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653385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第二节中国的地形 (教学设计 )山东省滕州一中赵汝常【考点明确】1、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2、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分布 ,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与特征。3、中国的地震与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分布。【考点解读】高中区域地理课题教学首先应向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靠拢 ,整合高中地理原理、规律、方法与思想 ,而不就是纯初中地理内容的复习 ,具体体现在“双目标”上体现高初中地理知识内容的有机整合与融合、 体现高考四项考核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渗透 ,使得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内容与高考地理考试内容密切结合。为此本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参照了以下原则 : 一就

2、是以区域为载体构建与本课题相关的高中地理内容,二就是以案例与试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要重建 中国的地形 专题知识结构 ,另一方面构建与 中国的地形相关的试题结构。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还要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题目,可以体现对专题知识内容的适当扩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2、说出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分布 ,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与特征。3、了解中国的地震与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分布。(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三)情感态 度与

3、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 ,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 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 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教学方法】案例探究、学案导学法、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新课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 请同学们想一想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布不均呢? (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小结 : 造成这种分布状况就是由多种因素影响而

4、成的 ,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地形 , 今天我们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中国的地形。以结合实际的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探索欲望。目标展示学习目标1、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2、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分布 ,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与特征。3、中国的地震与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分布。结合地图 , 自主复习 , 完成学案“基础知识 ?自主学自主习”第一部分。 ( 时间 :2 分钟 )板书 : 第二节 中国的地形学习多媒体 : 通过多媒体展示平台 , 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一、中国多媒体 : 展示我国各类地形类型面积占全国的比的地形、地势特征例示意图 , 让学生总结出“地形

5、类型复杂多样”的及其对地结论。理环境与展示“中国地形剖面示意图 ( 沿 32N)”引导学生人类活动总结出“地势西高东低 , 呈阶梯状分布”的结论。的影响展示“中国地形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 , 让学生找出三级阶梯的主要界线。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图片等资料 , 让学生通过资料自主进行归纳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问题探究问题承转过渡 : 刚才我们分析了我国地形地势总体问题探究有特征 , 那么 , 这样的特征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有什助于提升学么影响呢?为此 ,我们分三个小问题展开小组探究。生利用所学多媒体 : 展示探究的问题。知识解决实要求 :

6、以组为单位讨论 ,并记录讨论成果。 (时间 :8 分 际问题的能钟 )力。同时在题目的把握上 ,问题探究 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 ,面向海洋 ,这种分应把高初中布对气候与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地理知识充问题探究 2:河流从高一级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分融合。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问题探究 3: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提问学生回答讨论的成果。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二、中国主要的地形区自主学习多媒体 : 展示正确答案 , 教师并点拨更正补充。过渡 : 刚才我们主要分析的就是中国的地势特征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 复杂多样的地形类型也给气候、水文、土壤、农业

7、、工业等带来很大影响。多媒体 : 展示地形特征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过渡 : 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就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通过教师引导 ,一大优势。那么 , 构成这一大优势的基本骨架就是什学生相互之间么呢 ?的合作与竞争、( 引导学生从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分析 , 得出 : 纵横交探索与研究、 发错的山脉 , 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 高原、平原、盆现与创新 , 充分地、丘陵则镶嵌其中。 )发挥学生的主多媒体 : 出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观能动性 , 调动学生活动 : 读图思考我国山脉按走向大致分为几组? 其学习积极性。各组走向的山脉中分别有几列山脉 ?名称就是什么 ?观察山脉的标注在图上有什么规律

8、。教师概括 : 注记文字应与山脉走向一致 , 由上至下 ,或由左至右 , 均匀分布在山体上。教师补充 :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 其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界 , 海拔 8 848 米, 就是世界第一高峰 , 其雄壮、神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教师小结 : 各种不同走向的山脉纵横交错 , 把我国地表分隔成若干个地形区 ; 山脉常成为各地形区之间的界线。过渡 : 我国地形类型齐全 , 复杂多样 , 除了刚才研究 提高学生自的主要山脉以外 , 还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 主学习能力原、三大丘陵。结合地图 , 自主复习 , 完成学案“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第二部分。 ( 时间 :5 分钟 )多媒

9、体 : 通过多媒体展示平台 , 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巩固提升填表活动 : ( 填写部分山脉两侧地形区名称)( 见多媒爱国主义教体课件 - 幻灯片 34)育, 激发学生地形区图片欣赏 : ( 见幻灯片 35-40), 巩固所学内容。的爱国情怀三、中国的地质灾害问题探究过渡 :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使得我国每年均 提高学生自有程度不同的地质灾害发生 , 那么 , 我国有哪些地质 主学习能力灾害呢?这些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成因有什么规律可循呢?结合地图 , 自主复习 , 完成学案“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第二部分。 ( 时间 :4 分钟 )多媒体 : 通过多媒体展示平台 , 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10、问题承转过渡 : 刚才我们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的主利用合作讨要类型与分布。 在此基础上 ,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论的方式增下面两个问题。强学生的学多媒体 : 展示探究的问题。习效果。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问题探究 4:您能解释我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不?问题探究 5:泥石流多分布在西南地区 ,东部地区不会发生泥石流。这种说法就是否正确 ,为什么?要求 : 以组为单位讨论 ,并记录讨论成果。 (时间 :3 分钟 )提问学生回答讨论的成果。多媒体 : 展示正确答案 , 教师并点拨更正补充。利用知识网总结多媒体 : 通过知识结构来总结 , 再次明确本堂课的学络示意图 , 帮习内容。助学生理清思维。巩固练习【随

11、堂练习与检测】1.我国地形对环境影响的错误叙述就是()A. 地势西高东低 ,使来自海洋的水汽能深入到大陆内部 ,季风气候区广布B.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地形多种多样 ,为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D. 山区面积广大 ,有利于多种作物的生长 ,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 23 题。2.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云贵高原D.东北平原3.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作用形式分别为()A. 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读醉林示意图 ,完成 45 题。4.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就是()A. 崩塌B.滑坡C.水土流失D.地震当堂训练 ,当堂达标 ,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附 -答案 : 1、 D 2、 B 3、 B 4、 B5、 D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5.下列地形区 ,最有可能存在此景观的就是()A. 内蒙古高原B.准噶尔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云贵高原课下作业 布置作业 【自主学习丛书本节内容相应部分】【板书设计】第 2 讲中国的地形一、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二、中国主要的地形区三、中国的地质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