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53199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8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学】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 是一种正盐, 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 E 是酸,当 X 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当 X 是强酸时, A、B、 C、 D、 E 均含同一种元素;当 X 是强碱时, A、B、 C、 D、 E 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请回答:(1)A 是 _, Y 是 _。(2)当 X 是强酸时, B 是 _。写出 C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_。(3)当 X 是强碱时, B 是 _,写出 D 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_ 。催化剂【答案】( NH4)

2、2SO2H2S2SO2 +O2 ?2SO3NH33NO 2 +H 2O=2HNO 3 +NO【解析】【分析】本题中 C、 D 的变化和 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C 的大 16 是题中一个最具有特征的条件,通过分析可初步判断 D 比 C 多一个氧原子, A 为( NH4) 2S,联想已构建的中学化学知识网络,符合这种转化关系的有:SO2 SO3, NO NO2 , Na2SO3 Na2SO4 等,由此可推断Y 为 O2,由于 E 为酸,则 D 应为能转化为酸的某物质,很可能为SO3、NO2 等,当 X 是强酸时 A、B、 C、 D、 E 均含同一种元素,则 B 为 H2 S,C 为 SO2, D

3、为 SO3, E 为 H2SO4, Z 为 H2O,当X 是强碱时,则B 为 NH3, C 为 NO,D 为 NO2, E 为 HNO3, Z 为 H2O,据此答题;【详解】(1)由上述分析推断可知, A 为( NH4 ) 2S, Y 为 O2,故答案为:( NH4) 2S; O2;(2)当 X 是强酸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 是 H2S, C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2SO ,故答案为: H2S;催化剂2SO +O2?2SO +O2? 2SO ;2323(3)当X 是强碱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 是 NH3,D 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为3NO 2 +H 2 O=2HNO 3 +NO

4、 ,故答案为: NH3; 3NO 2 +H 2 O=2HNO 3 +NO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由此推断D 比C 多一个氧原子,则Y 为氧气,以此逐步推断出其他物质。2 某城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5 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PM2.5(直径小于等于PM2.5 、 SO2、 NOx( 1)将 PM2.5 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离子K+4+42-3-NaNHSONOCl浓度 /m

5、ol L-14 10-66 10-6210-54 10-53 10-52 10-5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待测试样为_(填“酸”或“碱”)性,表示该试样酸碱性的c(H+ )或c(OH-)=_mol L-1。(2)煤燃烧排放的烟气中含有SO2 和 NOx,易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 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可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效果非常好。完成下列对烟气脱硝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_ ) ClO2-+( _) NO+( _) OH-=( _) Cl-+( _) NO3-+_( 3)为减少 SO2 对环境的污染,常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的气体燃料,并将烟气进行处理,吸收其中的 SO2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

6、的化学方程式:_。以下物质可以用来吸收烟气中SO2 的是 _(填字母代号)。a.Ca(OH)2b.Na2CO3c.CaCl2d.NaHSO3( 4)汽车尾气中 NOx 和 CO的生成及转化。汽车启动时汽缸温度高,汽缸中会生成NO,化学方程式为 _。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上催化转化器可使CO和 NO 反应转化为无污染、无毒性的两种气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答案】酸 10-43 4 43 4 2HO C+H2 OCO+H2 ab N2+O22NO2CO+2NO2CO2 +N2【解析】【分析】( 1)根据电荷守恒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

7、守恒配平方程式;( 3)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 和 H2;SO2 是酸性氧化物,能被碱性溶液吸收;(4)汽车启动时汽缸温度高,氮气和氢气在汽缸中会生成NO;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上催化转化器可使CO 和 NO 反应转化为氮气、二氧化碳。【详解】(1)根据表格数据,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是c(K+)+c(Na+)+c(NH4+)-2c(SO42-6-6-5-5-5-5-4 ,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原)-c(NO3)-c(Cl )= 4 10+6 10+2 10-2 4 10-3 10-2 10=-110则,溶液中应该含有带正电荷的氢离子,+ 4c(H )=1.0 10mol/L ,所以溶液呈

