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禽种保种技术共16页.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83014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地方禽种保种技术共1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西地方禽种保种技术共1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西地方禽种保种技术共16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西地方禽种保种技术共16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西地方禽种保种技术共16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广西地方禽种保种技术陈宽维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家禽专业委员会前 言 广西是我国家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这些资源经过长期自然驯化和人工选择,具有体型外貌独特、生产性能突出、品种特性明显、适应性强等特点。 保护和维持这些珍贵的种质资源基因对保持我国家禽产业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地方家禽资源在原产地建有保种场或保护区。然而,在各资源场及保护区保种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品种的保护仅局限于维持有一定数量的保种群体,尚存在保种措施不当、缺乏长远的保种规划、采用的保种方法科学性有待提高、保种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等问题。 另外,由于在素材群的整理、重点性状和特性的保护及保种

2、效果的监测等方面缺少必要的技术规范,造成家系混乱、血缘不清、近交系数升高过快,导致了部分保护品种的优良性状和特性严重退化或丢失,处于濒危状态。保种方案的主要内容 1、保种方式和基本要求2、保种方案的制定 3、保种群的组建4、保种群的继代繁殖5、保种效果监测I.保种方式和基本要求保种方式目前,我国禽类品种资源保护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 原地保护 :保种场和保护区2、 异地保护 :基因库 畜牧法明确规定,畜禽资源属国家所有,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级保护,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进行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保种场方式保种要求禽种遗传资源保种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 场址在原产地或与原产地自然生态条件

3、一致或相近的区域;2、 场区布局合理 ;3、 有与保种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4、 按照既定保种目标对每个保种群各世代的表型性状、生产性能进行监测 ;5、 符合种用标准的单品种基础禽种数量要求 (10个鸡群, 30个家系, 300只母鸡);6、 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饲养、繁育、免疫等技术规程。 保护区方式保种要求禽种遗传资源保护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 设在鸡遗传资源的中心产区,范围界限明确 ;2、 保护区内应有3个以上保种群,保种群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公里 ;3、 保护区具备一定的群体规模,单品种资源保护数量不少于保种场群体规模的5倍,所保护的资源质量符合品种标准 。 基因库方式

4、保种要求 国家级禽种遗传资源基因库除了应当符合保种场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 有固定的场所,所在地及附近地区无重大疫病发生史;2、 保存的禽种数量一般要求6个以上 ;3、 基因库保存的品种应定期采集、补充和更新,并对保存的遗传材料进行备份 ;4、 有从事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专职技术人员;5、 有相应的保种计划和管理制度,以及遗传材料制作、保存和质量检测技术规程;有完整系统的技术档案资料 ;6、 基因库必须具备分子水平监测条件 。 II.保种方案的制定 制定保种方案目的是有计划地开展保种工作,有利于检查保种工作的成效。保种方案应针对不同资源提出明确的保种目标和保种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

5、个方面:1、 保种方法2、 保种规模 3、需要保护的重点性状和特性保种方法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保种:1、 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2、 家系等量轮回交配法3、 随机交配法4、 多父本家系保种法5、 群体保种法6、 保种区随机交配法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1、 从基础群中选留公鸡4060只,母鸡300600只组建4060个0世代家系,每个家系均由10(610)只母鸡和1只与配公鸡组成; 2、 记录各家系公母鸡翅号,建立各家系系谱 ;3、 保种群各家系世代间隔不少于1年 ;4、 0世代各家系继代繁殖时,采用家系等量留种 ;5、 将选留的鸡只合并成一个群体,采用随机选配重组新的家系;6、 1世代各家系继代繁

6、殖2世代时,仍按照上述方法操作 。家系等量轮回交配法1、 从基础群中选留公鸡4060只,母鸡400600只,按家系等量分别组建4060个家系,每个家系由10只母鸡和、1只与配公鸡组成 ; 2、 记录各家系公母鸡翅号,建立各家系系谱 ;3、 保种群各家系世代间隔不少于1年 ;4、 0世代各家系继代繁殖时,采用家系等量留种 ;5、 1世代以后各家系继代繁殖时,种公鸡与种母鸡按家系在家系间进行轮流配种。 随机交配法1、 从基础群中随机选留8020只与配公鸡、400600只母鸡,组建4060个家系,每个家系选留2只公鸡,10只母鸡 ; 2、 记录各家系公母鸡翅号,建立各家系系谱 ;3、 保种群各家系世

