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知识产权合同-当前我国非职务专利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1].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75372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范文】知识产权合同-当前我国非职务专利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合同范文】知识产权合同-当前我国非职务专利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合同范文】知识产权合同-当前我国非职务专利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合同范文】知识产权合同-当前我国非职务专利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合同范文】知识产权合同-当前我国非职务专利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同范文】知识产权合同-当前我国非职务专利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范文】知识产权合同-当前我国非职务专利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1].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知识产权合同:当前我国非职务专利成果转化问题及 对策研究1 特征码 PiUVRQqZEEeDvPHVJKjJ 1.我国非职务专利转化现状 非职务专利指非本单位任务,不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和时 间所完成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或者无正式工作单位的专利权属于 个人的专利。据统计,从 1985 年 4 月-2005 年 3 月,我国受理 的国内专利申请总量达 1947784 件,专利申请量增速位居世界 前列,其中非职务专利申请量占到 64%。非职务专利成果很多, 但绝大多数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量的非职务专利被搁置、 浪费和流失。到目前为止已授权的 1137643 项专利中,总的转 化率不足 2

2、5%,而在能够转化的专利中,80%以上是以企事业单 位为申请人的职务专利、非职务专利得以真正转化和走向市场 的比例只有 5%左右。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国家 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产学研结合,建立高新 技术开发区和工程技术中心,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加速 科研成果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职务专利的转化率。 但是大量民间科研活动游离于体制之外,非职务专利转化难的 问题没有改观。应该看到,非职务发明成果中不乏有高含金量、 第 2 页 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杰作。非职务专利转化困难,不仅是个人 的损失,更是企业和国家的损失,同时也挫伤了民间科技人才

3、的创新热情。如果这些发明能够在第一时间得以转化成生产力, 那么不仅能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为小企业注入活力, 提供无限的商机。 2.我国非职务专利转化难的原因分析 非职务专利转化的参与要素有专利成果、专利的拥有者和 生产者、中介机构、需求者或愿意对成果商品投资的风险投资 者)以及将各方联系起来的交易市场和制度环境等,由这些要素 构成了专利成果转化过程的 4 个环节,即成果供给、交易市场、 成果需求、制度环境。专利要顺利转化,必须协调好各个要素、 各个环节的关系。 2.1 非职务专利本身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增加了转化难 度 非职务专利相对于职务专利、技术成熟度上弱势明显。非 职务专利成果分散

4、,往往只是部分单元技术,有相当一部分并 不很成熟,离实际应用还有距离。由于技术成熟度比较差,一 旦中试往往遇到某新工艺行不通,而难以批量生产,成果受让 者害怕承担技术风险不敢转化,同时,非职务专利本身技术含 量总体不高,主要以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为主,在已经授权的 706195 项非职务专利中,实用新型 469305 项,外观专利 209361 项,发明专利很少,只有 27529 项,仅占授权专利总数 第 3 页 的 3.9%。而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容易被人仿造,企业转化这样 的专利风险很大。 非职务专利成果转化还面临比职务专利更大的市场风险。 职务专利在研发之前经过比较严格的市场需求调查、项目论

5、证 等,市场风险已得到部分化解。而非职务专利发明者往往在几 个方面的知识存在着重大的欠缺,一是对发明品的实用性与适 用性考虑不周、二是对国家标准不熟悉,三是对市场缺乏考察 和运作能力。另外,这些个体发明人由于资金、精力以及获取 信息资料的限制,往往是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单打独斗, 结果其研发的技术与市场需求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节,另外 非职务专利在推广上由于受到资金和精力的影响,成果缺乏适 应市场的必要的包装和市场定位,在推广上缺乏适应市场发展 的现代化推广手段和信息来源,还缺乏必要的宣传,影响了投 资方对这些成果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影响转化。 2.2 技术市场发育不成熟,专业中介机构的作用未

6、得到充 分发挥 非职务专利成果比较分散,对技术市场的依赖更大,更需 要完善的市场机制和高素质的技术经纪队伍。而带有明显“中 国特色”的技术经纪业,在实际运作中困难较多。政府主导的 一些中介部门抑制了社会中介机构的发育,与市场化趋势有某 些逆动和磨擦。技术市场上大量的中介工作就是由有政府背景 的中介完成的,而政府背景的中介由于体制问题效率低下,没 第 4 页 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纯市场化的技术中介机构是一种比较规范 的市场行为,但这类中介机构还没有成为市场主导力量。 目前的技术市场从规模、规范程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 如专利转让价格的制定。由于国内没有正式的对专利价值进行 评估的单位、加上专利中

7、介机构整体水平不高,对技术成果的 价值评估把握不好,部分专利权人在转化时漫天喊价,令许多 投资人望而却步。专利转让价格的制定难度较大,若定价过低 则会挫伤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若定价过高,令人望而却步, 会阻碍专利成果的推广应用。由于专利价值评估权威机构缺乏, 专利供求双方在转化交易时心里没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 利的顺利转化。 2.3 专利供求双方合作困难 目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企业方(专利技术需求方) 和科技人员(专利技术供给方)都想“独享”专利技术成果,不 愿意选择合作。一方面,一些科技人员不顾自己是否具备资金 实力和管理才能,守着自己的个人专利,坚持自己转化,自己 开发,但是自

