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游戏教学的研究.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75166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课游戏教学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音乐课游戏教学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音乐课游戏教学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音乐课游戏教学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音乐课游戏教学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方案河南省新乡市新区小学 钮静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教师尽可能从儿童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创造出一些儿童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很容易不集中,控制能力不强、好动,而音乐游戏的作用可以揭示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可以抛砖引玉,活跃

2、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绪,调整课堂秩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音乐游戏可以视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编排游戏,弥补教学上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音乐感受力,还可以对一些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用游戏进行渗透教学。(二)研究目的的意义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学生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学生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它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企及的优势,他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绪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儿童好玩好动的

3、特征,并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二、方案提出的理论依据中国音乐教育杂志副主编、国家级音乐教研员吴斌在国家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题组核心会议上发言:为什么要开设音乐课?要研究音乐的价值,要研究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以人为本。改变专业音乐教育体系对普通音乐教育的影响,打破以乐理知识为主线的做法,内容上提倡综合性和多员化,教学方法上,应通过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音乐不寻求统一答案。音乐游戏是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形式之一,但没有被系统的开发和运用,音乐游戏是小学低年级唱游教学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形式,它是以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游戏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即能培养音乐兴趣,又符合新课标倡导的人文

4、精神。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教育核心“回归人本”为前提,以引起兴趣为先导,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旨在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加音乐课堂的实践活动,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其身心得到平衡发展。 三、 实验目标1、改革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以人为本,创设适合小学生轻松的音乐课堂氛围,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2、通过音乐游戏,学生更好的学习歌、乐曲,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游戏为教学服务。3、通过游戏活动,丰富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增强群体意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感受能力与审美能力, 4、通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

5、成乐观、敏捷、智慧、积极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自尊,使其在人人参与的活动中找回自我,树立自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四 、实施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全员参与,使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2、均等性原则:音乐游戏给每一个学生均等的机会,适合学生“最近发展”需要,教师对各类学生一视同仁,大家都能得到“阳光普照”。3、充分性原则:音乐游戏能提高音乐活动的频率,增加师生、生生交流的空间和密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4、知识性原则:低年级音乐游戏与幼儿园游戏毕竟不同,学生不是单纯的唱唱、跳跳、玩玩、乐乐。其一,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其二

6、游戏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5、综合性:音乐游戏涉及的内容较多,可以是角色型的,歌曲型的,知识型的。一种游戏可以有多个目的,实现一个目的可以有多个游戏,音乐游戏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功能,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它的综合性能。五、课题的研究策略,具体实施(一 )、研究策略1、设置与音乐相关的环境,如有关的挂图,布置打击乐器橱窗,自制游戏玩具等,为游戏的开展开创良好的环境。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将四十分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课堂教的复习与新授,另一部分时间把学生从座位上解放出来,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学生既能获取知识,还能收获快乐。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灵活的教学方法,随

7、时创编音乐游戏,教学中及时采用一些小游戏,帮助学生解决难点。认识音的位置:做游戏:小音符的童话世界以游戏的形势很容易记住音的位置,利用小青蛙找家做游戏,巩固记忆各音的位置。4、启发、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己组织玩的形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各显神通,解决游戏中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二)研究实施1、游戏在导入过程中的运用作为导入过程的游戏,其作用是揭示课题,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儿童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2、游戏在歌唱中的运用对于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西方教育学者们有过广泛的探讨。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学习新的复杂个体和事物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相

8、结合的方法。”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3、游戏在节奏中的运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中,音乐感觉的培养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4、游戏在欣赏感受音乐的运用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

9、音乐性”,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训练了听觉、视觉和运动觉,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音乐游戏除了具有“音乐性”这一主要特点外,还应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创造性等游戏的共同特点。5、游戏在调节课堂中的运用作为调节活动的游戏,其作用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儿童的情绪,整课堂秩序,提高儿童的学习热情。如何运用游戏进行音乐课堂调节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明确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要把游戏恰如其分、灵活自如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去。小学生的集

10、中注意力时间很短,在一节课当中很难从头坚持到下课。因此,在教学中间加入一些小游戏就能将孩子分散的思想再一次集中回来,如:击鼓传花、抢凳子等等小游戏。我在这些游戏中播放本课的歌曲,这样既能使孩子们娱乐,又能巩固掌握所学歌曲。六、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2、研究方法: (一)合作法:对研究班级进行分组合作游戏(二)个案法:对研究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追踪研究(三)对比法:通过对比研究学生有哪些不同于提高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启动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1、 成立课题组2、 收集相关资料3、 进行方案设计,研究实验班级及游戏类型第二阶段:主要实施阶段:2011年11月12年5月1、确定试点班级,组织学生分组合作2、小组游戏中学习,针对内容开展研究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课题组总结研究成果,总结研究报告。八、课题的成果形式预期研究成果教师解学案例、研究论文、实验报告和与研究总结。九、课题组成员和分工钮静:负责课题研究指导杨庆霞:负责课题的实践,撰写课题的方案、个案分析、研究报告张赛:负责课题的实施,撰写研究报告,个案分析等十、课题经费预计课题经费为2000元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方案河南省新乡市新区小学 钮静2011年6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