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功和机械能问题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653877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功和机械能问题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2021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功和机械能问题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2021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功和机械能问题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2021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功和机械能问题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2021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功和机械能问题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功和机械能问题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功和机械能问题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 用水平拉力先后两次拉着重为20N 的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第一次拉力为10N,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对物体做了20J 的功;第二次拉力增大为20N,拉力对物体做了 48J 的功分析两次做功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10N,物体运动了 1mB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物体运动了2mC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N,物体运动了2.4mD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物体运动了4.8m【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B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作用,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物体受到的拉力

2、:F=f=10N;根据 W=Fs 可知,第一次物体通过的距离S1W120JF12m ,10N故 AB 错误;CD若增大拉力,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 10N;根据 W=Fs可知,第二次物体通过的距离:S2W248JF22.4m ,20N故 C 正确, D 错误2 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上,小球由过另一侧高点 B 后到达最高点 C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点以速度)v 沿轨道滚下,经A小球在 A、 B、 C 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C vB vAB小球在 A、 B 两点的动能之差等于小球从A 点到 B 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小球在 A、

3、 B 两点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D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小球运动过程中会克服摩擦力做功,且质量不变,故从A 运动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小球在A 与B 点的势能相同,故在A 点的动能大于B 点的动能,C 点最高,故小球在 C 点的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所以vCvBvA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CA、 B 两点高度相同,小球的质量不变,故小球的重力势能相同,小球从A 点运动到B点,会克服摩擦力做功,动能减小,动能之差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故不符合题意;B、 C 正确,D整个过程中,摩擦力也会对小球做功,故故选 D。D 错误,符合题意。3 下列说法中正确

4、的是()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已经不存在了,推力对它没有做功,A 错误;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是竖直向上的,水桶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即水桶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那么手的拉力对水桶没有做功,B错误;C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是向上的,水桶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5、 C 正确;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汽车在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那么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没有做功, D 错误。故选 C。4 如图所示,动滑轮的质量为m,所挂重物的质量为M ,重物在时间t 内被提升的高度为h,不计绳重及摩擦,则()M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MmM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M2 mMghC拉力 F 的功率为t( Mm) ghD拉力 F 的功率为2t【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B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物hMgh总功为W总G物G动 hMm g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W有用MghMW总Mm ghMm故 A 正确, B 错误;CD拉力 F 的功率为W总Mm ghP总故 CD

6、错误。故选 A。tt5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 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4 个结论: F1做的功等于 F2 做的功;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 F12)做功的功率等于 F 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为(A 、 、 B 、 、 C 、 、 D 、 、 、 【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做的功等于提升物体和动滑轮做的功,因为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两次拉力做的功都等于W总Fs = GG动h故 F1 做的功等于 F2 做的功,

7、正确;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都为W有用GhGW总GG动hGG动即机械效率相等,故正确;甲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重,拉力为F11G G动2乙滑轮组由三段绳子承重,拉力为1F2GG动所以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正确;W两次拉力做的功,用时也相等,根据Pt知, F1 做功的功率等于F2 做功的功率,正确;故选 D。6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B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C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答案】 D【解析】【详解】

8、A 由图知,第一次物体的速度较大,第一次物体的动能较大,故A 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不同,所以木块两次所做的功不同,由 W=Fs 可知,但是在没有指出是相同时间内,因此不能比较二者做功多少,故 B 错误;C由 A 分析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相等,故C 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由功率的变形公式同,第一次速度v 大,所以功率大,故D 正确。P=Fv 可知,力F 相7 甲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乙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它们分别在相等的水平力F作用下移动相等的距离s,那么,力F 对两物体所做的功()A甲较多B乙较多C相等D无法确定【答案】

9、【解析】【分析】C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详解】根据条件,物体受力相同,移动的距离相同,则力对物体做的功相同,故C 正确。故选 C。8 一位质量约A 60J50kg的同学从一楼走到五楼,他上楼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可能为B 600J C 6000J D 0000J【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该同学的质量是50kg所以体重是:G=mg=500N,楼层高度越是3m , 一楼走到五楼的高度大约是:h=4 3m=120m,所以 ,上楼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W=Gh=500N12m=6000J,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做功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

10、重点是对楼层的估测,难度不大9 在 2020 年央视春晚杂技“绽放”的表演中,当其中一名杂技演员被抛出后,其仍可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仍受到惯性的作用B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惯性不断减小C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不断减小D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受到向上的抛力大于其重力【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不是力,所以把惯性说成“受惯性作用”是错误的,被抛出的杂技演员能够向上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故A 错误;B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的大

