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687181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 中甲和 O2 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 1C转化 是化合反应D物质丙不属于氧化物【答案】 B【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回答有关的问题。【详解】由微粒的构成和变化可知,反应的方程式分别是:2H22点燃22S+3O= 2SO +2H O; SO2+H2O2 H2SO4A、由微粒的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说法正确;故

2、不符合题意;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 中甲和 O2 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2: 3,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转化 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物质丙含有3 种元素,故该物质不会是氧化物,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2Fe O、 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 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32.41g,将生成的 CO 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0.05mol 白色沉淀。则a 的数2值为A3.21B

3、 3.59C 4.01D 7.41【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 CO22322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2为 0.05mol ,+Ca(OH) =CaCO + H O 中 CO与 CaCOCO即 0.05mol 44g/ mol=2.2g,即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则参加反应的CO 物质的量为0.05mol ,即 0.05mol 28g/ mol=1.4g,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列等式:a+1.4g=2.41g+2.2g, a=3.21g,故选 A.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为单质B生成物中C 和 D 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A 和

4、B 的质量比为17:16D A 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从分子构成看B 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属于单质,根据配平后的结果看生成物中C 和 D 的分子个数比为 1:1;参加反应的A 和 B 的质量比为 =34 2:32 3=17:24; A 的化学式为 H2S 其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故选 C.考点:分子的构成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4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氧

5、化反应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答案】 A3:8【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2H2 和O2,生成物CO2 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4CO2+2H2O,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2:5, A 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B 正确;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氧化反应,C 正确;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32=3:8 ,D 正确。故选A。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5密闭容器内有 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

6、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 与 D 的质量比为36 142D若 A 与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 1【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从反应的质量看AC 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分别有9.8 克和8 克参加了反应, D 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且产生的质量为14.2 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B 是生成物,且有3.6 克的B 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B 与 D 的质量比为36 142;则X 的值是162g+3.6g=165.6g;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说明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若A 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 36,则A 与

7、 C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 1, D 错误,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6现有下列四组物质: 乙炔(C2H2)和苯 (C6H6); 乙烷 (C2H6)和乙醇 (C2H6O); 丁烷(C4H10)和乙醚 (C4H10O); 甲苯 (C7H8)和甘油 (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 组B 2 组C 3 组【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1)( 4)组符合,(考点 考查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D 4 组2) (3)组不符合。7 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

8、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 )A CH4B C2H6C C2H2D C3H8【答案】 D【解析】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由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D.3 8。C H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应用。8 物质 X的化学式为 H C O, 可发生如下反应: aH C ObH O+cCO+dY取2242242245g X ,在 t 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 45gX,在 t

9、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 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 Y 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2 的质量为 22gB气体 Y 的质量为 14gA COC1D气体 Y 可能为甲烷化学方程式中 b c=1【答案】 D【解析】A、浓硫酸能吸收反应生成的水,碱石灰既能吸水又能吸收二氧化碳故完全反应分解X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1g 9g=22g,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X 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二氧化碳和Y 的质量总和,故生成气体Y 的质量为45g 31g=14g,正确; C、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8b

10、: 44c=9g: 22g,可得b: c=1: 1;正确; D、X 中 H、 C 原子个数比为1: 1,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其中氢、碳原子个数比为2:1,则生成 y 分子中 C 原子的个数应大于 H 原子的个数,甲烷中碳原子的个数小于氢原子的个数,错误。故选D。9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 Z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 X、 Y、Z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 :2C若 X 和 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M 和 N,则 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N D若 ag 的 X 完全反应生成 bg 的 Z,则同时消耗( b a) g 的 Y【答案】

11、D【解析】试题分析: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因此Z 不可能是单质,故 A 说法错误; B、反应中X、 Y、Z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不等于其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比,因不知道X、 Y、Z 的化学式,所以不能计算反应中X、 Y、 Z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故说法错误;C、若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 和N,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说法错误;D、若ag 的 X 完全反应生成bg的Z,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同时消耗(ba) g 的 Y,故说法正确;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0 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D的相对分。又知子

12、质量为18,则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2B 44C 88D 92【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 的质量为: 2.3g+4.8g-4.4g=2.7g。设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2x3 18得 x=44.故选 B。4.4g2.7g11 已知:在 650时, CuSO4分解为 CuO 与气体,在1400时, CuO 受热发生如下分解反应: 4CuO2Cu224O+O 现将 16gCuSO 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7.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C剩余固体中含 6.4g CO23.3g【答案】 D【解析】【详解】解:假设为650时,B产生

13、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826铜元素D剩余固体用足量CO 还原,可产生CuSO分解为 CuO 与气体,设完全分解生成的固体的质量为x,4x=8g,现在固体为7.6g,说明氧化铜也部分分解。所以剩余固体一定是混合物;根据铜元素守恒,设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a,则氧化亚铜的质量为7.6g-a,a+( 7.6g-a)=16g 100%=6.4g, a=4g;氧化亚铜的质量为 7.6g-4g=3.6g;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16g 100%):( 16g -4g -3.6g ) =3.2:5.2=8: 13;剩余固体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g+3.6g =1.2g;剩余固体用足量CO 还原,由于

