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学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07879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内容和学情分析:本单元以海洋资源开发为社会背景,把分离与提纯物质、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的转化等基本方法与观念的学习渗透在对海水综合利用的认识之中,把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和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实质的认识渗透在海水“晒盐”、海水“制碱”之中,注重“STS”的观念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的教育。绝大多数学生熟练掌握了本单元大部分知识点,但对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不是十分清晰,对于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还有困难,对于混合物分离和物质转化的方法和观念还需继续提升,本节课要通过情境创设、精选题目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复习目标:1通过回顾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

2、及其利用,深化对海水“提镁”、海水淡化、海水“晒盐”、海水“制碱”的认识,总结分离与提纯物质的基本方法、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转化的基本观念。2通过习题练习,深化对结晶、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纯碱的性质、盐的通性、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复习,找出本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复习重难点:重点是 形成知识网络;难点是 分离与提纯物质、 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转化的基本方法和观念的形成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课前准备: 多媒体;复习课件;学生最好课前完成复习学案。单元知识网络:复习学案导学(具体见最后)复习过程设计:情境创设知识回顾方法

3、提升中考链接构建知识网络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情景创设: 投影中国南海地图。观察。提问: “南海之争”除了涉及主权之争外,还为哪般?导入复习课:那你对于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及其利用有哪些了解?知识回顾 (整体):肯定学生的回答, 引导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与补充。 板书 1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思考并回答:海洋资源。小组内交流, 派学生代表回答。主要涉及: 海洋资源类型,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阳离子、 阴离子、 盐等,海底蕴藏的主要矿物,海水利用等。利用国际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复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复习热情。巩固学生对与海洋化学资源及其利用的认识,引导找出知识点间的联系与不同之处,帮助学生

4、将知- 2 -提问:分析上述从海水中获得各组内交流, 派学生代表识系统化、网络化。物质的过程, 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回答。些属于化学变化? 板书 2知识回顾 (分离与提纯物质):提问: 1、回顾海水淡化方法,先独立完成复习学案海水晒盐的方法及过程?相关内容,然后组内交流,2、回顾溶解度概念、影响因素,派代表回答问题。溶解度曲线中点、线、面含义,结晶使学生巩固对于海水淡化方概念、方法、适用对象?法,海水晒盐方法、过程,粗盐提3、粗盐提纯步骤,精炼过程?纯,结晶、溶解度概念及溶解度曲肯定学生的回答,引导全班同学线含义的掌握,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交流与补充并适当板书。体系,为下面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方 板书

5、 3法 提升做好铺垫。- 3 -中考链接1:( 2012济宁) 14从海水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图:其中,滤液一至滤液二之间需进行三步操作:操作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除去滤液中的Ca2+操作二:加入过量的 X,除去滤液中的2+Mg操作三:加入过量的氯化钡,除去滤液中的2SO4请回答:( 1)操作中的物质 X 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为最终获得精盐,操作、和后还需增加的操作是;( 2)滤液二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全体同

6、学交流、解析。答案:( 2012济宁) 14(1)氢氧化钠溶液或过滤;( 2)除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方法提升 (分离与提纯物质):提出问题: 归纳总结分离混合物与提纯物质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组内交流、讨论,回答肯定学生的回答,引导全体同问题。学交流并归纳总结。理解并掌握。指出提纯原则: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减少产品)、易分(气体、水、沉淀)。变式练习:(2012 荷泽) 7.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 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NaCl 溶液Na2CO3过量盐酸,加热BCuOCu灼烧复习巩固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以中考试题形

7、式强调知识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面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方法提升做好铺垫。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掌握分离与提纯物质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CKClKClO3MnO2,加热DO2H2O浓硫酸,干燥(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全体同学交流、解析。答案:( 2012荷泽) 7. C中考热点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2012青岛) 1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 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 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 10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

8、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C t 1时, 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2012东营) 11(6 分)右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对 A 物质来说, a 点的意义是。( 2)将 t 1140g A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 2时,可用图上的点表示, 此时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然后再加入A 物质 40g,可用曲线上的点表示。t 2时 A、B、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若将 d 点温度下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物质。(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

9、内交流,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全体同学交流、解析。答案:( 2012青岛) 15 B( 2012东营) 11 t 1时每 100 克水溶解 40g A 物质达到饱和 b不饱和cA BC C知识回顾 (物质的转化):提出问题:1、回顾海水提镁、海水制碱的工艺流程及原理?2、回顾纯碱的性质、用途,盐先独立完成复习学案的通性,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实质、相关内容,然后组内交流,范围?派代表回答问题。肯定学生的回答, 引导全班同学交流与补充并适当板书。 板书 4关注中考,强化热点、重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巩固对于海水提镁、 海水制碱的工艺流程及原理,纯碱的性质、用途,

10、盐的通性,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实质、范围等- 5 -方法提升 (物质的转化):提出问题: 思考实现物质转化的组内交流、讨论,回答依据是什么?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肯定学生回答,予以赞赏。种类不 变。中考链接2:( 2012青岛) 29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我市规划 确立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海水综合利用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参与解决并填空:问题一、海水制镁过程中如何富集镁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

