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典型案例三篇.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73883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主任典型案例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班主任典型案例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班主任典型案例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班主任典型案例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班主任典型案例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班主任典型案例三篇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1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他是1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1个班中全部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调和者。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干的小学班主任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选择。小学班主任典型案例篇1我班有个学生叫黄鹏。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彩,要末弄小动作,要末影响他人学习,提不起1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便做了,也做不完全,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因而,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1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

2、的好孩子。他开始是1副爱理不理的模样,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1如既往,毫无上进,真是“承认毛病,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也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1点困难就畏缩,不能因1个落后生没法转化而影响全部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1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也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毛病,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动机。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毛病,建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因而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10分怨恨2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心里1喜,让他认识毛病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何会恨那个老师?”他不

3、好意思地回答:“由于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何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由于我常违背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认识了自己的毛病,说明你是1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当怎样做才好?”“想改正毛病吗?想做1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1定要遵照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不管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1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步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在思想

4、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地安排1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周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气力。事前,我先对周悦同学进行了1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轻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肠帮助他,使其进步。周悦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周悦同学也会产生1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周悦同学说:要有耐心,渐渐来。后来,他获得进步时,除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周悦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获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照了,乃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

5、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肠笑了。后来,有1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周悦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惜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在第1学期期末考试中,他获得了73分的好成绩。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1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1点情意。第2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在期中测试中,他获得了92分的好成绩。1、以人为本,付出师爱作为1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1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酷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末教育的

6、进程便不单单是1种技能的发挥,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融合。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条件”。对黄鹏这样特殊的落后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震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毛病。2、以生之助,友谊感化同学的帮助对1个落后生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气力有时胜过老师的气力。同学之间1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份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特别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黄鹏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周悦同学1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

7、感遭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遭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遭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增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换,在转化落后生工作中就可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1把钥匙开1把锁”。每个落后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定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动,习惯,爱好及其落后的缘由,从而肯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黄鹏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毛病、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讨厌、仇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毛病,建立做个好学生的动机;充分发挥学

8、生的气力,编排1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鼓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得才兼备的学生。通过1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究获得了使人可喜的成果:黄鹏同学摇身1变,由“捣蛋鬼”转变成纪律委员,由落后生转变成先进生!他不管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1声:“老师,您好!”我总是报之1笑,并说上1声:“你好。”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1个酷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建立信心进而到达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欣赏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

9、每位落后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当中,共同把落后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小学班主任典型案例篇2记得那是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第5年,班上有个学生叫徐伟,胖乎乎的,伶牙俐齿,是个挺可爱的男孩。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那末好了,上课时思想总是不能集中,造作业时动作很慢,总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常常不做,即便做了,也做不完全,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因而,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1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了。可他就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他仍然我行我素,毫无上进,每次我

10、都要被他气晕了,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一想还是算了吧,也许他是根“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1点困难就畏缩,不能因1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没法转化而影响全部班集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我要尽最大的气力去转化他!我把心1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也许是他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毛病,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为了转化徐伟同学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毛病,建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因而我再找他谈话,谈话中:“你想改正毛病吗?想做1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1定要遵照纪律,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不管

11、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1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步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地安排1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朱倩)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气力。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朱倩)进行了1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轻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肠帮助他,催促他使其进步。朱倩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有时,朱倩同学也会显得不耐烦,说徐伟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朱倩同学说:要有耐心,渐渐来。后来

12、徐伟同学获得进步时,除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朱倩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获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照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得1点儿也没错,我们的孩子就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从这个教育故事我深入的认识到,怎样做1个好的班主任。1、以人为本,爱心感化。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1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酷爱之情。“爱是教育好学生的条件”。对徐伟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震动他的心弦

13、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毛病。2、同伴相助,友谊感化同学的帮助对他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气力有时胜过老师的气力。同学之间1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遭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遭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遭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增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换,这样在转化后学困生工作中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常言道:“1把钥匙开1把锁”。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定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动,习惯,爱好及

14、其落后的缘由,从而肯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气力,安排1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从而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鼓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1个好学生。作为1个教育工作者,作为1个班主任应以欣赏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个学生和每个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鼓励、宽容和提示,才使他找回了自信。小学班主任典型案例篇3小学班主任经典教育案例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受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

