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25年全省果树、棉花、茶叶、桑树和烟叶夏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76472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2025年全省果树、棉花、茶叶、桑树和烟叶夏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2025年全省果树、棉花、茶叶、桑树和烟叶夏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2025年全省果树、棉花、茶叶、桑树和烟叶夏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2025年全省果树、棉花、茶叶、桑树和烟叶夏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2025年全省果树、棉花、茶叶、桑树和烟叶夏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果树夏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辛申一、苹果(一)果实管理。疏果定果保证中小型果间距保持在1520厘米,大型果间距则扩大至2025厘米。需套袋的品种在套袋前全园喷布杀虫杀菌剂,药液干后及时操作。高温期注意通过树盘覆盖秸秆或行间生草降低温度,预防果实日灼。(二)夏季修剪。幼树及初果期树通过拉枝、摘心、扭梢加速成形成花;盛果期果树重点疏除内膛徒长枝、过密枝等,对直立旺枝通过拉枝开角缓和或进行极重短截。(三)土肥水管理。6月上中旬花芽分化期结合灌水追肥,依树势调整氮肥比例。8月中旬果实膨大期推荐平衡型或高磷钾复合肥,配合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树盘通过覆盖秸秆或园艺地布保湿抑草。(四)病虫

2、害防控。重点针对轮纹病、炭疽病、褐斑病及螂虫、红蜘蛛、食心虫等实施防治,套袋前喷3次药,花后710天开始,每隔7天左右喷一遍,杀虫杀菌剂可依性状进行科学复配,同类型药剂建议轮换施用;套袋后保叶为主,降雨前后应进行全园保护性喷药,配合黄色粘虫板、性诱剂物理防控。(五)防灾减灾。警惕高温、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高温期通过灌溉、覆盖降低果园温度,雨季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预防涝害发生O有条件的果园建议安装防雹网等防灾减灾设施。二、桃(一)果实管理。疏果工作应在进入硬核期后完成,易裂果品种应分次疏果,极丰产品种应提早进行疏果。疏果时遵从1525厘米间隔,加工及兼用型品种

3、可适当多留,以成熟后两果之间不摩擦为宜。疏果后套袋,套袋前喷布一次杀虫杀菌剂。(二)夏季修剪。以疏枝为主,及时清除内膛直立徒长枝、过密枝、病虫枝及剪锯萌篥,对生长旺盛的直立枝通过拉枝、扭梢等措施缓和树势,培养结果枝组。(三)土肥水管理。根据树势与负载量及时追施硬核肥,可采用平衡肥,适量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施肥后立即覆土浇水,以促进养分吸收。要注意合理灌溉,定期浅耕松土,保持土壤透气良好。易裂果品种坐果后应避免土壤湿度的大幅波动和一次性大量追肥,尤其是氮肥。(四)病虫害防控。通过轮换喷施甲维盐、高氯、螺虫乙酯等,控制蜥虫、食心虫及螭类等虫害。喷施代森镒锌、咪鲜胺等药剂防治褐腐病、炭疽病等病害。鼓

4、励有条件的果园多采用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五)防灾减灾。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涝、防雹准备。雨前及时疏通果园排水沟渠,确保排水畅通及时,严防内涝,雨后视土壤湿度情况及时翻耕防土壤板结。鼓励果园建设多功能网,防雹防风。三、梨(一)果实管理。谢花后10天开始疏果,去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根据品种特性与树势确定留果间距,保持合理负载量,一般露地栽培果园留果间距2025厘米,水平网架梨园1012个/平方米。需套袋品种花后30天左右进行套袋,套前全园喷施杀虫杀菌剂。(二)夏季修剪。控制营养生长,疏除背上直立枝、内膛徒长枝、过密新梢等。7月中下旬对长旺枝拉枝开角促花,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幼树

