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644876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F的力 物体经过 M 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F 在 MN 、 OP 段做功分别为 WMN 、 WOP,功率分别为 PMN、 POP,则A WMNWOPC PMN POPD PMN POP【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物体经过M 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得MN 的距离等于OP 的距离,根据功的公式W=FS可知:在F 相同和S 相同的情况下,W 应该相同,所以AB 均错误;在做

2、功相同时,MN 段所用时间是OP 段时间的2 倍,根据P=W/t ,得出PMNPOP;答案选D2 立定纵跳摸高是中学生常见的运动项目,起跳前先屈膝下蹲,然后脚掌用力蹬地,伸展身体,两臂上挥,竖直向上跳起至最高点,小刚同学在一次立定纵跳摸高中消耗的能量约为( )2345A3 10JB 3 10JC 3 10JD 3 10J【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中学生重力的平均值约600N,当起跳后重心升高的高度为: h=0.5m;在起跳时所消耗的能量用来增加了同学的重力势能了,所以当该同学跳起后增加的重力势能最大值是:2E=W=Gh=600N 0.5m=300J=3 J,10故 A 正确, BCD

3、错误;应选 A3 一位父亲与他6 岁的儿子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爬相同的楼梯,儿子体重小做的功少B爬相同的楼梯,父亲体重大做的功多C爬相同的楼梯,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的功率大D爬相同的楼梯,儿子坐电梯先到达,儿子的功率大【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B由题知,他们上相同的楼梯,h 相同,父亲的体重G1 大于儿子的体重G2,根据爬楼做功 WGh ,所以父亲爬楼做功W 1 大于儿子爬楼做功W2,即 W1 W2,故 A、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父亲爬楼做功多,父亲比儿子先到达,做功时间少,根据大,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WPt可知父亲做功功率D儿子坐电梯先到达,但爬

4、楼过程中儿子没有施加力,儿子做功为0J,做功功率为0W,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4 如图是一个光滑的轨道某小球从轨道的O 点出发,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球始终没有离开轨道,你认为小球最远可以运动到A a 点Bb 点C c 点D d 点【答案】 C【解析】【详解】本实验中,由于轨道是光滑的,没有摩擦力,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故小球从O 点由静止释放,始终没有离开轨道,最远可以滚到与O 点等高的 c 点,故选C。5 九年级的小黄同学一口气从一楼跑到四楼教室,所用时间为30 s。他上楼过程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A1.5 WB 15 WC 150 WD 1500 W【答案】 C【解析】

5、【分析】【详解】一层楼的高度约为 3m,三层高度约为 9m,九年级的同学体重大约为 50kg,则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约为W=Gh=mgh=50kg10N/kg 9m=4500J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W4500JP150Wt30s故 ABD,都不符合题意, C 符合题意。故选 C。6 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如图所示),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下列关于乒乓球机械能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由水的内能转化来的B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C是由乒乓球的内能转化来的D是由乒乓球的化学能转化来的【答案】 B【解析】【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

6、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详解】松手后,乒乓球上升到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上升的过程中,水的重心不断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乒乓球的机械能。故选 B。7 一个超级惊险项目18 米长悬崖秋千惊现重庆某公园!小明被缆绳拉到6 层楼的高度,释放后自由摆动冲向峡谷(如图所示),伴随着人们的惊呼声,秋千越荡越低。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秋千荡回来经过最低点时,小明的机械能最大B整个过程小明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不变C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明的动能为零D在向下摆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答案】 C【解析】【详解】A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

7、称,由于秋千与空气摩擦,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秋千第一次在最高点时,机械能最大, A 错误;B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由于秋千与空气摩擦,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整个过程小明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变小,B 错误;C秋千荡到最高点时,秋千速度为0,所以小明的动能为零,C 正确;D在向下摆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绝大部分转化为动能,D 错误。故选C。8 李明同学,一次缓慢地从一楼走上五楼,另一次则急促地跑上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做的有用功相同,功率不同B两次做的有用功和功率都相同C两次做的有用功不同,功率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 A【解析】【详解】李明同学的体重不变,上楼的高度不变

