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卫医[2013]23号.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80211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卫医[2013]23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卫医[2013]23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卫医[2013]23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卫医[2013]23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卫医[2013]23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2江苏省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完善加强护士队伍科学管理,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根据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关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才采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从岗位设置、护士分级、人力调配、岗位培训、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六个方面进行护士管理方式改革,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推动护理管理创新,深入持久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促进全省护理事业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二、适用范

2、围省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人员为取得执业资格的注册护士;其他医院可参照执行;三、基本原则L坚持以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为前提;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在全面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前提下,对不同层级的护士赋予相应的岗位职责,使护士护理能力与患者病情、医疗康复需要相适应,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保障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更加贴合患者的需求;2、坚持以推行护士能力分级管理为重点;以护士不同能力分级为主要标准,并与护士职称体系有机结合才受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3、坚持以建立护士岗位管理制度为核心;积极推进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破除身份界限,坚持按需设岗

3、按岗聘用、竞聘上岗,使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潜质的护士脱颖而出,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实现同岗同酬、岗动薪动、公平竞争的良好局面;4、坚持以改革护士收入分配制度为动力;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根据护士的临床实际表现和工作业绩,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分配体系;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向临床一线护士、骨干护士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建立激励性的分配机制,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促进护士队伍稳定、健康发展;四、主要任务1、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医院护理岗位,分为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和其他护理岗位岗位名录详见附L护理管理岗位是从事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岗位,临床护理岗位是护士为患者提供直

4、接护理服务的岗位,其他护理岗位是护士为患者提供非直接护理服务的岗位;要保证护理人员到岗到位,凡不在护理岗位的护理人员一律不作为护士统计,不享受护士相关待遇;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应当占全院护士岗位总数的95%以上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岗位同时承担临床护理教学任务,不单独设置教学岗位;临床护理岗位分为一线临床护理岗位和非一线临床护理岗位,其中,直接为病人提供临床护理服务并需要常规轮值夜班的,为一线临床护理岗位;直接为病人提供临床护理服务并不需要常规轮值夜班的,为非一线临床护理岗位;医院可根据本单位实际,细化护理岗位设置名录,制订岗位职责说明书,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把护理岗位的设置要求与

5、技术队伍分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作用;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名录及配置数量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2、建立分级晋阶体系;以护士业务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专业技术职务不同级别、护士的学历层次与工作年限及成长规律等因素,将临床护理岗位分为N1N4四个技术级:Nl级基本级:从事临床护理工作O3年左右,约相当于护理专业技术职务中护士、护师第12年阶段;此级人员可在N2级及以上护理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逐步适应岗位任务,能负责病情较轻病人的护理,完成一般常规工作;N2级胜任级: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8年左右,约相当于护理专业技术职务中护师主管护师第12年阶段;此级人员能

6、熟练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胜任岗位职责要求,能独立负责重病人的护理;护士中优秀者,经考核合格可定至此级;N3级骨干级: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约8年以上,约相当于护理专业技术职务中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第13年阶段;此级人员能独立负责危重病人的护理,承担临床带教、专科护理指导等工作;护师中优异者,经考核合格可擢拔至此级;N4级专家级: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至少10年以上,约相当于护理专业技术职务中副主任护师第4年起、主任护师阶段;此级人员能负责疑难、危重病人专科护理,承担护理咨询、专科护理门诊、全院护理会诊以及专科护理指导、研究等工作;护士长及以上管理人员原则上从N3及以上级别临床护理专业人员中产生,N2以

7、上级别临床护理专业人员可承担带教任务;医院临床护理专业人员队伍Nl:N2:N3:N4级较合理的比例构成建议为2:4.5:3:0.5;护理专业人员分级体系可作为实施岗位能力培养、职称晋升评聘、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医院可参照上述技术级的划分原则,细化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的护理专业人员分级体系和晋级标准,建立护理人员分级晋阶体系;能力、水平、综合素质高的,可破格晋阶,但应细化、明确破格晋阶的条件、程序和操作方法,原则上应通过公平竞争选拔的方式守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破格晋阶,让优秀的护理人员脱颖而出;护理管理岗位、其他护理岗位也可建立分级晋阶体系;3、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医院护理人力资源

