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易错难题功和机械能问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653788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优易错难题功和机械能问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培优易错难题功和机械能问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培优易错难题功和机械能问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培优易错难题功和机械能问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培优易错难题功和机械能问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优易错难题功和机械能问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优易错难题功和机械能问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前后两次的滑轮组是同一个滑轮组,则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不变,则机械效率不变;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物体提升的速度增大,若两次提升高度相同,则后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小于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根据故选 B。PWACD错误, B 正确。t 可知,功率变大。故2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20N 的物体在2s 内匀速提升2m

2、,拉力 F 等于 12N。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40JB拉力所做的总功为48JC拉力 F 的功率大小为20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答案】 C【解析】【详解】A根据公式可得W有用Gh20N2m40J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s2h22m4m根据公式可得W总Fs12N4m48J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拉力的功率W总48JP=24Wt2s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100%40J 100% 83.3%W总48J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3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 内将重为 1500N 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

3、m 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 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4m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C拉力 F 的功率为 375W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答案】 B【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sA 求出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2)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根据 FAf 0.4G 求出物体受到的拉力;(3)根据 WFs 求出拉力 F 做的功,根据 PW总求出拉力F 的功率;t(4)任何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详

4、解】A由图可知, n=2,则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snsA22m4m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受到的拉力FA f0.4G0.4 1500N600N故 B 错误,符合题意;C拉力 F 做的功W总Fs 375N 4m 1500J则拉力 F 的功率PW总1500Jt375W4s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该滑轮组克服摩擦做额外功,故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4 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如图所示),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

5、,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下列关于乒乓球机械能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由水的内能转化来的B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C是由乒乓球的内能转化来的D是由乒乓球的化学能转化来的【答案】 B【解析】【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详解】松手后,乒乓球上升到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上升的过程中,水的重心不断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乒乓球的机械能。故选 B。5 下列关于做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一定对物体做功B物体对外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C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功率为零D物体受到的作用力越大,力对

6、物体做功就越多【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没有通过距离,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A 错误;B根据 PW可知,功率大小同时跟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有关,因此做功越多,功率t不一定越大,故B 错误;C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依靠物体的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没有力对物体做功,因此功率为零,故C 正确;D力对物体做功大小 W Fs ,做功多少同时跟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故 D 错误。故选 C。6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 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4 个结

7、论: F1做的功等于 F2 做的功;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 F12)做功的功率等于 F 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为(A 、 、 B 、 、 D 、 、 、 C 、 、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做的功等于提升物体和动滑轮做的功,因为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两次拉力做的功都等于W总Fs = GG动h故 F1 做的功等于 F2 做的功,正确;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都为W有用GhGW总GG动hGG动即机械效率相等,故正确;甲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重,拉力为F11G G动2乙滑轮组由三段绳

8、子承重,拉力为1F2GG动所以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正确;W两次拉力做的功,用时也相等,根据Pt知, F1 做功的功率等于F2 做功的功率,正确;故选 D。7 班里组织一次“比一比上楼时的功率”活动,从一楼登上五楼,比谁的功率最大。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 五楼到一楼的高度H; 从一楼到达五楼所用的时间T; 每个同学的体重G; 四楼到五楼楼梯的长度L。AB C D 【答案】 D【解析】【详解】由功率公式得WGHPTT学生都是从同一栋楼中的一楼到五楼,所以H 高度相同,没有必要测量高度H 的大小了;学生自身重不同,爬楼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必须测出各个体重和所

9、用时间,这样可对比出不同学生上楼时的功率大小关系了。故选 D 。8 甲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乙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它们分别在相等的水平力作用下移动相等的距离 s,那么,力 F 对两物体所做的功( )FA甲较多B乙较多C相等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详解】根据条件,物体受力相同,移动的距离相同,则力对物体做的功相同,故C 正确。故选 C。9 在 2020 年央视春晚杂技“绽放”的表演中,当其中一名杂技演员被抛出后,其仍可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仍受到惯性的作用B

10、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惯性不断减小C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不断减小D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受到向上的抛力大于其重力【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不是力,所以把惯性说成“受惯性作用”是错误的,被抛出的杂技演员能够向上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故A 错误;B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位置、形状、受力情况等无关。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因为质量不变,所以惯性大小不变。故B 错误;C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杂技演员除了受重力外,还

