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 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而心理健康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 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 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 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 相符等等。重视心理健康,这对我们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就显得 尤为重要。正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教育的目 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 也包括心理的发展。
2、可见在小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 要地位。调查表明,当前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 当高。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 要意义的举措。一、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 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 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 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据有关资料揭示: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相当严重, 呈现出 以下特点和趋势:一是呈上升趋势,趋于低龄化;二是在校中、小学 生犯罪居高不下;三是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流窜作案增多;四是 结伙
3、作案多,犯罪类型向多元化发展;五是作案手段野蛮凶残,日趋 成人化。究其原因:在未成年人本身上查,主要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 育不平衡,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崇尚江湖、哥们儿义气重;在家庭 因素上查,主要有家庭结构不健全,家庭过分溺爱,家庭教育简单粗 暴,家庭放任自流,家长品行的污染等原因;在学校影响上看,忽视 思想道德教育,学校风气不正,流生辍学生过早走上社会等原因;在 社会影响下查,主要是不良风气的污染,不良文化的侵蚀、帮教、工 作不力等原因。 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 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 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
4、的失误,导致他 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的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 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 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 任其发展, 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 更好地得以发挥,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 1/5 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 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 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 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 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 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 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
5、实现。 因此,加强小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二、心理健康教育从教师做起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直接影响学生 的行为,影响到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一位 心理健康的教师, 比较能乐于接纳教师的职业, 较易体验到教学是一 件有乐趣的事, 也较能促进学生良好情绪的发展, 而心理不健康的教 师往往容易认为“教书令人烦恼”、 “学生不服管教”,使自己的心 境处于不佳状况, 如果不注意及时控制和调节, 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方 法产生偏差,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构成威胁。面临社会变革, 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 老师在生活和工作中常 常会遇到许多不愉快的事,
6、 如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使自己的心情处 于平静,思路处于清晰, 去处理工作中常常会出现的意想不到的新情 况、新问题呢?著名教师魏书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埋怨环境不好, 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 埋怨学生太难教育, 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 改变环境。在学校里,老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每天有 56 小时,除去 睡眠时间后, 可以说是接触孩子时间最多的成年人。 教师又是学生认 可的施教者, 学生的向师性很强, 他们对老师的尊重和信赖常常超过 了他们的父母。所以,教师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处世态度乃至言 谈举止,对于每一位幼小的心灵来说,
7、 是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的有益于 发展的阳光和雨露。不论什么社会,对老师的角色期望甚高,甚至认 为教师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比教师的教学知识和才学方法更 为重要。教师的举手投足, 可以使学生心领神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 言行。一次严格的要求,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一次爱心奉献,可以 使学生一生铭记。给一个学生关怀,会使全体学生得到温暖;给一个 学生以鼓励,能激发起大家的热情;给一个学生的冷漠,会刺伤众多 学生的心。着一身整洁服装的教师,能赢得学生喜悦的目光;一个俯 身拾取纸屑的动作,会换来整个教室的洁净教师要具有基本的职业个性品质 ,其核心就是热爱学生。老师 对学生的爱指向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
8、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 对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要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控制和调整自己 的感情和行为,要尊重、理解、关心每一位学生,要把“整个心灵献 给孩子”。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是:“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热爱学生,我们才能在 每一节课上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不管是“优等生” 还是“双差生”的闪光点,热爱我们才能在每一堂课上杜绝讽刺、责 难、挖苦、体罚等摧残学生心灵和身体的违法行为, 防止学生因焦虑、 紧张、拘束、压抑而造成人格扭曲、心理变态,使幼小的嫩芽畸形生 长。三、心理健康教育从日常抓起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
9、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 实际上,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搞几次活 动就能实现的。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 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 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 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只有将心理健康 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 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
10、师开动脑筋、注意积累、重视交 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 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 来巨大的促进。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 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 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 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 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教学活动为主的特点,让心理健康教育于教学活动 之中,不仅在教学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 意在日
11、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 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 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 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 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 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我们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过程。我们改变教学观念,一堂课上多讲一例,少讲一题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处 理好所学知识和自身的关系,要使学生有兴趣去学,要越学越有兴趣, 因此课堂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自然教学为例,课题的引入就
12、采用游戏、魔术、实验、故事、录像、录音、 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有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咼学生兴趣的多种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展分组比赛、个人表演、作品展示、相互提示、 实验材料互通有无等方法。在讨论过程中,允许相互补充提醒,互相 质疑问难,比一比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将课堂成为学生展现 自己才能的场所。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往学习、集思广益、解决问 题,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合群的性格、学习的信心、追求真理 的人格。四、心理健康教育重校外参与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 约。家庭教养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终身影响。因此,我们要十分重 视沟通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广泛宣传家教
13、知识,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的 心理素质和 心育”水平,使家长和教师目标一致,达成共识,形成儿 童心理教育健康的强大合力。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 要影响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 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这在一些学校组织的意在锻 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手拉手夏令营或者少年军 校的活动被塞满高级食物的书包和每隔三两天一次的探望搞得变了 味道的教育现状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 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 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 育的任务,也是
14、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 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 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 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 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全体成 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 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 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总之,作为教育工 作者,我们必须谨记: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将创造出生 命的奇迹!因而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让他们以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去挑战未来的社会,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