11、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位置、形状、受力情况等无关。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因为质量不变,所以惯性大小不变。故 B 错误;C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杂技演员除了受重力外,还受到空气阻力,质量一定,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此过程中,演员减小的动能转化为演员的重力势能和用于演员克服空气摩擦阻力做功,所以,此过程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总量减小,故 C 正确;D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演员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这两个力都是阻碍演员向上运动的,演员不受向上的抛力,演员是由于惯性向上运动的,惯性不是力,所以演员所受合力方向向

12、下,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演员向上做减速运动。故 D 错误。故选 C。10 今年 3 月 4 日,在我市阳新地区下了一场冰雹已知冰雹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落地前已做匀速运动关于冰雹的下落过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冰雹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B冰雹的机械能越来越小C当冰雹匀速下落时空气阻力对冰雹不做功D冰雹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可能大于重力【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冰雹下落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小,故A 错误;B由于冰雹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其机械能减小,故B 正确;C当冰雹匀速下落时,冰雹在阻力的作用下才做了匀

13、速运动,所以空气阻力对冰雹是做功的,故 C 错误;D冰雹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大,阻力变大,当阻力等于重力时,冰雹会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所以阻力不可能大于重力,故故选 B【点睛】D 错误要能从能的转化理解冰雹的机械能变化,因为冰雹下落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最终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必定是减小的11 如图,一辆电动车在月球表面(月球面附近无大气层)沿着平直轨道行驶,物体对于车静止,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M 相A电动车动能一定增加B M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C此时小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若电动车急刹车,M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左【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中彩旗展开的方向可知

14、,电动车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所以动能有可能增大也有可能减小,故 AC 错误;B不管电动车是向右加速,还是向左减速,相对车静止的物体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故 B 正确;M 都有向左运动的趋势,D若电动车原是向右加速运动的,急刹车时,车的速度减小或停下,而 M 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右运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应向左,才能让 M 相对车静止。若电动车原是向左减速运动的,急刹车时,M 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左运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应仍然向右,才能让M 相对车静止,故D 错误。故选 B。12 一个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如果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如图甲所示;

15、 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 t=1s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0B当 t 在 24s 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5NC当 t 在 46s 内,拉力 F 的功率为6WD当 t 在 26s 内,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乙可知,物体在t=1s 时受到的拉力为1N,由图丙可知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为1N,故 A 错误;B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 内受到的拉力为3N,由图丙可知 46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直线运动,在 46s 内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此时的

16、拉力为3N;由图乙可知在 24s 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粗糙程度、受到的压力不变,所以在24s 内受到的摩擦力为 3N。故B 错误;C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 内受到的拉力为3N,由图丙可知 46s 内物体做速度为2m/s的匀速运动直线运动,此时拉力的功率PWFsFv3N2m/s6Wtt故 C 正确;D在26s 内,木块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机械能在不断变化,故D 错误。故选C。13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有木板、木块、弹簧、小车和砝码(图中未画出),用压缩弹簧的小车释放后撞击木块。能否用此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有两种判断:( 1)能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7、2)能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这两个判断()A只有(1)正确B只有(2)正确C( 1 )( 2)都正确【答案】 BD( 1)( 2)都不正确【解析】【分析】【详解】(1)用小车、小车加上砝码分别将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个木块,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故弹性势能相同,转化的动能相同,最终木块移动的距离相同,故不能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2)用小车分别将弹簧压缩到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个木块,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故弹性势能不同,转化的动能不同,最终木块移动的距离不

18、相同,故能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综上所述:故ACD 错误, B 正确。故选 B。14 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甲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 F 拉绳时,物体的速度 v 和物体上升的高度 h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0s1s 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B 1s2s 内,拉力F 做的功是62.5JC 2s3s 内,拉力F 的功率是300WD 2s3s 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从图乙可以看到,时间从第 2s

19、 到第 3s 时,速度大小是不变的,这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即F拉GG动3 40N 120N由题意可知, 0s1s 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符合关系式F支3F拉G G动120N从图甲可以看到, F拉30N ,解得 F支30N , A 错误;B从图甲可以看到,1s2s 内,拉力 F 的大小是 50N,物体上升的高度是1.25m ,三条绳子托着动滑轮,绳端移动的距离是s3h31.25m3.75m拉力 F 做的功是WFs50N 3.75m187.5J拉力 F 做的功是187.5J, B 错误;C 2s3s 内,物体匀速运动,绳端也是匀速运动,拉力F 的大小是40N,

20、绳端移动的速度v绳32.5m/s7.5m/s根据 PFv 可知,拉力F 的功率PFv绳40N7.5m/s300W拉力 F 的功率是300W, C 正确;D 2s3s 内,物体上升的高度h3.75m-1.25m2.5m拉力 F 的大小是4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用功100%Gh100N2.5m83.3%W总功100%40N 3100%Fs2.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是 83.3%, D 错误。故选 C。15 建昌一中科学教室有个“逆天”的“锥体上滚”实验,V 形轨道两根导轨相距较小那端低,另一端高,静止的双锥体从低端往高端滚(由右向左),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锥体在低端时重心高度h1 反而比高端时

