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精选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含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94787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精选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0-2021精选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0-2021精选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0-2021精选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0-2021精选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精选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含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精选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含详细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精选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含详细答案一、铁及其化合物1 将铁、铝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操作 X 的名称是 _。(2)气体 A 是 _(填化学式 )。(3)A 与 Cl 混合光照可能发生爆炸,A 在该反应中作 _(填“氧化剂 ”或 “还原剂 ”)。2外还有 _(填离子符号,下同),溶液 D 中存在的金属离(4)溶液 B 中的阴离子除 OH子为 _。(5)加入足量 NaOH 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6)向溶液 D 中加入 NaOH 溶液,观察到产生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请写出沉淀

2、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过滤H-2 2H- 3H2 2 还原剂AlO2Fe2Al 2OH2O=2AlO22Fe2H =FeH2 4Fe(OH)2 O2 2H2O=4Fe(OH)3【解析】【分析】金属混合物中Fe 与 NaOH 溶液不反应,而Al 可以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NaAlO2、H2,NaAlO 易溶于水,所以气体A 是 H ,溶液 B 是 NaAlO 与 NaOH 的混合溶液,固体 C是222Fe, Fe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与HCl 发生置换反应产生FeCl 和氢气,因此溶液D 为 FeCl,22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操作 X 的名称是分离难溶性的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

3、的方法,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金属混合物中Fe 与 NaOH 溶液不反应,而 Al 可以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 NaAlO2、 H2, NaAlO2 易溶于水,所以气体 A 是 H2,故答案为: H2;(3)A 是 H2, H2 和 Cl2 的混合气体光照会发生爆炸,反应生成HCl,在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H2 作还原剂,故答案为:还原剂;(4)溶液 B 是反应产生的NaAlO2 与过量的NaOH 的混合溶液,所以溶液 B 中阴离子除 OH-外还有 AlO2-,铁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 FeCl2和 H2,溶液 D 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4、 Fe2+,故答案为: AlO2 -; Fe2+;(5)加入足量 NaOH 溶液时, Al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 2Al+2OH-+2H2O=2AlO2-+3H2,加入稀盐酸, Fe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故答案为 2Al+2OH-+2H2O=2AlO2-+3H2; Fe+2H+=Fe2+H2 ;(6)溶液 D 为 FeCl2,向溶液 D 加入 NaOH 溶液,观察到产生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其中沉淀转化的化学方

5、程式为为 4Fe(OH)2+O2+2H2O=4Fe(OH)3。【点睛】本题考查金属铁以及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HCl 的氧化性比较弱,只能把 Fe 氧化为 Fe2+, Cl2 、H2O2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Fe 氧化为 Fe3+; Al 既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也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反应氢气,等物质的量的铝与足量的酸、碱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2 钛( Ti )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钛白(TiO 2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白色颜料。制备 TiO 2 和 Ti 的原料是钛铁矿,用含Fe2 O3 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FeTiO 3 )制备TiO 2 的流程如下:

6、( 1)步骤加 Fe的目的是 _ ;步骤冷却的目的是_ 。(2)考虑成本和废物的综合利用等因素,水浸后的废液中应加入_处理。(3)由金红石( TiO 2 )制取单质钛( Ti )的过程为,其中反应 TiCl 4 2Mg800 C2MgCl 2 Ti 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 _ 。【答案】将 Fe3+ 还原为 Fe2+析出绿矾( FeSO4 7H 2O )生石灰(或碳酸钙、碱)高温下镁或钛与O 2 、 N 2 等反应【解析】【分析】根据钛铁矿中 Fe2 O3 、 FeTiO 3 与浓硫酸反应的溶液中加入铁粉、过滤后,滤液冷却得到硫酸亚铁晶体推知,铁粉与铁离子发生反应得到亚铁离子。水浸后的溶液成

7、酸性。【详解】( 1)分析题图可知,钛铁矿中的铁最终转化成副产品绿矾,所以要将+3 价 Fe转化为 +2 价Fe ;降低温度,减小了FeSO47H 2 O 的溶解度,有利于 晶析出。(2)水浸 程 生的离子反 TiO 22H 2 OH 2TiO32H, 液呈酸性,所以 理水浸后的 液 加入CaO 、 CaCO3 或碱。(3)由于Ti和 Mg易与空气中的O 2 、 N 2 等反 ,故 反 在 气气氛中 行。3 利用 旧 皮可制 磁性Fe3O4 胶体粒子并得到副 物ZnO。制 流程如 所示:( 已知 ZnO 能溶于 碱 )已知: Zn 及其化合物的性 与Al 及其化合物的性 相似。 回答下列 :(

