升设施装备。示范区建设选址要求交通便利,路网完善、路面硬化,水利设施、电网配套齐全,满足机械化生产和生活等需要。有较高水平的

6、智能化、信息化、水肥一体化和病虫绿色防控等设施装备,进一步提升示范区现代科技设备和生产设施装备水平,主推高效节水灌溉生产方式,发展先进设施农业。有健全的地头冷库、产地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和仓储配套设施、农村电商平台等。(五)强化品牌建设。突出在品质品牌上提质,大力推进“三品一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等,鼓励企业申请注册商标,争创著名、驰名商标、培育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标准化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加强质量安全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鼓励企业制订或参与制订地方和国家标准,成为行业领先企业。(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区脱贫劳动力的产业技术技

7、能培训力度,因地制宜开展农民培训,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载体和保障作用,增强与村级扶贫产业示范园的互动,推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脱贫户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当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五、管理机制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实行“分级创建、分级评定、分级考核、逐级提升”的考核管理机制。(一)创新验收机制1 .在全县范围内择优推荐一批达到建设标准的示范区参加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验收评定。2 .市级层面负责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验收认定。3 .市级示范区验收标准参照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标准(见附件1)执行。县

8、级示范区验收标准见附件2、3o(二)覆立指导机制通过月报制度、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各级示范区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度,自治区级示范区和市(县)级示范区每两年考评一次,对存在问题多、工作不落实、建设水平低的示范区及时指导整改,对落实整改不力且未达到相关建设标准的示范区,进行降格或摘牌;对考评晋级的,予以对应的升级奖补和支持。(三)创新监测机制由县人民政府申请,在市级初审基础上,自治区依据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对达到3年监测期的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开展监测。对达到建设标准的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直接认定为四星级或五星级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9、对达不到建设标准的,保留“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第二个监测期仍达不到建设标准的,取消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对晋级的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进行级差奖补;对达不到建设标准的,取消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县示范区创建办公室将配合市示范区创建办公室共同做好对市级和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工作。(四)明确奖补机制1 .申报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奖补。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或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申报创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市安排专项资金,每个示范区补助资金150万元。对首次认定为四星级、五星级的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由自治区

10、给予奖补,每个分别奖补400万元、500万元。对经营规模和主导产业产值提高显著、持续投入大、带动作用强的五星级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自治区会持续给予奖补。2 .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奖补。新建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市安排专项资金,每个示范区补助资金250万元,用于支持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通过市级示范区验收的,市安排专项资金,每个示范区奖补100万元。3 .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奖补。新建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由县人民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或整合各种涉农资金投入示范区建设。获得县级示范区认定的,由市安排专项资金,每个示范区奖补50万

11、元。六、保障组织(一)加强组织领导。示范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要把示范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专职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县发改科技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经信局、供销联社、生态环境局等单位要各司其职,强化责任落实。县示范区创建办公室要加强工作指导,引导新建示范区有序开展创建工作;对已通过考评、获得认定的示范区,要加强服务与管理,推动示范区提质升级。(责任单位:县发改科技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经信局、供销联社、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华侨管理区管委会)(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2、县财政局要积极统筹整合落实资金,不断加大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县发改科技、水利、农业农村、林业、交通、自然资源、文体旅游等部门要进一步整合涉农建设项目资金,持续投入示范区主导产业和生态乡村建设。(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发改科技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交通局、自然资源局、文体旅游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华侨管理区管委会)(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投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龙头企业和科技企业,支持我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把招商引资活动作为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的重要举措,发挥示范区的聚集效应,以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为目的,积极引进大项目、大资金、大

13、企业落户示范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使落户的企业留得住并发展好。(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投促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华侨管理区管委会)(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信贷的货币、财税、监管政策的正向激励,给予示范区经营主体低成本资金支持。构建“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向示范区经营主体推出多种免抵押、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对示范区经营主体实行优惠担保费率。扩大主要特色农产品农业保险覆盖面,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形式多样的保险产品在示范区开展保险服务。(责任单位:县财政局、税务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人民银行支行,各乡镇人民政府、华侨

14、管理区管委会)(五)加大用地用电保障力度。县自然资源局牵头负责做好示范区用地保障服务,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支持示范区建设;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设施农业用地项目确需使用一般耕地的,应经批准并符合相关标准。县林业局积极协调保障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用林指标。供电局要积极支持示范区所在地的配电网及电力设施建设,为示范区用电报装开辟“绿色通道”并给予优先安装,对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局,供电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华侨管理区管委会)(六)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县发改科技、农业农