8、酸性;(2) 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由+3 降低为 -1, NO 中 N 元素化合价由+2 升高为 +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烟气脱硝过程的离子方程式3ClO -2 +4NO+3OH =3Cl +4NO3+2H2O;(3)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 和 H2,反应方程式是高温C+H2O = CO+H2;SO2是酸性氧化物,能被碱性溶液吸收,22Ca(OH) 呈碱性,能吸收SO 生成亚硫酸钙和水; Na2 322232ab;CO 呈碱性,能吸收SO ; CaCl与 SO 不反应 ; NaHSO 与 SO 不反应;故选(4)汽车启动时汽缸温度高,氮气和氢气在汽缸中生成NO,化学方

9、程式为是高温N2+O2 = 2NO;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上催化转化器可使CO 和 NO 反应转化为氮气、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催化剂应方程式为2CO+2NO=2CO2+N2。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是引起雾霾的重要物质,工业用多种方法来治理。某种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 NO、 CO、CO2、 SO2、 N2)的流程如图:已知: NO+NO2222322+2NaOH=2NaNO +H O2NO+2NaOH=NaNO +NaNO +H O(1)固体 1 的主要成分有 Ca(OH) 、 _(填化学式 )。2(2)若实验室需要配制-1NaOH 固体质量为3 mol LNaOH 溶液 1L 进行

10、模拟测试,需称取_g。(3)用 NaNO2 溶液处理含 NH4+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写出操作、现象与结论)。(4)验证废水中 NH4 已基本除净的方法是(5)气体 1 转化为气体2 时空气不能过量的原因是 _。(6)捕获剂捕获的气体主要是 _( 填化学式 )。(7)流程中生成的NaNO2 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 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 +I2+2NaI+2H2O; I2 可以使淀粉变蓝。根据上述反应,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有关试剂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 和 NaCl。需选用的物质是_(填序号 )。水 淀粉碘化钾试纸淀粉

11、 白酒白醋A B C D【答案】 CaCO334+2-22、 CaSO120 NH +NO =N +2H O 取少量处理后废水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无明显现象则可证明NH4+已基本除净 气体 1 转化为气体2 时,其中 NO:NO2 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 时才可以被 NaOH 溶液完全转化成 NaNO2,若空气过量,则与NaOH 反应生成 NaNO3和 NaNO2的混合溶液,因此空气不能过量CO C【解析】【分析】工业废气 (主要含 NO、 CO、CO2、 SO2、 N2)用过量石灰乳吸收,CO2、 SO2 与 Ca(OH)2 反应生成 CaC

12、O332、 CaSO,成为固体 1 的主要成分,此时气体 1 为 NO、CO、 N ;通入适量空气,主要与 NO 作用生成 NO2,成为空气2 的主要成分;通入 NaOH 溶液中,从产物 NaNO2看,前面通入的空气,只能将一部分NO 氧化为 NO2,否则生成的 NaNO2 中会混入NaNO3; NO2-与 NH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 和 H2O,气体 3 为 CO,被捕获剂捕获。【详解】(1)从以上分析可知,固体 1 的主要成分有 Ca(OH)2、 CaCO3、 CaSO3。答案为: CaCO3、CaSO3;-1进行模拟测试,需称取NaOH 固体质量为 3(2)若实验室需要配制 3

13、mol L NaOH 溶液 1L-1 1L 40g/mol=120。g答案为: 120;mol L(3)用 NaNO2 溶液处理含 NH4+废水时, NO2-与 NH4+反应生成 N2 和 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 +NO2-=N2 +2H2O。答案为: NH4+NO2-=N2 +2H2O;(4)验证废水中 NH4+已基本除净,可加碱检测气体的性质,方法是取少量处理后废水于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无明显现象则可证明NH4+已基本除净。答案为:取少量处理后废水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无明显现象则可证

