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总论1.1 任务由来*市是典型的农业市,以养猪业为主体的畜牧业是该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该市畜牧业基础好,系国家无规定疫病区建设示范市和四川省十五规划的优质猪出口基地市。全市拥有年出栏肉猪100头以上的养殖户220户,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20座,并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定单养殖,初步形成了生猪养殖规模化、产业化的新格局。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高,绿色食品等无污染食物已成为市民生活所需,*市畜产资源丰富,养殖业较发达,养猪是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防止私屠乱宰,瘟、病、变质和注水猪肉上市,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肉”和维持正
2、常的生猪市场流通秩序,成都*食品有限公司抓住商机在*市*镇*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于今年修建肉食品加工项目,并将在今年年底投入运行。成都*食品有限公司原厂址位于*市老城区,厂区四周为居民住宅,不适合该公司长期生产发展。为了企业今后的发展,公司经过调研,并报经*市计划和经济局,决定投资5000万元,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食品工业园区内新征土地80亩,移址新建肉食品加工(熟食品加工、生猪宰杀)生产线项目。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gwy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要求,成都*食品有限公司将该公司肉食
3、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我环评中心完成。我环评中心接受委托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在完成环境影响因素和因子识别的基础上,按照gwy令第253号和川府发1996142号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完成了成都*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呈报*市环境保护局组织有关专家审查,并以*环2004131号文对环评大纲进行了批复。我环评中心根据大纲批复意见开展环评工作,完成了成都*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 编制依据1.2.1 falv和法规1.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2.
4、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1.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1.2.1.8 中华人民共和国gwy令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2.1.9 gwy国发(1996)31号文gwy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2.1.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产业200474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1.2.1.11 四川省人民ZF川府发1996142号文四川省人民ZF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
5、作的决定;1.2.2 相关文件1.2.2.1 *市计划和经济局*计经发200440号文关于兴建肉食品加工项目立项中请的批复;1.2.2.2 *市环境保护局*环发2004118号文关于成都*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品加工项目应执行环保标准的通知;1.2.2.3 *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审报表;1.2.2.4 *市环境保护局*环2004131号文关于成都*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审查的批复。122.5*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评价区内大气、地表水、噪声及老厂废水验收监测资料。1.2.2.6 厂方提供的有关资料。1.2.3 规定和技术导则1.2.3.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
6、12.3-93;1.2.3.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o1.3 评价目的与原则1.3.3 针对本项目的性质和外环境特征,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做出结论;根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本项目的环保措施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下阶段工程环保设计和环境管理提出依据O1.3.4 本项目应贯彻执行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1.3.5 在对本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以环境保护目标为控制目标,结合项目排污特点,对项目所在地区的地表水、大气、声学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1.4 评价标准1.4.3 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
7、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其标准限值见表(I-I)o表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表分类PH(无量纲)BOD5(mgL)CODCr(mgL)粪大肠菌群氨氮动植物油(mgL)DOIII类69420100007580609015屠宰加工排放总量kgt(活屠量)0.40.20.50.10.1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III类标准,其标准值见表(1-7)。表1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类另U评价标准(Leq:dB(八))昼间夜间III65551.5评价工作等级划分1.5.1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本项目投产后,外排废水主要为清洗血水、设备和地坪
