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659630 上传时间:2020-12-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 一)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势1、认知行为疗法结构化强 , 体系清晰 , 应用广泛 , 因为它有一整套完整的评估方法 ,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 , 我们针对案主的行为判断出其就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导致的焦虑与自伤行为发生 , 因此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从预估、 干预与评估三个步骤 , 采取 ABC模型、量表、基线数据等一些模块化评估方法进行介入治疗, 这一系列过程都就是按照认知行为疗法体系结构进行实施的 , 所以相对较为方便。2、认知行为疗法可操作性强, 方法简洁 , 它可直接为案主提供使用技巧 , 从而应用这些技巧方式迁移到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或问题上 , 同时它强

2、调的就是一种合作关系, 这样也有利于案主关注自身个体与可以随时调整急需改变的想法, 感受与行为。例如在此次案例中, 社会工作者利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 ,与案主共同描绘 ABC模型 ,同时要求案主自己填写量表 ,这些都就是操作性强 ,也较为简洁的方法 ,同时也便于案主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进行自我纠正。( 二) 认知行为疗法的不足1、太过于强调意识。认知行为疗法必须要案主自愿参与进行改变不良的认知与问题行为, 通常在最初需要使用其她方法进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行介入 , 一旦案主自主接受后再使用认知行为疗法 , 因此 , 社会工作者不能在案主未认识到问题的时候强行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其实施改变想法、

3、感受与行为的介入。在本次案例中 , 一旦案主自我意识太过薄弱 , 那么认知行为疗法就无法进行下去 , 因为认知行为疗法最为重要的地方在于案主要与社会工作者一同完成构建描绘 ABC模型与填写量表 , 这些过程严格来说都就是要根据案主的自我意识来完成的。2、只注重行为发生当前的原因。认知行为疗法往往只关注行为发生的表层原因, 而在特定情况下, 案主可能因为过去的经历等一些潜在问题才导致的这么一个行为发生, 所以社会工作者在一定情况下需要注意潜在或过去的问题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例如在此案例中 , 案主因为“压力、劳累与不能完成学校的任务” 、“压力、劳累与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原因导致其自伤的结果,根

4、据认知行为疗法中的 ABC 模型分析出因素 B(“自己只有达到父母的高度才算就是一个“成功者” ”、“我无用 ,在工作中达不到老板的要求” ),再根据因素 B 来进行纠正行为 ,而没有真正探究其潜在的原因导致的这么一个结果 ,比如过去的经历或问题等。3、关注的就是个体本身。认知行为疗法就是在心理学基础上关注个体及自身的想法、感受及行为, 忽略了环境及文化等社会层面的因素 , 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在评估问题时要适当视人在情境中 , 要将案主的文化与环境因素考虑在内, 同时应给案主提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供一个赋权的环境, 避免剥夺的情况发生。 在本次案例中 , 社会工作者利用认知行为疗法对案主进行治疗只就是从案主个体本身出发 , 忽略了案主的家庭环境与工作环境等直接对案主起到影响作用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