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发展概况.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6510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发展概况关键词:甲烷氯化物,生产,消费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是在20 世纪 50年代形成小型工业装置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起步、初级发展、高速发展3 个阶段。一、国内甲烷氯化物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 (20 世纪 5070 年代 )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起步于上世纪50 年代,当时在四川进行以甲烷直接氯化法为主的中试和工业规模试验。1958 年四川永川天然气化工研究所借鉴罗马尼亚经验,建成了 42 吨 /年天然气热氯化法生产二氯甲烷中试,1965 年由四川自贡鸿鹤镇化工厂 (当时名称,下同 )建成了 2200 吨 /年二氯甲烷工业规模试验装置;1965 年 6 月,重庆天然气化工研究

2、所建成了我国天然气热氯化法制四氯化碳 500 吨 /年中试装置,于 1979 年 10 月在四川自贡鸿鹤镇化工厂建成 1000 吨/年生产装置,并投入生产。2、初级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自贡鸿鹤化工厂在工业规模试验装置的基础上,开发了天然气热氯化法生产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装置; 重庆天然气化工研究所开发的四氯化碳生产技术也日趋成熟。在自贡鸿鹤化工厂扩大其天然气热氯化法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生产装置生产能力的同时, 在重庆、四川泸州等地也相继建成一批天然气热氯化法生产四氯化碳生产装置, 使天然气热氯化法二氯甲烷、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的生产能力达到 6.6 万

3、吨 /年。在这期间天津化工厂和湖南株洲化工厂用氯油法生产三氯甲烷装置的生产能力分别达到 1.2 万吨 /年。国内有机硅生产起步于上世纪80 年代,所需原料一氯甲烷大部分为农药敌百虫生产中的副产物, 仅在北京第二化工厂和江西星火化工厂建有以甲醇为原料的一氯甲烷生产装置,生产能力约为5000 吨/年。至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全国甲烷氯化物生产能力约为8.3 万吨 /年,产量约为 5.1 万吨 /年。表 1 1988年国内甲烷氯化物装置能力、产量产品名称装置能力产量产能比生产方法(吨/年)(吨)(%)一氯甲烷5000150030.02农药副产、甲醇法二氯甲烷10100350034.98热氯化

4、光氯化三氯甲烷282002200077.83热氯化、光氯化、氯油法、乙醛法四氯化碳395002370059.94热氯化、甲醇法、二硫化碳法合计828005070061.203、高速发展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这一时期经历了由高速发展到因受国外进口产品倾销而停滞及我国对国外倾销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后,行业又重新得以高速发展的起伏。在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我国的甲烷氯化物生产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规模小,能耗高,产品质量差, “三废 ”排放量大,设备腐蚀严重等,因此,开工率低。 90 年代初浙江巨化公司引进了日本德山曹达甲醇法生产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国内

5、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以此为标志,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基于我国甲烷氯化物的消费量逐年提高,自 19921999 年国内消费年均增长为 19.83%,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上世纪90 年代前期年均增长为15.42%,后期则达到 23.25%,促进了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发展迅速,上世纪90 年代国内产量年均增长 15.77%。随着国内需求的增长和国内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外主要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采取了倾销等不公平贸易手段, 挤压国内正在发展的甲烷氯化物产业, 以达到继续占领我国市场的目标。在 90 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的几年中,国内产业因国外进口产品的倾销而遭受了损害,使得生

