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试题说课稿.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7189167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试题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年高考试题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年高考试题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试题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试题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考试题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对2012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的几点认识,下面我将从对试题的总体认识,试题的主要特点,典型试题分析及启示,2013年备考启示,反思总结等方面来进行说课。一、对试题的总体认识2012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的命制以能力立意为主导,重视新情境的创设,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试题结构与排布合理,承转衔接顺畅,各种难度的试题比例适当,在保持较高信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1.考查主干知识,创设新颖情境今年的地理试题均以学科主干知识

2、和学科前沿内容为考查重点,覆盖面较广。具体考点分布如下表。题号考查知识点1、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3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质构造4常见的天气系统5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7、8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与人口问题26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河流的补给、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整治措施、资源跨地区调配的意义27城市化特点及原因32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33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34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试题情境新颖,也为今年试题的一大亮点。选择题第12题组,以独特的“资料集群呈现、定性表现地理事物”的关系图式为信息载体,在图示与文字、水平与垂直的情境创设中,考查考生对地理信息的感悟、解读、

3、判断、分析的能力。另外,第3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第46题组的地面形势图 、第78题组的我国两年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第26题的“丁坝”景观图等,都巧妙地运用静态的图像来考查动态的地理问题,让考生透过现象究其本质,渗透着地理学探究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2.依托地理图表,彰显学科特色地理图表能够将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直观表现出来,既能很好地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又有助于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并解读出其蕴含的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利用图表作为试题的信息载体是历年山东地理高考命题的传统,今年试题命制延续了这种风格。全卷共有各种图表10幅,其中区域图4幅、统计图2幅、坐标图1

4、幅、剖面示意图1幅、景观图1幅、表格1幅并且要求考生绘制剖面图1幅。整份试卷的设计,图文并茂,充分彰显了学科特色。如第78题组,以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我国1982年与2009年两个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常见的人口金字塔图类似,但不同的是,它寓动态信息于图表之中,将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绘图是地理学习过程中考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体现。今年的综合题第26题的第(1)题,以辽河局部流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为信息载体,要求考生绘出图中A、B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通过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来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种基础性较强的技能题目再次出现在高考试题当

5、中,对今后中学地理的教学也起到了积极地引导作用。3.借助区域背景,体现本质特征 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其区域性和综合性。对区域地理内容的考核,是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来分析、评价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途径。如综合题第26题,以辽河流域为载体,采用直观和丰富的文字资料、区域图和景观图,全方位、综合地呈现试题信息,考查了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以及人类活动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4.重视问题探究,展现思维过程 今年的地理试题设问指向明确,思维含量明显增加,浅层次识记性的题目明显减少。考生能否全面挖掘材料中显性和隐含的信息,灵活与所学基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能进行正确地逻辑推理、分析和深层

6、次地思考问题,是做好今年试题的关键所在。 选择题第三题,以某区域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为信息载体,要求考生能够判断图中侵蚀面、沉积岩和岩浆岩形成的条件及先后顺序。该题将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与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考核,对考生综合把握这部分内容提出了较高的思维层级要求。 5.关注时代热点,渗透地理思想 关注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今年的地理试题中隐含了诸如科学考察、我国的人口问题、水资源开发及水环境问题、国家大型工程的建设、城市化发展等一些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渗透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地理学的核心思想。 三、典型题目及启示 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

7、系图式。读图回答12题。分析:此题看似简单,但有些同学选错,主要是青藏高原没有注意。另外,坐标图分析不够。坐标系的分析关键是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及沿坐标系方向事物的变化特征。启示:培养学生利用、分析图表的能力,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 ,加强考生对地理信息的感悟、解读、判断、分析的能力。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 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46题。分析:第4题考查了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且暖锋常带来连续性降水。天气系统本来就是高考的热点,它对学生的空间思维、原理的理解应用,要求比较高。这也是许多同学一直困扰的问题。第5题考查了遥感(3S)技术的应用

8、,这也是今年高考一直涉及的内容。第6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要求思维量比较大。启示:尤其是通过暑期培训,我认识到自然地理更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把原理讲清楚,要让学生多分析、利用、反思相关知识,以不变的原理知识应万变。四、对2013年备考的一些启示 1.仔细研究高考试题,洞察高考命题规律如近几年对地球运动的考查主要为时间计算,对地质构造的考查主要为地质剖面图,地理信息技术每年都会有一道选择题,第26题以区域为载体,综合考查区域地理特征。 2.备考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2)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3)加强区域分析能力的培养(4)注重地理思维能力的训练 (5)关注与地理有关时事热点5、 反思(结合培训) 1、多进行信息技术和地理知识的整合 2、建立教学资源电子档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更新 3、建立学生电子档案,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地理知识点繁多,要利用思维导图,突出焦点、主要问题。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高考也不会偏离此目标,所以,我们借助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