8、配置应坚持总量保证、满足临床、适应科室、结构合理的原则,从固定科室逐步转向”相对固定与片区流动相结合;病房护士的配备应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相适应,病房平均实际床护比不低于1:0.4特、一级护理比例超过30%的病房不低于1:0.5,床位使用率应当控制在85%93%;同时,根据不同临床科室病区工作量、技术难度、护理风险等因素,可将病区分成A、B、C三类:A类:工作量、护理风险、技术难度大,危重病人多,实际床护比应大于1:0.4;B类:工作量、护理风险、技术难度较大,实际床护比应不低于1:0.4;C类:工作量、护理风险、技术难度一般或较小,实际床护比可适当低于1:04但不得低于1:0.25;各

9、护理单元护士基数根据专科特点实行差别化配置配置参考标准详见附2;门急诊、手术室、静脉输液配置中心、手术量较多的外科病房等部门应根据工作量动态调配护士;医院要认真测算各护理单元的工作量,结合实际对以上病区分类进行细化,并依据病区分类结果,核算各科室或部门护士配备数量,并注意N1N4不同层级的护士结构搭配合理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护士长要结合专科特点、护理工作量实行多种形式的弹性排班,兼顾医疗安排、病情需要和护士需求,A、B两类病房原则上不安排单人班,以确保患者安全;医院应当制定护士人力紧急调配预案,建立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及时补充临床护理岗位护士的缺失,确保节假日、突发事件以及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人

10、力的应急需要;原则上,N2级及以上临床护理专业人员可作为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的储备;4、加强分层岗位培训;护士培训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护理专业专科护理、专病护理、专项技术护理内涵,注重护士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养成,真正能解决患者身心健康问题;临床护理岗位N1N4级护理专业人员培训内容如下:INl级:新上岗护士规范化培训,可通过N2级及以上护理专业人员直接带教,掌握查体评估、基础护理、专业基本技能、制度流程、护理常规和规范等基本要求,具体参见江苏省年轻护土素质提高行动方案;2N2级:通过岗位自学、继续教育培训或护理专业化培训,掌握专科护理、重症护理和带教方法,熟悉护

11、理新技术、新业务;3N3级:通过院外进修或省级及以上专科护士培训,掌握个案护理、循证护理、质量控制和教学管理的知识及要求;4N4级:通过高级研修、对外交流或访问学者,掌握疑难、急危重症护理,熟悉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知识及要求;医院应根据上述分级岗位培训内容,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细化,制订实施系统化的培训方案,建立严格的考核晋级制度,对每个技术级临床护士的业务能力按标准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晋升上一级的技术岗位,可先待岗重新培训,直到合格为止,3次及以上考核不合格,可转至其他适合的岗位;要重视N3级护理专5、完善绩效分配考核制度;要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护理服务质量、数量、技术风险

12、和患者满意度为主要依据,注系;要依据临床护理专业人员分级体系、护理岗位类别等研究制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要向工作量大、护理风险大、技术难度高、轮值夜班多的临床护理岗位倾斜,形成激励性分配机制,合理拉开关工资、岗位津贴及福利待遇等规定,保证编制外护士与编制内护士享有同等待遇;要充分发挥护理部的作用,强化护理部对护理人员的考核分配职能,最大程度体现护理垂直管理体制的效能;6、完善护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安照江苏省主任、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条件试行苏职称20032号的有关规定,要将护理专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与临床护士专业实践要严格岗位聘用管理制度才安照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和护士分级晋阶体系实施护

13、士岗位管理、评聘分开,使护士专业能力与护士分级晋阶体系相匹配,凡不在护理岗位名录的人员,不得纳入护理队伍管理,不得报考或申报护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不得享受相应的护理专业岗位待遇,确保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L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要强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彳盾序渐进实施护土岗位管理工作;各三级医院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细则,对护理岗位设置、护士配置、绩效分配与考核等内容进行细化;医推进护士岗位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各有关部门支持医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环境;医院内部财务、人事、护理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检查,重点督查建立岗位管理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护土的配置、护士履行岗位职责、护士的绩效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掌握和分析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总结有益经验,促进护士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产房平均每月每15人次分娩产妇配置至少1名护士不含剖宫产手术血液净化室护士与透析患者比例14护士:专科护士二10:12社区医疗按苏卫社妇201214号“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配置要求供应室100:23其中,护士占50%感染管理科250张以上床位配备1-2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通知/申请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