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553507 上传时间:2020-1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为贯彻落实实施“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 名师培养工程”的口号,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从今年起我校将举办我乡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培训、考核与认定,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具体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为指导,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面向素质教育,面向课程改革 , 坚持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先进性,努力打造一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思想、较高教育教学技能与水平和一定研究能力的中小学

2、骨干教师队伍。二、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各学科骨干教师师德修养、学科知识水平、课堂教学技能与水平、科研能力、 校本研修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有显著提高。具体目标如下:1. 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通过理论学习、榜样示范、吸收内化等,进一步提升师德修养和综合素质。2. 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水平。 通过对新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研究、分析与反思, 以及专业引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3. 丰富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通过理论导师的引领、教材的研读、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系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 教材体系,丰富专业知识,夯实教学基本功。4. 有一定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通过理论引领、专

3、著的研读,教学研究资料的搜集或运用,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提升课堂教学研究能力。5. 引领校本研修能力。通过理论引领,实践观摩活动等,提高策划、组织校本研修的能力。6.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和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三、培训的对象和条件凡在职的中学教师, 具备相应的教师任职资格和中小学初级教师职务以上,未取得乡级骨干教师称号,并符合下列各项条件的,可推荐为培训对象。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近5年年度考核中有一年以上“优秀”。2对所任教学科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

4、、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教研能力。近5年来在校级及以上开过 3次以上公开课或讲座,教学效果良好。3近5年来,参加过县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或所撰写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在县级以上获奖或汇编3篇以上。4掌握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已取得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模块)中级合格证书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能较熟练应用本学科常用的教学软件,制作课件。四、培训形式根据骨干教师培训目标和要求,从教师继续学习的特点出发,拟采用以下六种方式培训:1. 专题讲座:聘请省内或市内的专家就某一专题进行讲

5、座, 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的大部分内容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完成。2. 交流研讨:由班主任组织开展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说课、片段教学、听课与评课、课件制作等教学基本技能实战训练。3. 课题研究:学员自主选题,班主任负责指导,学员要对课题进行切实的研究并做出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报告。4. 分散实践:在集中培训之后, 学员回到本单位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学习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与水平, 指导学科教研组开展校本研修, 发挥骨干示范与辐射作用。5. 考核总结:在完成培训后,对学员的学习情况、业务能力、教学基本功进行全面的考核、认定。五、培训过程每期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

6、段,集中研训。进行通识培训,整体提升培训对象的综合素质。第二阶段:分散实践。时间约两个月左右。第三阶段:考核总结阶段。对学员进行全面考核,时间3天左右。六组织管理建立班组织。培训班设立具有高度责任心, 业务能力强的班主任一名,全面负责班务工作; 建立班委会,设班长一人,成立学习小组,选出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担任组长,组织学习与研训。七、考核与认定( 一) 培训的考核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学习表现占 20%。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分散实践阶段的工作表现和发挥骨干作用的情况等。2. 教学设计占 20%。以现场考核为依据。3. 片段教学及板书设计占 20%。以现场考核为依据。3. 课件制作占 10%。以现场考核为依据。4. 课题研究占 10%。考核依据为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5. 以下内容考核占 20%:同伴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1篇;6.7.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