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73986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调查报告神木县第一小学 孙吉霞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是区别其它国家、民族的重要标志,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再加上我们目前国度性质的决定,都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义兴盛不衰。一、 问题的提出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可这些文化和美德却渐渐在被人们淡忘,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平常对电子产品兴趣极浓厚,对纸质媒介却不感冒,而对外国那些鱼目混珠的垃圾却很感兴趣。为了抵

2、御外来垃圾文化对孩子文化的侵蚀,更准确的了解现在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素养,特做此次调查,以便在今后的地方课程中调整教学内容,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素养。 二、调查目的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1、比较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地方课程内容的认识现状。 2、根据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学习。 (二)调查内容 1、小学生对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日期、传说神话和本地区名胜古迹等知多少。 2、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调查表共有9道选择题,3道填空题。选择题每题有2-4个被选答案。 (四)调查对

3、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神木县第一小学三年级80名学生,其中男生48人,女生32人。 (五)调查步骤 1、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 2、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1、你的性别选项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2、你的年龄选项中9-10岁占39%,11-12岁的占61%。3、关于是否喜欢上可爱的榆林,学生的回答从图表中可以看到还是喜欢的。4、你是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孩子是感兴趣的。6、下列节日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有74%的学生能将选项中的三个传统节日选出来。7、元宵节是哪一天?这一题

4、目中有75%的同学回答完全正确。但仍有25%的同学不知道元宵节正确的日期。8、你知道哪些神话传说故事?从统计中发现孩子们由于在三年级语文学习中正好接触了神话,所以列举出三个神话故事的学生数高达98%。9、中秋节是什么节?统计结果并不喜人,竟然只有50%的学生回答正确。10、你知道( )个中国传统节日?有54%的同学选择了知道1-5个节日,有25%的同学选择了5-10个节日,剩下的同学选择了10个以上。但是就下面两道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其实学生了解的传统节日数目远远没有那么多!11、列举出三个中国传统节日。本题中有57%的同学们列出了三个传统节日,剩下的43%的学生有一小部分仅能列举出来一个传统节

5、日。12、你知道榆林本地名胜古迹有哪些?从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59%孩子对榆林地区特别是神木本地名胜古迹都能列举1-2个,他们列举出了镇北台、二郎山、杨家城、石峁遗址、白云山等。(二)分析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但是对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内涵等都不是很了解,对于本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也是知之甚少。因此挖掘本地传统文化内涵的意义极为重要,因为这是与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只有活生生的才是最能打动人的。然后通过对本地传统文化的学习进一步引领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让学生们喜欢上传统文化并愿意去继承和发扬它。三、 研究对策首先,以地方课程为主阵地,向学

6、生积极渗透本地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在可爱的榆林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让学生充分了解神木本地的人文。其次,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共同开展热爱神木的德育实践活动。结合我们本地的节令特点,在传统节日之际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比如在端午节让孩子们了解本地人家在大门上挂艾草的习俗;二郎山赶会时让孩子们欣赏一下儒、道、佛三家的建筑艺术等。四、 总结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传统的节日还是各地的名胜古迹都承载在无数辈人们的智慧、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现代的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了解还太浅薄,有的还有一些差错,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要以地方课程为主推手,让学生了解榆林本地的传统文化,进而喜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