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学习.ppt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71212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学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学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学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学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学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习让我们从现在启程!学习让我们从现在启程!改变让我们从今天出发!改变让我们从今天出发!教育子女的十三大新观念教育子女的十三大新观念 1、天才是教育出来的;、天才是教育出来的;2、快乐情绪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快乐情绪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3、兴趣是培养出来的;、兴趣是培养出来的;4、促使孩子发奋学习的是情感的力量,不是你讲的道理;、促使孩子发奋学习的是情感的力量,不是你讲的道理;5、教会孩子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那么好好学习就是孩子自然而然的选择;、教会孩子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那么好好学习就是孩子自然而然的选择;6、父母的确认、表扬和鼓励是孩子上进的原动力;、父母

2、的确认、表扬和鼓励是孩子上进的原动力;7、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本人,而不是父母的钱财;、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本人,而不是父母的钱财;8、在孩子眼中一切都可能是游戏;、在孩子眼中一切都可能是游戏;9、每个生命都必须独立、每个生命都必须独立承担承担自己生命的痛苦,别人无法替代;自己生命的痛苦,别人无法替代;10、孩子有问题,、孩子有问题,100%是家长有问题;是家长有问题;11、孩子的素质教育必须从母亲教育开始;、孩子的素质教育必须从母亲教育开始;12、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教育方法;、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教育方法;13、身体、智力与心灵教育必须同步进行。、身体、智力与心灵教育必须同步进

3、行。教育子女十七大误区教育子女十七大误区 1 1、认为把道理讲清楚,、认为把道理讲清楚,孩子孩子就理所当然按道理去做了。就理所当然按道理去做了。2 2、认为一切物质条件都准备好了,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了。、认为一切物质条件都准备好了,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了。3 3、什么事也不让孩子干,孩子只要学习就行了。、什么事也不让孩子干,孩子只要学习就行了。4 4、专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人品培养。、专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人品培养。5 5、认为打骂孩子哄好就没事了,不会对孩子有伤害。、认为打骂孩子哄好就没事了,不会对孩子有伤害。6 6、认为孩子理所当然应听大人的话,应无条件地服从大人。、认为

4、孩子理所当然应听大人的话,应无条件地服从大人。7 7、认为为孩子做了牺牲,孩子一定会了解,会报恩,会懂事。、认为为孩子做了牺牲,孩子一定会了解,会报恩,会懂事。8 8、认为做人的道理得孩子、认为做人的道理得孩子“懂事懂事”时再教育。时再教育。9 9、认为批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的唯一方法。、认为批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的唯一方法。1010、认为表扬孩子必然会使孩子骄傲。、认为表扬孩子必然会使孩子骄傲。1111、认为学习过度会累坏孩子,用脑过度会伤大脑。、认为学习过度会累坏孩子,用脑过度会伤大脑。1212、有条件地爱孩子。、有条件地爱孩子。1313、认为只要说一次孩子就应该记住。、认为只要说一次孩子就应

5、该记住。1414、认为只教育一次孩子就应该会做。、认为只教育一次孩子就应该会做。1515、忽略孩子的存在。、忽略孩子的存在。1616、输不起的心态。、输不起的心态。1717、放任不管,认为孩子不是教育出来的。、放任不管,认为孩子不是教育出来的。教育孩子教育孩子10个个“不能不能”(上)(上)不能当众责骂。“伤树不伤皮,打人莫打脸。”孩子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当众打骂孩子有损孩子的自尊,孩子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可能导致一些过激行为。批评孩子,可以私下进行,不妨采用温和的方式,让批评拐个弯,这样孩子易于接受。不能秋后算账。有些家长知道孩子犯错害怕他不承认,就诱使孩子承认,并许诺只要承认错误就决不追

6、究。可是当孩子真的承认错误后,家长就来清算,并进行严厉的惩罚。这让孩子对家长失去信任,为以后的家教设置了人为的障碍。不能新账老账一把算。有不少家长当孩子犯错误时,就喜欢揭老底,把孩子以前的过错翻出来,“数罪并罚”,这样一方面让孩子觉得自己“罪孽沉重”难以改正,另一方面让孩子认为家长太记仇,只记得孩子的过错不记得孩子的进步。不能见风就是雨。有不少家长喜欢捕风捉影,不冷静思考,鲁莽决断,误解孩子,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比如有的家长看见女儿和一个男生在一起有说有笑,就认为孩子早恋,逼孩子承认,孩子一逆反可能真的早恋了,也可能有伤害自己的过激行为产生。因此家长要静观其变延迟判断。不能简单对比。有不少家长喜

7、欢拿人子之长比己子之短,这种不对称比较让孩子越比越伤心,忽视了多元智能的存在。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天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家长要学会欣赏,看到孩子的长处。教育孩子教育孩子10个个“不能不能”(下)(下)不能吃饭睡觉时教子。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全家人在一起吃饭本是温馨快乐的时刻。睡觉时批评责骂孩子,会影响孩子睡眠,或难以入睡,或噩梦连连。不能侵犯孩子的隐私。有不少家长喜欢偷看孩子的日记,查看孩子的聊天记录,还喜欢把孩子的隐私告诉外人,这些做法剥夺了孩子的自立空间,引起孩子的反感,在中学生中流传一条流行语:“防火防盗防父母。”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性越来越强,家长要适时放手放