5、通过刻芽、拉枝、撑枝等方法快速培养树形,初果期树对生长旺盛的新梢进行拉枝、扭梢,促进侧枝萌发,培养结果枝组。(三)土肥水管理。保证梨树花芽分化与膨果期水分需求,保持土壤湿度在60%80%。利用作物秸秆、菌渣等树盘覆盖,保墙防草。新梢旺长和果实迅速膨大期,叶面喷施0.3%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芽分化与果实发育,中晚熟品种在7月中旬追施磷钾肥,提升果实品质。(四)病虫害防控。梨树夏季易受到食心虫、梨木虱、梨茎蜂及锈病、白粉病、黑星病等多种病虫害威胁,需定期巡查梨园,及时发现病虫害并进行综合防治。(五)防灾减灾。重点防范高温与雹灾。注意果园灌水降温,结合生草覆草降低果园温度,防止果

6、实日灼;有条件的果园建议架设多功能防护网进行防雹。四葡萄(一)花果管理。依树势与地力状况确定负载量,花穗整形去除副穗、掐尖,一般保留穗尖35厘米。生产高档果应按照花序整形、生长调节剂处理进行精准花果管理。生理落果稳定后进行整穗,具体留果量根据果穗、果粒大小情况确定。果袋依果皮颜色科学确定,套袋前喷杀虫杀菌剂,药液干后及时操作。(二)夏季修剪。保留顶端1个副梢,去除花穗以下的副梢,可适当保留花穗上部的副梢,当其长至2叶1心时,留1叶摘心;顶端副梢留46叶反复摘心。通过摘心、除副梢、除卷须和绑蔓等技术,确保架面通风透光。(三)肥水管理。幼果膨大期施膨果肥,以磷钾肥为主,每亩用量3045千克。该时期

7、与果实生长期,叶面补充23次中微量元素肥。开花前后应避免浇水,防止落花落果;果粒膨大期需细水勤灌,保证土壤湿度稳定。(四)病虫害防控。降雨前后喷施苯醍甲环哇、醍菌酯和阿维菌素等杀菌剂,防治霜霉病、白腐病、褐斑病等病害o葡萄透翅蛾、叶蝉、蓟马等虫害,可用高氯、咤虫眯等药剂防治。采摘为主的生产园,应优先选择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五)防灾减灾。建议避雨栽培,防范大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加固生产设施。雨前疏通排水沟渠确保排水畅通,雨后及时清理果园、排出积水。高温时可通过加盖遮阳网,也可通过傍晚时段冠层喷淋补水降温,早熟品种注意防雹、防鸟。五、大樱桃(一)果

8、实管理。疏除畸形果、小果,保持叶果比25,合理负载。根据果实成熟期,分期分批采收,适当晚采以提升果实糖度与风味,一般在上午10点前采收,采收过程中应注意减少机械损伤。(二)夏季修剪。78月份山东地区普遍高温多雨,需采取适当措施抑制新梢生长,修剪不宜过重,以免削弱树势o新梢旺长期,按照抑强促弱的原则,疏除过密枝、交叉枝和病虫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具备生长空间的旺长枝通过拉下垂进行孔旺促花。(三)土肥水管理。硬核后至采果前,追施低氮低磷高钾型复合肥,施肥量25千克/亩;叶面喷施钙镁等中微量元素肥13遍;采果后1030天追施平衡型复合肥20千克/亩,黄腐酸5千克/亩,以促进花芽分化。采取少量多次的

9、灌溉原则,保持土壤湿度相对稳定,避免大起大落。提倡行间生草,可选用黑麦草、高羊茅等,夏季刈割12次。(四)病虫害防控。提倡生物防控,悬挂糖醋液、诱虫板、杀虫灯、迷向丝等诱杀害虫。果实膨大期,喷施叱嗖醴菌酯加氯氟氟菊酯防治果蝇、卷叶虫、腐烂病、穿孔病等。夏剪完成后,喷施氯氟菊酯、喂虫嗪、苯醵甲环嘎等,防治绿盲爆、红蜘蛛,炭疽、褐斑病等。78月保叶,喷施1:3:240波尔多液,药液用量200千克/亩。(五)防灾减灾。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涝、防鸟等措施。采收前35周,可架设防鸟、防雹等多功能网,防裂果可搭建单行避雨棚,外加遮阳网固定。雨后及时排水,低洼易涝果园需提前疏通排水沟渠并配备足量排水设备

