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事故池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83194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事故池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应急事故池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应急事故池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应急事故池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应急事故池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金桐外表活性剂烷基苯装置项目应急事故池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 中建工业设备安装编 制: 红军 审 核:严文荣批 准:日 期:二O一二年三月十八日 印 号: 盖章受控 版本:第一版 发布日期:第一章:编制说明1、编制总体思路本方案针对应急事故池施工所编制,应急事故池挖土深度约为6.5米,属于深基坑施工。且地下水较丰富,施工难度大,较一般基坑施工有很大的特殊性,为了保证池体基坑开挖中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故编制本方案指导施工。由于开挖深度较深,在开挖基坑时,我们考虑采用地面下2米深度围基坑开挖采用四周边坡进展1:1放坡处理;以下采用基坑支护采用拉森钢板桩进展支护和止水。基坑的水主要

2、为地面积水和地下水,基坑开挖坑底标高位于粉砂层属透水层,因此我们采取基坑管井降水方案进展降水。2、编制原那么1)、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施工与验收规、规那么、质量技术标准;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2)、针对施工的特点,科学安排,合理组织、严格管理、精心施工,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采用成熟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与先进的设备,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按期向业主提供一个优质的工程产品。4)、以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先进工艺,防止坍塌,控制地面沉陷,确保建(构)筑物与地下管线等不受损坏,维持正常使用功能,做到不断、不裂、不漏、不渗。5)、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和施工工况的变化,优

3、化施工方案。6)、采用监量测技术和信息反响系统指导施工。3、编制依据3.1施工图纸和施工合同3.2现行相关的国家标准、规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给排水构筑物施工与验收规GB501412008深基坑支护规 GB50009-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工程测量规 GB50026-200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 JGJT11198石油化工混凝土水池工程施工与验收规SH/T35352002石油化工钢筋砼水池结构设计规SH/T313220023.3金桐外表活性剂烷基苯装置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3.4公司各项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第二章:工程概况和施工技术措施1.工

4、程容应急事故池结构尺寸为28m*19m*5.5m,施工区域土质主要由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砂、粉质粘土组成,因此本次施工过程的土方开挖涉与上述土类,根底开挖深度为6.5米。应急事故池进展抹面之前需做充水试压试验充水试验参照SH/T35352002进展。应急事故池根底开挖深度为6.5米,属于深基坑施工,施工难度大,我公司采用拉森钢板桩进展支护和止水,坑采用管井降水。基坑支护方案上报我公司总部,由我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并与时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协商,经专家论证后再进展施工。2、场地地质体条件 拟建场地表层为人工填土,其下为新近沉积的粉质粘土夹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砂、粉质粘土,中局部为一般沉积

5、的粉质粘土,底部为上更新统Q3沉积的含砾中粗纱,基岩为白垩系上统浦口组K2P泥质粉砂岩,根据钻探揭示与结合原位测试、室岩土试验等综合分析,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六大工程地质层,十一个亚层,此工程涉与土层如下:1素填土Q4ml:灰黄、灰色,稍湿饱和,结构松散,由软塑状粉质粘土组成,夹植物根系。厚度0.302.40米。2淤泥Q4ml:灰黄色,稍湿饱和,结构松散,由淤泥质粉质粘土组成,夹含腐植物,具淤臭味。主要分布在荷塘底部。层厚0.300.50米。粉质粘土夹粉土Q4ml:灰黄色,饱和,软-流塑,中偏高压缩性,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与韧性底。局部夹薄层稍密状粉土,单层厚12mm,分布不均,局部富集。

6、层厚0.603.80米,层顶埋深0.302.20米。1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灰色,饱和,流塑,高压缩性,偶夹少量稍密状薄层粘土,单层厚1-3mm,分布不均,具水平层理。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底。局部夹含少量腐植物。有无侧限抗压强度qu=37.22kpa,qu,=8.88kkpa,灵敏度St=4.20,属中灵敏土,有机质含量2.75%。层厚14.6029.70米,层顶埋深1.603.50米。1a粉砂Q4al:灰色、青灰色,饱和,松散,中压缩性,粉砂由长石、石英、白云母等矿物碎屑组成,颗粒级配不均。偶夹薄层稍密状粉土。该层呈透镜状分布于1层中。层厚0.506.0m,层顶埋深2.40米15.