11、受到空气阻力,质量一定,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此过程中,演员减小的动能转化为演员的重力势能和用于演员克服空气摩擦阻力做功,所以,此过程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总量减小,故 C 正确;D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演员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这两个力都是阻碍演员向上运动的,演员不受向上的抛力,演员是由于惯性向上运动的,惯性不是力,所以演员所受合力方向向下,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演员向上做减速运动。故 D 错误。故选 C。10 如图,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A、 B 是球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 C是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A球在 C 点时受力

12、平衡B球在 A 点时速度最大C球在 A 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小球将静止不动D球在 B 点时所受外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不动【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球在C 点时,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A 错误;BCD小球在A、 B 两点时,是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此时的动能最小,速度最小为0,若在 A 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小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向下运动,若在B 点时,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则球会保持静止不动,故A、C 错误, D 正确。故选D。11 农村建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 400N 的拉力,将重600N 的建材在10s 内匀

13、速提高3m。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滑轮的机械效率=75%B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C滑轮自身的重力为100N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小为3m【答案】A【解析】【详解】AB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W 有用 =Gh=600N3m=1800J,因为是动滑轮,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提高距离的2 倍,即 6m,则拉力做的总功为:W 总=Fs=400N6m=2400J,所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W有用 100%= 1800J 100%=75% ,W总2400J故 A 正确, B 错误;C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为:1F( GG动),2那么动滑轮的重为:G 动 =2F-G=2400N-60

14、0N=200N,故 C 错误;D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h=2 3m=6m,故 D 错误;故选 A。12 一个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如果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如图甲所示; 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 t=1s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0B当 t 在 24s 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5NC当 t 在 46s 内,拉力 F 的功率为6WD当 t 在 26s 内,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乙可知,物体

15、在t=1s 时受到的拉力为1N,由图丙可知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为1N,故 A 错误;B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 内受到的拉力为3N,由图丙可知 46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直线运动,在 46s 内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拉力为3N;由图乙可知在 24s 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粗糙程度、受到的压力不变,所以在24s 内受到的摩擦力为 3N。故B 错误;C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 内受到的拉力为3N,由图丙可知 46s 内物体做速度为 2m/s的匀速运动直线运动,此时拉力的功率PWFsFv3N2m/s6Wtt故 C 正确;D在 26s 内,木块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机

16、械能在不断变化,故故选 C。D 错误。13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有木板、木块、弹簧、小车和砝码(图中未画出),用压缩弹簧的小车释放后撞击木块。能否用此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有两种判断:( 1)能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能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这两个判断()A只有( 1)正确B只有( 2)正确C( 1 )( 2)都正确D( 1)( 2)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1)用小车、小车加上砝码分别将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个木块,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故弹性势能相同,转化的动能相同,

17、最终木块移动的距离相同,故不能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2)用小车分别将弹簧压缩到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个木块,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故弹性势能不同,转化的动能不同,最终木块移动的距离不相同,故能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综上所述:故ACD 错误, B 正确。故选 B。14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 时刻,将一重为G=50N 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

18、簧弹力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A t 1 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B t2 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C t3 时刻小球的重力势能最大D t 2 到 t3 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象可知, t1 时刻弹力为 0,此时小球刚接触弹簧,在重力作用下小球继续做加速运动,动能继续变大,故 A 错误;B t 2 时刻小球速度为0,此时动能最小,故B 错误;C t3 时刻,此时小球离开弹簧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还未达到最高点,重力势能还会继续增大, 故 C 错误;D t 2 到 t3 时间内,小球在弹力的作用下先加速上升,动能变大;当弹

19、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继续上升时重力大于弹力,小球做减速运动,动能变小;综上所述t 2到 t 3 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变大后减小,故D 正确。故选 D。15 如图所示,当小明用力推墙时,他沿水平冰面减速向后退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明受到摩擦力是水平向右,合力为零,运动状态不变C小明减速运动时,则他的惯性和机械能也随之减小D假如小明的重力突然消失,小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 A 错误;B小明减速向后退去,那么受到摩