10、持续高温时早晚喷水降温、覆盖保墙。六枣(一)花果管理。将不留作主枝、侧枝延长枝和结果枝组的枣头摘除,留57个二次枝。当枣头长到510厘米时,将萌发的无用枣头和枝条剪除。根据品种和树势,每年或隔年于盛花初期选择晴天,在树干距地面约30厘米处进行环剥,剥口一般宽36毫米,与往年位置错开。环剥后23天,喷施1015毫克/千克赤霉素,提高坐果率。(二)夏季修剪。疏除病弱枝及树冠外围、上部密集等致枣果脱落率高的枝条,保持树体通风透光。(三)土肥水管理。坐果期和幼果膨大期追肥应避开高温,根据树势适当调整氮肥占比,配合磷酸二核、硫酸钾等磷钾肥,施肥后及时灌水。(四)病虫害防控。芒种前后空气干燥时喷施螺虫乙

11、酯、哒螭灵防治红蜘蛛、枣叶螭等。7月上旬至8月上旬,喷施氯氟菊酯乳油防治初代食心虫。7月中旬开始,喷施波尔多液、粉锈宁或苯醛甲环哇等防治枣锈病、炭疽和轮纹病。(五)防灾减灾。防范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对果园的影响。雨季前及时畅通排水系统,平原地区枣园排水沟深度不低于50厘米;山地枣园梯田内侧设排水沟,确保排水及时。高温干旱天气灌水后,应及时覆盖树盘,保堵防草、辅养天敌。棉花夏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一、中耕培土。地膜覆盖棉田,于盛蕾期采用复式作业机械一次性完成中耕、除草、破膜、培土,中耕深度810厘米,培土高度达到棉秆基部子叶节以上,促进根系下扎和防涝抗倒。结合破膜培土,同步清除田间地膜,进行无害化处

12、理。二、肥水管理。进入开花结铃期要重施花铃肥。春棉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一般于盛蕾期结合浇水或降雨,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蒜(麦、饲)后直播短季棉,于现蕾期,每亩追施氮(N)10-14千克,磷(P2O5)69千克,钾(K2)610千克,其中蒜后直播短季棉按上述标准的下限用量。花铃期蒸腾量大,需水多,也是棉纤维发育关键时期,有条件的棉田遇旱要及时浇水,保证棉铃正常发育。三、防灾减灾。5月份以来,我省持续高温少雨,部分棉区旱情显现。有灌溉条件的棉田应及时浇水,避免大水漫灌,提倡采用隔沟灌溉或滴灌等方式。78月份进入汛期,强降雨、台风等天气易引发棉田渍涝,需提前做好沟渠疏通、培土固根等工作,确保

13、排水顺畅,防止田间积水。若暴雨后棉田出现积水,应及时抽排,排涝后尽快扶正倒伏棉株,推株并拢,促进田间水分蒸发和根系活力恢复;如遇冰雹灾害,要分类施策,轻度雹灾棉田,灾后管理与普通大田基本一致,要注意排水、适当浅中耕,及时防治病虫害等;中度雹灾棉田,灾后管理要注意及时排水、酌情施肥、注意化控和加强病虫害防治;重度雹灾棉田,要及时改种。四、系统化控。化控应遵循“少量多次、前轻后重”原则,实现棉株“壮而不旺、稳健生长现蕾前后根据棉花长势和土壤墙情,每亩喷施缩节胺0.51克;盛蕾至初花期每亩喷施缩节胺11.5克;于7月20日前后或棉株出现IO12个(短季棉78个)果枝时,每亩采用58克缩节胺喷施棉株,