21、高度h2 要大,下面说法正确是()A本实验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B双锥体在轨道“低端”(右端)时重力势能最小C当双锥体从轨道低端向高端滚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当双锥体从轨道低端向高端滚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答案】 C【解析】【详解】A 自然界中能量是守恒的,本实验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故A 错误;B由题意可知,锥体重心高度 h1 比高端时高度 h2 要大,所以锥体在右端时重力势能大,故 B 错误CD当双锥体从轨道“低端”(右端)向“高端”滚的过程中,重心高度越来越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故C 正确, D 错误。故选 C。16 有一个小球从滑梯上 A 点以一定的速度沿滑梯向上运动,到最高点

22、向下运动到 C 点,不计摩擦。则( )B 后小球又沿滑梯A小球由A B 运动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B小球在B 点的机械能大于A 点的机械能C小球由B C 运动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D小球在C 点时重力势能最大【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机械能的变化及守恒。【详解】A小球由A 向 B 运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而小球的质量保持不变,所以动能逐渐减小,故A 说法正确;BC小球在滑梯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计摩擦,所以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所以B 点和A 点的机械能大小一样,B 到C 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故BC说法都不正确;D小球在整个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 C 点相对其它点而言,高度最低,所以重力势

23、能最小,故 D 不正确。故选 A。17 如图所示,重为60 牛的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与重为6 牛的物体乙用细绳相连,绳的重力和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当物体乙恰好能以0.2 米 / 秒的速度匀速下落时,下列A绳拉甲物体的力为6 牛B甲物体的速度为0.2 米 / 秒C 5 秒内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的功为60 焦D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W【答案】 C【解析】【详解】A图示滑轮为定滑轮,绳的重力和滑轮处的摩擦忽略不计,乙匀速下落 ,所以绳拉甲物体的力F=G 乙=6N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示滑轮为定滑轮,甲、乙物体移动的速度相同,甲物体的速度v 甲=v 乙=0.2m/s ,故 B 正确不符合

24、题意;C 5s 内甲物体移动的距离s=v 甲 t=0.2m/s 5s=1m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的功W=Fs=6N 1m=6J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功功率W6JP=1.2Wt5s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18 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 s-t 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 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 P2。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 =F,P PB F F, P PC F F, P =P2D F F, P P121212121211212【答案】 A【解析】【分析】【详

25、解】从图乙可以看到,两次拉动,木块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都是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而木块的自身重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那么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两次拉力的大小不变,即F1F2因木块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其功率可表示为PFv ,从图乙可看到,第1 次的速度大于第2 次的速度,即v1v2那么可知P1P2故选 A。19 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甲所受的重力是乙的 3 倍,甲受的水平拉力是乙受的水平拉力的2 倍,甲的运动速度是乙的运动速度的1 倍,则拉力对甲乙两物体做功之比和所用时间之比可能是A1:12:1B 2:11:1

26、C 3:22:3D 3:23: 2【答案】 B【解析】【详解】由题知两物体受到的拉力之比F 甲 :F 乙 =2:1速度之比 :v 甲 :v 乙=1:1A 若做功之比:W 甲 :W 乙 =1:1因为 W=Fs,所以运动路程之比:W甲W乙1 1s 甲:s 乙 = F甲 : F乙 = 2 : 1 =1:2因为 v= s 速度相同 ,所用时间与路程成正比:tt 甲 :t 乙=s 甲:s乙 =1:2故 A 不符合题意;B若做功之比:W 甲 :W 乙 =2:1因为 W=Fs,所以运动路程之比:W甲W乙2 1s 甲:s 乙 =:=:=1:1F甲F乙2 1s因为 v=,速度相同 ,所用时间与路程成正比:tt

27、甲 :t 乙=s 甲:s乙 =1:1故 B 符合题意;CD若做功之比:W 甲 :W 乙 =3:2因为 W=Fs,所以运动路程之比:W甲W乙32s 甲 :s乙 =:=: =3:4F甲F乙21因为v=s,:速度相同所用时间与路程成正比tt 甲 :t 乙=s 甲:s乙 =3:4故 CD 不符合题意。20 如甲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 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 处时弹簧最短从a 至 c 处的过程中,小球在b 处速度最大小球的速度 v 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 L 之间的关系如乙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 至 c 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所受重力始终大于弹

28、簧的弹力B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D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答案】 C【解析】【详解】在小球向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在ab段,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弹力逐渐增大,在b 处弹力与重力相等,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小球再向下运动(bc 段),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减小;故A 错误;小球从a 至 c 的过程中,高度一直减小,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故B 错误;小球下落压缩弹簧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则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C 正确;由图乙可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则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 错误;故应选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