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卷人得分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一、天气与生活(第1题16分,第2题12分,第3题4分,第4题2分,第5题2分,共36分)1 .今天是1月1日,天气晴。早晨8点,-1。C的气温冻得我直打哆嗦。10点,气温升到2。稍微暖和了些。中午12点,气温3,阳光还不错。下午2点,气温达到4。&感觉更暖和了,我去了图书馆。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后,气温降到3,有点冷。6点,天色喑了,气温降回1。,我匆匆回家(1)阅读小科的日记,完成表格。(2)在这一天中,气温最高值是(时间),气温(单位)。最低值是(时间),气温(单位)。(3)在这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o(4)右图
2、是小科回家路上拍的风向标照片,风吹过风向标的方向是()o阅卷人得分A.西南A.从箭头吹向尾翼B.从尾翼吹向箭头(5)西北风在冬天很常见,它是来自()方向的风。B.东南C.东北D.西北二、运动的快慢(第1题4分,第2题4分,第3题4分,第4题5分,第5题9分,共26分)2 .下图是小科家到植物园的地图(1)如图,小科家的上方是北方,家的南方是方(选填:“上”吓”“左”“右”),动物园在小科家的方(选填:“东”“西”“南”“北,(2)小科从学校向东走米到达博物馆,此时,他距离植物园米。(3)小雪家距离植物园米,选择()作为交通工具更合适。A.高铁B.飞机C自行车(4)放学了,小科和小雪同时从学校出
3、发去动物园。小科用时7分30秒,小雪用时8分30秒,走得快,因为:O(5)小雪从学校回家走了米,用时20分钟。小科从博物馆去植物园走了米,用时5分钟。走得快,因阅卷人得分为:三、加热与冷却(第1题2分,第2题2分,第3题8分,第4题7分,第5题4分,共23分)3 .下图是某同学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1)图A操作错误的地方是:O(2)图B操作错误的地方是:(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水的温度是?读作:o写作:。(4)将气温计各部分名称填写完整,把我制作的“温度计”和气温计对应部分用线连一连。阅卷人得分)将两块面分别揉捏成团,放进两
4、个小盆里。()在两个小盆里分别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5)把放在常温中的装置轻轻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装置中的C部分。把装置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观察到装置中的C部分四、技术与生活(第1题4分,第2题4分,第3题4分,第4题3分,共15分)4 .技术与生活(I)按操作顺序排列发面团的步骤,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在两个小盆中分别加入1。0克面粉,其中一个小盆里加少许干酵母。()用塑料膜覆盖面团,在常温下放置一夜,观察两块面团的变化。(2)实验现象()的面团松软,体积变大,里面出现蜂窝状结构;()的面团没有明显变化。A.加干酵母B.不加干酵母(3)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你还知道哪
5、些科技产品?至少列举4例。(4)举例说一说科学技术产品的应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答案解析部分L【答案】(1)(2)14时;4;8时;-FC(3)先升高再降低(4) B(5) D【知识点】测量气温;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8时的温度是-IC;10时的温度是2;12时的温度是3;14时的温度是4;16时的温度是3;18时的温度是1。(2)根据题干可知,下午2点(14时)感觉更暖和了,相较于12时的3,这里的气温应该是4。早晨8点时气温为-C,是一天开始提到的温度,且后续温度逐渐升高,所以8时的-1。C为最低气温。(3)在这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先升高再降低。从早晨8点
6、的/开始,到下午2点(14时)达到4。C的最高值,之后又逐渐降低。(4)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风吹去的方向,风是从尾翼吹向箭头的,所以答案为B。(5)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西北风是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所以答案为D。2.【答案】(1)下;东(2) 900;400(3) 2300;C(4)小科;路程相同,小科用时短,因此速度快5 5)1000;400;小科;小科的速度是400/5=80米/分钟,小雪的速度100O/20=50米/分钟,因此小科的速度大于小雪的速度。【知识点】速度;参照物【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地图中的方位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因此地图上小科家上方是北方,那么家的南
7、方就是下方;动物园在小科家的东方。(2)根据题干可知,小科从学校向东走900米到达博物馆,此时他距离植物园400米。(3)小雪家距离植物园1000+900+400=2300米,这个距离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更合适,因为距离较近,高铁和飞机适用于长距离出行。(4)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小科和小雪同时从学校出发去动物园,路程相同,小科用时7分30秒,小雪用时8分30秒,小科走得快,因为小科用时短。(5)小雪从学校回家走了1000米,用时20分钟;小科从博物馆去植物园走了400米,用时5分钟。小科的速度是400/5=80米/分钟,小雪的速
8、度1000/20=50米/分钟,因此小科的速度大于小雪的速度。6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2)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六摄氏度;6(4)(5)液柱上升;液柱下降【知识点】温度计;气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1)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3)根据图C可以知道此时水的温度是六摄氏度。在书面表达中,这个温度可以写作6。(4)气温计是用来测量气温的工具,气温计由玻璃管、玻璃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组
9、成。在气温计的各部分名称填写中,D对应的是玻璃泡,A对应的是玻璃管,B对应的是刻度,C对应的是液柱。(5)当把放在常温中的装置轻轻放入热水中时,观察到装置中的C部分(液柱)上升。这是因为热水的温度高于常温,导致温度计内的液体膨胀,液柱上升。当把装置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时,观察到装置中的C部分(液柱)下降。这是因为冷水的温度低于常温,导致温度计内的液体收缩,液柱下降。7 .【答案】(1)2;3;1;4(2)A;B(3)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无人机、家用空气净化器(4)智能手机使得通讯更为便捷,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查询信息、处理工作,还集成了多种功能如拍照、导航等,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知识点
10、微生物;科技【解析】【分析】(1)根据发面团的步骤,首先加入面粉和干酵母,接着加水搅拌,再揉捏成团,最后覆盖放置发酵,观察现象。因此顺序是2314。(2)干酵母中的酶能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发酵变松软增大;未加酵母的面团没有气体产生,因此无明显变化。(3)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古今中外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类运用科技的力量发明了许多对我们有用的物品,如: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无人机、家用空气净化器等等,这些物品被称为科技产品。(4)科技产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智能手机是生活在常见的科技产品,使得通讯更为便捷,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查询信息、处理工作,还集
11、成了多种功能如拍照、导航等,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总分:100分分值分布客观题(占比)0.0(0.0%)主观题(占比)100.0(100.0%)题量分布客观题(占比)0(0.0%)主观题(占比)4(100.0%)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分值(占比)运动的快慢(第1题4分,第2题4分,第3题4分,第4题5分,第5题9分,共26分)1(25.0%)26.0(26.0%)技术与生活(第1题4分,第2题4分,第3题4分,第4题3分,共15分)1(25.0%)15.0(15.0%)加热与冷却(第1题2分,第2题2分,第3题8分,第4题7分,第5题4分,共23分)1(25.0%)23.0(23.0%)天气与生活(第1题16分,第2题12分,第3题4分,第4题2分,第5题2分,共36分)1(25.0%)36.0(36.0%)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序号难易度占比1普通(100.0%)4、试卷知识点分析序号知识点(认知水平)分值(占比)对应题号1科技15.0(15.0%)42测量气温36.0(36.0%)13速度26.0(26.0%)24风的大小和方向36.0(36.0%)15气体的热胀冷缩23.0(23.0%)36参照物26.0(26.0%)27温度计23.0(23.0%)38微生物15.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