14、侧重喷施主茎顶和叶枝顶,株高控制在90HO厘米(短季棉7090厘米)。对于密度高、长势旺的棉田要适当增加缩节胺使用次数和用量,干旱或长势弱的棉田要酌情减施。五简化整枝。对于中低密度棉田(5000株/亩以下),建议采用“橹裤腿简化整枝,保留主茎叶,去除下部老叶;高密度棉田(5000株/亩以上)则可免去叶枝处理。按照“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进行打顶,全省各棉区打顶一般在7月15日一20日,最迟不晚于7月25日。有条件的高密度棉田,可于7月底每亩采用58克缩节胺喷施主茎顶,实现自然封顶,代替人工打顶。需要注意的是,中低密度(5000株/亩以下)慎用化学封顶技术。六、病虫防控。重点防控棉盲爆、棉

15、奸、棉叶螭、棉铃虫、黄萎病等病虫害。棉盲蜻需关注成虫迁入棉田的高峰期,及时开展药剂防控;棉铃虫重点监测低龄幼虫数量,当虫量达10头/百株时,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棉叶螭一旦出现点片发生且有扩展趋势,需迅速采取药剂防控措施。针对病害,应密切关注棉花黄萎病发生动态,在发病早期及时拔除病株并带出棉田妥善处理。药剂防控时,优先选用植物源、微生物源及高效低毒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实施精准防治。同时,重视生态调控与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利用黄蓝粘板监测诱杀蜥虫、烟粉虱、棉蓟马;通过化学信息素诱芯、迷向剂或挥发物引诱剂,诱杀棉盲蟒、鳞翅目害虫;在田壤、田边、林下等非作物生境,或于棉田中每隔20米伴种1米宽的蛇床草带,

16、借助其涵养的天敌防治棉奸、棉蓟马。茶叶夏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一、科学树体管理(一)茶树修剪。春茶结束后,及时开展轻修剪,剪去树冠上部35厘米枝梢。需改造的茶园,可在春茶采摘结束后进行重修剪或深修剪。如遇高温干旱天气应暂缓修剪,待高温干旱缓解后进行。(二)夏茶留养采摘。夏茶采摘,建议采用“留叶采”和“打顶采的方式,遵循采高留低、多留少采、适当嫩采的原则,以轻采留养壮树为主。(三)茶园遮阴。夏季光照强,对幼龄茶园,可间作豆科植物、玉米或使用遮光率30%50%的遮阳网进行遮阴,注意遮阳网离茶树蓬面保持在30厘米以上,切勿直接覆盖茶树蓬面上。二、加强土肥水管理(一)根部追肥。夏季茶树生长旺盛,要保证肥料

17、供应O幼龄茶园亩施含腐殖酸水溶肥(大量元素型)25千克或尿素812千克或硫酸钾复合肥10-15千克。投产茶园在春茶、夏茶结束后,按亩施碳锭3050千克或尿素1530千克或茶树专用复合肥30-50千克或硫酸钾三元复合肥15千克+尿素10千克进行追肥,高产茶园适当增加。肥料种类以速效氮肥为主,避免施入过多磷肥。经改造后的茶园,要适当加大氮肥和钾肥比例以恢复树势。(二)叶面喷肥。在每轮茶季结束后,下一轮新梢萌发前进行叶面喷肥,每隔1周喷施1次,于晴天上午10点前、下午4点以后或者阴天喷施。最适宜在一芽二、三叶开展期,用静电喷雾器喷施。可选用缓释液体氮肥、氨基酸水溶肥和沼液肥等叶面肥,配制成适当浓度施