7、40米。2粉质粘土Q4al:灰色、饱和、软塑,中偏高压缩性,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与韧性中等偏低。层厚6.6017.70m,层顶埋深20.2025.20米。1粉质粘土Q4al:灰色、青灰色、饱和、可塑,局部软塑,中压缩性,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与韧性中等偏低。层厚0.9010.60m,层顶埋深29.5038.00米。 3、支护和粉砂支撑措施基坑开挖深度为-6.5米左右。因此本基坑采用12拉森钢板桩围护施工,支撑结构采用240型钢作为钢围檩,609壁厚16mm的钢管作为钢板桩之间的支撑。围护结构之间设置一道支撑,支撑高度约为-3.0米处,支撑结构采用240型钢作为钢围檩,609壁厚16mm的钢管作为

8、钢板桩之间的支撑,支撑的水平间距为4.0m。四个拐角处采取角撑。主要技术指标验算- 支护方案 -连续墙支护- 根本信息 -力计算方法增量法规与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基坑等级二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01.00基坑深度H(m)6.500嵌固深度(m)7.500墙顶标高(m)-2.000连续墙类型钢板桩每延米板桩截面面积A(cm2)236.00每延米板桩壁惯性矩I(cm4)39600.00每延米板桩抗弯模量W(cm3)400.00有无冠梁无放坡级数1超载个数1支护结构上的水平集中力0- 放坡信息 -坡号台宽(m)坡高(m)坡度系数10.0002.0001.000- 超载信息 -

9、超载类型超载值作用深度作用宽度距坑边距形式长度序号(kPa,kN/m)(m)(m)(m)(m)120.000- 附加水平力信息 -水平力作用类型水平力值作用深度是否参与是否参与序号(kN)(m)倾覆稳定整体稳定- 土层信息 -土层数2坑加固土否侧降水最终深度(m)7.000外侧水位深度(m)2.000侧水位是否随开挖过程变化否侧水位距开挖面距离(m)-弹性计算方法按土层指定弹性法计算方法m法- 土层参数 -层号土类名称层厚重度浮重度粘聚力摩擦角(m)(kN/m3)(kN/m3)(kPa)(度)1粘性土0.6018.9-27.0010.602淤泥质土29.0018.07.013.108.70层号

10、与锚固体摩粘聚力摩擦角水土计算方法m,c,K值抗剪强度擦阻力(kPa)水下(kPa)水下(度)(kPa)125.0-m法2.82-220.013.108.70合算m法2.38- 支锚信息 -支锚道数1支锚支锚类型水平间距竖向间距入射角总长锚固段道号(m)(m)()(m)长度(m)1撑4.0003.000-支锚预加力支锚刚度锚固体工况锚固力材料抗力材料抗力道号(kN)(MN/m)直径(mm)号调整系数(kN)调整系数160.0014.33-2-2000.001.00- 土压力模型与系数调整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经典法土压力模型:层号土类名称水土水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调整系数调整系数

11、调整系数最大值(kPa)1粘性土合算1.0001.0001.00010000.0002淤泥质土合算1.0001.0001.00010000.000- 工况信息 -工况工况深度支锚号类型(m)道号1开挖3.500-2加撑-1.撑3开挖6.500- 设计结果 - 结构计算 -各工况:力位移包络图:地表沉降图:- 整体稳定验算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总应力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0.40m滑裂面数据整体稳定安全系数 Ks = 1.159圆弧半径(m) R = 13.601圆心坐标X(m) X = -1.193圆心坐标Y(m) Y = 6.008-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抗倾覆安全系数:Mp被

12、动土压力与支点力对桩底的抗倾覆弯矩, 对于支撑支点力由支撑抗压力决定;对于锚杆或锚索,支点力为锚杆或锚索的锚固力和抗拉力的较小值。Ma主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倾覆弯矩。注意:锚固力计算依据锚杆实际锚固长度计算。工况1:注意:锚固力计算依据锚杆实际锚固长度计算。序号支锚类型材料抗力(kN/m)锚固力(kN/m) 1 撑 0.000 - Ks = 2.766 = 1.200, 满足规要求。工况2:注意:锚固力计算依据锚杆实际锚固长度计算。序号支锚类型材料抗力(kN/m)锚固力(kN/m) 1 撑 500.000 - Ks = 5.175 = 1.200, 满足规要求。工况3:注意:锚固力计算依据锚杆实际