8、1)用 NaOH 溶液 理 旧 皮的目的是_(填字母)。A 去除油 B 溶解 C 去除 D 化 皮2) 溶液A的pH可 生Zn OH)2沉淀, 制得ZnO,后 操作步 是抽 _。(((3)加适量 H22目的是 _ 溶液3 4胶体粒子的 程中, 持 通入2,OB 制得 Fe ON其原因是 _。(4)副 物 ZnO 常用于制 。我国早有 技 的 ,明代宋 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升 倭 ”的 :“每炉甘石十斤,装 入一泥罐内然后逐 用煤炭 盛,其底 薪, 火煅 冷定 罐取出即倭 也。” 工 程涉及主要反 的化学方程式 _,(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 碳酸 ,“倭 ”是指金属 )。(5)用重 酸 法 ( 一

9、种氧化 原滴定法) 可 定 物 Fe3O4 中的二价 含量。若需配制 度 0.01 mol L1 的 K位有效2Cr2O7 准溶液 250 mL, 准确称取 _g K2Cr2O7保留 4数字,已知 M r(K2Cr2O7) 294 。配制 准溶液 ,下列 器中用不到的有_(填 号)。 子天平 杯量筒玻璃棒 250 mL 容量瓶胶 滴管移液管( 6)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 K2Cr2 O7 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 束后气泡消失, 定 果将 _( 填“偏大”“偏小”或“不 ” ) 。【答案】 AB洗 、灼 将部分 离子氧化成 离子防止 Fe2 被氧化ZnCO3高温2CZn 3CO

10、0.7350偏大【解析】【分析】【 解】(1)A 氧化 溶液与油 反 生成高 脂肪酸 ,具有去除油 作用,A 符合 意;B根据 Zn 及化合物的性 与Al 及化合物的性 相似,Zn 也能和 氧化 溶液反 , 氧化钠溶液起到溶解镀锌层,B 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和铁不反应,C 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不能钝化铁皮,故D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B;(2)调节溶液 A 的 pH 可产生 Zn(OH)2 沉淀,抽滤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锌沉淀,洗涤除去附着的离子,高温灼烧氢氧化锌分解得到ZnO;(3)Fe3O4 中有 +3 价铁,因此加适量H2O2 目的是将部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将亚铁离子和铁离子达到Fe3

11、O4 中+2 价铁与 +3 价铁的比例关系,持续通入N2,主要防止Fe2+被氧化;故答案为:将部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防止Fe2 被氧化;(4)该炼锌工艺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煤炭饼和炉甘石(碳酸锌 ),得到的物质是倭铅(金属锌 )和CO,联想初中所学高炉炼铁原理,则炼锌过程涉及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高温2CZn 3CO ;(5)m(K2Cr2O7)=0.01 mol L-1 0.250 L 294molg-1=0.7350 g,电子天平用于准确称量固体质量,烧杯用于溶解固体,玻璃棒用于搅拌和引流,容量瓶用于配制溶液,胶头滴管用于加水定容。用不到的仪器为量筒和移液管;故答案为:0.735

12、0g ;(6)如果滴定前装有 K2Cr2O7 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这样就造成读出来的 K2Cr2O7 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将偏大。4A I 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已知H 为固态氧化物,F 是红褐色难溶于水的沉淀,且A、 B、C、 D、E、 F 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1) A、 B、C、 D、 E、F 六种物质中所含的同一种元素的名称是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5)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是 _。(

13、6) 1molI 发生反应后生成的 A 高温下与足量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占 _L。【答案】铁元素8Al 3Fe3 42 3 9Fe3 4+3+2+22 3O4Al OFe O +8H =2Fe+Fe +4H OAl O 2NaOH=2NaAlO2H2O生成的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33.6【解析】【分析】F 是红褐色难溶于水的沉淀,则F 为氢氧化铁;E 能在空气中转化为F,且 E 是钠反应生成,则E 为氢氧化亚铁,C为氯化亚铁;B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C 和氢氧化D,则 B为四氧化三铁,D 为氯化铁;A 在空气中燃烧能够生成四氧化三铁,则A 为铁

