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80723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指南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一、入园实施要点:(一)幼儿1.能使用礼貌用语主动问好,和家长愉快地告别。2.乐于配合保健医(员)晨检,能将晨检牌插入指定位置。3.会整理衣物将其放到指定地方,并积极投入晨间活动。4.能根据一日活动安排做好自己的计划。5.主动与同伴、教师交谈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二)教师1.为幼儿活动做好准备。2.主动热情迎接幼儿,针对其情绪采取适宜的接待方式,协助或指导幼儿整齐地摆放好个人物品。3.参与幼儿的晨间活动,回应幼儿的个别需要。4.灵活组织晨谈活动,向幼儿介绍一天的计划或活动安排,与幼儿一起分享交流自

2、己的见闻、感兴趣的事情等。5.礼貌接待家长,需要时与家长简短交流。(三)保育员1.做好幼儿生活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用品及饮用水安全、环境整洁、空气清新。2.协助教师做好晨间接待。(四)保健医(员)1.热情接待幼儿与家长,按要求做好晨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漏检。2.发现幼儿异常病症时建议家长带幼儿及时就诊,做好应急处理。3.与家长做好有关药品的交接、登记,并妥善保管。实施建议:1.保证每个幼儿在成人视线范围内安全到达活动室。2.结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对整理衣物、简单的劳动、值日生工作、礼貌教育等提出不同指导要求。3.计划好晨间谈话的基本内容。可以是一天的活动介绍,让幼儿为一天的生活做好心

3、理准备。4.注意幼儿对谈话内容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及时调整话题或谈话方式。5.带药幼儿晨检牌与其他幼儿有颜色区分。二、自由游戏/活动实施要点:(一)幼儿1.能自主选择活动区,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或想法选择内容、同伴及材料进行游戏。2.与同伴友好交往与合作,遇到问题能用适宜的方式解决。3.遵守游戏规则,能正确使用并爱护玩具材料,活动后主动收拾、整理好游戏材料。4.能有始有终地做一件事。(二)教师1.创设不同功能的活动区,投放安全卫生,符合本班幼儿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活动材料,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2.各种材料有相对固定的位置摆放,并附有摆放标识。3.尊重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意愿。给予弹性的时间,鼓励幼儿把

4、事情做完。4.随时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帮助。鼓励和支持幼儿之间的合作。5.建立基本活动规则,并与幼儿共同遵守。6.游戏结束后,和幼儿一起收拾、整理。(三)保育员1.协助教师准备游戏材料。2.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安全,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帮助。3.活动后和幼儿一起做好玩具材料的整理。实施建议:1.保教人员事先要有分工,各自负责照看哪些区域,保证每个幼儿都在成人视线范围内活动,确保幼儿安全。2.随着幼儿经验和能力的增长,可和他们一起讨论和制定相应规则。3.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游戏时间,一个游戏时段须持续30分钟以上。4.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活动材料将教育目标渗透在活动之中。5.幼儿发生冲突

5、时,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三、教师组织的活动实施要点:小组活动(一)幼儿1.积极主动地操作材料,能按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2.乐于思考,积极参与交谈、讨论问题,有自己的见解。3.能主动与同伴合作,分享经验。(二)教师1.有清晰的目标,提供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材料和工具。2.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参与活动。接纳幼儿的多次尝试错误,适时共同寻求原因。3.观察和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困难时可针对其能力调整难度。4.鼓励幼儿与同伴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三)保育员1.协助教师做好活动所需的环境、材料的准备工作。2.照顾好不参加活动的幼儿。实施建议:1.教师

6、事先要有小组活动计划,并做好分工。2.依据小组活动的内容和人数(一般在5-8人之间),事先确定好适合进行小组活动的场地。3.有计划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可以和活动区的自由游戏同时进行。幼儿完成任务后可以到活动区游戏;在活动过程中也可以有幼儿新加入进来进行活动。4.活动中必须使用剪刀、牙签等有危险的工具时教师应给予特别关注,使用后及时放到安全、幼儿不易摸到的地方,杜绝事故发生。集体活动(一)幼儿1.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2.安静倾听教师的讲述及同伴的发言,不打断别人的讲话,轮流发言。3.能积极探索和思考,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感受、经验和想法。4.遵守集体活动的规则,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影响

7、别人。(二)教师1.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大多数幼儿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的活动内容和方法。2.活动场地及幼儿座位应根据活动需要灵活多样安排,材料的呈现要照顾到全体幼儿。3.注重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中能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教学过程。4.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尽量给幼儿表达、表现的机会。(三)保育员1.与教师沟通,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2.配合教师组织好教育活动,注意幼儿安全。3.活动后与幼儿一起收拾整理,为幼儿过渡到下一环节活动做好准备。实施建议:1.在集体活动中要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安全,要考虑到所使用的材料、器械或工具不会造成幼儿意外伤害。2.活动过程中成人之间配合默契,关注幼