20、擦力是水平向右,但是合力不为零,速度在减小,那么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B 错误;C小明减速运动时,小明自身的质量不变,那么他的惯性是不变的;速度在减小,那么动能是在变小的,在水平冰面上运动,重力势能不变,则可知机械能是变小的;C 错误;D假如小明的重力突然消失,那么小明对冰面的压力消失,摩擦力也消失,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处于平衡状态,小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 正确。故选 D。16 如图所示,重为60 牛的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与重为6 牛的物体乙用细绳相连,绳的重力和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当物体乙恰好能以0.2 米 / 秒的速度匀速下落时,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绳拉甲物体的力为6 牛B甲物体的

21、速度为0.2 米 / 秒C 5 秒内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的功为60 焦D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W【答案】 C【解析】【详解】A图示滑轮为定滑轮,绳的重力和滑轮处的摩擦忽略不计,乙匀速下落 ,所以绳拉甲物体的力F=G 乙=6N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示滑轮为定滑轮 ,甲、乙物体移动的速度相同 ,甲物体的速度 v 甲=v 乙=0.2m/s ,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5s 内甲物体移动的距离s=v 甲 t=0.2m/s 5s=1m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的功W=Fs=6N 1m=6J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功功率W6JP=1.2Wt5s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17 小明用台秤研

22、究人在竖直升降电梯中的运动他先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自己的体重为500 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电梯从 t=0 时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秤对自己的支持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t=11 s 时停止,测得台A02 s 的过程中,小明的动能不变B 2 s10 s 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 10 s11 s 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D 011 s 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增大【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0 2s 的过程中,小明由静止开始下降,所以小明的动能增大,故A 错误;B 2s 10s 的过程中,小明在匀速下降,重力势能减小,但动能不变,故B 错误;C 1

23、0s 11s 的过程中,小明在做减速运动,故动能减小,同时小明是在下降,高度是在降低的,所以重力势能在减小,故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C 正确;D 0 11s 的过程中,小明下降了一段距离,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不断减小,故D错误;故选 C18 物体只受一对平衡力作用时,对于它具有能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一定不变B重力势能可能减少C动能可能变小D重力势能一定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要对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是处于平衡状态中的哪一种要明确,然后再分析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详解】平衡状态有两种: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动能、势能都不变,所以机械能也不变;

24、当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动能、势能都不变,即机械能不变;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动能不变,但其势能要发生变化,故机械能也随之变化;总之,物体在以上所处的这几种可能的运动状态下,势能与机械能的大小有两种可能:不变或变化;而动能只有一种情况:不变;综上分析,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状态分析,要求学生一定要分类且考虑全面,本题容易出现漏分析其中某种情况而导致错误。19 如图所示,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和B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则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 D 点与 C 点相比,机械能不变B

25、B 点的动能一定大于A 点的动能C 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 点的动能D A 点到 B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小于C 点到 D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答案】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机械能的变化。【详解】A D 点的机械能比 C 点的少,因为从 C 到 D 有部分的机械能克服空气阻力做功,转化为内能,故 A 不正确;B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 点,而从 A 到 B 的过程,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减小的重力势能虽然转化为动能和内能,但若接触面足够粗糙,摩擦力足够大,那么木块可能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减速运动,所以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可小于A 点的动能,故B 不正确;C木块从 B 到 C,若木块与接触面有摩

26、擦,则C 点的动能小于B 点的动能,从C 到 D,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那么D 点动能大于 C 点动能,所以 D 点的动能有可能等于 B 点的动能,故 C 正确;D因为 A 和 B,C 和 D 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则从 A 到 B 和从 C 到 D 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都是 mgh (设木块的质量为 m),故 D 不正确。故选 C。20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 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 的力 F物体经过M 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F 在MN 、 OP 段做功分别为WMN 、 WOP,功率分别为PMN、 POP,则A WMNWOPC PMN POPD PMN POP【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物体经过M 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得MN的距离等于OP 的距离,根据功的公式W=FS可知:在F 相同和S 相同的情况下,时间的 2 倍,根据W 应该相同,所以AB 均错误;在做功相同时,P=W/t ,得出 PMNPOP;答案选DMN段所用时间是OP 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