14、单质;四氧化三铁与I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单质,I 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推知I 为铝单质,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铝热反应,生成H 为氧化铝;铝和氧化铝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G,则G 为偏铝酸钠。【详解】( 1) A 为铁、 B 为四氧化三铁、 C为氯化亚铁、 D 为氯化铁、 E 氢氧化亚铁、 F 为氢氧化铁,则六种物质中都含有铁元素,故答案为:铁元素;( 2)是铝与四氧化三铁发生铝热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8Al 3Fe3O44Al2O39Fe,故答案为:8Al3Fe3 O44Al2O3 9Fe;(3)是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Fe2+4H

15、2O,故答案为: Fe3O4+8H+=2Fe3+Fe2+4H2O;(4)是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 2NaOH=2NaAlO2H2O,故答案为:Al2O3 2NaOH=2NaAlO2 H2O;( 5)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转化为氢氧化铁,其现象为生成的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故答案为:生成的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6) 1mol 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单质与氧化铝,生成的铁单质再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铝失去的电子数等于生成氢气得到的电子数,可列式1 3=2 nH)nH)=1.5mol,则标准状

16、况下,氢气的体积VH)(2, 则 (2(2=1.5mol 22.4L/mol=33.6L,故答案为 33.6。【点睛】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8molAl9molFe ,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3molFe4molH 2,所以也可以根据对应关系8molAl9molFe12molH2,求得氢气的物质的量。5 己知A 为淡黄色固体,R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T 为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F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 是白色沉淀,W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1)物质 A 的化学式为 _。(2) B 和 R 在溶液中反应生成F 的离子方程式为_。( 3) H 在潮湿空气中变成

17、 M 的实验现象是 _,化学方程式为 _。( 4) A 和水反应生成 B 和 C 的离子方程式为 _, A 可以作为呼吸面具的 _。( 5) W 和 T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答案】Na2 O22Al +2H2O + 2OH- =2AlO2- +3H2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红褐色沉淀4Fe(OH)2+ O2 + 2H2O =4Fe(OH)3+ -2Na2O2+2H2O=4Na+4OH + O2供氧剂3+2+2Fe+ Fe =3Fe【解析】【分析】题干已经对部分物质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可先根据某些物质的特定表征直接得出该物质,地壳含量最多金属为Al, T 为最广泛使用的金属单质,则为Fe, W 溶液中

18、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则 W 含有 Fe3+。根据上述能直接确定的物质,结合各物质间转换图解答此题。【详解】(1) .A 为淡黄色固体,常见物质可能为Na2O2 或S, A 与水的产物B 可与Al反应,同时C又与Fe 反应。综上可推知A 应为Na2O2,答案为Na2O2。( 2) .根据分析 B 为 NaOH, R 为 Al,答案为 2Al +2H2O + 2OH- =2AlO2- +3H2。( 3) .根据分析, A 与水反应产物 C 为氧气, B 为 NaOH。 D 为 Fe 在氧气中燃烧产物Fe3 O4, H 为白色沉淀 ,则 H 应为 Fe(OH)2。 W 含有 Fe3+,说明

19、Fe(OH)2 发生氧化生成Fe(OH)3。答案为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红褐色沉淀,4Fe(OH)2 + O2 + 2H2O =4Fe(OH)3。(4) .A 为 Na2 222 22反应生成的氧气供人呼O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O ,同时Na O 与水和 CO吸。故答案为 2Na2O2 +2 H2O =4 Na+ + 4OH- + O2,供氧剂。(5) .由分析可知W 为 FeCl3 ,T 为金属 Fe。答案为3+2+2Fe+ Fe =3Fe。【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对某些物质的特定表征非常熟悉,首先应该根据这些表征即得出对应物质,然后再结合各种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和相关描述合理推导出其他对应的物质

20、。6 钾、钠、镁、铁均能与水发生置换H2 的反应。( 1)其中反应最剧烈的是 _。( 2)其中铁与水的反应比较特殊。其特殊性在于:_ ;产物为氧化物而非氢氧化物。你对和的关联性作何解释?_(3)证明的氧化物含Fe3+必需的试剂是_。【答案】钾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铁的氢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稀硫酸(或稀盐酸)、 KCNS试液【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分析判断;(2)根据铁与水的反应条件分析;根据高温下铁的氢氧化物的稳定性分析解答;(3)需要将 Fe 的氧化物转化为溶于水的离子,再检验。【详解】(1)金属的活泼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剧烈,活泼性:K Na Mg Fe,所以与水发生置换H