8、,根据公式WGh 可知两次上楼过程所做的有用功相等;缓慢走上去用的时间比跑上去用的时间多,且前后做的功相等;根据公式WPt可知,走上去做功的功率小于跑上去做功的功率。故选 A。9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20N 的物体在2s 内匀速提升2m,拉力 F 等于 12N。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40JB拉力所做的总功为48JC拉力 F 的功率大小为20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答案】 C【解析】【详解】A根据公式可得W有用Gh20N2m40J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s2h22m4m根据公式可得W总Fs12N4m48J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拉力的

9、功率W总48J =24WPt2s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100%40J 100% 83.3%W总48J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10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B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C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答案】 D【解析】【详解】A 由图知,第一次物体的速度较大,第一次物体的动能较大,故A 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不同,所以木块两次所做的功不同,由W=Fs 可知,但是在

10、没有指出是相同时间内,因此不能比较二者做功多少,故 B 错误;C由 A 分析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相等,故C 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由功率的变形公式同,第一次速度v 大,所以功率大,故D 正确。P=Fv 可知,力F 相11 如图,一辆电动车在月球表面(月球面附近无大气层)沿着平直轨道行驶,物体对于车静止,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M 相A电动车动能一定增加B M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C此时小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若电动车急刹车,M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左【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中彩旗展开的方向可知,电动车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所以动能有可能增大也

11、有可能减小,故AC 错误;B不管电动车是向右加速,还是向左减速,相对车静止的物体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故 B 正确;M 都有向左运动的趋势,D若电动车原是向右加速运动的,急刹车时,车的速度减小或停下,而 M 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右运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应向左,才能让 M 相对车静止。若电动车原是向左减速运动的,急刹车时, M 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左运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应仍然向右,才能让 M 相对车静止,故 D 错误。故选 B。12 一位初中生用30s 从坡底爬上了9m高的山坡他爬坡时的功率与下列哪一个最接近()A几瓦B十几瓦C一百多瓦D一千多瓦【答案】C【解析】

12、【分析】【详解】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体重约 500N 左右,山坡的高度为9m 登楼的功率:WGh500N 9m150W ,Pt30st可见,他爬坡时的功率与C 选项最接近;故选 C。13 如图所示,一个玩具弹簧放在斜面上端,将弹簧弯曲一定程度后释放,弹簧沿斜面向下翻滚弹簧在运动过程中,有哪些机械能发生了转化A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B只有动能和弹性势能C只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D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发生了转化【答案】 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玩具弹簧放在斜面上端,将弹簧弯曲一定程度后释放,弹簧沿斜面向下翻滚首先将弹簧作为一个简单对象考虑,向下翻滚过程中,质量不变,但高度降低了,所以重力势

13、能会减小;弹簧弹起后,另一端接触斜面时,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且减小的重力势能,会转化弹簧的弹性势能,即弹簧的弹性形变变大;弹簧弹起时,弹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所以这个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发生了转化,故D 正确14 一个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如果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如图甲所示; 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 t=1s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0B当 t 在 24s 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5NC当 t 在 46s 内,拉力 F 的功率为6WD当 t 在 26s 内,木块的

14、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乙可知,物体在t=1s 时受到的拉力为1N,由图丙可知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为1N,故 A 错误;B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 内受到的拉力为3N,由图丙可知 46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直线运动,在 46s 内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拉力为3N;由图乙可知在24s 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粗糙程度、受到的压力不变,所以在24s 内受到的摩擦力为 3N。故B 错误;C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 内受到的拉力为3N,由图丙可知 46s 内物体做速度为 2m/s的匀速运动直线运动,此时拉力的功率WFs3N2m/s 6WPF

15、vtt故 C 正确;D在 26s 内,木块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机械能在不断变化,故D 错误。故选 C。15 如图是某山地的等高线图,数字表示海拔高度,其单位是米。质量是8:00 从 A 点出发, 8: 50 到达 B 点的观景台;质量是50kg 的小旋早上60kg 的小凯早上7: 40 从 C 点出发, 8: 50到达D 点的半山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们对自己做的功一样多B小凯的平均功率较小C 8:50 分时,小旋的动能一定小于小凯的动能D 8: 50 分时,小旋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小凯的重力势能【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 60kg 的小凯从A 点到达 B 点做的功为W凯

