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推断题专项培优易错试卷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688527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二轮推断题专项培优易错试卷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二轮推断题专项培优易错试卷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二轮推断题专项培优易错试卷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二轮推断题专项培优易错试卷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二轮推断题专项培优易错试卷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二轮推断题专项培优易错试卷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二轮推断题专项培优易错试卷附详细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G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 A 为金属氧化物, E、 F 为金属单质,且 F 为紫红色,化学反应 和 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 C 的化学式为 _ 。( 2)写出反应 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 。( 3)反应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 。(4) E、 F 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 。【答案】 H244置换反应E 氢 FOFe + CuSO= FeSO+ Cu【解析】【分析】【详解】(1) A 为金属氧化物,那么B 为酸,可以是硫酸,因为D 可以和金属单质E 反应生成紫红色的金属单质F,所以可以

2、判断C 为水,根据金属单质F 的颜色可以判断F 为铜,所以D就是硫酸铜,故本题答案为:H2O。(2)根据( 1)的分析可知E 可以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E 是比铜活泼的金Fe+CuSO属,我们可以定为铁,故本题答案为:4=FeSO+Cu4。(3)反应 是酸与铁等活泼金属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故本题答案为:置换反应。(4) F 为铜, E 的活动性比铜强,并且能够和酸反应,所以应该在氢前,故本题答案为:氢 F。E2 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不同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

3、条件已略去)。其中A、B、 C、 D、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 F、 G 三种物质类别相同,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G 的化学式是 _。( 2)写出 D E 的化学方程式: _。( 3)写出 B 和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4) A 与 F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答案】 H2O高温CaCO3+2HCl CaCl2+H2O+CO2(或 CaCO3CaO+CO2) Ca( OH)2+2HCl CaCl +2H O 或 Ca( OH) +H SO CaSO+2H2O置换反应222244【解析】【分析】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 为碳酸钙。 E 能和 D(碳酸

4、钙)相互转化,则E 为二氧化碳。 A、 B、C、D、 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 能转化为碳酸钙,则C 为氢氧化钙。 B 能和 C(氢氧化钙)反应,则B 为盐酸或稀硫酸; B 可转化为 A,A 为单质,则 A 为氢气。A、 B、 C、 D、E 都能转化为 G,且 E、 F、 G 三种物质类别相同,则G 为水。 F 能和 A(氢气)反应,也能转化为E(二氧化碳),则F 可为氧化铜、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详解】(1) G 物质是水,化学式是H2O。(2) D E 可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 +H2 O+CO2;也可以为碳酸钙高温煅烧生

5、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高温CaCO3CaO + CO2。(3) B 为盐酸或稀硫酸,C 为氢氧化钙,B 和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OH)2+2HCl CaCl2+2H2O 或 Ca( OH) 2+H2SO4 CaSO4+2H2O;(4) A 为氢气, F 可为氧化铜、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A 与 F 反应生成铁和水,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此特征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点睛】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3 图中 A、 B

6、、 C、 D、 E、 F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 是一种黑色粉末,E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D 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 与 C 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图中用“一 ”或“”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A、 B、E、 F 四种物质的化学式。A: _B: _E:_ F:_(2) F 与少量 A 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 。( 3) D 转化成 C 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CuSOH2SO4H2 Fe 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4

7、H2O+CaO=Ca( OH) 2【解析】【详解】(1) A、 B、C、 D、 E、F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 是一种黑色粉末, E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 E 是氢气, D 是一种常见的液体, A 与 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A、 C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D 和 C 可以相互转化,所以 D 是水, C 是氢氧化钙, A 是硫酸铜, B 会转化成氢气和硫酸铜,所以B 是硫酸, F 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F 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 是 CuSO4, B 是 H2SO4,E 是 H2, F 是 Fe;( 2) F 与少量 A 溶液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8、,实验现象是: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3) D 转化成 C 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H2O+CaO=Ca(OH)2。故答案为:(1)CuSO,H2SO4, H2, Fe;4( 2)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 H2O+CaO=Ca(OH) 2。【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4 下图中 A、 B、 C、 D、 E、 F 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 C、 D、E 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