14、明NH4+已基本除净;(5)由以上分析知,气体 1 转化为气体 2 时空气不能过量的原因是气体1转化为气体 2 时,其中 n(NO):n(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时才可以被 NaOH 溶液完全转化成NaNO2,若空气过量,则与 NaOH 反应生成 NaNO3和 NaNO2 的混合溶液,因此空气不能过量。答案为:气体1 转化为气体2 时,其中n(NO):n(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时才可以被NaOH 溶液完全转化成 NaNO2,若空气过量,则与 NaOH 反应生成 NaNO3 和 NaNO2 的混合溶液,因此空气不能过量;(6)由以上分析可知,捕获剂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答案为: C

15、O;2222-、淀(7)鉴别 NaNO 和 NaCl,需利用反应2NaNO +4HI=2NO +I +2NaI+2H O,所以需加I粉、酸,从而确定选用的物质是,故选C。答案为: C。【点睛】检验 NaNO23溶液,会生成2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和 NaCl,若使用 AgNOAgCl、 AgNOAgNO2 溶解,而 AgCl 不溶解,所以也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进行鉴别。3 工业上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工业制硝酸的生产中,B 设备的名称是 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此生产过程中,N2 与 H2 合成 NH3 所用的催化剂是_。 1909 年化

16、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 2007 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分别表示 N2、 H2、 NH3。图表示生成的NH3 离开催化剂表面,图和图的含义分别是_、 _。(3)在合成氨的设备(合成塔)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_ ;在合成硝酸的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 。( 4)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两种方法处理:碱液吸收法: NO+NO2+2NaOH 2NaNO2+H2ONH3 还原法: 8NH3+6NO27N2+12H2O( NO 也有类似的反应)以上两种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_ 。(5)某化肥厂用

17、NH3 制备 NH4 NO3。已知:由 NH3 制 NO 的产率是96%、 NO 制 HNO3 的产率是 92%,则制 HNO3 所用去的 NH3 的质量占总耗NH3 质量(不考虑其它损耗)的_%。【答案】氧化炉4NH3 5O催化剂4NO 6H2ON2H22铁砂网(或铁)、被吸附在催化剂+加热+表面 在催化剂表面, N2、 H2中化学键断裂利用余热,节约能源可使 NO 循环利用,全部转化成 HNO3NH3 还原法53【解析】【详解】(1)在工业制硝酸的生产中,氨的催化氧化在氧化炉中进行,故B 设备的名称是氧化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催化剂22+5O4NO+6H O。加热(2)分析工艺

18、流程知此生产过程中,N2 与 H2 合成 NH3 所用的催化剂是铁砂网(或铁);分析图示知图和图的含义分别是N2、 H2 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N2、 H2 中化学键断裂。(3)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合成氨的设备(合成塔)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利用余热,节约能源;在合成硝酸的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可使NO 循环利用,全部转化成 HNO3。(4)碱液吸收法中,只有当NO 和 NO2 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等于1: 1 时尾气才能吸收完全,且生成物亚硝酸钠有毒,而NH3 还原法生成物为氮气和水,对环境无影响,故两种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NH3 还原法。( 5)设生产硝酸的 NH3 的物质的量为

19、 1mol ,根据关系式: NH3 HNO3 和题给信息计算生成 HNO3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 96% 92%=0. 88 mol;根据反应: NH3+HNO3 NH4NO3 知与硝酸反应的NH3 的物质的量为0. 88mol ,故制 HNO3 用去 NH3 的质量占总消耗NH3 的质1mol量分数为: 100%=53%。1mol0.88mol4X、Y、 Z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英文字母,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X、 Y、 Z、 E、 F 为I.若 Y 是一种易溶于水,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 Y 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在工

20、业上可以用足量氨水吸收,化学方程式为_。(2) Z 的水溶液可以制得某种强酸-3E。实验室用 98%的浓 E( = 1.84g cm)溶液配制-1 稀 E 溶液 240 mL。l.5mol L 制该稀 E 溶液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和 _ ;II.若 Z 是淡黄色固体粉末。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由Z 和 CO2 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III.若 Z 是红棕色气体。( 1)试写出 Z 与水反应制备另一种强酸 F 的化学方程式 _。( 2) 2.0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 100mL 密度为 1.40g mL-1 质量分数为 63%的浓 F 溶液中,得到 Z 和 N