14、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固体中的氧元素,所以可产生CO2=1.2g ( )=3.3g。故选 D。12 现有一包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21.2g 将其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33.3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A 52.8%B 47.2%C 36%D 64%【答案】 B【解析】【详解】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CaCO3 2HClCaCl2H 2OCO210011121.2gx111 21.2gx100CaO2HClCaCl2H 2O5611121.2g (1 x)11121.2g(1 x)56由题意可得: 111 2

15、1.2gx +111 21.2g(1 x) 33.3g;10056x 47.2%。故选 B。13 在点燃条件下,A 和 B 反应生成C 和 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分子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A、B 分子的个数比为4: 3C物质 C 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D在该反应中,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比为14:9【答案】 D【解析】将图对应成微粒相等如图:化学方程式为:4NH3 +3O22N2+6H2OA、通过观察题中的图,可以发现物质A 和C 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的A 和B

16、 的分子个数比为4: 3,故B 正确;C、通过观察题中的图,物质C 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C 正确;D、由图示物质的构成可知,A 是氨气, B 是氧气, C 是氮气, D 是水,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生成C 和 D 的质量比为:(2142):【 6( 12+161)】 =14:27,故 D 错误 。14 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 H4 2 7或53 1024P OH P O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 (HSO )脱水后形成的是A H S O7B HS O8C H S OD H S O222223102413【答案】 B【

17、解析】试题分析: A 选项该物质的 1个分子中含有2 个硫原子,所以可以由2 个硫酸分子脱掉 1个水分子得到 H22 7; B 选项该物质的 1 个分子中含有2 个硫原子,所以可以由2 个硫酸S O分子脱掉1 个水分子得到H2S2O7;所以是错误的; C选项该物质的 1 个分子中含有 3 个硫原子,所以可以由3 个硫酸分子脱掉 2 个水分子得到; D 选项该物质的 1 个分子中含有 4个硫原子,所以可以由4 个硫酸分子脱掉3 个水分子得到;故答案选择B考点:物质的反应15 将6.05g 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A0.

18、1gB 0.15gC 0.2gD 0.25g【答案】C【解析】【分析】6.05g 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可根据硫酸的质量求出氢气的质量。【详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由 Zn+H2SO4 ZnSO4+H2, Fe+H2SO4 FeSO4+H2,得出如下关系:H 2SO4: H 2982100g9.8%xx = 2 100g 9.8% 98x=0.2g。故选 C。16 己知子质量为A23A+3B=2C+3D中,已知 2.3gA 跟18,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 464.8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924.4gC。又知D 96D 的相

19、对分【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 的质量为: 2.3g+4.8g-4.4g=2.7g,设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A+3B = 2C +3Dx3 182.3g2.7g2.3g=x,解得 x=46,故选 B。则2.7g31817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属于混合物B该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丙 +丁乙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5D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一定为8:12【答案】 C【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反应后甲、丁质量减小,说明两者为反应物,丙质量不变,说明丙为催化剂或未参加

20、反应,乙质量增大,说明乙为生成物。【详解】A、由图可知,乙为纯净物,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为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甲、丁为反应物,乙为生成物,丙为催化剂或未参加反应,该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丁乙,或甲+丁乙,故选项错误;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8g-4g):( 12g-2g)=2:5 ,故选项正确;D、由于不知化学方程式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故无法确定乙、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无法确定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故选项错误。故选C。18 已知:过氧化钙 (CaO2)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现取用28.8g 过氧化钙加热一段时间使其分解 (该温度下, CaO不分解 ),测得所得固体中

21、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3,则该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A1.6gB 3.2gC 6.4gD 12.8g【答案】 B【解析】【分析】根据过氧化钙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依据固体质量的减少就是氧气的质量,依据钙元素守恒进行计算。【详解】设该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x=3.2g故选: B。19 氧化钙和过氧化钙( CaO2)的混合物 6.4g溶于足量水后,加入足量的Na2CO3 溶液,溶液中的 Ca2+全部转化为沉淀,过滤、干燥,得到10gCaCO3。则原 6.4 g 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已知:2CaO2 +2H 2O=2Ca OH2 +O2)A1 1B 54C 5 3D 5 2

22、【答案】C【解析】【详解】氧化钙和过氧化钙中的钙元素完全转化到碳酸钙中,则钙元素质量为:10g40 4g,氧100元素质量为:6.4g4g 2.4g,则原6.4g 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g: 2.4g5: 3,故选C。20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反应中及反应结束前某时刻的各物质的质量(如表)。表中x、 y、 m、 n 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数据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 /g7014610反应中质量 /gx11mn反应结束前质量 /g42y4010A x 56B y 6C m 17D n 8【答案】 A【解析】【详解】A、

