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 二、伤仲永.ppt.ppt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7187363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 二、伤仲永.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 二、伤仲永.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 二、伤仲永.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 二、伤仲永.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 二、伤仲永.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 二、伤仲永.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 二、伤仲永.ppt.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二、伤仲永,知识梳理,第一部分 详写方仲永的神奇,为下文写仲永才能衰退埋下伏笔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n)仲永环谒(y)于邑人,不使学。,1.词语解释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世: 隶: (2)未尝识书具 未尝: 书具: (3)忽啼求之 求: (4)父异焉 异: (5)即书诗四句 书:F:,感到惊异,笔、墨、纸、砚,不曾,从来没有,附属,

2、隶属,世代,写,索要,(6)并自为其名 为: (7)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 (8)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 就: (9)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 可观: (10)邑人奇之 奇:,值得看,完成,写好,从此,聚,团结,作,题写,认为很不寻常,文采和道理,(11)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 宾客: (12)或以钱币乞之 乞: (13)父利其然也 利: (1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环谒:,认为有利,求,索取,这里的意思是 “花钱请(仲永题诗)”,四处拜访,把当做宾客,以 宾客之礼相待,纷纷,牵,拉,2.句子翻译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2)仲永生五

3、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仲永出生五年了,还不曾认识(笔、墨、纸、砚)这些 书写工具,(他)忽然啼哭着要这些东西。,(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他)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就借邻居的给他,(仲永) 当即写了四句诗。,(4)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纷纷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对待,有的人花钱求仲永题诗。,(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就天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 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第二部分 详写方仲永才能衰退的过程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chn)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4、泯(mn)然众人矣。”,3.句子朗读节奏 (1)自是 指物作诗 立就,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 (2)或 以钱币乞之。 (3)父 利其然也。,/,/,/,/,/,1.词语解释 (1)从先人还家 先人: (2)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闻: (3)泯然众人矣 泯: 然: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消失,名声,这里指好名声,相当,符合,亡父,的样子,2.句子翻译 (1)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得已经)不能符合以前的名声了。,(2)泯然众人矣。,与一般人没什么区别了。,【全文中心】本文通过写方仲永从具有神异的禀赋到“泯然众人”的过程,揭示了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这一主旨。,【文意理解】 1.结合全文,谈谈方仲永幼年时有怎样的过人之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方仲永幼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后来,“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最后“泯然众人矣”。,全文理解,2.文中最后一句说方仲永“泯然众人矣”,产生这样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方仲永产生重要变化主要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