18、用。水溶性尿素类叶面肥按1%2%尿素浓度;腐殖酸叶面肥以腐殖酸有效成分2%浓度喷施,亩用量15千克左右。(三)滴灌施肥。在6月中旬、7月中旬等时期,进行滴灌施肥,每次每亩水溶性肥料按N、P2O5K2O分别为:1.31.5千克、0.305千克、040.6千克施用。(四)灌溉排水。当耕层土壤相对含水率降到70%左右,或日平均气温达28C以上且有7天以上不下雨时,采用喷灌或地面沟灌等方式灌溉补水,做到灌足、灌透。高温干旱期间,灌溉浇水宜在凌晨或傍晚甚至晚上进行。降水较多时,平地或低洼茶园要及时疏通排水,防止涝害。(五)浅耕除草与生草覆盖。结合追肥进行浅耕除草,耕锄深度为810厘米,并定期割除茶园及四

19、周较高的杂草o幼龄茶园及土壤裸露度高的成龄茶园,行间可种植大豆、三叶草、车轴草等绿肥,及时刈割覆盖在茶园内,抑制杂草生长并增加有机质。也可选用作物秸秆,如稻草、麦秸、花生秸等覆盖710厘米,或腐熟后的稻壳、锯末、花生壳等覆盖3厘米,铺草后适当压土,定期检查覆盖物腐烂情况,覆盖处明显看见裸露地面时,需及时补充。三病虫害绿色防控(一)物理防控。适时采摘和修剪,同时利用杀虫灯、色板等设备诱杀害虫,降低虫密度。可在茶园修剪清理后,采用天敌友好型红绿粘虫色板,南/北朝向悬挂于茶蓬以上2030厘米位置,每亩茶园均匀悬挂2530张,放置23周。利用天敌友好型杀虫灯诱杀小绿叶蝉等成虫,根据地形设置杀虫灯,一般

20、按每公顷茶园安装一盏,山地茶园或障碍物较多茶园数量适当增加,在生产季节太阳落山后每天开启24小时。对发生特别严重、产量不多的茶蓬可考虑局部台刈,并清除修剪枝叶。(二)生态防控。可在茶园间作薰衣草等驱避植物,道路、沟渠边或茶行间作种植苜蓿、万寿菊、白三叶草等显花作物,或实行茶果、茶林、茶药间作,增加茶园作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蜜源、补充营养和栖息场所,保育天敌种群。(三)科学用药1 .小贯小绿叶蝉。在为害高峰期以前、茶园虫口达到6头/百叶以上时,选用0.5%藜芦碱可溶液剂IO(X)1500倍液、0.5%苦参碱水剂600800倍液、50克/升英威30004000倍液或150克/升带虫威乳油20002

21、500倍液喷雾防治。重点喷茶树中、上部叶片。2 .黑刺粉虱。在黑刺粉虱一代卵孵化盛末期,中下部平均每叶有黑刺粉虱23头的茶园,选用150克/升带虫威乳油2000250。倍液或o.5%藜芦碱可溶液剂60。100o倍液或10亿苑子/克粉虱真菌制剂200300倍液喷雾防治。3 .茶橙凄螭。每叶螭口15头以上时,可选用240克/升虫螭般悬浮剂15001800倍液或73%克螭特15002000倍液防治。四其他管理措施(一)茶园智能监测。有条件的茶园可安装智能检测系统,配置小气候检测设备、部署智能虫情测报灯等,搭建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温湿度、光照、土壤墙情等数据,及时发现茶园环境的异常变化和病虫害的发生迹

22、象,提前制定应对方案。(二)质量安全管控。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禁止使用水溶性农药(如嗽虫琳)及茶园禁限用农药,鲜叶采摘前14天停止用药。(三)灾后补救措施。今年山东省茶园可能面临干旱、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遭受干旱灾害后,待旱情缓解,可对受旱茶树进行轻度修剪,剪去因干旱导致的枯死枝叶,同时及时补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对于幼龄茶园,若出现大面积缺苗情况,应及时补种,补苗前需深耕土壤并添加客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补种茶苗的成活率。遭受暴雨或台风灾害后,要及时开沟排水,清理茶园内的杂物和倒伏茶树,对受淹茶树进行根际培土,增强根系的稳定性,同时喷施腐殖酸

