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694218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物质 R在 0.96g 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2点燃XO2+2SO,测得XO2 和 SO2的质量分别为 0.44g 和 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 R 的质量为 0.86gB 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6C R 中含有 X 元素、 S 元素和 O 元素22D XO 和SO 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R 的质量为: 1.28g+0.44g-0.96g=0.76g,A 错误;

2、设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根据方程式计算R+3O2=XO+2SOX 960.76 0.96x=96*0.76/96=76,B 正确;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那么XO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可能是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0.32g+0.64g=0.96g,等于反应物中氧气的质量,那么R 中含有 X 元素、 S 元素,不含氧元素, C 错误;二氧化碳主要是造成温室效应,D 错误。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2现有下列四组物质: 乙炔 (C2H2)和苯 (C6H6); 乙烷 (C2H6)和乙醇 (C2H6O); 丁烷

3、(C4H10)和乙醚 (C4H10O); 甲苯 (C7H8)和甘油 (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 组B 2 组C 3 组D 4 组【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1)( 4)组符合,(2) (3)组不符合。考点 考查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3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 18g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答案】 C【解析】A、由图可知,丁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它

4、的式量是 18,不能带 “ g,”错误;B、丙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故不可能是氧化物,错误;C、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 ,故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6=22:3,故正确;D、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为4 个,反应后分子个数为2 个,故D 错误。故选C。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

5、反应方程式为 3O2222+2H S2H O+2SO ;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反应物中氧气属于单质硫化氢属于化合物;B、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C、由图示或方程式都可以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 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2(2+32): 616=17: 24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5 偏二甲肼( C2H8N2)与 N2O4 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X

6、 的化学式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生成 N2 和 H2O的质量比14: 1【答案】 C【解析】【详解】A 、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三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正确;B、由 C H N+2N2O 2X +3N +4HO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8 个,氮原子都是6282422个,反应前碳原子是2 个,反应后应该是2 个,包含在2X 中,反应前氧原子是氧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 个,其中 4个包含在2X 中,因此X 的化学式是 CO2,故不正确;C、偏二甲肼中,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是24,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是8,氮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是28,因此氮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D、生成 N 2

7、 和 H2O 的质量比为: 84: 72=7: 6,故不正确。故选C。6 已知2A 3B=C3D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B,用足量的,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B 27C 44D 56【答案】 B【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 的质量 =57g+1g-49g=9g 设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2A+3B=C+3D2x 9839g 49g2x/9g =98/49g3x=27 故选 B。7 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 跟 4.8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C 的相对分子

8、质量为()A22B 44C 88D 9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 的质量为:2.3g+4.8g-4.4g=2.7g。设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2x3 18得 x=44.故选 B。4.4g2.7g8 已知:在650时, CuSO4 分解为 CuO 与气体,在 1400 时, CuO 受热发生如下分解反应: 4CuO2Cu224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O+O 现将 16gCuSO7.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826C剩余固体中含 6.4g铜元素D剩余固体用足量 CO 还原,可产生2CO 3.3g【答案】

9、D【解析】【详解】解:假设为650时, CuSO 分解为 CuO 与气体,设完全分解生成的固体的质量为x,4x=8g,现在固体为 7.6g,说明氧化铜也部分分解。所以剩余固体一定是混合物;根据铜元素守恒,设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a,则氧化亚铜的质量为 7.6g-a,a+( 7.6g-a)=16g 100%=6.4g, a=4g;氧化亚铜的质量为7.6g-4g=3.6g;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16g 100%):( 16g -4g -3.6g ) =3.2:5.2=8: 13;剩余固体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g+3.6g =1.2g;剩余固体用足量CO 还原,由于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固

10、体中的氧元素,所以可产生CO2=1.2g ( )=3.3g。 故选 D。9 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 和 CO 2 的混合物 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64% ,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 13.2gB 17.6gC 15.4gD 11.0g【答案】 A【解析】【详解】混合物中碳元素质量为:10g164%3.6g ,反应后碳元素完全转化到二氧化碳中,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6g1213.2g ,44故选: 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是解题关键