15、村等部门要加大对示范区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的支持力度。动员和鼓励科研机构、技术专家、农林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等积极与示范区对接挂钩,力争每个自治区级示范区有1个以上科研机构、技术专家对口帮扶。县人社部门要加强示范区人才服务管理和政策支持,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返乡人员等到示范区干事创业。(责任单位:县发改科技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华侨管理区管委会)(七)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统和现代各类传媒工具,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各地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

16、成效、新典型、新经验,为示范区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为示范区优质产品带货销售提供必要条件,提高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融媒体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华侨管理区管委会)附件:1.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种植业类、畜禽业类、水产业类、林业类、休闲农业类)2 .市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3 .市县级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建设参考标准附件1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种植业类)指标标准分值一、组织管理10(一)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机构县(市、区)制定有示范区建设“十五五”实施方案,得1分。成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人以上,得1分。

17、2(二)编制规划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得2分。2(三)设区市、县(市、区)整合涉农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建设等100O万一2000万元(含1000万元),得1分;2000万一3000万元(含2000万元),得2分;3000万元及以上,得3分。3(四)经营主体投入500万一100o万元(含500万元),得1分;100o万一2000万元(含1000万元),得2分;2000万元及以上,得3分。3二、基础设施建设9(一)选址交通便利,得1分。1(二)道路建路网完善,路面硬化,满足机械化2指标标准分值设生产和生活等需要,得2分。(三)水利建设灌排体系配套完善,人畜饮水质

18、量符合要求,配套设施齐全完好并发挥作用,得2分。2(四)电力建设电网完善,电力供应满足生产、生活等需求,得2分。2(五)建设用地审批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得2分。2三、科技支撑22(一)种苗繁育基地、主导产业主推品种有种苗繁育基地,得1分。主推优良品种、优势品种、获奖品种、富集硒元素品种,主导产业主推品种全覆盖,得2分。3(二)主要种植技术主推技术在区内或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得2分。推广运用水肥一体化、“稻+”、富硒农业、种养高效循环、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得2分。4(三)病虫害充分应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病3指标标准分值绿色防控覆盖率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100%,得

19、3分。(四)绿色生态种植推广应用以“微生物+”为核心,以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等为补充的现代生态种植模式,促进农药化肥等投入品减量增效,得3分。3(五)现代化设施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科技设备、生产设施和农机技术,得2分。建立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农业,推广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得3分。5(六)建立科研合作机制与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科学家工作站及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开展新品种引进、培育、应用等工作,得1分。与国家或自治区级科研机构、创新团队、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挂钩机制,得1分。有技术研发机构、团队支持,开展技术研发和推广,得2分。4

20、指标标准分值四、三产融合18(一)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有净化、烘干、分级、包装等设施设备,得1分。在县域范围内有规模以上主导产业加工厂,得2分。有主导产业系列加工产品5个以上,得2分。形成包含有主导产业的加工园区且年加工产值达到1亿一2亿元(含1亿元),得1分;达到2亿一3亿元(含2亿元),得2分;达到3亿元及以上,得3分。8(二)冷链物流仓储有地头冷库、田头贮藏设施和仓储等配套设施设备,得2分。县域范围内有低温仓储、流通加工、交易展示、中转集散和分拨配送等功能的冷链物流园区,得3分。5(三)电子商务创新“互联网+”电商营销模式,推进线上线下结合,打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21、得1分。建立农商直供、直2指标标准分值播直销、会员制、个人定制等模式,得1分。(四)拓展农业功能拓展富硒、生态、康养、教育等功能,得1分。开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文化休闲、科普基地等新业态的应用和展示示范,得2分。3五、农产品质量安全9(一)建立生产管理相关制度和标准制定农产品生产管理、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相关制度,制定和执行相关生产技术规程,得2分。2(二)有完善的生产档案有完整的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来源及使用记录,得2分。2(三)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置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检测室设备齐全,且运行良好,得1分。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自行开展上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并纳入省部

22、级、市级例行监测或抽检范围,得1分。2(四)实施农有追溯管理技术标准,执行追溯管3指标标准分值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理(包括投入品管理、生产加工管理、检测信息管理等),得1分。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管理制度,接入省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并运行良好,或实行种子质量承诺制,得2分。六、农产品品牌建设6(一)品牌建设主导产品已注册商标,得1分。有农业企业品牌或农业产品品牌,得2分。2(二)品牌认证主导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许可、有机农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认证、富硒农产品认证、出口农产品认证、供港农产品认证、种子认证或知识产权保护中任1项,得2分。2(三)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主导产品