7、代间隔不少于1年 ;4、 0世代各家系继代繁殖时,组成每个家系的10只母鸡和2只与配公鸡采用随机交配方式进行扩繁,记录每只母鸡所产种蛋号,系谱孵化 ;5、 选留的鸡只按保种群分别全部合并重组新的家系 。 多父本家系保种法3、 1、从基础群中选留种用公鸡60只以上和母鸡600只以上,以3-5只公鸡和3060只母鸡为一个家系,组建1520个0世代家系 ; 2、记录0世代各家系公鸡翅号 ; 3、保种群各家系世代间隔不少于1年 ;4、 0世代各家系继代繁殖时,各家系内采用随机交配方式,各家系等量随机留种 ;5、 新组建的1世代各家系,记录各家系公鸡翅号 ;6、 各家系继代繁殖下一世代时,各家系间公鸡实

8、行交换制度 ;7、 2世代各家系继代繁殖3世代时,按照上述方法家系间公鸡实行交换制度 。群体保种法1、 从基础群中众选择符合品种标准的个体组建0世代保种群。群体保种法一般要求公母比例1:510 ; 2、 为延缓近交系数增量,采用群体保种法的保种群世代间隔建议延长至1.5年 ;3、 0世代保种群继代繁殖1世代保种群时,采用随机交配方式 ;4、 1世代保种群继代繁殖2世代保种群时,按照第2点介绍的方法操作。以后各世代的继代繁殖,以此类推。 保种区随机交配法1、在划定的保种区内,选择符合所保护品种标准的个体,建立3个以上的0世代保种闭锁群,每个闭锁群一般要求公鸡不少于80只,母鸡不少于400只 ;

9、2、 保种群世代间隔不少于1年 ;3、 各闭锁群继代繁殖时,采用随机交配方式 ;4、 每隔35年,各闭锁群间进行血液更新;5、 新组建的保种群继代繁殖时,闭锁繁育,仍采用随机交配方式。留种方式可以是等量的也可以是不等量的 。 保种规模 家禽品种保种群体数量的大小与群体的公母比例、留种方式、世代间隔、每世代控制的近交系数增量密切相关。各保种方法最低的保种规模如下: 1、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母鸡群体数量400,家系数保持40-60个,每个家系等量选留10只母鸡,1只种用公鸡,1只后备公鸡 ;2、家系等量轮回交配法:选留母鸡总数400, 40只公鸡, 40只后备公鸡,组成40个以上家系;3、 随机交

10、配法: 400母鸡, 80与配公鸡, 40后备公鸡;4、 多父本家系保种法:母鸡群体数量450,家系数保持15-20个,每个家系等量选留30只母鸡,15只后备母鸡,3只与配公鸡,2只后备公鸡 ;5、 群体保种法:95公鸡, 475母鸡;6、 保种区随机交配法: 3个闭锁群,每个闭锁群400母鸡, 80只与配公鸡, 40后备公鸡;不同资源需要保护的性状和特性 根据目前资源保种场的条件和技术水平,遗传特性的保护可根据资源的表型特征确定。家禽品种鲜明的体型外貌性状、突出的生产性能性状、独特的品种特性及较强的适应性均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内容。融水香鸭体型小和特殊的肉质风味(糯米香)特征品种特性及适应性 我

11、国各地自然生态条件差异较大,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形成了我国地方家禽品种诸多特殊的优良遗传特性,主要表现在耐粗饲、抗病力强、对特殊气候环境具有良好适应能力(高原缺氧、高寒、干旱、炎热潮湿等)等方面,同时也包括性早熟、斗性、能飞善跑等特性,这些特性在地方家禽品种保护中均需要重点保护。III.保种群的组建 素材群收集与整理素材群的收集 素材群要求来源于3个以上不同行政区的10个以上收集点,参与收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资源的基本知识,在对保护资源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按照品种标准制定资源收集细则,包括收集的资源的的来源,基本的外貌特征特性,体型体重及生产性能等。同时注意保证各个收集点的总数量基本相同,公母比