11、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_ 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填“甲”、“乙”或“丙” )。问题二、粗盐纯化过程中如何除去可溶性杂质?粗盐中含有硫酸钠、 氯化钙等杂质。 提纯时, 先向粗盐水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目的是完全除尽 _ ;再加过量的 _ 溶液, 除去杂质阳离子; 滤去沉淀, 向滤液中加入 _,将溶液的 pH 调为 7,即得到精盐水。问题三、海水“制碱”的产物成分是什么?同学们从某企业取回少量碳酸氢钠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样品,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甲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乙的猜想: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丙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氢氧化钠。他们做出上述三种猜想的科学依据

12、是_ 。【实验、记录与分析】- 6 -知识点的掌握,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使学生掌握实现物质转化的依据及基本思路与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利用中考试题激发和调动学生解题热情,培养学生应用所掌握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丙的猜想1中,加水完全溶液,不成立再加入 _取步骤 1 反应后只有甲的2的溶液与试管中猜想成立_(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全体同学交流、解析。答案:( 2012青岛) 29 问题一:丙问题二:硫酸根离子( 或硫酸钠 )碳酸钠稀盐酸问题三: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13、的种类不变( 或元素守恒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过量氯化钙溶液生成白色沉淀2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投影 课中检测(可以参考使用助学之“单元检测”栏目)1( 2012泰安)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加入水;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BCD2. ( 2012枣庄)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C 40 时, 70 g 水最多可溶解乙30 g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3( 2012滨州)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

14、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钠等。下图为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该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4. ( 2012潍坊)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A.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中加入4.5KNO3 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均为不饱和溶液D. 可析出 53.9gKNO3 晶体5( 2012济南)现有40.6g 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煅烧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原混合物减少15.4g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

15、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A 14gB 18gC 16.24gD 29g6(2012济南) 有一无色溶液X,分成三等分, 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BaSO4 固体、 CaCO3固体、 Mg( OH)2 固体,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无色溶液X 是下列各项中的()A水B稀盐酸C Na2CO3溶液D酚酞试液7( 2012济宁)甲乙丙丁四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废液中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下表;检测小组检测结果甲组KCl、 KNO3、 KOH、 HCl乙组KCl、 KNO3、 K2CO3、 HCl丙组KCl、 KNO3、 K2SO3、 KOH丁组KCl、 KNO3、 K2CO3、 KOH其中,检测结果合理的是()

16、A甲组、乙组B丙组、丁组C甲组、丙组D乙组、丁组8( 2012东营)“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 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 NaOH溶液来“捕捉” 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方法的优点是没有能耗B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D“反应、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9. ( 2012潍坊)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知识回顾】1. 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2. 盐酸、氢氧化钠

17、溶液能导电- 8 -【分析归纳】氯化氢溶于水:HCl Na+ +Cl -+-氢氧化钠溶于水:NaOH Na +OH结论:溶液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 _。【探索发现】(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归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反应的实质: H +OH - H2O,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 H +和 OH -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粒子数目减少。( 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归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反应的实质:(略)。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_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 提

18、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 3) 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2HCl=2NaCl+H O+CO为例,反应实质:+2-2H +CO3223_ 。【总结规律】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_ 。10( 2012泰安)小明同学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某品牌纯碱(杂质为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1.0g 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 10.0%氯化钙溶液;将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到的白色固体。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烧杯烧杯烧杯加入 10.0%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55.5120.0

19、150.0白色固体的质量( g)5.010.010.0(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结果精确到( 2)在右图中绘 制出白色沉淀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图上要注明白色沉淀、氯化钙溶液的相关质量) 。答案: 1. D 2. B 3. C 4. C 5. B 6. B 7. B 8. B+ 2-9. 【迁移运用】 2Na+SO4- 9 -【探索发现】 (1)NaOH+HCl=NaCl+H 02(2)BaCl2+2-( 只写一种不得分 )+Na SO =BaS0 +2NaCl ,Ba 和 SO22444(3)H20+CO2 ( 只写一种不得分 )【总结规律】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

20、减少( 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即得分)10. 由实验数据可知,11.0g 样品中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最多生成10.0g 碳酸钙。(1)解:设要生成10.0g碳酸钙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Na2CO3+ CaCl 2 = CaCO3+ 2N aCl106100X10.0g106:100 = X: 10.0g解得 X=10.6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g/11.0g 100%=96.4%总结:请同学们把本单元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巩固课本内容, 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体系)。布置作业:助学 P149“单元检测”。教学反思:一、本节课改

21、变了以往复习课枯燥乏味的特点,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复习兴趣;以知识线索“海洋资源化学资源利用获取方法不同归类方法提升贯穿相关知识点”展开复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重新“揉和”,耳目一新;精选2012 年山东省各地市中考试题激发和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二、本节课重视引导学生找出本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重视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以“方法提升”使学生掌握分离与提纯物质、实现物质转化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三、课中检测精选了 2012 年山东省各地市中考试题的各类试题,涉及本单元大部分知识点,有一定的难中易区分度,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中考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乐趣。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现了课堂容量的最大化,但是复习课需要涉及的内容太多,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在往后的教学中还要融汇相关知识的应用。(知识网络见下页)知识网络1:- 10 -知识网络2:-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