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苏教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556847 上传时间:2020-11-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苏教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苏教版本次执教六年级下册第 9 课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 一课,共经历了 3 次比较大的教学调整,结合这 3 次教学调整,谈谈自己在磨课过程中的感受。初次教学,一心想着以水资源为例,引发学生对自然资源匮乏的相关思考。课堂中首先让学生感受到水资源给人类带来的优美环境、 提供的丰富水产品, 紧接着出示课文中的案例水乡闹水荒,让学生思考,水资源如此充沛的江南地区为何会面临水资源匮乏的窘境。学生以此为线索,明确“污染”和“浪费”是水资源匮乏的最根本原因, 继而谈论起如何才能减少污染、 节约用水,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出了体验、 想出了办法。 一节课在连续不断的

2、师生对话中收场, 教师的语言很丰富, 学生也谈到了自己的体会, 但是总觉得这样平常的师生对话并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学生仅仅是跟着教师的提问循规蹈矩地答题, 没有任何突破。经过反思,便有了第二次的教学改进。第二次教学,我把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引进课堂, 将课堂分为三个板块:首先是认识水资源的现状; 其次探讨当下水资源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最后想想对策。课堂中,我采用大框架式教学,把课堂主阵地完全放开给孩子们,采用抽签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 6 组学生分为 3 部分,各自解决一个问题即可。课堂中的时间也全部交给学生, 教师在此仅仅是引导者和启发者, 用不停的追问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这堂

3、课中, 学生们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发挥, 他们小组合作的方式令人惊叹;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大有长进。课堂 40 分钟里,孩子们畅所欲言,将自己的见解分析得面面俱到。 这一堂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顺利结束了。观察这堂课,孩子们在探讨水资源的现状和对人类的影响这两个板块中,能力的确得到了提高。但是就品德课程的标准来说,学生知情了,明理了,如何才能顺利导行呢?在这节课中, 孩子们到最后一个环节貌似都能谈到如何节约水资源,自己家中是如何如何做到的, 但都是空谈,这些大道理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完全不需要我们在课堂中重复咀嚼。 所以,静下心来细细思考, 总觉得这堂课仍旧缺乏一点东西。第三次教学,在第二次的设

4、计基础上, 重点解决导行的问题, 在品德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是根本, 学生只有在课堂中学会怎么做, 才能在课堂之后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养成。 所以,我将最后一个说理的环节舍弃了, 改变成一个实践类的课堂作业。1、2、请你用现有的道具,实现“一水多用”的节水策略。请你观察一下桌子上的洗衣粉和洗衣液,说说他们之间的区别。3、标语吗?学校新引进了一批饮水装置,你能为他们布置一些节水宣传这三个问题,涵盖了学生的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 给了学生实际生活中用水方面的切实指导,在课堂上,学生先把清水淘米,然后洗菜,最后还端来了教室门外的吊兰, 将废水用于浇花; 学生仔细观察了洗衣粉和洗衣液的区别, 经过讨论,大家得出这样的结论:洗衣粉的去污效果好,但是残留物较多,且在水中不容易被分解, 洗衣液的去污效果不及洗衣粉, 但是所造成的污染较少, 各个家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我想,经过这三个实践作业, 孩子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在生活中节水的方式方法,并且能立竿见影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综上所述,品德课,要让孩子真正动起来。做,永远比说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