15、育好孩子。”是的,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今年开学,我担负了小学6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刚接手时,就听说这个班不好管,加上之前学生养成了1些坏的习惯。其中1个叫王树明的同学尤其突出,所以我也比较注意这个学生,他仿佛总是以跟老师对着干为乐事,迟到、上课做小动作是他的家常便饭。但总算开学两周,没有大的动作。我出了在他迟到时了解他1下外,若无其事地视察着他的1举1动,发现他性情有些孤僻,喜欢独来独往,脾气暴燥,但很重情谊讲义气。好景不长,问题终究来了。有1天课间操时间,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班长跑到我跟前慌里慌张地说:“老师不好了,王树明和别班的男生打起来了。”我3步并做两步赶到那儿,看见两个同学正

16、斯打在1起,我立即制止,两人便松了手,我当时很生气,责令他到办公室去,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何打人了”,“他骂我了”!他说得理直气壮。我1听更来气了“噢,他骂你,你就打,他骂人不对,你打人就对吗?你看你1天就知道打仗,你怎样不把成绩弄上去。”我气头上便口不择言地想怎样说,就怎样说,根本不去理睬这些话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1顿批评以后,只是让他口头下了1个保证后我便让他回去了。岂料第2天凌晨,我刚进学校,昨天挨打的那个小男孩又来告状,“老师,王树明昨天又来打我,还说,要是我告状,他还会打我”,我当时火冒3丈,刚要去抓他来,可转念1想,是否是昨天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因而,我决定先不在学生眼前批评他,

17、便没有立即找他来,而是下午抽了1个时间,私下把他叫到办公室,我调剂了1下情绪,先是沉默了10分钟(实际上这10分钟想让他平静平静)当时他只是不时的看看我,(我想他这是奇怪我为何没向他大发雷庭,我想我真的这么做了,那不正中了他的骗局吗?结果只能是堕入为难的地步,处理起来更加被动),10分钟过后,我向他微微1笑(这1笑消除了他很多负担)说:“说1下上午事情的经过。”见我没发火,又对他很亲切,便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那天是别班的男生欺侮我班的小个子男生,他很生气,就和人打了起来。而那天我简单的处理后,他便把火撒在了那个学生的身上。我看了看他说:“这件事你做的并没有错,但采取的方式不正确。你说对不对?

18、老师在这个问题上也有毛病。”他的心有点被感动了,很快就保证以后不再这样做了。我见他此时情绪尚好,正是了解他,做他思想工作的时候,便和他唠起了家常,起初他不愿我了解他的情况,(这类学生常常都是这类想法)后来随着谈话的渐渐深入,我知道他也是起初学习很好,由于上网致使了现在的这类对学习失去兴趣,家长又很少了解他的学习情况。我觉得我有责任帮助他,改变他。1天,我通过班里的学生知道了他的家庭地址,突然去“造访”他,幸亏他没有上网,我便趁机赞美了他1番,与他的父母见面后,我没有谈他在学校的表现,而是吩咐他的父母多关心1下他的孩子。以后每隔3天,我便打电话了解他的情况,他已基本上告别了网络游戏(幸亏他还没

19、有痴迷很深)。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晓得,运有用恰当得体的教育方法要比来严厉批评或说教好很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尽可能去找他的闪光点我还把卫生委员的重担交给了他,尽可能让他品味到被人尊重的乐趣。渐渐地我发现他课上的坐姿改正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和谐多了,对我也不象之前那样充满敌意了。每次劳动都积极冲锋在前,干起活来,不怕脏,不怕累,让他享遭到了成功的喜悦。魏书生说:心灵的大门不容叩开,可是1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1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困难,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作为1名教师教育学生特别市问题学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或主观看法去处理

20、问题,而是要循循善诱,时刻尊重、信任他们,不能1味地指责批评,否则会引发学生的逆返心理,适得其反。德育案例:等待花开1、案例描写上个学年第1学期开学初,作为新教师的我初次接触了所任教的4年级学生。面对着1个个报名而来的活蹦乱跳的孩子,我看到了他们的活泼可爱和对知识无穷的渴求。从他们炯炯有神的眼睛和虎头虎脑的模样中,我看到了自己行将开始的教育工作的希望,向往着未来教学工作的展开。我的教学步伐迈得很慢,这样做是为了想让全班的同学都能跟上我的教学脚步,共同把知识点1个1个脚踏实地的踩过去。但是虽然如此,我发现有1个学生始终跟不上全班学习的脚步,即便课余时间我不断的给他补课“充电”,效果依然不佳。他写

21、的字,歪七扭八,每笔每画看上去好像蚯蚓在地上爬似的。抄写汉字的时候,看1笔写1笔,看1笔再写1笔,“口”字用圆圈表示批改他的作业,要看好长时间才能辨认出写的是甚么字。我把他的字拿给任课老师看,老师们皆摇头称奇。写不好字,这究竟是甚么缘由呢?我堕入了寻思。他的字之前就是这样的吗?他的学习习惯之前就是这样的吗?我开始了自己的德育导师路上的探索。他叫xx,这个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已延续了很长1段时间。期间,我从其他老师中了解到他3年级时的学习情况。据了解,3年级的时候,他的成绩,特别是语文成绩1直处于班级的末尾。他现在的这类情况由来已久,我想,只要我不断的付出努力,不断的对他感化和开导,是1定会转变他