13、锚固长度计算。序号支锚类型材料抗力(kN/m)锚固力(kN/m) 1 撑 500.000 - Ks = 2.093 = 1.200, 满足规要求。 -安全系数最小的工况号:工况3。最小安全Ks = 2.093 = 1.200, 满足规要求。- 抗隆起验算 -Prandtl(普朗德尔)公式(Ks = 1.11.2),注:安全系数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YB 9258-97(冶金部):Ks = 1.478 = 1.1, 满足规要求。Terzaghi(太沙基)公式(Ks = 1.151.25),注:安全系数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YB 9258-97(冶金部):Ks = 1.621 = 1.15, 满足

14、规要求。 隆起量的计算 注意:按以下公式计算的隆起量,如果为负值,按0处理!式中基坑底面向上位移(mm);n从基坑顶面到基坑底面处的土层层数;ri第i层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上取土的天然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土的饱和重度(kN/m3);hi第i层土的厚度(m);q基坑顶面的地面超载(kPa);D桩(墙)的嵌入长度(m);H基坑的开挖深度(m);c桩(墙)底面处土层的粘聚力(kPa);桩(墙)底面处土层的摩擦角(度);r桩(墙)顶面到底处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 = 66(mm)- 抗管涌验算 -抗管涌稳定安全系数K = 3.351(K = 1.5)抗管涌稳定

15、安全系数(K = 1.5):式中0侧壁重要性系数;土的有效重度(kN/m3);w地下水重度(kN/m3);h地下水位至基坑底的距离(m);D桩(墙)入土深度(m);K = 3.351 = 1.5, 满足规要求。- 嵌固深度计算 -嵌固深度计算参数:嵌固深度系数1.200抗渗嵌固系数1.200嵌固深度计算过程: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单支点结构计算支点力和嵌固深度设计值hd: 1) 按ea1k = ep1k确定出支护结构弯矩零点hc1 = 1.925 2) 支点力Tc1可按下式计算: hT1 = 3.500m Tc1 = 131.152 kN 3) hd按公式:hpEpj +

16、 Tc1(hT1+hd) - 0haEai=0确定 = 1.200 ,0 = 1.000 hp = 3.679m,Epj = 1458.221 kPaha = 6.297m,Eai = 942.909 kPa得到hd = 9.975m,hd采用值为:7.500m4、基坑降水措施沿基坑两边设350350的截水明沟,防止地表水流向基坑。沿坑底的两侧挖排水沟进展基坑导水,排水沟紧贴钢板桩施做,断面取0.30.3m, 坡度为0.5%。根据设计图纸、地质条件以与结合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综合其它因素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压井降水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降水方法。管井降水那么是在工程场地按一定的间距布置大口径井管

17、通过放置井管的潜水泵抽吸地下水,井管水面迅速低于井管外地下水面,在井管外水头差的作用下使井管外的地下水渗流到井管,从而使井管四周形成降落漏斗,随着抽水时间加长降落漏斗不断扩大、降深加大,以降低基坑地下水,使基坑快速疏干。由于本工程1a为粉砂层有很好透水性,所以降水井深度在此层为宜。4、为保证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顺利安全进展,本工程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进展基坑安全信息监测。5、本基坑工程的施工工序安排、测量放线,将自然地面下2米深度土方放坡挖机装车运车。、之后组织拉森钢板桩设备人员进场,在放坡坑底部进展施工拉森板桩。施工板桩时可同时进展钢围囹的加工,钢立柱桩的施 工,钢支撑的地面上拼装。、支护板

18、桩施工后,在支护板桩基坑侧沿板桩挖1米左右应力释放沟,待应力释放后可进展管井降水井设备、人员进场进展施工。、降水井施工完成后进展降水,降水效果满足土方开挖条件,进展土方开挖,随着土方进度与时进展基坑钢支撑的施工,保证基坑稳定和安全。土方完全施工完后进展污水池的主体施工。在开挖土方时要同步进展基坑安全监测。、污水池结构施工全部完后,进展拉伸板桩的拔出。第三章:支护和支撑施工技术方案1、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1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根底施工,即在根底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施工作业面。2基坑护壁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防止不规那么的转角,以便标准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各周边尺寸尽量符