8、冲洗水,无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污水总排放量为1160m3do其外排废水中含有pH、SS、CODcrBoD5、粪大肠菌群数和NH3-N等,水质复杂程度属中等;最终排入*河,*河年均流量为40m3s,属中河,地表水III类水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中规定的判据要求,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1.1.2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建成投产后的主要噪声源有制冷机和冷却塔噪声及活猪鸣叫声,其噪声值在90100dB(八)之间,声学环境质量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41995中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
9、原则和判据,本项目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1.1.3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划分项目建成后,有一台2th的消烟除尘锅炉生产蒸气供生产中用,燃煤烟气经烟囱达标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93中规定的等标排放量公式进行计算确定,本建设项目投产后外排烟尘量为0.00019th和SCh排放量为0.00093th,经计算,烟尘和SO2的等标排放量Pi值如下:Pi(烟尘)=(0.000190.3)109=6.3105Pi(SO2)=(0.000930.15)109=6.2106评价区属平原,对照HJT2.2-93中规定,本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按三级进行评价。1.6 评价范围1.6
10、1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废水最终排入*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要求,结合项目位置和外环境情况,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从本项目废水经开发区市政污水管网排放口进入*河上游20m至排放口下游5km范围内进行。经调查在废水排放口下游15km范围内无乡镇居民生活饮用水取水点。1.6.2 声学环境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4-1995要求,本项目声学环境评价范围在厂界和厂界外100m范围内进行。1.6.3 大气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93要求和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项目所处山区河谷盆地地形,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周围环境情况,确定本项目大气影
11、响评价范围,以项目燃煤锅炉烟囱废气排放口为中心,在6X6km2区域内进行。1.7 评价重点本项目环评工作在做好工程分析的前提条件下,以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1.8 评价因子筛选和确定根据本项目的排污特点,结合厂址所在区域环境特征和要求,经分析筛选确定的环境评价因子如下。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因子:pH、DO、SS、CODcrBOD5、NH3-N粪大肠菌群数、水温和流量等九项。影响评价预测因子:CODcro大气:现状监测与评价因子:TSP、NO2SO2o影响分析因子:TSP、SO2o噪声:以厂界昼间和夜间环境等效声级评价即Leq:dB(八)o1.9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9.1 控制污染
12、目标:本项目投产后外排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和满足排污总量控制要求;投产后外排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当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对国家实行总量控制的13种污染物中的烟(粉)尘、So2、CODcrNH3-N和工业固体废物等排放量应符合*市环保局下达给本项目的排污总量控制要求。1.9.2 环境保护目标大气: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二级标准要求。声学环境:本项目评价区的声学环境质量应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规定的3级标准要求。地表水:*河评价河段的水体水质不因接纳本项目排放的废水而影响其泄洪、农灌等功能。根据拟建厂址周围环境状况和
13、敏感点具体分布,确定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8)。表18环境保护目标名单及敏感点序号名称方位距离(m)人数环境敏感点1农舍W60-1503户10人农户(待搬迁)2私家酒厂SE257人环境敏感点3农舍SW1005户20人农户(待搬迁)4农舍NW250变电站环境敏感点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地点名称:成都*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品加工项目性质:迁建项目地点:本建设项目位于*市*镇*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食品工业园区内)。厂址东、*、西三边为农田,北*新公路。厂址西距*公路约1.5km,北至成都市区70Km。今后运进的原料和外售产品,可经*公路和*公路运往全国各地。因此,本建设