8、儿的个体需要,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四、生活活动餐 点(一)幼儿1.养成文明进餐习惯,会正确使用餐具,进餐速度适宜。 2.会饭菜搭配着吃,不挑食、不剩饭菜。3.餐后能将餐具送到指定地方,擦嘴、漱口,方法正确。(二)教师1.营造舒适的进餐环境和氛围。餐前组织安静游戏,不批评幼儿,保证幼儿情绪愉快的进餐。2.了解和尊重每个幼儿的饮食需要与习惯,掌握全班幼儿进食量,照顾好特殊幼儿。3.指导幼儿文明进餐,提醒结束用餐的幼儿收拾餐具、擦嘴、漱口。4.合理安排幼儿餐后活动,餐后可结合不同季节指导幼儿进行适宜活动。(三)保育员1.做好餐前餐后消毒、清理等工作。2.介绍食谱,分餐时要掌握全班幼儿进食量,照顾好有特

9、殊需要的幼儿。3.指导幼儿文明进餐,饭后能独立收放餐具、擦嘴、漱口并形成动型。(四)保健员(医)1.关注食堂人员及保教人员是否按时开饭、按量分发饭菜。2.检查保育员消毒卫生工作是否符合标准。3.观察幼儿是否形成良好进餐及卫生习惯,及时向保教人员反馈并提出指导建议。4.了解教师对挑食、偏食、厌食、过量进食的幼儿是否心中有数,能提出指导建议。实施建议:1.应将饭菜器皿放在安全固定的位置,确保食品卫生及幼儿人身安全,避免烫伤。2.要确保全体幼儿在2030分钟内结束进餐。3.提供的食物温度适宜,应使用食品夹或消毒筷分发餐点,避免教师间传递餐具,减少污染。4.个别指导时要走到幼儿身边去提示。5.事先计划

10、和安排好幼儿餐后的自选活动,让幼儿知道餐后可以做什么。6.全体幼儿进餐结束后方可清扫地面。饮 水(一)幼儿1.自然有序按照标记取放水杯。学会等待不打逗,不拥挤,不影响他人。2.能主动饮水,接足够量的水。3.接水后能找到适宜的地方饮水。不洒水、不浪费水。(二)教师1.创设安全便捷的饮水环境。2.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幼儿喝水,保证幼儿的基本饮水量,并根据需要提醒幼儿随渴随喝。3.引导幼儿节约用水。(三)保育员1.做好饮水前的准备工作:每天清洗水罐、消毒水杯,提供足量且温度适宜的水。2.保证每个幼儿喝到足量的水,照顾好身体不适幼儿,并根据需要提醒幼儿增加饮水次数。3.保持地面干爽,发现水渍及时清理,

11、保证幼儿安全。 (四)保健员(医)检查保育员对水罐、水杯的清洗消毒情况,以及水量、水温是否适宜。实施建议:1.为幼儿自主饮水创设相应的条件:环境、设备安全、卫生,便于幼儿取放水杯和接水。2.掌握取放杯子的要求,杜绝交叉感染。如 厕(一)幼儿1.有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并能逐步自理,知道有问题时请老师或同伴帮助。2.学会使用冲便器,知道便后冲水,将纸扔到纸篓内、整理好衣裤、主动洗手。3.知道人多时要排队,轮到自己再进去。(二)教师1.指导幼儿正确如厕。2.了解幼儿的排便习惯,鼓励幼儿在有需要时及时大、小便。3.帮助幼儿建立保护身体私密部位的卫生及安全的意识。(三)保育员1.保持厕所清洁通风,便池、便

12、盆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干爽无异味。 2.备好便于幼儿取用的卫生纸。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卫生纸,督促幼儿便后洗手。3.看护幼儿如厕,保证幼儿的安全,针对自理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及时为出现遗尿等情况的幼儿更换和清洗衣物。4.观察记录幼儿大便情况并向家长反馈,发现异常及时与家长交流。实施建议:1.指导并帮助幼儿整理好衣裤,不露小肚皮,便后洗手。2.要用专用的干墩布随时擦拭卫生间地面水渍,保持地面干爽,幼儿活动安全。3.清洁用品应放到安全的地方,避免幼儿接触到。 盥 洗(一)幼儿1.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节约用水。2.懂得人多时排队和轮流洗手。3.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的好习惯。(二)教师1.利用多种

13、方式,引导幼儿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2.提醒幼儿遵守轮流等待的规则,确保盥洗安全。3.提醒幼儿节约用水。(三)保育员1.做好盥洗前准备工作:检查毛巾、肥皂、擦手油和水温等。2.关注幼儿洗手方法,照顾个别需要帮助的幼儿。3.注意观察幼儿洗手后的衣服状况,发现问题给予帮助指导。4.与教师配合分别关注、组织好室内外幼儿的活动,确保幼儿活动安全。(四)保健员(医)检查各班盥洗室环境卫生,包括:手盆无污渍,台面及地面无水渍,确保幼儿安全。实施建议:1.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的流动水洗手。2.关注幼儿洗手的正确方法,提醒幼儿洗手时挽好袖口,避免弄湿衣袖,应让幼儿用消毒毛巾擦手。3.随时清点幼儿挂用毛巾情况,保证