19、合板桩模数。3整个根底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2、板桩施工的顺序板桩准备围檩支架安装板桩打设偏差纠正拔桩。3、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1板桩的检验对板桩,一般有材质检验和外观检验,以便对不合要求的板桩进展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外观检验:包括外表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头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容。2板桩吊运装卸板桩宜采用两点吊。吊运时,每次起吊的板桩根数不宜过多,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3板

20、桩堆放: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而巩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堆放时应注意: 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 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 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 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 米,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 米。4、导架的安装在板桩施工中,为保证沉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控制桩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屈曲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力,一般都需要设置一定刚度的、巩固的导架,亦称“施工围檩。导架采用单层双面形式,通常由导梁和

21、围檩桩等组成,围檩桩的间距一般为2.53.5米,双面围檩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略比板桩墙厚度大815mm。安装导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采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控制和调整导梁的位置。2导梁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施工工效。3导梁不能随着板桩的打设而产生下沉和变形。4导梁的位置应尽量垂直,并不能与板桩碰撞。5、板桩施打1板桩用吊机带振锤施打,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情况,认真放出准确的支护桩中线。2打桩前,对板桩逐根检查,剔除连接锁口锈蚀、变形严重的普通板桩,不合格者待修整后才可使用。3打桩前,在板桩的锁口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4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

22、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5板桩施打采用屏风式打入法施工。屏风式打入法不易使板桩发生屈曲、扭转、倾斜和墙面凹凸,打入精度高,易于实现封闭合拢。施工时,将1020 根板桩成排插入导架,使它呈屏风状,然后再施打。通常将屏风墙两端的一组板桩打至设计标高或一定深度,并严格控制垂直度,用电焊固定在围檩上,然后在中间按顺序分1/3 或1/2板桩高度打入。屏风式打入法的施工顺序有正向顺序、逆向顺序、往复顺序、中分顺序、中和顺序和复合顺序。施打顺序对板桩垂直度、位移、轴线方向的伸缩、板桩墙的凹凸与打桩效率有直接影响。因此,施打顺序是板桩施工工艺的关键之一。其选择原那么是:当屏风墙两端

23、已打设的板桩呈逆向倾斜时,应采用正向顺序施打;反之,用逆向顺序施打;当屏风墙两端板桩保持垂直状况时,可采用往复顺序施打;当板桩墙长度很长时,可用复合顺序施打。板桩打设的公差标准如下表所示。项目允许公差板桩轴线偏差10cm桩顶标高10cm板桩垂直度1%6密扣且保证开挖后入土不小于2 米,保证板桩顺利合拢;特别是工作井的四个角要使用转角板桩,假设没有此类板桩,那么用旧轮胎或烂布塞缝等辅助措施密封。7打入桩后,与时进展桩体的闭水性检查,对漏水处进展焊接修补,每天派专人进展检查桩体。6、板桩的拔除基坑回填后,要拔除板桩,以便重复使用。拔除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与土孔处理。否那么,由

24、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与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会给已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并影响临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底下管线的安全。1拔桩方法本工程拔桩采用振动锤拔桩: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强迫振动,扰动土质,破坏板桩周围土的粘聚力以克制拔桩阻力,依靠附加起吊力的作用将桩拔除。2拔桩时应考前须知 拔桩起点和顺序:对封闭式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角桩5 根以上。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 振打与振拔: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粘附,然后边振边拔。对较难拔除的板桩可先用柴油锤将桩振下100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 起

25、重机应随振动锤的启动而逐渐加荷,起吊力一般略小于减振器弹簧的压缩极限。 供振动锤使用的电源为振动锤本身额定功率的1.2-2.0 倍。 对引拔阻力较大的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不超过1.5h。7、板桩土孔处理对拔桩后留下的桩孔,必须与时回填处理。回填的方法采用填入法,填入法所用材料为砂。拉森桩与钢支撑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说明1振动锤135KW1台2电焊机交流4台3经纬仪J61台4履带吊70吨1台5水准仪S31台625吨汽车吊25吨1台7液压千斤顶25吨2台8、围堰止水因拉森桩正常沉设闭合后,本身已有很好的阻水效果参观比照其他工地实际情况,在抽水过