21、2O4(Z 和 N2O4 均为浓 F 溶液的还原产物 )的混合气体 1792mL(标准状况 ),向反应后-1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得到3.7g沉淀。则合金中铜与的溶液中加入 1.0mol L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_ mL 。【答案】 2NH3 H2O+SO2 =(NH4 )2SO3 +H2 O 250mL容量瓶2Na2O2+2CO2=2Na2CO3+O2?3NO2 +H2O=2HNO3+NO 2:3 1300【解析】【分析】I若 Y 是一种易溶于水,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Y 为 SO2;II若Z 是淡黄色固体粉末,则Z 为Na2

22、O2;III若 Z 是红棕色气体,则【详解】Z 为NO2, X 为N2 或NH3, Y 为NO。I.( 1)根据分析,Y 为 SO2, SO2 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在工业上可以用足量氨水吸收,生成亚硫酸铵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SO2=(NH4)2SO3+H2O,故答案为:2NH3?H2O+SO2=(NH4)2SO3+H2O。(2)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得硫酸,E 是硫酸。实验室用98%浓硫酸 ( =1.84mg?cm-3 )溶液配制1.5mol ?L-1 稀硫酸溶液240mL,依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可知,需用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25

23、0mL容量瓶,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II. 根据分析,Z 为Na2O2,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Na2O2 和CO2 制备O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 CO3+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III.( 1) Z 为 NO2 ,X 为 N2 或 NH3 ,Y 为 NO, NO2 与 H2 O 反应生成 HNO3 和 N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 3NO2+H2O=2HNO3+NO。(2) F 为 HNO3,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3.7g 沉淀为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镁,所以沉淀中氢氧根离子

24、的质量为3.7g-2g=1.7g ,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m1.7gnM17g0.1mol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离mol子的物质的量,设铜、镁合金中Cu、 Mg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 、 ymol,则:2x 2 y0.1x0.02mol64x24 y,计算得出:y,所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0.03mol0.02: 0.03=2:3 ;标准状况下, NO和 N O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24V1.792Lamol,则四氧化二氮的物质n0.08mol ,设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Vm22.4L / mol的量为( 0.08-a ) mol ,根据电子转

25、移守恒可知,a1+(0.08-a) 21=0,计.1算得出:a=0.06mol ,则 N O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24于反应后溶液中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00mL1.4g/mL 63% 2=1.3mol,所以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0.06mol-0.02mol63g/mol1.3molV1.0mol1.3L1300mL ,故答案为: 2:3 ; 1300。L5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Na 、Mg 2 、 Al3 、 Fe2、 Ba2、 NO3 、 SO24 、 Cl、 SO32 、

26、HCO3 ,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取少量待测液,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取少量待测液,浓缩后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此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取少量待测液,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取实验 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另取少量原溶液滴加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当NaOH 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1)根据以上实验,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尚不能确定的离子是_。( 2)写出 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 3)写出 中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_ 。(4)实验室检验Na一般用焰色

27、反应即可确定,此实验做之前要用_清洗铂丝。2、 Al3、 NO32222、 HCO 3、Cl【答案】 Mg、 SO4Fe、 Ba、 SO3Na3Cu 8H2223-2稀盐酸NO 3 =3Cu 2NO 4H OAl(OH) +OH = AlO 2+2H O【解析】【分析】无色溶液中,有色离子不能存在,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中,白色且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或硫酸钡,在酸性环境下,能和氢离子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根据离子反应的现象以及离子共存的知识加以分析。【详解】因是无色溶液,Fe2+是浅绿色,所以不含Fe2+;由于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显酸性,因此溶液中一定没有S