14、一人一巾,避免交叉感染。4.保教人员应合理分工,根据环境设施的不同,调整好各自的位置,便于照顾所有的孩子。午 睡(一)幼儿1.如厕后安静进入睡眠室。2.在指定位置按顺序脱外衣、外裤,折叠整齐放在固定地方,鞋子摆放整齐。3.安全有序上床,盖好被子安静入睡,保持正确的睡姿。 4.不打扰他人,不带小玩物。5.安静有序地起床、穿衣、如厕,懂得保护自己。(二)教师1.午睡前组织安静活动,稳定幼儿情绪,营造安静、温馨的午睡环境,让幼儿自然入睡。2.了解和尊重幼儿的睡眠时间或需求上的个体差异,安抚入睡困难的幼儿。3.巡视观察幼儿午睡情况,随时照顾,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组织幼儿按时有序起床,引导幼儿穿衣、

15、整理。(三)保育员1.做好午睡前后的准备、整理工作。2.检查幼儿床上有无异物,以防意外。保证上床通道通畅,护送幼儿安全有序上床。(四)保健员(医)做好午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施建议:1.做好早晚班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2.引导幼儿尽量不佩戴饰物,如已佩戴睡前都要摘掉,保证幼儿轻松睡眠,以免造成危险。3.合理安排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的幼儿的睡床位置,确保其睡眠质量,减少对其他幼儿的影响。4.冬季做好室内保暖,关好窗户;夏季做好防蚊措施(如喷花露水、驱蚊器)。睡床要避开电源插座。五、户外活动(一)幼儿1.愿意参加体操、体育锻炼、自由活动等户外活动,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材料探索和锻炼。2.能正

16、确使用和爱护器械,参与力所能及的收拾整理工作。3.能够根据气候及自身需要随时增减衣服。4.懂得注意安全,不去危险的地方、不做危险的动作,学会自我保护。(二)教师1.活动前做好场地和材料的准备,满足幼儿各项基本动作的发展需要。2.组织幼儿做好准备活动,注意动静交替,形式多样、合理安排活动密度与运动量,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开展。3.积极参与幼儿活动,以自身情绪带动和感染幼儿。鼓励幼儿选择多种活动、多种材料进行探索和锻炼。4.关注每个幼儿的活动状况,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保护幼儿安全。(三)保育员1.活动前了解户外活动要求,准备和检查场地、器械的安全,检查幼儿服饰和鞋带等。2.配合教师指导组织幼儿活

17、动,保护幼儿安全。 3.提醒并帮助出汗的幼儿擦拭,随时为幼儿增减衣服和调整服饰,并做好体弱幼儿的照顾指导。4.活动后和幼儿一起收拾、整理场地和器械。实施建议:1.成人之间做好户外场地的责任分工,保证每个孩子都在老师视线范围内。遇到紧急情况要相互协助。2.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做操时对幼小或动作反映弱的幼儿不要急于纠正,应在其旁边做示范,还要多提供机会让他/她练习。3.注意户外活动的运动量,冬季锻炼一定要采取御寒措施,同时,增强活动的密度和强度,减少排队等待时间。六、离园(一)幼儿1.能参与安静的活动,会收放好玩具、图书等。2.知道自己的衣物柜,会自取衣物、穿好衣服、带全物品离园。3.主动和老师、

18、小朋友说再见,愉快离园。(二)教师1.科学合理的组织安静游戏,保证幼儿安全有序离园。2.帮助或提醒幼儿整理仪表和物品,引导幼儿主动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3.确认幼儿家长的身份,需要时与家长简单交流幼儿情况。(三)保育员1.协助教师做好离园前的准备工作,配合教师组织好幼儿安全离园。2.全面做好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实施要点:1.他人替接幼儿时,家长必需提前与教师联系,不能把幼儿交给陌生人。2.大部分幼儿离园后,教师在确保其他幼儿有人看护的情况下,方可与家长沟通。3.做好班内安全检查工作,关好门窗、水电等。4.做好第二天的教育教学准备工作。七、过渡环节(一)幼儿快速完成过渡环节应做的事情,学会安全有序地过渡。(二)教师1.想好每个转换环节,把过渡活动做到每日计划中。2.用与幼儿共同约定的信号提示进入过渡环节。观察了解幼儿,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3.事先告知幼儿下一个活动的地点,并在那里等待幼儿的到来和组织过渡环节的活动。(三)保育员1.做好过渡环节前后活动的整理准备工作。2.随时观察幼儿,协助没有完成上一个活动任务的幼儿尽快进入过渡环节或下一个活动。实施要点:1.成人之间应做好分工与合作。2.注意环节过渡中幼儿的安全:上下楼梯、进出室内外、自由游戏等安全。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