12、例相近,杜绝有外来血缘污染鸡进行素材群。素材群的整理体型外貌性状的整理 针对不同品种的基础群,按照本品种要求的体型外貌标准和体型外貌性状遗传规律,对羽色、冠型、胫长、胫色及特殊性状进行选择、提纯。对于个体间羽色、冠型等性状差异较大的品种,应按不同的羽色、冠型组建保种群(品系),逐代进行提纯,直至纯合到符合品种要求。品种特性及适应性的整理1、对于具有重要品种特性及适应性的品种,在基础群中应充分考虑每个品种的特性进行个体选留,淘汰特性不显著的个体。群体均匀度的整理 测定基础群个体的70日龄(大体型鸡种)或90日龄(小体型鸡种)体重、44周龄体重,淘汰对体重过大和过小的个体。选择的比例根据群体均匀度

13、情况具体确定,要求选留平均体重上下10%范围内的个体。通常第一次选种时选留率在30%左右,第二次选留率母鸡在80%左右,公鸡在20%左右。产蛋性能的整理对于蛋用型或兼用型保护品种,测定基础群个体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44周产蛋数、66周产蛋数和平均蛋重,对开产日龄较迟、产蛋较少的个体予以淘汰。保种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产蛋性能的选择压不能太高,只是按照品种标准进行适当的整理。繁殖性能的整理 测定基础群个体继代繁殖时的种蛋合格率、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淘汰不产蛋过少、过多和蛋重不符合要求的个体。观测基础群母鸡就巢性,可适当进行选择,降低就巢率。家系保种群组建 当基础群整理工作结

14、束以后,选留的符合品种特征特性且遗传性能稳定的个体可以组建家系保种群,确定保种方法,制定保种方案。III.保种群的继代繁殖 个体家系保种群的继代繁殖种蛋收集:按照家系号和产蛋母鸡号标记种蛋; 排蛋:按母鸡个体入孵种蛋; 孵化:把登记好的种蛋送进孵化器,消毒后按常规孵化; 出雏:雏鸡出壳后进行系谱登记,佩戴翅号,并称测初生重; 育雏:育雏期为06周龄,按常规育雏期饲养方法进行饲养管理; 育成:育成期为7-18周龄,按常规育成期饲养方法进行饲养管理; 产蛋:产蛋期开产至66周龄 ,按常规种鸡产蛋期饲养方法饲养;整理资料:4546周龄整理资料 ,为个体的选留提供依据; 家系组建与继代繁殖:47周龄组

15、建家系,每个品种4060个家系,每个家系1只公鸡10只母鸡,另留1只公鸡和5只母鸡备用; 鸡群淘汰:通常在66周龄淘汰保种鸡群 。多父本家系保种群的继代繁殖种蛋收集:连续收集7-10天种蛋,每个品种按家系选留种蛋2000个以上 ; 排蛋:把每个家系的种蛋归类,依次排进蛋盘,做好入孵记录 ; 孵化:把登记好的种蛋送进孵化器,消毒后按常规孵化 ; 出雏:雏鸡出壳后佩戴翅号,并称测初生重; 育雏:育雏期为06周龄,按常规育雏期饲养方法进行饲养管理; 育成:育成期为7-18周龄,按常规育成期饲养方法进行饲养管理; 产蛋:产蛋期开产至66周龄 ,按常规种鸡产蛋期饲养方法饲养;组家系繁殖:组建家系,每个品

16、种1520个家系,每个家系3只公鸡30只母鸡,46-66周龄繁殖下一世代鸡群。种鸡群的繁育,要求每年繁殖一个世代; 整理资料:整理资料 ,为个体的选留提供依据; 鸡群淘汰:通常在66周龄淘汰保种鸡群 。III.保种效果监测 外貌特征性状监测 对保种群各世代个体的外貌特征、体尺和特殊性状等表型性状进行记录和监测,监测数量不少于400只;建立各世代的表型性状档案,分析世代间的性状差异,监测保种群的表型性状稳定性。1、需要监测的外貌特征性状:羽色、冠型、胫色及胡须、毛脚等需要重点保护的性状 ;2、需要监测的成年体尺性状:体斜长、龙骨长、胸角、胸深、胸宽、胫长、胫围等 。 重要特性监测 对于具有显著特