1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0 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A1: 1B 5:7C 5: 4D 4: 7【答案】 C【解析】【详解】解:设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x,Cu2AgNO3 = Cu()2AgNO 3 264340x 400g 17%x = 64 400g 17% 340x 12.8g,固体减少的质量为:14.4g 12.8g 1.6g,16所以氧

12、化铜的质量为:1.6g 8g,铜的质量为6.4g,80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8g:6.4g 5:4。故选 C。11 实验时有一块未知质量的石灰石样品(含杂质参加反应 ),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20%,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10.3g,向固体中加入1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5.6g,则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在样品质量分数为()A20%B 40%C 50%D 80%【答案】 B【解析】【详解】解:设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w,根据固体减少量可以求出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为w 10.3g,设高温煅烧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x,高温CaCO 3 = CaO

13、 +CO 210044xw-10.3gx 100w 10.3g = 44 ,x 25(w10.3g),11石灰石中杂质质量为20% w 0.2w;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钙为w 25(w10.3g) 0.2w 23.4g1.47w ,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110.3g+100g 0.2w 105.6g 4.7g 0.2w,CaCO3+2HCl =CaCl2 +H 2O +CO21004423.4g-1.47w4.7g-0.2ww 12.5g;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钙为23.4g 1.47 12.5g 5g;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占样品的质量分数5g为 100%40%。12.5g故选 B。12 在点燃条件下,A

14、 和 B 反应生成C 和 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分子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A、B 分子的个数比为4: 3C物质 C 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D在该反应中,生成C 和 D 的质量比为14:9【答案】 D【解析】将图对应成微粒相等如图:化学方程式为:4NH322N2+6H2O+3OA、通过观察题中的图,可以发现物质A 和 C 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的A 和 B 的分子个数比为 4: 3,故 B 正确;C、通过观察题中的图,物质C 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C

15、 正确;D、由图示物质的构成可知,A 是氨气, B 是氧气, C 是氮气, D 是水,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比为:(2142):【 6( 12+161)】 =14:27,故 D 错误 。13 在化学反应A+B2 =AB2 中, A 与 B2 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 和 5gB2 充分反应,则生成AB2 的质量是()A10gB 13gC 16gD 18g【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 由 A 与 B2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21: 1,将 8gA2A 与 B 反应的质量比

16、是和 5gB 充分反应时, A 过量,参加反应的A 和 B2 都是 5g,因此生成AB2 的质量是10g故选 A14 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 H4P2O7 或 H5P3O10 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 (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A H2S2O7B H2S2O8C H2S3O10D H2S4O13【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A 选项该物质的 1 个分子中含有2 个硫原子,所以可以由2 个硫酸分子脱掉 1个水分子得到 H2 2 7; B 选项该物质的 1 个分子中含有 2 个硫原子,所以可以由2 个硫酸S O分子脱掉 1 个水分子得

17、到 H2 2 7个分子中含有3 个硫S O ;所以是错误的; C选项该物质的 1原子,所以可以由 3个硫酸分子脱掉 2 个水分子得到; D 选项该物质的 1 个分子中含有 4个硫原子,所以可以由4 个硫酸分子脱掉3 个水分子得到;故答案选择B考点:物质的反应15 有 A、 B、 C 三种物质,发生反应2A+B2C,若 16gA 与足量A、 B、 C 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8: 1: 5B 4:1: 5C 8: 2: 5B 充分反应得到D 4: 2: 520gC,则【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解:由 16gA 与足量的B 反应能生成20gC,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 20g

18、16g 4g,设 A、 B、C 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 b、 c,则:2AB2C2a b2c16g 4g20g2ab2c16g4g20ga: b: c4: 2: 5。故选 D。16 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 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 ,则CO2的质量为A 5.6gB 8.8gC4.4gD 4.8g【答案】 C【解析】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4=3: 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也为3: 1, 10.8gH2O 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 =1.2g,则 CO 和 CO2 中总的