23、获批使用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或企业自主研发品种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中任1项,得2分。2指标标准分值七、经营与效益18(一)种植规模1 .粮食、糖料蔗、水果、茶叶:30005000亩(含3000亩),得2分;500010000亩(含5000亩),得3分;100oo亩及以上,得4分。2 .蚕桑、蔬菜、中草药:20003000亩(含2000亩),得2分;30005000亩(含3000亩),得3分;5000亩及以上,得4分。3 .种业:制繁种20003000亩(含2000亩),得2分;30005000亩(含3000亩),得3分;5000亩及以上,得4分。4 .设施农业:50150亩(含50亩)

24、得2分;150300亩(含150亩),得3分;300亩及以上,得4分。4(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得1分。有涉农企业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指标标准分值得2分。有省级涉农龙头企业,得3分。有国家级涉农龙头企业,得4分。(三)农业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农业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得1分。1(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得3分。3(五)年经营收入100O万一2000万元(含1000万元),得1分;2000万一3000万元(含2000万元),得3分;3000万元及以上,得5分。5(六)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村级集体经济有贡献,得1分。1八、产业文化8(一

25、主导产业文化展示厅200平方米以上,以图、文、物、非物质文化等多种形式展示主导产业历史渊源、自然属性、生产工艺、产品功能、科技进步、产业战略、发展蓝图等,与当地地域文化相结合,4指标标准分值得4分。(二)产业特色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和龙头引领、链条完善、集约发展的主导产业集群,得4分。4合计100备注:1.星级分值:四星级8089分,五星级90一100分。2.一票否决:设施农业用地不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违法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新增“大棚房”问题;禁限用农药残留超标;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严重环境污染事故。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

26、示范区建设标准(畜禽业类)指标标准分值一、组织管理10(一)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机构县(市、区)制定有示范区建设“十五五”实施方案,得1分。成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人以上,得1分。2(二)编制规划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得2分。2(三)设区市、县(市、区)整合涉农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建设等100O万一2000万元(含1000万元),得1分;2000万一3000万元(含2000万元),得2分;3000万元及以上,得3分。3(四)经营主体投入1000万一3000万元(含1000万元),得1分;3000万一5000万元(含3000万元),得2分;500

27、0万元及以上,得3分。3二、基础设施建设9指标标准分值(一)选址交通便利,得1分。1(二)道路建设路网完善,路面硬化,满足生产和生活等需要,得2分。2(三)水利建设人畜饮水质量符合要求,配套设施齐全完好并发挥作用,得2分。2(四)电力建设电网完善,电力供应满足生产、生活等需求,得2分。2(五)建设用地审批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得2分。2三、科技支撑22(一)种苗繁育基地、主导产业主推品种有畜禽种苗繁育基地,得1分。主推优良品种、优势品种、获奖品种,主导产业主推品种全覆盖,得2分。3(二)主要养殖技术主推技术在区内或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得2分。推广应用以“微生物+”为核

28、心的现代生态养殖模式,实施“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方式,得2分。4指标标准分值(三)疫病防控推进动物疫病监测净化,建成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得1分。建成无疫区,得2分。2(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得2分。2(五)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得2分。2(六)现代化设施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科技设备、生产设施和农机技术,采用漏缝网床或垫料床养殖,有节水型饮水器,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齐全,得2分。建立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农业,推广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得3分。5(七)建立科研合作机制与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科学家工作站及国内外高端科研

29、机构、企业合作开展新品种引进、培育、应4指标标准分值用等工作,得1分。与国家或自治区级科研机构、创新团队、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挂钩机制,得1分。有技术研发机构、团队支持,开展技术研发和推广,得2分。四、三产融合18(一)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有现代化屠宰、分割、包装等生产线,得1分。在县域范围内有规模以上主导产业加工厂,得2分。有主导产业系列加工产品5个以上,得2分。形成包含有主导产业的加工园区且年加工产值达到1亿2亿元(含1亿元),得1分;达到2亿3亿元(含2亿元),得2分;达到3亿元及以上,得3分。8(二)冷链物流仓储有机械挤奶和生鲜乳低温储存设施设备、生物制品低温贮藏设

30、施和仓储等配套设施设备,得2分。县域范5指标标准分值围内有低温仓储、流通加工、交易展示、中转集散和分拨配送等功能的冷链物流园区,得3分。(三)电子商务创新“互联网+”电商营销模式,推进线上线下结合,打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得2分。2(四)拓展农业功能拓展生态、康养、教育等功能,得1分。开展文化休闲、科普基地等新业态的应用和展示示范,得2分。3五、农产品质量安全9(一)建立生产管理相关制度和标准制定农产品生产管理、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相关制度,制定和执行相关生产技术规程,得2分。2(二)有完善的生产档案有完整的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来源及使用记录,得2分。2(三)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置有农产品

