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分析.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22093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觉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视觉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视觉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视觉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觉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视觉分析1视觉分析的意义道路设计时除应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汽车运动力学等方面的要求以外, 还必须考虑驾驶员的心理和视觉上的反映。 汽车在道路上快速行驶时, 驾驶员通过视觉、 运动感觉和时间变化感觉来判断道路线形条件、 路面条件以及其他交通信息, 其中接受这些信息的主要是视觉,因此,视觉是连接道路与汽车的重要媒介。从运动视觉出发研究道路的空间线形与周围景观的配合是现代较为先进的设计理论, 这样能充分的保持线形的连续性,使行车具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2驾驶员的视觉规律驾驶员的视觉规律与车速密切相关,车速越高,则视线的集中点越远,视角越小。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和心理紧张程度

2、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在汽车高速行驶时,驾驶员对前景细节的视觉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视角也随车速的增加逐渐变窄。由上所述, 驾驶员在高速行车时,主要注意力是用来观察视点较远路段的线形状况,因此,必须使驾驶员能准确地了解线形,避免由于判断失误而导致交通事故。二、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道路的线形状况是指道路的平面和纵断面所组成的立体形状。线形设计首先从路线规划开始, 然后按照选线、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过程进行,最终展现在驾驶员面前的平、纵、横三者组合的立体线形,特别是平、纵线形的组合对立体线形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是指在满足汽车动力学和力学要求的前提下,

3、研究如何满足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连续、舒适,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良好的排水条件。特别在高等级公路的设计中必须注重平、纵线形的合理组合。(一)平、纵线形组合的一般设计原则1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线的连续性。任何使驾驶员感到迷惑和判断失误的线形都有可能导致操作的失误,最终导致交通事故。2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均衡。它不仅影响线形的平顺性,而且与工程费用密切相关,任何单一提高某方面的技术指标都是毫无意义的。3为保证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必须选择适合的合成坡度。4注意和周围环境的配合,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特别是在路堑地段,要注意路堑边坡的美化设计。(二)平曲线和竖曲线的组

4、合1平曲线和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这种组合是使平曲线和竖曲线相互对应,竖曲线的起终点落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即“平包竖” 。图,而且可以取得平顺而流畅的效果。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如果平、 竖曲线的顶点错开不超过曲线长度的四分之一, 即可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2平、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竖曲线的线形,其中一方大而平缓时,另一方切忌不能形成多而小。一个长的平曲线内有两个以上的竖曲线, 或一个长的竖曲线内含有两个以上的平曲线, 从视觉上都会形成扭曲的形状,见图根据德国统计资料表明,如果平曲线的半径小于1000m,竖曲线的半径大约为平曲线的10 20 倍时,即

5、可以达到均衡的目的。3明、暗弯与凹、凸竖曲线的组合明弯与凹形竖曲线及暗弯与凸形竖曲线的组合是合理的,比较符合驾驶员的心理反应和1视觉反应。对于明弯与凹形竖曲线及暗弯与凸形竖曲线的组合,当坡差较大时, 一般给人留下舍坦坡、近路不走,而故意爬坡、绕弯的感觉。搞山区公路设计,有时难以避免这种情况,但只要坡差不大,对行车的影响也不是太大。4避免的组合对于平、 竖曲线的组合设计能够满足上述要求是最好的, 但有时往往受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满足,这时应避免如下组合的出现。( 1)要避免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二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外观; 前者会使驾驶员操作失误, 引起交通

6、事故; 后者虽无视线诱导问题,但路面排水困难,易产生积水。( 2)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对凸形竖曲线诱导性差,事故率较高;对凹形竖曲线路面排水不良。( 3)计算行车速度 40km h 的道路,应避免在凸形竖曲线顶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前者失去诱导视线的作用, 驾驶员须接近坡顶才发现平曲线, 导致不必要的减速或交通事故;后者会出现汽车高速行驶时急转弯,行车极不安全。三)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平面的长直线与纵断面的直坡线配合,对双车道道路超车方便,在平坦地区易与地形相适应,但行车单调乏味, 容易导致驾驶员的疲劳。 直线上只有一次变坡是很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包括一

7、个凸形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形线次之;直线中短距离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驼峰”和“凹陷”,看上去线形既不美观也不连贯,使驾驶员的视线中断。 因此,只要路线有起有伏,就不要采用长直线,最好使平面路线形随纵坡的变化略加转折, 并把平、 竖曲线合理地组合。 尽量避免驾驶员一眼能看到路线方向转折两次以上或纵坡起伏三次以上。(四)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道路作为一种人工构造物,应将其视为景观对象来研究。修建道路会对自然景观产生影响,有时还会产生一定破坏作用。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反过来又会影响道路上汽车的行驶,特别是对驾驶员的视觉、心理以及驾驶操作等都有很大影响。平、纵线形组合必须是在充

8、分与道路所经地区的景观相配合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即使线形组合满足有关规定也不一定是良好设计。对于驾驶员来说, 只有看上去具有滑顺优美的线形和景观, 才能称为舒适和安全的道路。对计算行车速度高的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与周围景观配合尤为重要。道路线形设计首先是从路线规划开始的,然后按选线、 平面线形设计、 纵面线形设计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过程进行, 最终是以平、 纵组合的立体线形展现在驾驶员眼前的。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所选择的实际行驶速度,是由他对立体线形的判断做出的,这样,立体线形组合的优劣最后集中反映在汽车的车速上。如果只按平面、 纵面线形标准设计, 而不将二者结合考虑,最终不一定是良好的设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是指在满足汽车运动学和力学要求前提下,研究如何满足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连续、舒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良好的排水条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