17、性的品种(如斗鸡的斗性和耐力),保种场要定期进行观察或测试,监测重要特性在世代间的维持情况。生长发育性能监测 记录每个世代保种群个体的初生重、早期生长速度和育雏(成)期存活率,监测保种群生长发育性能稳定性。生产性能监测1、产肉性能监测 抽样测定兼用型和肉用型品种每个世代保种群成年公、母鸡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半净膛屠宰率、全净膛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监测数量公鸡不少于30只,母鸡不少于30只,监测保种群产肉性能稳定性。 产蛋性能监测 对蛋用型和兼用型品种,记录每个世代保种群母鸡个体的开产日龄(蛋鸡按日产蛋率达50%的日龄计算,肉种鸡按日产蛋率达5%时日龄计算)、开产体重、开产蛋重、44

18、周产蛋数、66周产蛋数、平均蛋重等指标,根据各指标的的变化监测保种群的产蛋性能稳定性。 繁殖性能监测 记录每个世代保种群继代繁殖时种蛋合格率、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观测母鸡就巢性和就巢率,监测繁殖性能在世代间的维持情况。分子水平监测 分子标记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评价畜禽遗传资源的工具。可以利用微卫星等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和分析保种效果,建立各世代的分子信息档案,监测保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变化情况,检测样本量为公、母鸡各30只以上。 微卫星标记还可以检测种群近期是否经历瓶颈效应,从而为制定更合适有效的保种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家禽资源的开发利用 资源保护的目的是利用,利用分为短期和长期的,所以并

19、不是所有的资源是能很快开发的,应该针对我区资源进行细致分析,确定保护和开发利用重点。 资源的开发利用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的直接开发,二是杂交利用,三是通过基因的导入技术利用。 针对广西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讨论家禽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的直接利用: 家禽资源的直接利用在广西是全国典型的省区,大家知道,广西三黄鸡是具从三黄特征的适合两广地区消费的鸡资源。分布于玉林地区,其特点是体型中等,性早熟,产蛋量较高,肉质较好。 从年代中期始,部分公司开始进行广西三黄鸡的选育,主要的选育方法是采用群选法进行体型、羽色、性成熟、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均匀度选择。 直接利用时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育种性工作: 收集

20、和整理:按照市场需求,选留生产需要的性状,淘汰杂羽、生产性能差、性发育不良和其它与市场要求不符的个体。 进行均匀度的选择,包括体重、性发育、羽色、羽毛生长速度及其它相关性能。杂交利用: 杂交利用可以利用资源的部分特点,通过杂交配套,将资源的特点和经济价值进行开发。 采用这种配套方法进行开发的例子是我区部分公司利用广西三黄鸡与其它品种杂交,生产市场需要的优质鸡和中速鸡。 几个不同的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土种鸡也是生产中经常应用的。 另一个作用是公司可以利用体型外貌相似的品种进行杂交配套,可有效地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通过基因导入的开发: 基因导入是国内家禽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最多的方法,今后还将会逐步在肉质改

21、善、标记遗传、繁殖性能改善等各个方向上进一步增加。 国内利用最多的是崇仁麻鸡,广西有许多公司生产青脚鸡、铁脚鸡等类型的品种,在大部分配套系中,都利用了江西的崇仁麻鸡的体型大小适中,性成熟早、麻羽、肉质优和青脚的特征,目前在国内形成的青脚麻鸡品系达到多个,分大中小,青脚、乌骨、高繁殖性能等。 广西可利用基因导入的鸡资源较多,龙胜的凤鸡、广西麻鸡等都具有生产需要的特殊改善。 家禽资源是优质禽生产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广西为全国做了个榜样。玉林的三黄鸡开发已经充分说明。 资源的开发是市场行为,应由企业去做。政府主管部门应起到引导作用,作为全国生产优质鸡典型的省区,资源的保护利用是广西优质禽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建议的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方向是,将家禽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交给企业,交给有实力和有雄心的企业家去做。政府可在早期适当的保护和开发补贴,得到的是一大批广西农民和优质家禽产业得到最大的进程。 有眼光的企业家应该多进行育种人才的培养,不断地去资源产地进行考察,发现生产需要的家禽资源。 继续发扬广西区优质资源开发的优势,为全国的优质禽产业发展做出贡献。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