14、项目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其地理位置和外环境关系详见图(2-1)和图(2-2)。本项目位于*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食品工业园区,食品工业园区东邻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边与医药工业园区为邻,西边紧靠综合服务区。*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功能区分具体见图(2-3)。2.2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成都*食品有限公司征得*市计划和经济局同意,决定投资5000万元,新征土地80亩,建设年宰杀生猪100万头的肉食品加工生产线。本项目产品的肉质、生产速度、瘦肉率、屠宰率、料肉比等指标均居世界先进水平,肉类产品和养殖的生猪均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该公司被指定为国家活体猪储备基地。2.3 本项目占地面积和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本建
15、设项目占地5509Im2。建筑物占地面积1622911绿化面积1873h112,其总平面布设按下列原则进行。 本项目厂区从*到北依次布设生产车间,冷藏间和办公生活区,其布设紧凑合理,节约用地,方便产品的运输。 本项目地势比*路低约1.5m,为了使厂区地势增高避免水淹,采取外购土石方填平处理。 生产工艺流程布置合理、顺畅、物料运输短捷,节省能源。 厂区平面布置符合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防与工业企业卫生规定要求。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详见图(2-4)。由图(2-4)看出,本项目将生产区布设在厂区*侧,远离北侧的办公生活区,这样布设可减轻生产区对办公生活区的污染影响。总体上看,本项目总平面布置是比较合
16、理的。2.4 本项目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本项目生产车间实行每天两班工作制,每班8小时,年生产天数365天。本项目劳动定员500人,其中生产工人400人,生产管理与服务人员100人。一般生产工人在当地招收农村富余劳动人员解决,技术骨干和企业管理人员由老厂现有人员解决。2.5 本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表(2,)。2.6 本建设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详见表(22)。2.7 本项目经济效益估算本建设项目建成投产达到生产能力后,年宰杀生猪100万头,项目完成后,在正常条件下,年利润总额为1789.12万元,税后利润1198.71万元。由此可见,本建设项目是一个经济和SH效益均好的工程。2.8 本项目供、
17、排水,供电和供热本项目投产后全厂总用水量为1208m3d,其中生产用水量1128m3d,生活用水量72m3d,绿化和消防用水量8m3d。本项目投产后,全厂每天外排生产废水1100m3d,生活污水60m3d.全厂用水由厂内自备水井供给。该自备水井出水量大于1300m3d,水质较好,经处理后完全可以满足全厂生产和生活用水。本项目水平衡图详见图(2-5)。本项目需增设输电线路315KVA变压器和相应的配电设施,在厂址旁一万伏高压输电线路接线就可满足全厂生产和生活用电。全厂生产和生活上供热,由锅炉房2th蒸汽锅炉(燃煤)产生蒸汽供给。表(21)主要生产设备设备名称规格与型号台数年运行时间备注剥皮机22
18、920制冷机2台8760锅炉消烟除尘锅炉1台2th5840水泵4台2920压缩机2台8760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万F境问题施工期营运期体程主工屠宰车间、分割车间施工噪声、粉尘、废渣、废气和废水等生产废水废渣噪声助程辅工污水处理站冷冻库、锅炉房化验、检验室废水废气噪声废渣恶臭公用工程变配电站供、排水系统进出通道(厂区道路及运输)生活污水及垃圾活生公施办及设办公室(972m2)生活污水与垃圾职工倒班宿舍(972m2)生活污水与垃圾食堂(480m2)生活污水、废气、废渣厕所(旱厕60m2)生活污水仓储与其它备品、备料库房(360m2)废弃包装材料2.9 本项目主要原、辅料,燃料耗量和来源详见
19、表(23)表(23)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表名称年耗量(单位)来源主要化学成分主(辅)料生猪100万头*、大邑、新津、崇洲等浓氨液20ta成都NH3能源煤(T)1314ta大邑新源煤矿精煤全硫=0.5%灰分=13.5%电(Kw)气(NM2)水量地表水地下水440920ta自备井水供给2.10 本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本移址新建项目经*市计划和经济局同意,选址在该市*市*镇*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食品工业园区内建设。该地块地形平坦开阔,无不良地质情况。厂址周围评价范围内无特殊保护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和特殊环境制约因素,并经*市环境保护局*环发(2004)118号文同意,认为本项目选址符合规划布局和环保
20、要求,选址是合理可行的。建议:本项目属食品加工项目,对外环境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其厂界周围不得新建化工、水泥等高噪声、高污染项目。第四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4.1 自然环境简况:略4.2 SH环境简况:略第五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5.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5.1.1.1 大气监测布点:为使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并反映出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本次环境评价的等级、范围、保护目标及当地主要气象、地形特征综合考虑,本次采用功能分区原则,大气监测共布三个环境监测点。各大气监测点的布设位置详见表(5-1)和图(5-l)o表5”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点位方位距离监测
21、功能1#本项目厂址上风向*村村小内N500m上风向环境敏感点2#本项目拟建厂区项目所在地3#本项目厂址下风向农舍SW1.0km下风向环境敏感点5.1.1.2 监测项目:TSP、SCh和No2。5.1.1.3 采样时间和频率:本建设项目评价区大气监测于2004年9月下旬进行一期,连续五天,每天采测4次样品送检分析。S02和NCh采样时间段为:07:00-08:0011:0012:00、14:0015:00、19:0020:00。其SCh和NO2每次采样时间不得少于45分钟;TSP和PMlO采样在同一张滤膜上采样,每天至少保证有12小时的采样时间。5.1.1.4 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本次大气的采样