22、的这类状态的。但是,新的、更使人担心的情况出现了。1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他不但学习成绩上不去,字写得不端正不清楚,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仿佛也比其他同龄孩子要低下。有1次午饭排队时,我发现他的鞋带散了,因而便让他系好,可是他却悄悄的跟我说:“老师,我不会系鞋带!”,无奈,我让同学帮他系好,并教他如何系鞋带。这不,有1次上语文课,他居然玩起了鼻涕。他长得比较高,由于他的特殊情况,我便把他安排坐在第1排。这下他玩鼻涕的摸样完全被我看到了,只见他故意把绿浓浓的鼻涕拖下来,然后用手指弄断鼻涕,把鼻涕抹在桌面上,边抹边招呼同桌看他表演。2、案例分析要想改变他的不良习惯,必须从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着手。课余

23、时间,我找xx谈心。为了打消他的戒备心理,我把谈话的地点选择在校园的1处安静的角落。在我的步步疏导下,xx的话匣子打开了,1发而不可整理。从交谈中,我得知他家就住在学校附近,交通便利。母亲在家务农,主要任务是管住孩子;父亲在外经商,很少回家。孩子平时的饮食起居都由其母1个人包办,孩子几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日子。平时生活中孩子需要甚么,母亲1般都会迁就他满足他,只要他高兴就好。尔后,我又打电话给他的妈妈,进1步的了解了家庭教育情况。原来,是孩子从小母亲给他的所谓的“爱”伤害了他。以后,我便尝试着应用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辅之以教育,盼望他能够与其他儿童1样健康地成

24、长。3、案例点评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遇到辣手问题在所难免。有的人会停下脚步不断抱怨,有的人会故意忽视得过且过,有的人会拼命纠缠毫无章法,而我会知难而进,并且恰当应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努力把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案例中,我认为首先应当加强家校沟通。我再次跟xx的妈妈进行了沟通,把xx在校的表现真实的给她进行了再现,并指出了造成这类现象的根本缘由,有礼貌的劝说让xx独立自主完成某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逐渐放开手,让xx自己去完成某些家务,完成后给予1定的嘉奖。xx这个孩子,我们要不断的鼓励他,不断的用正能量去鼓励他,使他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积极性。学习上要多加辅导,要有耐心,之类云云。xx的妈妈表示会依照老师

25、要求,积极配合。其次,走进孩子内心,帮助其摆脱窘境。站着交谈或在办公室交谈,他对老师会有戒备,不愿吐露真言。我常选择安静又隐蔽的场所作为谈心的地点,明显,xx很放得开,也说出了许多肺腑之言。我还通过1个个小问题渐渐地把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他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使他明白,学习是学给自己的,只有自己学有所成,以后才能办大事。我不断的给他讲通俗的道理:妈妈以后也会变老的,自己终究会长大的,不能永久依赖妈妈。只有自己学到了知识,自己变得学有所成,以后才能反过来去照顾妈妈,报答妈妈当年照顾自己的恩情。再次,在师生间、同学中架起关爱的桥梁,使他感到来自班级集体的温暖,恢

26、复健康的心理平衡。我在同学中找了1位活泼的性情温和、善交谈的同伴和他结成对子,做好朋友,带领他1起玩,使他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和同伴的关心。我还让这位同学做他的小老师,嘱咐xx学习上的困难可以时刻请教他。另外,我还根据他的兴趣爱好引导他积极参加集体性的活动,鼓励他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等,创设1些机会让她担负1些愉快的“角色”,引导他参加班级表演,并及时表扬鼓励,以培养其积极情绪和良好性情。最后,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鼓励他用功努力学习,上课做到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课余时间,我抽出部份时间对他的学业进行个别辅导,引导他每天制定1个小目标,比如,今天要学会写5个词语、今天要会背诵课文的其中1个自然段等等,小目标完成,日积月累,学习上的大目标也就完成了。鼓励他认识到“做错题目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错题不以为然的态度”的道理,提示他不可轻易放错误题,做错的题目要弄灵清。孩子是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和培养孩子是我们教师当仁不让的责任。几经努力,xx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上已略有改变,但还不是很明显。我相信,在我的坚持下,他1定会有花开的那1天的,德育导师的工作我也将会1直做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