26、程中密切监视围堰的渗水情况,如有个别连接处渗水,可采取向锁口灌黄沙、锯屑等方法解决。9、围囹和支撑加工吊装9、1本工程钢板桩围堰拟采用一道支撑钢管中心标高在底标高以上钢板桩桩顶下1.0m位置处;测绘放线、根据桩位开挖沟槽、标出支撑水平标高按实际尺寸拼装609钢支撑吊装609钢支撑拼装活络接头施加预应力焊接钢支撑节点第一根支撑安装完毕,接连安装下一根支撑每根支撑方法类同。9、2测绘放线、根据桩位开挖沟槽、标出角撑水平标高按实际尺寸拼装角撑吊装角撑焊接角撑复板节点第一根角撑安装完毕,接连安装下一根角撑每根角撑方法类同。围檩采用H400带肋板型钢双拼,直撑采用609x16钢管,每隔4米一道。围堰设置

27、1道,纵桥向每开挖10米左右把垫层浇好垫层浇紧帖钢板桩,以防土壤窿起。9.3钢支撑的宽度为19m,其在自重作用和受较大支撑轴向压力时会失稳,为此,设计在支撑中间设置两道立柱桩40工字钢和联系梁,以此保证支撑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围囹安装示意图 9、4 确保钢支撑稳定的技术措施钢支撑在拼装时,轴线偏差2cm,并保证支撑接头的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钢支撑端部设10钢筋吊环,通过钢丝绳或钢筋连系在板桩上,以防坠落,同时用于微调的钢楔也应点焊连接,防止坠落。采用人工开挖支撑附近土方,防止机械碰撞支撑。加强对钢支撑轴力监测,根据支撑轴力监测情况,决定是否加强支撑。a.钢支撑进入施工现场后做全面的检查验收,

28、要保证质量,进展试拼装,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用。b.对施加支撑轴向预应力的液压装置要经常检查,使之运行正常,使施加的预应力值准确,每根支撑施加的预应力值要记录备查基 坑 开 挖安装钢围檩、钢梁吊 装 钢 支 撑施 加 预 加 力楔 块 锁 定钢 支 撑 拼 装施 工 监 测第四章 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方案1、本工程采取的技术方案降水以降承压水为主,对于第一层弱承压水,如果围护结构是完好的情况下,可以视为隔断水力联系、有限水量的含水层,只要稍微降水就能疏干;对于第二层承压水才是降水的关键。由于长时间降水必然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而降水又是保证基坑开挖的必要手段,因此对减压降水掌握既要达到降水效果,又

29、要把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这种“度十分重要。本工程沿基坑两边设350350的截水明沟,防止地表水流向基坑。沿坑底的两侧挖排水沟进展基坑导水,排水沟紧贴钢板桩施做,断面取0.30.3m, 坡度为0.5%。根据设计图纸、地质条件以与结合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综合其它因素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压井降水的方法。降水井施工深度为1520米,数量根据本工程特点可暂布置4口,根据降水效果的可增减数量。降水水位满足基坑开挖深度和主体施工的需要。2、管井施工技术要求1)井壁管:井壁管均采用对接混凝土管,降水井的井壁管径大于250mm。2)过滤器(滤水管):采用桥式滤水管或钻孔管,所有滤水管外均包一层尼龙网,滤水管

30、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一样。3沉淀管:沉淀管主要起到过滤器不致因井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的作用,沉淀管接在滤水管底部,直径与滤水管一样,长度为1.0m左右,沉淀管底口用铁板封死。4填砾料(中粗砂或砾砂):放下井点管以后,管间的孔隙用绿豆砂灌实至井口0.5m。3、 管井施工工艺1施工流程图:施工准备放样钻机就位钻进安装井管投滤料洗井安装抽水泵试抽2技术要求1施工准备在离井位10m处挖一2m直径左右的坑,深约1.5m,坑注满清水,以备循环钻进用,挖好循环沟;再在坑上架起泥浆泵,同时用泥浆管把钻机上的启动钻杆顶端和泥浆泵连接起来。按要求用滤网把滤管裹好,并把孔底管焊接封牢,在每节井管上部外壁焊根钢筋,以方