8、身转化能力又有限(毕竟,能 能自兼发明家和企业家人终究是凤毛麟角),最后成果“胎死腹 第 5 页 中” ,一钱不值,即使转化了,也会由于后续资金、管理经验、 自身精力等的限制,转化工作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企业方也 不愿意科技人员或其他人参与转化,愿意独享技术成果带来的 高额回报。由于双方都存在这种“独享”观念,最终的结果就 是专利转化不成,双方都得不到利益,非职务专利成果就成了 企业和科技人员之间博弈的“牺牲品” 。 2.4 非职务专利转化的外部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首先是政府的管理定位问题。这主要是指我们的市场经济 运行机制究竟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在这一点上各级政府常 常出现越位,特别是

9、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大量介入实际的 市场竞争,比如代替企业开展商务谈判、投资决策乃至于干预 企业的政党经营活动等,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竞争,降低 了效率。实际上,在一些政府主导的声势浩大的展示会以及各 种各样的洽谈会,对接会上,能真正落实的合作项目很少。非 职务专利对技术市场依赖更大,需要一个成熟的市场主导的环 境,关键是企业真正成为专利转化主体。 其次是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问题。国家有关扶持民间科研(非 职务专利的主要渠道)的政策多,但真正招待起来很难,政策往 往成了“摆设” 。目前国内很多省市对于重点产业领域的科技成 果转化都有激励政策,但因种种原因,有的政策没有落实到实 处,有的激励政策

10、成为摆设,严重影响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积 极性。 第 6 页 第三是孵化器的功能需要加强。孵化器是促进非职务专利 转化的重要渠道。我国从 1988 年起逐步建立了一批以培育高技 术企业为目的的创业服务中心,但总的看来孵化能力有限。到 2003 年底,占在孵企业的比例为 30%左右。 第四是国家对成果转化阶段的投入较少,影响了非职务专 利的转化。我国 R#没有市场经验的,让有市场经验的公司来运 作;推广方法不合适的,就找那些具有推广经验的公司来重新策 划。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将非职务专利上网展示,同企 业合作举办个人科技成果推介展示会等,快速推进个人科技成 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3.2 同类专

11、利的成果持有人组建成互助型组织,提高自我 转化能力 非职务专利持有者个人转化成果,将存在资金、管理、配 套工艺技术方面的问题。针对非职务发明人的技术单一和个人 资金不足,同时企业又不愿转化的问题,可以由同类(技术)上 接近、互补)专利成果的持有人组织起来,建立一种互助型组织, 集中个人资金和技术,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组 织实行会员制,以入股形式向组织缴纳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 成果转化储备资金,会员对组织负有限责任。通过互助型组织 把转化风险集中起来,同时对同类专利技术进行整合,发挥整 体技术优势,避免重复投资,同时也分散每位成果持有人 第 7 页 的转化风险,提高成果转化率,即整合

12、了成果资源,又解决了 转化资金的问题。这种模式的具体运作还需要政府“牵线搭桥” , 同时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鼓励和引导,提高他们的自我转化能 力。 3.3 建立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重视成果转化参与者的利益 建立企业对非职务专利转化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管理决 策人对企业长期利益的追求,将管理决策人的利益与企业的长 期利益挂钩,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启动非职务专利的市场需求, 从而加速非职务专利的转化。 鼓励“天使”投资人参与非职务专利的转化。我国经济经 过 20 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产生了一个特富阶层,这些人有投 资的愿望,可以成为专利成果实施的天使投资者。但是很多富 人不敢“露富” ,对投资有很多顾虑

13、。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打消这些人的顾虑。让他们放心地投资,推动非职务专利成果 的快速转化。 3.4 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体系 非职务专利对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依赖更大,由于风险投 资体系的不完善,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之间的对接渠道还不畅 通。提高非职务专利转化率,关键是发展风险投资。非职务专 第 8 页 利转化风险很高,单个成果转化的失败可能性很大,个人或者 中小企业难以承担单个成果的转化风险。而风险投资集中资金、 集合成果进行规模转化,由于转化项目多,成果转化成功的总 体概率更大。尽管很多成果项目最终会失败,比如美国风险投 资实施项目的成功率也只有 35%左右,但是只要这 35%的成功项 目的

14、收益远远超过其它失败项目的损失, “得能偿失” ,风险投 资就算很成功。因此,要切实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体系,大力 培养风险投资家,为成果的顺利转化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 3.5 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非职务专利转化的扶持力 度 非职务科技成果资源,在其研究开发的初始阶段,不要国 家和企业负担,只是到转化发展及与企业的结合过程中,必须 有各级政府及专业管理部门和企业的重视,支持和配合,而此 时正是成果应用的关键时刻。政府应大力支持非职务专利的转 化,让非职务专利转化享有职务专利化的同等待遇,并把非职 务专利的转化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3.6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诚

15、信者 的利益 针对合作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问题,应建立风险 预警和约束机制。首先从法律上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约者 的惩罚力度,提高违约成本,维护诚信者的利益。其次,由于 合约不完备而产生的交易纠纷如果都通过法律来解决,将是一 第 9 页 个成本非常高昂的过程。为了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 人们在商业交易中又不得不依赖道德约束,使用力量等。要从 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彻底转变人们的观念,倡导“守信 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风尚,提高人们的守信意识。同时建 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评估网络机构,加强对个人信用的全方位 评估和监督。非职务专利转化有赖于良好的市场秩序,而信用 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石,因而必须营造有利于专利交易和产业 化的良好信用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合同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