6、产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开工率下降,市场份额减少。国内甲烷氯化物生产代表企业浙江巨化股份公司和四川鸿鹤化工股份公司,提出对英国、美国、荷兰、法国、德国和韩国的进口二氨甲烷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并得到国家调查机关的支持, 2000 年立案, 2001 年初裁确认案件成立, 2002 年终裁,对上述国家进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 2003 年两企业又联合向国家调查机关提起对欧盟、 韩国、美国和印度的进口三氯甲烷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该案于 2004 年 4 月初裁,确认案件成立, 2004 年 11 月做出终裁。国内企业紧紧抓住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机遇, 在迅速恢复受损产业的同时,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7、迅速壮大自身实力。国内甲烷氯化物产能 1988 年为 8.3 万吨,到 2000 年为 21 万吨,到 2004 年又增加到 51 万吨,年产量 1988 年为 5.1 万吨,2000 年为 15 万吨,2004 年为 45 万吨。表 2 2000 年国内甲烷氯化物装置能力、产量产品名称 装置能力 产量产能比 生产方法(吨/年)(吨)(%)一氯甲烷497004030081.10甲醇法、热氯化法、副产物回收二氯甲烷270002160080.00热氯化法、甲醇法三氯甲烷597003690061.80热氯化法、甲醇法、氯油法四氯化碳735004890066.50热氯化法、甲醇法、氯油法合计20990

8、014770070.40图 1 2005年与 2006 年国内甲烷氯化物产能预计二、国内甲烷氯化物生产、消费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甲烷氯化物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迅速。2000 年表观消费量为 31 万吨,2004 年达到 75 万吨,年均增幅 24.7%。与此同时, 国内产能也迅速扩大, 2004 年产能达到 51 万吨, 2005 年能力已超过 100 万吨 /年,预计 2006 年将达到近 120 万吨 /年。年产量 2000 年约为 16 万吨, 2004 年达到 45 万吨,年均增长 29.5%。目前,我国还是甲烷氯化物纯进口国, 2004 年净进口量超过 29 万吨,占消费量的 3

9、9%。表 3 1992-2004年国内甲烷氯化物产量单位:吨年份1992199520002001200220032004一氯甲烷68644807056838.485790.996607.1110005.7二氯甲烷455810616199154830078400100500135000三氯甲烷1929645477458656710083000118100160000四氯化碳17555190364697057600694204314046190合计:4140981993160820229838316610.9358347.1451195.7表 41992-2004 年国内甲烷氯化物消费量单位:吨年

10、份1992199520002001200220032004一氯甲烷763048425570008600097000110000二氯甲烷1525630667106094111998114850163102190000三氯甲烷5455681787149172199458223362330576400000四氯化碳32140366437300157600694205311046190合计:101952156727376692426056493632643788746190图 2中国甲烷氯化物消费量、生产量分产品情况如下:1、 一氯甲烷一氯甲烷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硅, 约占一氯甲烷消耗量的 90%。我国现

11、有生产企业 10 多家,生产能力约 28 万吨,基本上为有机硅生产企业自备原料, 只有少量供应市场。素有 “工业味精 ”之称的有机硅,近几年发展迅速,从而带动一氯甲烷的发展, 2003 年全国有机硅产能约为 12 万吨,产量约 9.7 万吨, 2004 年产量达到 11 万吨,由于部分企业采用草甘膦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来生产有机硅单体,所以国产一氯甲烷基本能满足国内有机硅单体生产之需。图 3我国一氯甲烷消费量、产量2、 二氯甲烷二氯甲烷的消费量和生产能力随着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近几年也有很大的提高。国内表观消费量2000 年为 10.6 万吨, 2004 年达到 19 万吨,年均增长15.7%;国

12、内生产量 2000 年约 2 万吨, 2004 年达到 13.5 万吨,年均增长61%。二氯甲烷目前仍然是净进口,进口量2000 年 8.6 万吨, 2004 年下降至 6 万吨,下降了 60%,而出口量则由2000 年的 87 吨,到 2004 年增加到 6149 吨。图 4二氯甲烷消费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3、 三氯甲烷国内三氯甲烷 75%用于生产 HCFC-22,受国内 HCFC-22 发展的拉动,对三氯甲烷的需求不断增长,在 90 年代末,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2000 年国内三氯甲烷消费量约为 15 万吨,国内实际产量 4.6 万吨,进口量 10.3 万吨,占全部甲烷氯化物消费量的

