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课教学计划4篇.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2738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课教学计划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课教学计划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课教学计划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课教学计划4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课教学计划4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课教学计划4篇一、 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劳技意识和实践能力。二、 工作重点1、 结合语文、综合实践 、科学学科的教学,以劳动实践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的整合。2、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三、 学生情况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

2、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的宣传等活动。四、 预期目标通过一一些简单的手动制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在活动中创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在活动中创新,在广泛接触社会中增长才干。五、 具体措施1、 利用

3、综合实践课,对学生进行自己动手、讲科学的经验教育;2、 指导学生开展技术探究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3、 开展课堂小组活动,成立综合实践组、科学组、手工组等,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4、 结合具体情况,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课教学计划7一、教学目标1、思想品德目标:在劳技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2、知识目标:了解针线基础知识,常用种植技术

4、手工工艺制作技术。3、能力目标: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动手动脑的劳技课中,既学到了技术,又磨练了意志,同时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增强,更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魅力。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长辈。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他们发自内心感到劳动的快乐,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努力学好文化科技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节假日,寒暑假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父母的赞扬声中,他们再次感受到劳动的美。二、学生状况分析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深受父母及长辈宠爱,不但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而且不太会干家务。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5、的能力。培养学生帮父母分担家务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孝心,有助于他们以后人生道路的发展。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一些制作的技巧,并能成功制作教材要求的作品。难点:学会自己创造手工作品。四、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教学内容1、常规教育(明确本学期的目的,任务,要求)2、动物乐园3、大鱼和小鱼4、金盏菊的播种5、国庆节6、别致的小鞋7、漂亮的背包8、种蚕豆9、面包里的劳动10、缝布袋11、金盏菊的养护12、“可乐”机器人13、纸杯毛驴14、曹冲称象15、“迷你”16、安装门铃17、制作南湖红船模型18、风力车19、尊师卡20、贺年卡21、期末考试五、教学措施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

6、施:1、从劳技课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2、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突出重点,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之间的联系。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作品制作的创造能力。4、组织市场调查至少一次。5、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6、劳动工具和材料的添置,要尽可能考虑学校的经费承受能力,节省开支,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尽量进行废物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7、利用在每班评选”巧手之星”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8、要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学生,突出重点,难点。小学五年级上册

7、劳动课教学计划8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主要途径和资源,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实践性主题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健康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养成和人格完善,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为主要任务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

8、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二、学情分析:我任教六(4)班的综合实践课,该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8人,这是一个活跃、自主性较强的班集体。大部分学生活泼、机灵,对事物有好奇心,求知欲强。有几个男生性格较叛逆,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缺少合作意识等。当讲授的内容符合他们的口味或兴趣浓厚时,他们也会聚精会神,但持续时间较短。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在教学时要注意教育引导,并间隔提醒,让他们慢慢养成专心的习惯。最主要的还是我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更生动,更有趣,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对上他们的口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从而创造一个安静

9、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三、课程目标:结合我校“科技特色学校”和本土的“永昌堡文化”,提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我、自然、历史、社会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品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位办学品位。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背景,我校把“认识自我,关注成长;亲近自然,崇尚科学;探索历史,品味文化:走向社会,体验生活。”四大板块分别放到36年级4个年级段试行。五年级试行的是“走向社会,体验生活”这一板块,注重社会生活的探究

10、所以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定位如下: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2、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社会考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11、四、课程内容:本学期结合学生实际和活动目标要求,制定如下活动内容:周次主题活动方式活动途径或方法执行情况25家乡店名学问多小课题研究观察、实地调查、访谈、翻阅报刊杂志、上网查找、问卷调查、采访等。610快乐运动社会实践、调查 实地考察、设计问卷、采访有关人士、查阅资料等。1115同学过生日的调查小课题研究 问卷、调查、统计、采访、翻阅报纸杂志、上网查找。1620家乡企业知多少社会调查观察、访问、上网查找、采访讨论。五、教学措施: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

12、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局域网、校园网,为学生进行跨班级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建立稳定的训练基地充分利用劳动技术训练基地对学生进行训练。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

13、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六、课程实施1、通过调查、统计、观察、游戏、收集资料、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一些科学方法。2、在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时为了提高效率,本课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3、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注重加强师与生合作,生与生合作。4、交流总结活动:通过汇报交流,比赛等活动,进行活动总结与反思,使活动富有实效性。5、经常性与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成为学生的课外指导老师、合作伙伴、主题正常开展的有力的核心力量。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课教学计划9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

14、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是小学各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本学年在任教五年级劳动技术的教学工作中将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到深钻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点,做到为学生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1、教学目标:

15、劳技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模式的采用,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习劳动的基本知识,又要进行实践操作,把两者结合起来,并在这些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劳动教学旨在培养开拓型的劳动人才,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积累,停留于思维,想象阶段,创造性教学强调教会学生探求知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具有时代性的创新意识。2、具体模式:(1)教师把教材中的劳动基础知识、技术要求、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通过讨论、讲解、演示等各种教学手段传输给学生。(2)学生通过教师讲授的劳动技术的知识、方法动手操作实践,巩固所学

16、的知识。低年级学生可采用边授边练的方法进行教学。(3)通过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法,教师及时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好调整工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总结自己劳动收获,并且可以学习别的同学在实践中的经验,使以后做的更好。(4)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情绪,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3、教学进度每周1课时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课教学计划10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一、掌握基本知识情况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

17、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2、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二、教学内容、重难点劳动课内容分为三部分;基本掌握茶叶管理基础知识;学会除草;学会采茶。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重难点是采茶这一部分。三、劳动课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四、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工作做以下安排。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

18、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4、劳动课的评价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劳动态度;技能;劳动效果。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6、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