22、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均按国家有关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5.1.1.5 监测结果分析监测结果经数据处理后汇总在表(5-2)中。由表(5-2)可见,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中SO2的小时平均浓度值在0.004-0.024mgNm3;No2的小时平均浓度值在0.0260.046mgNiH;3#点PMlo的日平均浓度值在0.0620.093mgNn?,均低于二级评价标准限值,表明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完全达到二级标准要求。1#点和2#点TSP的日平均浓度值在0.3010.394mgNm3,说明1#点和2#点的TSP超标,其原因是1#号点和2#点距*路较近,该段路车流量大,受*新公路来往车辆造成
23、的扬尘影响,导致TSP超标。5.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1.2.1 评价标准: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见表(5-3)。表53大气污染物评价标准污染物名称S02NO2TSPPMlO评价标准(mgNm3)1小时平均0.500.120.30.155.1.2.2评价因子:TSPo5.123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公式如下:P1=C1Si式中:Pii种污染物的单项指数;C1-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Nm3);S-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Nm3);当Pi值大于1.0时,表明大气环境已受到该项评价因子所表征的污染物的污染,Pi值
24、越大,受污染程度越重,否则反之。5.1.2.4 评价结果分析:评价区内三个监测点环境空气中TSP的评价结果列于表(5-4)中。表54评价区大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评价因子号取值时1#本项目厂址上风向*村村小内2#本项目拟建厂区3#本项目厂址下风向农舍评价标准SO2一小时平均浓度范围0.0040.0240.0080.0240.007-0.0210.50Pi值0.0080.0480.0160.0480.0140.042NO2一小时平均浓度范围0.0390.0460.0260.0400.0320.0440.12Pi值0.3250.3830.2170.3330.2670.367TSP日平均浓度值0.357
25、0.3940.3010.3270.30Pi值1.1901.3131.003-1.090PMlO日平均浓度值0.0620.0930.15Pi值0.4130.620由表(5-4)可见:SO2:评价区内环境空气中的SO2一小时平均浓度值的Pi值在0.0080.048范围内,P值均小于IO表明评价区内环境空气中SO2不超标。NO2:评价区内环境空气中的NCh一小时平均浓度值的P值在0.2170.383范围内,P值均小于Io表明评价区内环境空气中SCh不超标。TSP:评价区内环境空气中的TSP日平均浓度值的P值在1.0031.313范围内,P1值均大于1。表明评价区内1#点和2#点受*路的交通影响,环境
26、空气中TSP已超标。PMio:评价区内环境空气中的PMio日平均浓度值的Pi值在0.4130.62范围内,Pi值均小于1.0,表明评价区内3#点环境空气中PMlO不超标。上述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5.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521.1 地表水采样断面布设:根据项目水环境评价等级要求,在厂区废水经东河排入*河处上游20m至下游5000m范围内共布设三个水质监测断面,其具体位置见图(5-l)o各断面之间距离见表(5-5):表55地表水采测断面布设表断面编号流程距离功能I本项目废水排入*河处上游20m处对照断面II在I断面下游约100O
27、m处控制断面III在11断面下游约400Om处消解断面521.2 .2监测项目:pH、DO、SS、CoDCr、BOD5NH3-N和粪大肠菌群数、水温和流量等九项。521.3 采样时间与频次:本次地表水监测三天,每天各断面分别采取水样送检分析不得少于一次。521.4 采样与分析方法:本次地表水的采样、分析、质检、数据处理均按国家环保局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执行。521.5 监测结果:*河评价段水质监测结果汇总于表(5-6)中。从表5-6中可以看出,评价河段水质监测项目中pH、氯化物和粪大肠杆菌的浓度监测值均低于III类水域标准限值。但*河评价断面水体CODcr和BOD5浓度监测值全部超标,其各断
28、面水体中CoDer、BoD5浓度监测值的最大值超标倍数依次为11.15倍和18.75倍。521.6 地表水现状评价5.2.2.1评价标准: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域标准进行评价。522.2评价因子有:pH、DO、CODCr、BoD5、NH3-N、氯化物和粪大肠菌群数等。1.2.2.3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标准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其评价公式如下:1.2.3.Pi=CiSi式中:Pi为i污染物标准指数值;Ci为i污染物实测浓度值(mgL);Si为i污染物评价标准值(mgL)对于具有上、下限标准的PH,则按下式计算PH的Pi值。Pi=(pHi-7.0)(pHs-7.0)当p
29、H7.0时Pi=(7.0-pHi)(7.0-pHs)当pHW7.0时式中:PiPH因子的标准质量指数值;pHiPH的实测值;pHsPH的评价标准上限或下限值;DO的标准指数按下式计算:SDO,j=IDOf-DOjI(DOf-DOs)DOjDOsSDO,j=109DOjDOsDOjXu,按下式计算;当XdNXNXu时,内插求得。式中:D上部逆温低高(m);Xd烟雨边缘刚好到达逆温那一点在X轴上投影点距源的距离(m);Xu经三次反射后,垂直浓度开始均匀点距源的距离(m)。6.2.8 最大落地浓度及距源距离微机选取。6.2.9 在计算日平均浓度时,按某日逐时气象资料,首先计算出小时平均浓度Ch,然后
30、求出24小时算术平均浓度值,即:6210浓度预测分析6.2.10.1TSP最大落地浓度见表(6-2)o表62TSP最大落地浓度与距离稳定度风速(ms)最大落地浓度(mgm3)距离(m)不稳定1.50.004100中性1.50.003200稳定1.50.003600有上部逆温时(逆温高度50m)1.50.1055静风1.50.0061由表(6-2)可见,本工程建成后,TSP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址附近,浓度值为0.105mgm3(有上部逆温时,逆温高度为50m时)。6.2.10.2SCh最大落地浓度见表(6-3)o表63SO2最大落地浓度与距离稳定度风速(ms)最大落地浓度(mgm3)距离(m)不稳定1.50.021200中性1.50.020400稳定1.50.015700有上部逆温时(逆温高度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