13、68%。2004 年国内三氯甲烷的消费量已达到 40 万吨,年均增长27.8%,产量增加到 16 万吨,年均增长 36.6%,进口量为 24 万吨,年均增长 23.6%,呈现消费、生产和进口齐头并进的现象。三氯甲烷也有部分出口,但出口量很少, 2004 年仅为 22 吨。图 5三氯甲烷消费量、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4、 四氯化碳( CTC)四氯化碳是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四氯化碳主要用于制冷剂 CFC-11 和 CFC-12 的生产。四氯化碳是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受控物质,我国正步入限制使用期。 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 规定的要求, 我国从 1997年 7 月 1 日起,将 CFC

14、11 和 CFC-12 的生产和消费分别冻结在1995 年到 1997年三年的平均水平,并分阶段逐步削减,最终于2010 年停止使用。 2001 年开始我国已停止四氯化碳进口,国产四氯化碳能满足需求。国内消费量自2000 年逐年下降,由 1999 年的 8.28 万吨,下降到 2004 年的 4.6 万吨。前几年四氯化碳尚有极少量的出口, 2004 年已停止出口。(浙江省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局供稿)9 精神的三间小屋1 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启示。2 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3 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生活

15、在丰富的信息世界里,人们关注物质上的事物远远多过了精神层面的,这就造成了物质上富有,精神上却很匮乏的现象。而真正的幸福不仅仅取决于物质上的富有,还需要精神的富足。精神的富足,可以为人生铸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如何富足起来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学生自读课文。 2 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给文章分层,理清作者思路。明确: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 6) :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灵空间。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该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78) :分析如何建立第

16、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第二层(913) :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第三层(14 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第三部分(1819) :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教学提示】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细读 1 6 段,回答以下问题。(1) 第一部分可以分成两层,请你说说从哪里分开,并说一说两个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明确:第1 3段:写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由使用空间概念描述人的心灵引

17、出“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从而引发读者思考。第 4 6段:紧承前文内容,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这两层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的。这一部分引出下文对“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论述。【教学提示】说理文段落之间的关系一般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层层深入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2)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2阅读717 段,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明确:经常打扫,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2) 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

18、雅呢?明确:有事业心,选择自己爱好的、适合自己的事业,建设努力向上的小屋。(3)“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一句中, “鹊”指的是什么?“鸠”指的是什么?“鸠占鹊巢”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明确:“鹊”指的是“事业”。“鸠”指的是“事业之外的赘生物” 。“鸠占鹊巢”指的是赘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 (4)写第三间小屋时作者为什么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明确: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受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渐渐,有的人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了,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肯定事物的价值,常常以为众人所追求的就是

19、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使自己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所以说“唯独没有我们自己”。(5) 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呢?明确:安放自身需要思考,拥有独立的思想。(6) 请你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你是否尝试过如此构建“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理解基础上来审视生活,从而达到反思生活,审视自我精神世界,建构自我精神世界的目的。(7)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这三间小屋的。明确: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

20、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憎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能带我们真正的快乐。作者是按照层层深入的顺序来写这三间小屋的。3 细读第 18 19 段,概括这两段的内容。明确: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向人们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目标导学三:品味文本特色语言,体会文本艺术特征探究一:本文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做简要分析。探究结论一:文本虽然为说理文,但是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说理形象,文辞优美,增添了文章的美感和可读性。如“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以“精神垃圾”指心中的恨以及不

21、健康的情感;以“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指除掉那些不健康的情感,让关心、爱等健康的情感注入心间。探究结论二:语言富有哲理性。如“安放我们自身”“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等句子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都是对人生的高度审视,越读越妙,越品越见文章的深刻性。探究二:说说下面一段话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明确: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心中爱比恨多和心中恨比爱多两种内心世界进行对比,突出了两种内心世界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精神生活,一个快乐无比,一个悲戚压抑,给人

22、以警示。目标导学四:总结全文1 本文构思新颖独特。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己的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2本文是一篇融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阐述,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三、板书设计精神的三间小屋爱和恨打扫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健康的小屋)事业自我寻找选择自己适合和爱好的事业(努力向上的小屋)自身思考拥有独立的思想(庄严、真诚的小屋)撑起精神的世界大厦可取之处重视学法的指导,重文本理解,理性分析,从多个方面培养阅读能力。注重联系生活,学以致用,通过重点语句的分析使学生增强了对作者思想观点的理解。