19、碳元素的质量 =1.2g 3=3.6g,设生成的CO 的质量是x, CO2 的质量为y,则x+y=20.8g-10.8g ,x+y=3.6g,解得 x=5.6g, y=4.4g。故选 C。17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FeCl2 读作氯化亚铁;SO2 读作二氧化硫B 3H 只有微观意义;C60 表示 60 个碳原子C NH4NO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点燃48 份质量的铁与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0D 2Mg+O 2 2MgO ,可读作每份质量的氧化镁【答案】 B【解析】【详解】A、 FeCl2 从右向左读,读作氯化亚铁;SO2 读作二氧化硫,故 A 选项说法

20、正确,不符合题意;B、 3H 表示 3 个氢原子,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C 表示 1 个 C 分子,故 B6060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硝酸铵( NH NO )中铵根显 +1 价,氢元素显 +1 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43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 +1)4 +1,则 x 3价。硝酸根显1 价,氧元素显 2 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y+( 2) 3 1,则 y +5 价,故 C 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燃48 份质量的铁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0D、 2

21、Mg+O 22MgO ,可读作每份质量的氧化镁,故D 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化学符号前面添加数字,此时的化学符号只有微观含义。18 纳米级 TiO2 有广泛的应用 ,制备的一步反应为 2FeTiO3+7Cl2+6C=2TiClx+2FeCl3+6CO。该化学方程式中 ,x 的值为A2B 4C 8D 14【答案】 B【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反应前氯原子的个数为14 个,反应后氯原子的个数为2x+6 个,则 2x+6=14 ,得 x=4。故选 B

22、 。19 硝酸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4HNO3 4NO2 +X +2HO,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X 的化学式为O2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答案】 DD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物一种,生成物三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选项说法正确;B.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都不变,反应前氢氮氧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4、12,已知反应后氢氮氧的原子个数为4、4、 2,故 X 中含两个氧原子,化学式为O2,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5、 +4,化合价改变,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23、考点: 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20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反应中及反应结束前某时刻的各物质的质量(如表)。表中x、 y、 m、 n 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数据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 /g7014610反应中质量 /gx11mn反应结束前质量 /g42y4010A x 56B y 6C m 17D n 8【答案】A【解析】【详解】A、 y=70+14+6+10-42-40-10=8 ,根据题意有:(70-42):( 14-8)=( 70-x):( 14-11 ),x=56,该选项说法正确;B、 y=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根据题意有

24、:( 14-8):( 40-6) =( 14-11):( m-6 ), m=2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 =1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A。21 一包混有杂质的 Na233 23克样品,CO ,其杂质可能是Ba(NO )、 KCl、 NaHCO,今取 10.6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 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 克 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样品中只含有NaHCO3B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有KCl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 Ba(NO3)2D样品中混有KCl,也有 NaHCO3【答案】 D【解析】【详解】混有杂质的碳酸钠加水后溶液

25、澄清,一定不存在硝酸钡,纯净的碳酸钠10.6 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 4.4 克,纯净的碳酸氢钠10.6 克生成的二氧化碳约是5.55 克,氯化钾的存在不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现在取10.6 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gCO2,说明碳酸钠中的杂质也会生成二氧化碳,但是根据计算全部的质量都是碳酸氢钠时生成的质量也多余 4.4 克,所以若是混有氯化钾和碳酸氢钠,故样品中混有氯化钾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故选 D。22 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不同时刻的质量如表所示。甲的质量 /g乙的质量 /g丙的质量 /g丁的质量 /g反应前6410116t 时刻32ab