9、一种,A 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B 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 分别写出A、 C、E、 F 物质的化学式A_C_E_F_。(2) 写出 B与 C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3) 写出过量 A 的粉末与 B 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_。【答案】FeCaCOCO2 C CaCO+2HCl=CaCl+H32O+CO2 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3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解析】A

10、 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A 是 Fe, 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 是 CaCO3。 B 由两种元素组成,既能与铁反应,又能与CaCO反应,则B 是 HCl,CaCO3E,BE, B、 C、 D、 E3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C是盐, B 是酸,则 E 是 CO2 ,D 是Ca(OH)2, F 是 C 。 (1) A 是 Fe, C 是 CaCO3, E 是 CO2,F 是 C。 (2)HCl与 CaCO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22322+H,含亚铁离子的+2HCl=CaCl+H O+CO 。 (3)Fe +2HCl= FeCl溶液是浅绿色,所以过量Fe 的粉末与

11、 HCl 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点睛: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类别、性质、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等。5( 7 分)下图中: A、 B、 C、 D、 E、 F、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为单质, B 为氧化物, C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 和 F 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 D 和 E 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两种原料。“”“”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 1) D 和 E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AB 的化学方程式 BC 的化学方程式(3)物质 F 可以

12、是或(具体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答案】( 1)复分解反应;( 2) C+O 2CO2(只要反应物中有O2 或 C , 生成物有CO2 即可); Ca(OH)2 + CO2= CaCO3 + H2O; (3) Fe;NaOH (可溶性碱和活泼金属,不包括 K Ca Na。写名称,化学式均可,顺序可以颠倒。)【解析】试题分析: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C 为碳酸钙;结合题意及图示可知A 为碳; B为二氧化碳; D 和 E分别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1)因为硫酸铜属于盐,氢氧化钙属于碱,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2) C+O2CO (只要反应物中有O 或 C ,生

13、成物有 CO 即可); Ca(OH) + CO =22222CaCO3 + H2O;( 3)因为碳酸钙属于不溶性盐,可以高温分解或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故G 只能为酸,所以 F 可以为 Fe、 NaOH (可溶性碱和活泼金属,不包括K Ca Na)考点: 推断6 已知 A、 B、 C、 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1)若 A、 B 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 _(填化学式)。( 2)若反应 为复分解反应,则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O22233 +2NaOHCa(OH)+Na CO =CaCO【解析】【分析】【详解】(

14、1) A、 B、C、 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所以甲是氧气或二氧化碳,若 A、 B 的组成元素相同, A 和甲反应生成 B,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所以 A 是一氧化碳, B 是二氧化碳,甲是氧气, C 可以是氧化铜,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D 是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是 O2;(2) A、 B、C、 D、 X 是初中化学研究中常见的五种物质, X 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 X 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反应 为复分解反应, X 可能是二氧化碳, A、 B 是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

15、氢氧化钠, A 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 C,所以 A 是氢氧化钙, B 是碳酸钠, C 是碳酸钙, D 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 =CaCO3 +2NaOH。7 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 23)和 AgNO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1)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_ 。【答案】 Zn+2AgNO3=Zn(NO3)2+2Ag一定有 Ag 和 Cu, 可能含有 Zn【解析】锌、铜、银三种

16、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 和AgNO 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AgNO 溶液反应 ,若锌有剩余 ,再与 Cu(NO )溶液反应 。(1)333 2因为相对原子质量, Ar( Ag) Ar( Zn) Ar( Cu),且 Ag 与 Cu 位于溶液中,所以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方程式为 Zn+2AgNO3 =Zn(NO3)2+2Ag; (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说明锌与 AgNO3 溶液和 Cu(NO3)2 溶液都反应完 ,锌是否有剩余不能确定。故所得固体中一定有 Ag 和 Cu,可能含有 Zn。8 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

17、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里一定含有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滤渣中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 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 Zn(NO3)2Fe(NO3)2Ag、 FeZnAg、 Fe小于【解析】【详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如果锌不足,则铁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 1 )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含有锌,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参加了反应。滤液里一定含有Zn( NO3) 2,可能含有Fe( NO3) 2;滤渣中一定含有Ag、 Fe,可能含有Zn;(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说明了铁未参加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 Fe;( 3 )由于每65分质量锌能反应生成216 份质量的银,每56 分质量的铁能反应生成216 分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