23、在授课过程中,也会启发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对生活的领悟程度尚有欠缺,对文章的哲理美的体会尚不充分。10 岳阳楼记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及节奏并背诵全文。 2 赏析精练、生动的语言及精彩语段。3学习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4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1 课时一、导入新课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

24、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 ,作者范仲淹 (989 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

25、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写作背景: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一职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作。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

26、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目标导学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义 1 请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义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 和煦 )(2) 通:政通人和 顺利) 北通巫峡 通向)(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4)空:浊浪排空 天空)长烟一空 消散 )(5)一:一碧万顷数词“一” )长烟一空 全)(6

27、) 极:南极潇湘 至、到达 此乐何极 尽头)(7) 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8) 或: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通假字】(1) 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 )(2)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词类活用】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古今异义】 (1) 气象万千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特殊句式】(1)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 )

28、2)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状语后置 )(4)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定语后置 )(5) 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 )目标导学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朗读课文,尝试划分朗读节奏。以第二段为例,标示节奏:予/观夫/ 巴陵胜状,在 /洞庭一湖。衔 /远山,吞 / 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 / 备矣。然则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教学提示】概述文言文节奏划分: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停顿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应

29、停顿,动词与所带宾语、补语之间应停顿。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总之,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就必须以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为前提,再根据朗读停顿的规律综合分析判断。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以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3 整体感知,划分文章结构。明确:全文共5 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1)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第二部分 (24):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该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2) :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第二层 (3 4)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第三部分(5):

30、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第2 课时一、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精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 1 文章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明确: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怀,与一般的“迁客”不同。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作者写出了从岳阳楼看洞庭湖的哪些特点?明确:(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作者为什么忽然写“前人之述备矣” ,从写景中跳出来写人?

31、明确: “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引出全文的主体。 4第三段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明确:作者用“淫雨”“阴风”“浊浪”为主景,写就了一幅日星无光, “山岳潜形”,也使商旅不前,并且从暮色沉沉、 “虎啸猿啼”之际的画面,渲染出极“悲”的气氛。5 第四段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明确:作者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

32、活力的画面,渲染出“喜”的气氛。6 作者用哪些语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探究一:本文最后一段是文章的核心段落,请你说说拥有“古仁人之心”的人应该拥有怎样的悲喜态度及忧乐观。明确:拥有“古仁人之心”的人的悲喜态度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忧”时,则“居庙堂之高则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要“先天下之忧而忧” ;在“乐”时,要“后天下之乐而乐

33、 。探究二:作者在文中说道, “是进亦忧,退亦忧”。“进”指什么?“退”指什么?讨论并归纳: “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 ,在偏远地区做地方官。探究三: “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和有古仁人之心的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劝勉和规箴之意。目标导学二:探究与赏析,把握本文艺术特征1 范仲淹没有真的到过岳阳楼,只是借滕子京送来的一幅画便创出如此名篇,倘若范仲淹真去了岳阳楼,是否还能创作出如此佳作呢?明确:观点一:能创造出来,因为作者心怀天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因此,若范仲淹见过岳阳楼,仍旧能创出此类脍炙人口之佳

34、作。观点二: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便没有意思,这才让范仲淹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的做法,另说他的一套。但见过岳阳楼风景之人,难免为其美景所震撼,反而写不出“古仁人之心”的文章也未好说。2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一篇独到的议论文,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明确:从全文的结构来看,本文第一段为叙述,第二、三、四段为写景,最后一段发表议论。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率全文的作用,所以可以说这是一篇独到的议论文。3 你一定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到文章读来朗朗上口,除了抒情真切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造成这个结果呢?明确:也因为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同时也增加了朗读的流畅度。二、板书设计岳阳楼记叙述作记缘由描写抒情景物概述外景引起下文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骚人,登楼有感淫雨霏霏,感极而悲春和景明,喜气洋洋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取之处朗读文章,解读文章,欣赏文章,分三部分学习本文,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语言特色及深刻内涵。不足之处重点放在文章内容理解上,少有对文本字词的关注,这对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不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