23、叶面肥或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恢复茶树的生理功能。此外,还需加强灾后茶园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防止因树势衰弱而引发病虫害的大规模爆发。桑树夏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一、修剪与收获(一)夏伐。果桑桑棋采收后、叶用桑春蚕饲育结束后要及时夏伐,将强壮枝条从桑拳向上留23厘米剪除,疏除细弱枝、内向枝、过密枝、交叉枝、老干茬等。饲料桑留茬5厘米左右收割。(二)疏芽。夏伐后新芽长到1520厘米时进行疏芽。一般每个桑拳留12个芽,每株留1O15个芽,保留位置适当的健壮芽,疏除弱小芽、多余芽、内向芽等。果桑园每亩留5000根左右枝条,叶用桑园每亩留8000根枝条,结合亩栽株数,确定每株留芽数。饲料桑一般不用疏芽。(

24、三)采养结合。新枝长成后可以继续收获枝叶养蚕,但果桑园要注意采叶与养树结合,摘叶留柄,梢端保留1015片桑叶。二、土肥水管理(一)及时追肥。夏伐结束后立即施肥,以复合肥为主,果桑园氮磷钾比例5:3:4,叶用桑园氮磷钾比例5:2:3,每亩用量2050公斤。采用穴施、沟施,可在夏伐前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向内挖沟或穴;施肥深度中低干桑520厘米,高干桑30厘米左右。配合施用有机肥。夏伐后若无有效降水,应在伐后1周左右进行灌溉。(二)杂草管理。夏伐后,地面日照充足,杂草生长旺盛,要抓紧时间清除行内杂草,可与翻耕结合,翻耕深度10厘米左右,注意避免过多伤害到桑树根系。实行生草覆盖的桑园,清除高大、攀援等有

25、害杂草,行间低矮杂草可保留,或刈割后覆在行内。养蚕叶用桑园不宜使用除草剂。三、病虫害防控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夏伐后37天可使用桑树专用杀虫、杀菌剂等进行全面防控;注意将桑拳部位喷透,桑园周边一并喷洒不留死角。养蚕用叶园区尽量避免使用农药,尤其是展叶后;周边其他作物使用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用无人机喷洒,二是人工喷药时注意风向和喷药方向,避免药液飘逸到桑树上。烟叶夏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一、按需供水()旺长期供水1 .判断供水时机。(1)烟叶旺长期需水量大(占全生育期50%60%),保持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低于70%则土壤水分亏缺;(2)烟株在上午11点以前出现

26、萎蓍,下午4点后仍未恢复的,应及时浇灌,烟田垄底6厘米以上干燥、早晨地面不回潮或地膜下面较为干燥,挂水滴较少,即应灌溉。2 .供水方法及标准。(1)滴灌:浇灌2次,每隔5天一次,每次滴灌时间23小时,每次浇水量为15m3亩以上,灌水湿润土层深度应在3040厘米。(2)沟灌:浇灌2次,每隔5天一次,每次沟灌时间34小时,每次浇水量为30m3/亩以上。(3)微喷(含微喷带和杆式喷淋):浇灌2次,每隔5天一次,每次喷灌时间34小时,每次浇水量为24m3/亩以上。(二)成熟期供水1 .判断供水时机:烟叶成熟期应保持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低于60%则土壤水分亏缺。2 .供水方法及标准:(1