23、 y=70+14+6+10-42-40-10=8 ,根据题意有:(70-42):( 14-8)=( 70-x):( 14-11 ),x=56,该选项说法正确;B、 y=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根据题意有:(14-8):( 40-6) =( 14-11):( m-6 ), m=2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1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A。21 甲和乙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甲分子中含有 2 个原子B4 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和丁C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 18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答案】 B【

24、解析】【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图可得化学方程式为4NH32点燃22+3O2N +6H O。【详解】A、观察甲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甲分子中含有4 个原子,其中一个氮原子三个氢原子,选项A不正确;B、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和丁,属于单质的是乙和丙,选项B 正确;C、生成物丙和丁反应的质量比为( 4 14):( 6 18) =14: 27,选项 C 不正确;D、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特点,该反应为置换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选项D 不正确;故选 B。22 用镁和铝分别同稀硫酸反应,若要各制得A4 3 B 8910 克氢气,则需要用去的镁和铝的质量比是C 3 1 D 1 3

25、【答案】A【解析】根据镁与酸反应时化合价为+2 价、铝与酸反应时的化合价为+3 价,利用一定量金属完全反金属的化合价应产生氢气质量= 金属质量,可以较简单地计算出产生相同质量氢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气时,消耗掉镁和铝的质量比。设消耗镁的质量为M ,消耗铝的质量为A。则2 3 M= A, M :A=4: 3,故选 A。242723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 /g122630反应中的质量 /g9223b反应后的质量 /g0a3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丙一定为催化剂C a 等于10D b 等于1

26、2【答案】C【解析】【分析】甲在反应前后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在反应前后质量没变,是催化剂或没参加反应,丁反应前后质量增加,则丁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0+a+3+28=12+26+3+0=9+22+3+b,则 a=10,b=7 。【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甲乙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该化学反应为化合反应,故A 不正确;B、丙的质量没有变化,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没参加反应,故B 不正确;C、 0+a+3+28=12+26+3+0,则 a 等于 10,故 C 正确;D、 12+26+3+0=9+22+3+b 则 b 等于 7,故 D 不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质量守

27、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4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 /g50200反应后的质量 /g23X243A x 的值等于2B甲一定是化合物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答案】 C【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50+2=23+x+24+3 , x=2 。【详解】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 50+2=23+x+24+3

28、, x=2 ,故 A 正确;B、由表格数据可知,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没变,乙是催化剂或没参加反应,丙丁的质量增加,则丙丁是生成物,则甲是化合物,故B 正确;C、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没变,乙是催化剂或没参加反应,丙丁的质量增加,则丙丁是生成物,反应是甲生成丙丁的反应,为分解反应,故C 不正确;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4:3=8:1 ,故 D 正确。故选C。【点睛】反应中减少的我反应物,增加的为生成物。25 从如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4D反应后生

29、成的丙属于氧化物【答案】 D【解析】【分析】一定条件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CO22CH2O;【详解】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 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故B 正确;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16 11: 4,故 C 正确;D、反应后生成的丙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D 错误。故选 D。26 已知: Ca( HCO3)232232受热CaCO+CO +H 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Ca(HCO )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CaCO3 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

30、答案】 C【解析】【分析】A、 C、 D 选项根据碳酸氢该受热分解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分析;B 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详解】A、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故 A 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 正确;C、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增大,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质量分数不在变化,故 C 错误;D、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不再生成,故D 正确。故选 C.【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是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27 高

31、温条件下,14.4g 某种铁的氧化物恰好与5.6g 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18: 7B 7:2C 7: 3D 21: 8【答案】 B【解析】【详解】设 5.6g 一氧化碳完全反应需要氧元素质量为x,COOCO228 165.6g xx = 16 5.6g 28x=3.2g,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g 3.2g): 3.2g=7: 2。故选 B。【点睛】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28 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且总质量为 20.8g ,其中 H2O的质量为 10.8g ,

32、则 CO2的质量为CO、 CO2和H2O,A 5.6gB 8.8gC4.4gD 4.8g【答案】 C【解析】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4=3: 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也为3: 1, 10.8gH2O 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 =1.2g,则 CO 和 CO2 中总的碳元素的质量 =1.2g 3=3.6g,设生成的CO 的质量是x, CO2 的质量为y,则x+y=20.8g-10.8g ,x+y=3.6g,解得 x=5.6g, y=4.4g。故选 C。29 在化学反应A+2BC+D中,若5.6g A和7.3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 C,现在要得到 0.4g D,需要 A 的质量为()A5.6gB 11.2gC 14.6gD无法计算【答案】 B【解析】【详解】生成 D 的质量: 5.6g+7.3g 12.7g 0.2g设参加反应A 物质的质量为xA+2B=C+D5.6g0.2gx0.4g5.6g = 0.2gx0.4gx 11.2g答:参加反应A 物质的质量为11.2g。30 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 X、 Y、 Z 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 t)的变化 如下图所示。判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Y 3ZBn 的数值为9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 AD反应后容器内为混合物【解析】【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