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盐和糖的溶解》课后作业.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81277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三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盐和糖的溶解》课后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三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盐和糖的溶解》课后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三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盐和糖的溶解》课后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学三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盐和糖的溶解》课后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学三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盐和糖的溶解》课后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科学三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盐和糖的溶解课后作业-S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小明将一勺盐放入水中搅拌,过一会儿盐“消失”了,这是因为()A.盐变成空气跑走了B.盐溶解在水中C.盐沉到水底看不见了2 .下列哪种方法能让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A.静置不动B.加入冷水C,搅拌并加热3 .把沙子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我们会发现()A.沙子完全溶解在水中B.沙子浮在水面C.沙子沉在水底,没有溶解4 .一杯水中不断加入盐,当盐不再溶解时,这杯盐水是()A.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C,清水5 .下列物品中,能像盐一样溶解在水中的是()A.面粉B.味精C.木屑6 .妈妈冲咖啡时,为了让咖啡粉更快溶解,最

2、好的方法是()A.多加咖啡粉B.用筷子搅拌C.放着不管7 .做溶解实验时,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视线应()A.俯视液面8 .仰视液面C,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8 .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分别放入同样多的糖,()里的糖溶解得更快。A.热水B.冷水C.一样快9 .把溶解了盐的水加热,水蒸发后,会看到()A.什么也没有B.盐的颗粒C.黑色的物质10 .以下关于溶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B,溶解后的物质不能再分离出来C.物质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是均匀稳定的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把红糖放入水中,红糖会慢慢溶解,水会变成红色。()2 .只要不断搅拌,石头也能溶解在水中。()

3、3 .溶解在水中的盐,我们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把它分离出来。()4 .温度越高,物质在水中溶解得越快。()5 .一杯水中溶解的糖越多,这杯水就越甜。()6 .洗衣粉能溶解在水中,所以洗衣服时可以不用搓洗。()7 .把盐放入水中,不管放多少都能溶解。()8 .溶解后的物质仍然存在于水中,只是我们看不见了。()9 .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10 .做溶解实验时,不需要准确测量水和物质的用量。()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溶解。2 .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有、和o3 .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我们可以通过的方法将它与水分

4、离。4 .当水中的物质不能再继续溶解时,这时的溶液叫做o5 .盐和糖都(填“能”或“不能”)溶解在水中,而沙子(填“能”或“不能”)溶解在水中。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L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搅拌可以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2.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物质溶解的现象,比如泡糖水。请举例说明溶解现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五、实验分析题(10分)小红做了一个关于溶解的实验,她在三个相同的杯子里分别加入等量的水,然后在第一个杯子里加入一勺盐,搅拌后盐完全溶解;在第二个杯子里加入两勺盐,搅拌后有部分盐没有溶解;在第三个杯子里加入一勺糖,

5、搅拌后糖完全溶解。(1)第一个杯子里的盐水是溶液,第二个杯子里的盐水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从这个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C4B5B6B7 .C8 A9B10.C二、判断题Iw2 .3 .4 .d5 .46 .7 .8 .9 .10 .三、填空题L微粒2 .搅拌;加热;切碎3 .过滤4 .饱和溶液5 .能;不能四、简答题1.实验步骤:准备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在两个杯子里同时放入一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对其中一个杯子进行搅拌,另一个杯子不做处理。观察并记录两个杯子中冰糖溶解的时间。实验现象:搅拌的杯子中冰糖溶解所用的时间比不搅拌的杯子短。实验结论:搅拌可以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L好处:例如泡糖水,我们可以通过溶解糖在水中,得到美味可口的饮品;洗衣服时,洗衣粉溶解在水中,能更好地清洁衣物上的污渍。问题:工厂排放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水,其中的污染物溶解在水中,会污染水资源,对环境和生物造成危害;过多的化肥溶解在土壤的水中,可能会随着雨水流入河流,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五、实验分析题(1)不饱和;饱和(2)结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达到一定量后不能再继续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