8、权。不能情绪波动时教子。人逢喜事精神爽,心情过喜时,家长一高兴就会失去平时的教子原则产生不当行为,比如孩子犯了大错,家长可以从轻处理或免予处理,这就给孩子发出一个信号:犯错不要紧,只要让家长高兴就行。孩子就会卖乖讨家长欢心。心情不好时,家长可能迁怒于子,把孩子当作替罪羊,孩子会内心不服,把伙伴当作发泄的替罪羊,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直到孩子出事了才来教育。有的家长平时总是忙着赚钱无暇顾及孩子,等孩子马上中考、高中了,急得团团转,请名师,上辅导班,忙得手忙脚乱,效果甚微。“罗马城不是一日修建的”。家长要长期关注孩子的成长,突击式关心只会添乱

9、瞎折腾。不能让孩子成为替代品。有些家长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可这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家长与孩子的梦想在大多情况下并不一致,因为家长与孩子的个性特长并不一致,有的爸爸喜欢理科想当科学家,而儿子喜欢写作想当作家,另外,亲子之间的成长环境不同,隔着二三十年的时代脚步。把孩子的问题还给他把孩子的问题还给他 “妈,学校今天郊游,我穿什么衣服?”“爸,这个字什么意思?”经常听到孩子这样问他们的家长,好象他们没有头脑,不会思考,连起码的生活常识都不懂似的。孩子过分依赖家长,的确已成为很实际的话题。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问题交给孩子。譬如,让孩子根据气候的

10、变化自己选择衣服,这样做既能增长孩子的自然知识,又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不会的字让他查字典,久而久之他就会明白字典确实是一位好老师。自己翻字典找答案的孩子,他的自学能力,还用怀疑吗?除了把孩子自身的问题交给孩子,还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家庭问题也交给孩子,与孩子一道讨论解决的办法。例如,不在一起生活的奶奶年岁已高,行动不便,问孩子怎么办?如果孩子的意见被采纳,他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他的自信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增强。给大一点的孩子买衣服,可先由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确定选购什么款式,再和小孩一起讨论服装的价格。孩子的审美情趣,经济意识就是在不断地对比和选择中培养起来的。把问题交给孩子,并不是

11、说家长可以撒手不管,恰恰相反,这需要家长倾注更多的心血,花费更多的精力。孩子的生活阅历、思维能力毕竟有限,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肯定不全面。在把问题交给孩子的同时,还需要家长积极引导,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在在一种平和融洽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使孩子从问题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思考者。孩子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就增强了,对家长的依赖性也就相对减弱了。父亲家教方法:父亲家教方法:方法一:不断学习,了解孩子方法一:不断学习,了解孩子 爸爸们也经历过童年,但是时代不同,孩子们所思所想、所说的和所玩的都与以前不一样了。所以,爸爸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代接轨,找到

12、孩子经常谈论的话题,了解孩子爱玩的游戏,这样才能提升与孩子沟通的基础,有条件与孩子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识或者说有共同语言。方法二:和孩子一起方法二:和孩子一起“疯疯”爸爸和孩子整天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没上没下、没大没小地玩。他们之间没有一点距离感,孩子会觉得爸爸很有亲近感。在没有玩伴的时候,孩子就会找爸爸玩 享受过童年快乐时光的你应该明白,哥们就是交情很深的伙伴,经常在一起玩,在一起疯,在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虽然你是孩子的爸爸,但是你依然可以怀有一颗童心,和孩子一起玩耍。这样会使孩子觉得你和他没有距离感,会觉得你很有亲和力,同时你也会活得更年轻,活得无忧无虑。方法三:向孩子倾诉烦恼,和孩子分享快

13、乐方法三:向孩子倾诉烦恼,和孩子分享快乐 想要和孩子成为哥们,就要和孩子无话不谈,高兴的事情,或者令人烦恼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你们交谈的内容。如果你能和孩子做到顺畅地交流,那么孩子也会主动把他遇到的开心的或不开心的事情告诉你,这样就方便了你了解孩子的心理,便于你及时针对孩子的问题给予引导和教育。方法四:积极帮助孩子释疑解惑方法四:积极帮助孩子释疑解惑 父亲要学会帮助孩子化解不良情绪,使孩子有事想对您诉说,寻求帮助或精神支持。在学习和生活上,如果孩子遇到了一些困惑,父亲一定要给孩子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尽量帮助孩子释疑解惑,取得孩子的信任。父亲手记:对待孩子要像对待知心朋友一样,认真倾听,平

14、等交流。这会使你和孩子彼此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使你们之间的感情超出父子之情,因为你们是朋友,是铁哥们。家长惩罚孩子的方法和技巧集锦家长惩罚孩子的方法和技巧集锦亲子良好沟通亲子良好沟通14法法 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该教会孩子什么?一年级学生阶段的亲子教育一年级学生阶段的亲子教育 具体的任务和要求:1、把学到的巧妙地实践在孩子身上!从今天起做个优秀的家长!2、为孩子买书,为阅读创造条件!(书目)3、做好每件不起眼的小事,为孩子尽全力!4、为班级出力,为集体争光!(参与班级管理)一年级必读书目猜猜我有多爱你你看起来很好吃爱心树 月亮的味道 小约翰的恐惧 犟龟 新编儿歌365 三个强盗 逃家小兔 子儿,吐吐 奇妙的数王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