26、c反应后042d48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 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a 为 32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答案】 A【解析】【详解】解:数据处理得如下结果:甲的质量 /g乙的质量 /g丙的质量 /g丁的质量 /g反应前6410116t 时刻32abc反应后042d48变化量(后 64+320+32前)根据增加的一行(变化量,是反应后减去反应前,负值表示质量减少,为反应物,正值为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可知甲为反应物,乙和丁为生成物,且质量比为2: 1: 1,由于6432+32,丙变化的质量为0,所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根

27、据质量比为2: 1: 1,可得a26, b 1,丙在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可能为催化剂;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 倍,且甲为反应物,乙和丁为生成物,且质量比为2: 1: 1,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1 1: 1(计量系数之比等于各自的质量比上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21相对分子质量)。故选A。23 甲和乙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甲分子中含有 2 个原子B4 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和丁C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 18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答案】 B【解析】【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图可得化学方程式为4NH3

28、点燃222+3O2N +6H O。【详解】A、观察甲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甲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中一个氮原子三个氢原子,选项A不正确;B、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和丁,属于单质的是乙和丙,选项B 正确;C、生成物丙和丁反应的质量比为(4 14):( 6 18) =14: 27,选项 C 不正确;D、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特点,该反应为置换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选项D 不正确;故选 B。24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 H、 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WGHP反应前质量 /g181232

29、反应后质量 /g待测26212A物质 H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 P 的质量比为5: 4D待测值为13【答案】 A【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待测”的值,再根据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详解】A、物质H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不正确;B、 W、 P 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 G 增加,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属于化合反应而不是分解反应,故 B 正确;HC、反应中G、 P 的质量比为25g:20g 5:4,故C 正确;D、根

30、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待测+26+2+12,因此待测13g,反应后物质待测值W 的质量为:18g 5g 13g,故D 正确。故选A。【点睛】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25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 /g50200反应后的质量 /g23X243A x 的值等于2B甲一定是化合物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 C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31、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50+2=23+x+24+3 , x=2 。【详解】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 50+2=23+x+24+3 , x=2 ,故 A 正确;B、由表格数据可知,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没变,乙是催化剂或没参加反应,丙丁的质量增加,则丙丁是生成物,则甲是化合物,故B 正确;C、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没变,乙是催化剂或没参加反应,丙丁的质量增加,则丙丁是生成物,反应是甲生成丙丁的反应,为分解反应,故C 不正确;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4:3=8:1 ,故 D 正确。

32、故选C。【点睛】反应中减少的我反应物,增加的为生成物。26 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这一实验说明了()A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答案】 D【解析】【详解】A、加热蔗糖的产物是炭黑和水,但蔗糖不是由炭黑和水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蔗糖属于纯净物,而炭黑和水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蔗糖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能说蔗糖分子由碳元素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说明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

33、。27 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氧化铁混合粉末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后,测得质量减少了4.0g。另取等质量的该粉末用适量的稀硫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了 20.5g 的沉淀。则粉末中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A20%B 40%C 50%D 80%【答案】 C【解析】【分析】分别假设氧化铜和氧化铁的质量,进而结合化学方程式、关系式及对应的数据求解,进而求出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详解】设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氧化铁的质量为y,CO +CuO 高温 Cu +CO 2 固体质量减少806416xm1m1 = 16x = x8053CO + Fe2 O3高温 2Fe+3CO 2 固体质量

34、减少16011248ym 2m 2= 48y= 3y16010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元素守恒列关系式:CuO CuSO4 Cu(OH)28098xm3m 3 = 98x = 49x8040Fe2O3 Fe2 (SO4 )3 2Fe(OH)3160214ym4m 4 = 214y = 107y16080结合题干,列出方程:x + 3y =4.0 5 1049x + 107y =20.54080解得 x=8g ,y=8g8g则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100% 50% ,故选 C。8g+8g【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根据方程式、关系式进行大量计算,根据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书写方程式正确,使用数据准确,计算过程完整。28 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1C甲、乙、丙都可能是氧化物D丙中 C、 H、 O 元素的质量比12: 3: 8【答案】 D【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