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评课稿.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555208 上传时间:2020-11-2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6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评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评课稿.docx(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蜜蜂引路评课稿叶老师的阅读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这就是以发展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为重点,来设计教学过程。这一特点在蜜蜂引路一课的教学片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一开始,教师请学生默读整段课文,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和养蜂人住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教师一边听学生发言, 一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 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一教学步骤中, 教师把重点放在学生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上, 并不单纯以学生答案正确为目标。 如教师要学生说花丛在哪儿,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花丛在路边,理由是课文里说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中有许多蜜蜂 ”。学生在对课文所表达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教师引

2、导学生对课文的部分进一步深入的学习,进一步从词句中体会列宁是怎样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如教师问学生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 他是怎样想的?学生阅读了课文以后说,列宁在路边发现了蜜蜂, 他会这样想, 这些蜜蜂大概是那个养蜂人的吧?他还会想,蜜蜂采完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 我只要顺着蜜蜂飞的方向找去, 就一定能找到养蜂人的家。 朱老师改变了有些教师习惯于逐句逐段进行情节性问答和讲解的教法,对于发展学生认识和思维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当学生深入学习了列宁观察、思考的方法以后,教师又让学生回到课文的整体上来,借助看图,融进自己的体验和想象,具体叙述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发展认识、发展思维离不开发展学生的语言。叶老师在学生阅读理解过程中十分重视语言训练。 一是重视听和说的训练。 口语训练的要求, 随着阅读理解的加深而逐步提高,由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等各在什么地方说一二句话,到围绕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说一段话。 二是重视词语教学。 领悟到列宁有丰富的知识,靠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利用蜜蜂采了蜜要回蜂房这个特点才找到养蜂人的。 三是重视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形式多样, 有的由朗读引出要思考的问题,有的通过朗读理解词语的意思,有的是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把课文变成有声的言语,受到教育和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