31、质量安全检测室,检测室设备齐全,且运行良好,得1分。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自行开展上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2指标标准分值检测,并纳入省部级、市级例行监测或抽检范围,得1分。(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有追溯管理技术标准,执行追溯管理(包括投入品管理、生产加工管理、检测信息管理等),得1分。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管理制度,接入省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并运行良好,得2分。3六、农产品品牌建设6(一)品牌建设主导产品已注册商标,得1分。有农业企业品牌或农业产品品牌,得2分。2(二)品牌认证主导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许可、有机农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认证、富硒农产品认证、出口农产品认证

32、供港农产品认证中任一项,得2分。2(三)区域公主导产品获批使用区域公用品牌2指标标准分值用品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得2分。七、经营与效益18(一)养殖规模1 .能繁母猪年存栏2000头以上,年产仔猪3万头以上2 .生猪年出栏5万头以上3 .蛋禽年存栏10万只以上,年产蛋2500万枚以上4 .种禽年存栏10万套以上,年产禽苗1200万只以上5 .肉禽年出栏30万只以上6 .奶水牛年存栏200头以上7 .肉牛年存栏1000头以上,年出栏500头以上8 .奶牛年存栏500头以上9 .肉羊年存栏1500只以上,年出栏1500只以上10 .种鸽年存栏5万对以上,肉鸽年出栏80万只

33、以上4指标标准分值满足以上任一项,得4分。(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得1分。有涉农企业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得2分。有省级涉农龙头企业,得3分。有国家级涉农龙头企业,得4分。4(三)农业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农业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得1分。1(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得3分。3(五)年经营收入100O万一3000万元(含1000万元),得1分;3000万一6000万元(含3000万元),得3分;6000万元及以上,得5分。5(六)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村级集体经济有贡献,得1分。1八、产业文化8(一)主导产展示厅200平方米以上,以图、4指标

34、标准分值业文化文、物、非物质文化等多种形式展示主导产业历史渊源、自然属性、生产工艺、产品功能、科技进步、产业战略、发展蓝图等,与当地地域文化相结合,得4分。(二)产业特色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和龙头引领、链条完善、集约发展的主导产业集群,得4分。4合计100备注:1.星级分值:四星级8089分,五星级90一100分。2.一票否决:设施农业用地不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违法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新增“大棚房”问题;禁限用农药残留超标;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严重环境污染事故。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水产业类)指标标准分值一、组

35、织管理10(一)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机构县(市、区)制定有示范区建设“十五五”实施方案,得1分。成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人以上,得1分。2(二)编制规划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得2分。2(三)设区市、县(市、区)整合涉农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建设等100O万一2000万元(含1000万元),得1分;2000万一3000万元(含2000万元),得2分;3000万元及以上,得3分。3(四)经营主体投入1000万一3000万元(含1000万元),得1分;3000万5000万元(含3000万元),得2分;5000万元3指标标准分值及以上,得3分。二、基础设

36、施建设9(一)选址交通便利,得1分。1(二)道路建设路网完善,路面硬化,满足生产和生活等需要,得2分。2(三)水利建设人畜饮水和养殖用水质量符合要求,配套设施齐全完好并发挥作用,得1分。具有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设施或设备且正常使用,得1分。2(四)电力建设电网完善,电力供应满足生产、生活等需求,得2分。2(五)建设用地审批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得2分。2三、科技支撑22(一)主导产业主推品种主推优良品种、优势品种、获奖品种,主导产业主推品种全覆盖,得2分。2(二)苗种培育有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引进培育国内外优质品种,得2分。2指标标准分值(三)主要养殖技术主推技术在区内或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到国

37、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得2分。推广应用以“微生物+”为核心,以种养高效循环等为补充的现代生态养殖模式,饲料利用率90%以上,得2分。4(四)水产苗种检疫率达到100%,得2分。2(五)养殖尾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得2分。2(六)病死水产养殖动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得2分。2(七)现代化设施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科技设备、生产设施和农机技术,得2分。建立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农业,推广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得3分。5指标标准分值(八)建立科研合作机制与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科学家工作站及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开展新品种引进、培育、应用等工作,得