31、便吊装井管。钻机安装就位,调试准备完毕。2成孔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开始钻孔,整孔采用一径到底,钻进过程中注意观察返浆,记录地层情况,钻到设计孔深后,一般需超钻5080cm,并停止钻进,但仍停在原位进展清水循环,以返清孔沉砂,减少沉淀,通过返浆观察确定起钻时间。3管井安装起钻后立即吊装井管,序先放已一端封死的滤管,再依次焊接,每节管焊接对直,确保井管位于孔中间,以保证井管与孔壁间间距不小于150mm,管井与孔壁间的空隙用滤料绿豆砂填实,再在离孔口1m的位置以上用粘土填实。4洗井管井安装完成后应与时进展洗井,洗井通常采用的方法为活塞法,即把钻机的钻头取下换上活塞,放入井管向上强行提水,通过活塞造成的负

32、压使井外形成水压进展洗井,一般应连续洗井达井水变清才能成功,洗井过程中应视井水的含泥砂量而定,或视提水后井水恢复的快慢来判断,总体上讲洗井应有足够长的时间为佳,因为洗井是整个管井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5抽水洗井完毕后应立即安装抽水泵进展抽水,这样即可抽水,又可达到洗井的目的,如洗井完成后放置一段时间再进展抽水,井有可能淤积,影响出水效果。4 考前须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井管的真空度。降水井随着基坑开挖,暴露井管随时割除封堵。为方便挖掘机在基坑作业,井管应随着土方开挖而分段割除,并用粘土回填密实,保证有足够抽水能力的真空度。根据基坑不同部位在不同深度分别计算需降低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头

33、由基坑底板的抗浮条件:基坑底板至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承压水的顶托力,计算得基坑开挖阶段承压水位需要的降低值,在基坑开挖至危险深度时,应开启相应部位的降压井进展抽水,并通过水位的与时监测来调整承压井的开启数量。当主体结构底板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经验算其满足稳定性要求可停止降承压水。第五章 土方开挖技术方案1、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6.5米,自然地面下2米采取放坡处理,土方直接挖机装运出去。2米下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在支护完成和降水效果达到开挖要求,进展坑的土方开挖。2、基坑开挖的原那么本工程基坑开挖采用明挖法,因在淤泥质土中开挖,为确保安全,开挖作业必须遵循以下原那么:1土方开挖

34、和支撑架设方案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允许的变形限度来控制。2根据“时空效应的原理来确定基坑开挖与支撑架设按照“先支后挖的原那么组织施工。3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操作,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区分块、随挖随支的施工原那么。4基坑开挖分层、分段、分块位置与放坡坡度3、基坑开挖方法基坑开挖采取分层分段施工的方法,土方开挖一般按先挖中间先抽槽架设支撑,后挖两边的土体,尽量减少围护结构的位移。土方开挖原那么上中间抽槽至支撑以下1m位置,待达到一定长度后,台阶法开挖第二层,本工程分两层开挖满足安全要求。基坑开挖采取多种机械配合的开挖方案,以机械挖土为主,

35、人工修挖为辅。基坑采用拉槽开挖方式 第一层土体,采用2台EX200反铲挖掘机械开挖,开挖的土方直接装车外运。第二土体采用1台EX200型挖机拉槽后退式开挖,开挖时土方翻运到第一层,然后由地面EX200型挖机直接装车运出。基坑底面以上30厘米厚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个别地方机械无法开挖时用人工清土装运,开挖完毕。4、基坑开挖技术要点 (1)土方开挖过程中与时封堵围护结构上的渗漏点,并注意保护降水井,确保降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2)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基坑纵向放坡不得大于安全坡度,对暴露时间较长或可能受暴雨冲刷的纵坡采用钢丝网水泥喷浆等坡面保护措施,严防纵向滑坡。(3)基坑开挖后与时设置坑排水沟和集水井,分区开挖至结构底标高立即进展基底检查,在1天完成封底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