16、 =G1h1m1gh160kg10N/kg(600m400m)51.2 10 J ;质量是 50kg 的小旋从C 点到达D 点做的功为W旋 =G2h2m2 gh250kg10N/kg(400m200m)1 105 J ;小凯做的功多,故A 错误;B小凯的运动时间为t18:508:0050min3000s ;平均功率为P1W凯1.2105 J40W ,t13000s小旋的运动时间为t28:507:4070min4200s ,平均功率为P2W旋1 105 Jt 223.8W ,4200s小凯的平均功率较大,故B 错误;C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由于不知道8: 50 分时的他们的速度,所以无法比

17、较动能的大小,故 C 错误;D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所处的高度有关,小凯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都比小旋的大,所以小旋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小凯的重力势能,故D 正确。16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 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 t 1 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B t2 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C t3 时刻小球的重力势能最大D t 2 到 t3 时间内,小球的

18、动能先增加后减小【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象可知, t1 时刻弹力为 0,此时小球刚接触弹簧,在重力作用下小球继续做加速运动,动能继续变大,故 A 错误;B t 2 时刻小球速度为0,此时动能最小,故B 错误;C t3 时刻,此时小球离开弹簧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还未达到最高点,重力势能还会继续增大,故 C 错误;D t 2 到 t3 时间内,小球在弹力的作用下先加速上升,动能变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继续上升时重力大于弹力,小球做减速运动,动能变小;综上所述t 2到 t 3 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变大后减小,故D 正确。故选 D。17 小明用台

19、秤研究人在竖直升降电梯中的运动他先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自己的体重为500 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电梯从t=0 时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t=11 s 时停止,测得台秤对自己的支持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02 s 的过程中,小明的动能不变B 2 s10 s 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 10 s11 s 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D 011 s 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增大【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0 2s 的过程中,小明由静止开始下降,所以小明的动能增大,故A 错误;B 2s 10s 的过程中,小明在匀速下降,重力势能减小,但动能不变,故B 错误;C 10

20、s 11s 的过程中,小明在做减速运动,故动能减小,同时小明是在下降,高度是在降低的,所以重力势能在减小,故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C 正确;D 0 11s 的过程中,小明下降了一段距离,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不断减小,故D错误;故选 C18 农村建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 400N 的拉力,将重600N 的建材在10s 内匀速提高3m。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滑轮的机械效率=75%B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C滑轮自身的重力为100N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小为3m【答案】A【解析】【详解】AB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W 有用

21、 =Gh=600N3m=1800J,因为是动滑轮,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提高距离的2 倍,即 6m,则拉力做的总功为:W 总=Fs=400N6m=2400J,所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W有用 100%= 1800J 100%=75% ,W总2400J故 A 正确, B 错误;C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为:1F( GG动),2那么动滑轮的重为:G 动 =2F-G=2400N-600N=200N,故 C 错误;D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h=2 3m=6m,故 D 错误;故选 A。19 如图甲所示,重为160N 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水平向左的拉

22、力F1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 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了1m ,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的功率 P =60W11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20N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40N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 所做的功W2=80J【答案】 C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甲可知,绳子承担物体受到的拉力的段数n 为 2,物体以 3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拉力作用下绳子末端的速度为v2v物23m/s6m/s则物体向左运动时,由WFs1PFv 可得拉力 F 的功率ttP1F

23、1v20N6m/s120W故 A 错误;B图甲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而绳子承担力的段数 n 为 2,所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2F1220N40N故 B 错误;C物体向右运动时,由于物体和地面没有改变,则所受摩擦不变,方向向左,同时物体向左还受到两股绳子施加的拉力,每股绳子的拉力为 20N,物体右侧的滑轮为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为 2F2,则有2F22F1f80N解得 F2 =40N,故 C 正确;D在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时,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 所做的功W2F2 s240N2 1m80J故 D 正确。故选 CD。20 班里组织一次“比一比上楼时的功率”活动,从一楼登上五楼,比谁的功率最大。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 五楼到一楼的高度H; 从一楼到达五楼所用的时间T; 每个同学的体重G; 四楼到五楼楼梯的长度L。AB C D 【答案】 D【解析】【详解】由功率公式得WGHPTT学生都是从同一栋楼中的一楼到五楼,所以H 高度相同,没有必要测量高度H 的大小了;学生自身重不同,爬楼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必须测出各个体重和所用时间,这样可对比出不同学生上楼时的功率大小关系了。故选 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