27、滴灌:浇灌1次,每次滴灌时间2.53小时,每次浇水量为15m3亩以上。(2)沟灌:浇灌1次,每次沟灌时间2.53小时,每次浇水量为30m3亩以上。所有浇灌环节,都要遵循按需浇水、因地制宜的原贝U,避免大水漫灌和使用氯离子含量超标的水源灌溉,干旱时及时补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现蕾后适当控水,促进烟叶落黄成熟。二、科学追肥1 .根据烟株长势,在烟站技术员的指导下,旺长期前期(团棵后)可适量追肥,以硝酸钾或复合肥为主,穴施入烟株两侧,深度IO15厘米,或随滴灌施入。2 .补施钾肥:旺长期需钾量高,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3%0.5%)或滴灌高钾水溶肥。3 .缺硼、锌等微量元素时,及时叶面喷施补充

28、4 .注意事项:叶面肥避免在晴天中午和雨天喷施,应重点喷施在叶片的背面和嫩叶上,以提高叶面肥的吸收速度和利用率;避免旺长期后期过量施氮,否则烟叶贪青难烘烤。三、中耕松土,揭膜培土结合追肥进行12次中耕,疏松土壤、破除板结,促进根系发育。旺长期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根系,也到了吸肥的高峰期,中耕深度最好5厘米左右,以防伤害根部,并可以使表土疏松,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同时还可以除掉杂草。移栽后40天左右,烟苗由团棵期开始转入旺长,气温和土壤温湿度都已较高,烟株对水、肥的需求量迅速增大,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揭膜培土。揭膜前12天喷施一遍抗病毒剂,保护烟株。结合处理底脚叶,将地膜从烟垄上完全揭除,清理出烟田

29、进行集中回收处理。随即进行高培土,培土高度810厘米,要求培土充实饱满,培土要与烟株茎基部紧密结合,促进次生根发育。以下几种情况不适宜揭膜:一是发生连续阴雨天气时不宜揭膜;二是在雨水较大年份,内涝较重的地块不宜揭膜;三是在干旱较重年份而又无水浇条件时可不揭膜。四、适时打顶抑芽(一)打顶1 .打顶原则。根据烟株长势、烟田肥力、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确定打顶时间、打顶方式和打顶标准,适时晚打顶、合理留叶,打顶后株高控制在100120厘米,避免养分浪费。烟株平顶后上部烟叶充分发育,烟株近筒型或微腰鼓型。2 .打顶方式。(1)现蕾打顶:长势明显偏弱的烟田,在现蕾期打顶,在第一朵中心花未开时将花蕾、花梗

30、连同23片花叶一并摘除。(2)初花打顶:正常生长、整齐一致的烟田,在50%烟株中心花开放时一次性全部打顶,将主茎顶部和花轴、花序,连同其下小于15厘米的花叶一并摘除。(3)盛花打顶。长势偏旺的烟田,在75%烟株中心花开放时进行第一次打顶,将整个花序连同23片花叶一并摘除,保留2片花叶。经过45天后,再进行第二次打顶,去除顶部花叶和茎秆,视气候、肥力和烟株长相确定打顶留叶数。3 .注意事项。打顶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适时消毒(更换手套或用肥皂水清洗手),避免交叉传染病害。应先打健株,再打病株;打顶后,最顶叶上方保留烟茎2厘米以上;将打下的花蕾、花梗、烟杈带出田外集中处理,防止病虫害传播o避免打顶过早、

31、过重造成烟株长相不合理、上部烟叶营养过剩。(二)留叶1 .技术标准。(1)不适用下部叶:指正常打顶留叶后,因光照不足、发育不良、长度达不到要求、叶片轻薄、烤后品质较差的底部叶。(2)不适用顶叶:指正常打顶留叶后,开片不好、长度不足40厘米、烤后品质较差、工业适用性差的顶部叶。2 .操作时间。不适用下部叶在烟株打顶抑芽留足叶片后约57天(移栽后6570天)摘除,保障中上部烟叶正常生长与营养供应。3 .操作要点。不适用烟叶叶位及数量确定:原则上每株摘除46片,其中摘除下部叶34片(不含底脚叶),顶叶12片。4 .留叶数量。正常生长烟田,单株留有效叶20片左右,长势稍差烟田,单株留有效叶18片左右为