28、O32- 、HCO3-;待测液浓缩后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此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O3-;取少量待测液,加入BaCl2-,故一定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没有 Ba2+;由于的上层清液滴中加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不溶于稀硝酸,说明含有Cl-,但由于中加入了 BaCl2 溶液,无法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由于原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当NaOH 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则含有 Al3+、 Mg2+;Na+在水溶液里无色,不会参与上述反应,所以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存在Na+;(1)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29、,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Mg 2+、 Al3+、NO3- 、SO42-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Fe2+、 Ba2+、 SO32-、 HCO3-;尚不能确定的离子是Na+、 Cl-;答案为: Mg2+、 Al3+、 NO3-、 SO42-; Fe2+、 Ba2+、 SO32- 、HCO3-;Na+、 Cl-;(2) 中原溶液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并加热生成NO,离子方程式为: 3Cu+8H+ +2NO3-=3Cu2+2NO +4H2O;答案为: 3Cu+8H+2NO3-=3Cu2+2NO +4H2O。(3) 中加 NaOH 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为 Mg(OH)2 和 Al(OH)3 ,当 NaOH 过

30、量时,部分溶解的是 Al(OH)3,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 =AlO2-+2H2O;答案为: Al(OH)3+OH- =AlO2-+2H2O。(4)溶液里的钠离子是否存在一般用焰色反应来确定,钠离子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实验之前,为防止杂质的干扰,用稀盐酸先清洗铂丝;答案为:稀盐酸。6 有一瓶无色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NH4+ 、 K、 Na 、 Mg2 、 H、Cu2 、 CO32-、 I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用 pH 试纸检验,发现溶液呈强酸性。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 稀溶液,使溶液逐渐从酸性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将得到

31、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在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_。(2)写出实验中的离子方程式:_ 。+2-OH - = NH 3 +H2 O【答案】NH 4、 H、 IMg2、Cu2、 CO3K、NaNH 4+【解析】【分析】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有色的Cu2+,用 pH 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则一定存在大量的H+,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所以一定不存在CO32- ,根据溶液电中性判断一定存在碘离子;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 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

32、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则一定不存在Mg 2+;将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为氨气,则一定存在NH 4+ ;而溶液中是否含有K 、 Na 不能确定,根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肯定存在的离子有:NH 4+ 、 H、 I;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Mg2、 Cu22-;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 CO3K 、Na ;(2)实验为NH +4 与 OH-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氨气的反应,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 = NH 3+H 2O 。【点睛】高中阶段对于 K+、 Na+的检验,常见方法有:根据焰色反应确

33、定,若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钠元素;若焰色反应为紫色或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为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钾元素,可根据电荷守恒进行分析。7 实验室用化合物A 模拟工业上制备含氧酸D 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D 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O 2O 2H 2OABCD( 1)若 A 在常温下为固体, B 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是 _;在工业生产中, B 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而污染了环境。( 2)若 A 在常温下为气体, C 是红棕色的气体。A 的化学式是_; C 的化学式是_。D 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 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

34、反应_(填 “属于 ”或 “不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答案】H2SO4酸雨NH3NO2Cu 4HNO3(浓)=Cu( NO3) 2 2NO2 2H2O属于【解析】【分析】( 1)若 B 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其为二氧化硫。由 B 可推出 C,进而推出 D;在工业生产中, B 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生成亚硫酸和硫酸而污染环境。( 2)若 C是红棕色的气体,则其为二氧化氮。由 C 可逆推出A。由 C 可推出 D 为硝酸,浓硝酸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由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可分析该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详解】(1)若 B 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

35、刺激气味的无色气体,则B 为二氧化硫, C 为三氧化硫, D 为硫酸。D 的化学式是H2SO4;答案为: H2SO4 ;在工业生产中,B 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酸雨而污染环境。答案为:酸雨;(2)若 C是红棕色气体,则C 为二氧化氮, B 为一氧化氮, A 为氨气, D 为硝酸。A 的化学式是NH3;C 的化学式是NO2。答案为: NH3; NO2;由 C 可推出 D 为硝酸,浓硝酸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4HNO3(浓)=Cu(NO3)22NO22H2 O,在该反应中,Cu、 N 两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为:Cu 4HNO3(浓 )=Cu(NO3)2 2NO22H2O;属于。8 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中的一瓶未知白色固体粉末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