38、1分。与国家或自治区级科研机构、创新团队、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挂钩机制,得1分。有技术研发机构、团队支持,开展技术研发和推广,得1分。3四、三产融合18(一)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有现代化宰杀、分割、包装等生产线,得1分。在县域范围内有规模以上主导产业加工厂,得2分。有主导产业系列加工产品5个以上,得2分。形成包含有主导产业的加工园区且年加工产值达到1亿一2亿元(含1亿元),得1分;达到2亿一3亿元(含2亿元),得2分;达到3亿元及以上,得3分。8指标标准分值(二)冷链物流仓储有地头冷库、田头贮藏设施和仓储等配套设施设备,得2分。县域范围内有低温仓储、流通加工、交易展示、中转

39、集散和分拨配送等功能的冷链物流园区,得3分。5(三)电子商务创新“互联网+”电商营销模式,推进线上线下结合,打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得2分。2(四)拓展农业功能拓展生态、康养、教育等功能,得1分。开展文化休闲、科普基地等新业态的应用和展示示范,得2分。3五、农产品质量安全9(一)建立生产管理相关制度和标准制定农产品生产管理、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相关制度,制定和执行相关生产技术规程,得2分。2(二)有完善的生产档案有完整的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来源及使用记录,得2分。2(三)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自行开展上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2指标标准分值测,并纳入省部级、市级例行

40、监测或抽检范围,得2分。(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有追溯管理技术标准,执行追溯管理(包括投入品管理、生产加工管理、检测信息管理等),得1分。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管理制度,接入省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并运行良好,得2分。3六、农产品品牌建设6(一)品牌建设主导产品已注册商标,得1分。有农业企业品牌或农业产品品牌,得2分。2(二)品牌认证主导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许可、有机农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认证、富硒农产品认证、出口农产品认证、供港农产品认证中任一项,得2分。2(三)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主导产品获批使用区域公用品牌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得2分。2指标标准值分七、经营

41、与效益18(一)养殖规模1 .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片区面积100o亩以上;2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片区面积20万立方米以上;3 .海水工厂化养殖片区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4 .贝类浮筏式吊养养殖片区海域面积300亩以上;5 .内陆地区淡水养殖片区面积400亩以上;6 .稻(莲藕)田养殖片区面积100O亩以上;7 .现代设施渔业养殖片区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8 .龟鳖类养殖片区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9 .大水面净水渔业养殖片区面积3000亩以上;满足以上任一项,得4分。4指标标准分值(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得1分。有涉农企业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得2分。有省级涉农龙头企业,

42、得3分。有国家级涉农龙头企业,得4分。4(三)农业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农业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得1分。1(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得3分。3(五)年经营收入100O万一3000万元(含1000万元),得1分;3000万一6000万元(含3000万元),得3分;6000万元及以上,得5分。5(六)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村级集体经济有贡献,得1分。1八、产业文化8(一)主导产业文化展示厅200平方米以上,以图、文、物、非物质文化等多种形式展示主导产业历史渊源、自然属性、生产工4指标标准分值艺、产品功能、科技进步、产业战略、发展蓝图等,与当地地域文化相结合,得4分

43、二)产业特色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和龙头引领、链条完善、集约发展的主导产业集群,得4分。4合计100备注:1.星级分值:四星级8089分,五星级90一100分。2.一票否决:设施农业用地、用海不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违法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各类海洋保护区,新增“大棚房”问题;禁限用农药残留超标;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严重环境污染事故。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林业类)指标标准值一、组织领导I(一)创新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导、多元投入的建设运行新机制,得1分。建立长效管理制度或管理办法,得1

44、分。Ii(二)成立或明确综合管理协调机构成立管理协调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相应工作经费,得1分。主管部门、相关单位、建设运营主体分工明确,得1分。II(三)出台支持建设的政策文件制定了独立的建设实施方案、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得1分。设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出台涉及财政、金融、用地和人才等扶持政策文件,得1分。Ii二、建设规划编制与实施I(一)规划编制完成情况完成规划编制并通过自治区专家组评审,得2分。i(二)规划文本内容基本符合自治区提出的创建思路、创建目标、创建要求和建设标准,得1分;II指标标准值符合得2分。(三)规划实施情况建设单位按照通过自治区专家组评审的规划所制定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分区布局等主要内容进行实施,基本按规划完成,得1分;按规划完成,得2分。II三、基础设施建设O(一)完成道路建设路网完善,路面硬化,满足生产和生活等需要,得2分。II(二)完成规划水利建设灌排体系配套完善,人畜饮水质量符合要求,配套设施齐全完好并发挥作用,得2分。II(三)电力设施建设完全满足生产、生活要求,得2分。I(四)通信及互联网建设通信信号良好或互联网网络覆盖,得1分;两项都实现,得2分。Ii(五)环境保护有部分环保设施设备但有待提升,得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