32、宜。5 .注意事项。清除不适用烟叶宜选择晴天下午或在露水、雨水干后摘除。按照“先打健株、后打病株的原则,摘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适时消毒(更换手套或用肥皂水清洗手),避免交叉传染病害。摘除后的烟叶应及时清理出田间,进行销毁,确保田间清洁卫生。因低温、干旱等导致早花时,及时打顶留杈(保留下部1个健壮腋芽),补施速效肥,促进烟株生长。(三)抑芽将大于2.5厘米的烟杈抹掉,用药后出现的卷曲腋芽不要人工摘除,以免再长新腋芽。在抹杈结束后,及时使用氟节胺、仲丁灵等抑芽剂抑芽,提倡触杀性与内吸性两类抑芽剂等量混用。自上而下淋施,使抑芽剂流至烟杈处。避免在雨后、露水未干时使用化学抑芽剂,用药2小时内降雨需重新用

33、药;最好在傍晚或清晨施药,尽量避免在中午用药。五、病虫害绿色防控按照“预防为主、统筹谋划、统防统治、精准施治的绿色防控要求,重点防控烟螂、烟粉虱、烟青虫/棉铃虫、地老虎、病毒病、黑胫病、青枯病、赤星病、野火病等。可通过人工释放蜥茧蜂防治烟蜥、释放丽奸小蜂防治烟粉虱、释放躅蜻成虫或使用性诱捕器防治烟青虫/棉铃虫;喷施波尔多液等药物防治气候斑点病、角斑、野火病;喷施多抗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赤星病,另外可配合使用植物疫苗,提高烟株抗性。采用无人机喷洒、田间高效喷药机等精准施药,提高施药效率和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禁止使用违禁农药,避免高频次、过量使用单一品种农药,避免农药残留。六、成熟采收(一)烟

34、叶成熟特征。1.下部叶成熟大约在移栽后6070天。成熟叶色呈现黄绿色,以绿色为主,稍有变黄,主脉1/2以上变白。2.中部叶成熟大约在移栽后90100天。成熟叶色黄绿明显,以黄色为主,稍带绿色,主脉2/3以上变白。3.上部叶成熟大约在移栽后110130天。成熟叶面落黄达到910成,叶面皱缩,黄色成熟斑明显,主脉变白发亮,支脉全部变白,允许部分烟叶叶尖发白或有糊尖焦边现象。(二)采收次数。推行“两轮采收”法:第一轮采收过熟烟叶,同时将无烘烤价值烟叶清理掉;第二轮采收正常成熟烟叶,分类包装。下部烟叶于烟株打顶后1015天早采;下部叶烘烤停炉后7天左右,开始采收中部偏下的34片叶,烘烤结束后随即采收中

35、部偏上的34片叶;上部烟叶落实“破膜浇水拖五天”,根据气温和烟叶营养状况,在上部烟叶正常成熟基础上,再延长5天采收。采收之前5天喷施一次0.5%1%的磷酸二氢钾,促进上部叶开秸开片、充分成熟。(三)采收时间及方法。采收作业宜在上午10点之前进行。人工采收时以中指和食指托着叶柄基部,大拇指放在叶柄上面,向下轻轻一压,向侧拧下。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因挤压、摩擦、日晒等造成损伤,有条件的也可采用机械采收。(四)烟叶采后堆放。烟叶采运到烤房后应放置在编烟棚下阴凉处,地面应有铺垫物,做到分类堆放、叶尖向上、叶基向下堆放,也可平放。注意堆放和平放的密度都不宜过大,平放时叶基对齐,高度不超过50厘米,同时放置时间不能过长,应做到当天采收,当天编烟装炉烘烤,防止挤压、日晒等损伤烟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