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正确使用公共厕所一、案例背景在幼儿园中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发现部分幼儿在使用园内厕所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忘记冲水、不注重卫生、使用时嬉戏打闹等。考虑到幼儿未来在公共场所也需要使用公共厕所,为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公共意识,教师决定开展“如何正确使用公共厕所”的主题教育活动。二、案例描述1情境导入,引发兴趣在一次集体活动时间,教师播放了一段动画视频,视频中讲述了小熊在商场公共厕所因为不会正确使用,导致厕所变得又脏又乱,还不小心摔倒的故事。幼儿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看到小熊的窘态时,纷纷发出笑声并开始讨论。教师抓住时机提问:“小朋友们,如果我们在外面也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幼
2、儿们积极举手发言,有的说要帮助小熊,有的说自己不会像小熊一样。由此,弓|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如何正确使用公共厕所。2 .知识讲解,示范引导教师利用图片和实物道具,向幼儿详细讲解公共厕所的各个设施及其用途。拿出一个小型马桶模型,示范如何正确掀开马桶盖、坐在马桶上的姿势,强调要轻轻掀开和放下马桶盖,避免发出巨大声响。接着,展示卫生纸的使用方法,告诉幼儿取用适量卫生纸,不要浪费。在讲解冲水环节时,教师说:“冲水声就像魔法声音,能把脏东西都变走,大家一定要记得冲水哦!”同时,教师还强调了公共厕所的卫生和安全注意事项,如不触摸脏污的地方、不奔跑打闹,防止滑倒摔伤;使用前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保持双手干净
3、幼儿们认真听讲,时不时模仿教师的动作。3 .角色扮演,实践体验教师在教室一角布置了一个模拟公共厕所场景,准备了小马桶、洗手池模型、卫生纸、肥皂等道具。将幼儿分成小组,轮流进行角色扮演。在模拟过程中,有的幼儿在使用完马桶后忘记冲水,教师及时提醒;有的幼儿洗手时玩水,教师耐心教导要节约用水。通过多次模拟,幼儿们逐渐熟悉了正确使用公共厕所的流程和方法。4家园合作,巩固成果教师通过班级群向家长们发送了活动照片和视频,告知家长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希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幼儿外出时,弓I导幼儿正确使用公共厕所,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家长们积极响应,表示会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三、案例分析1幼儿行为分析中班
4、幼儿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相对较弱。在使用公共厕所时,出现不规范行为,一方面是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从而忽略了一些行为规范。2教育方法分析本次活动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示范法、角色扮演法和家园合作法等多种教育方法,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和模拟场景,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的示范讲解,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榜样;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5、能力;家园合作则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行为习惯,形成了教育合力。四、案例反思与总结反思在活动过程中,虽然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个别幼儿在模拟操作时不够专注,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活动形式对于这部分幼儿的吸引力不足,或者他们在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更加关注个体差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活动环节,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此外,在模拟公共厕所场景时,道具的仿真度还有提升空间。如果能提供更接近真实公共厕所的设施和环境,幼儿的体验感可能会更强,学习效果也会更好。2总结通过本次“如何正确使用公共厕所”的主题教育活动,幼儿们掌握了公共厕所的正确使用方法,增强了卫生意识和公共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这次活动也让教师深刻认识到,幼儿的习惯养成教育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将教育内容融入到有趣的活动中,并且要注重家园合作,形成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