21、2反应最剧烈的是钾,故答案为:钾;(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才能发生,故答案为: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铁的氢氧化物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高温下铁的氢氧化物会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铁,因此产物为氧化物而非氢氧化物,故答案为:铁的氢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3)四氧化三铁难溶于水,需要用 HCl(或稀硫酸 )溶解生成 Fe3+,Fe3+遇到 KCNS试液,溶于变红色,故答案为:稀硫酸 (或稀盐酸 )、 KCNS试液。7 钠、铝、铁是三种重要的金属。请回答:( 1)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铝 _(填 “强”或 “弱 ”)。三种金属对应的氢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物质是 _(填化学式)。( 2)将

22、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填序号 )。A钠沉到水底B钠熔成小球C小球四处游动D钠无变化(3) Fe 与 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是_。将该产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请回答:若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则溶液变成_色。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 Na2O2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其供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在 AlCl3 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答案】强Al(OH)32OH- H2BC FeCl3红2Na 2H2O=2NaFe3 3

23、OH-=Fe(OH) 2Na O 2CO =2Na CO O 、 2Na O 2H O=4NaOH O 先生成白色沉32222322222淀,然后白色沉淀消失【解析】【分析】( 1)金属钠与铝处于同周期,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2)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由于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热,因此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反应放出气体,因此钠四处游动;最终金属钠完全溶解;(3) Fe 在 Cl2 燃烧,生成 FeCl3 ,将 FeCl3 溶于水后,溶液中存在大量的Fe3+,滴加 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血红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红褐色

24、沉淀;(4) Na2O2 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可与CO2 和 H2O 反应;(5)在 AlCl3 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l(OH)3 ,当 NaOH 溶液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最终完全消失。【详解】(1)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铝强;钠、铝、铁三种金属对应的氢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物质是Al(OH)3;(2)钠和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 2H2O=2Na+ 2OH-H2;由于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热,因此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反应放出气体,因此钠四处游动;最终金属钠完全溶解,因此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钠熔成小

25、球、小球四处游动,答案选BC;(3) Fe 在 Cl2 燃烧,生成FeCl3 ,将 FeCl3 溶于水后,溶液中存在大量的Fe3+,滴加 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血红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红褐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 3OH-=Fe(OH)3;(4) Na2O2 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可与CO2 和 H2O 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CO =2Na CO O、 2Na O 2H O=4NaOH O ;22322222(5)在 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l(OH)3 ,当 NaOH 溶液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最终完全消失。8 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工

26、业固体废料,主要成分有Al2O3、 SiO2 ,还含有少量Fe2O3、 CaO等。采用酸碱联合的方法从粉煤灰中综合回收氧化铝及二氧化硅的工艺流程如下:硫酸熟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Al2 O3?2SiO +3H2SO4=Al(SO4)3 +2SiO2 +3H2O3Al2O3?2SiO +9H2 SO4=3Al2( SO4)3 + 2SiO2 +9H2 O(1) 结“晶 ”操作:缓缓加热,浓缩至_ ,放置冷却,得到Al2(SO4)3 ?18H2O。(2)Al2(SO4)3?18H2O 在 250 300下失重 40.5%得 Al2 (SO4)?xH2O, x=_。(3) 还“原焙烧 ”过程中发生反

27、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设计实验检验粗氧化铝中是否含有Fe2O3: _。(5)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 制备白炭黑的化学方程式为_。2(6)粗氧化铝制备冶金级氧化铝过程中发生反应4-233-,该反应的 Al(OH)+CO =Al(OH) + HCO平衡常数为 _已知Al(OH)32 Al(OH)4-+1-1323?22+H O ?+HK =410 ;H COH O +CO2al 23-7、 Ka2 23-11K =600;K (H CO ) =4.2 10(H CO ) =5.6 10。【答案】表面出现结晶薄膜32Al2焙烧4 32322取粗氧化铝少(SO ) +3C2Al O +3CO

28、+6SO许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静置,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粗氧化铝中含有Fe2O3杂质 Na23223221.75 103SiO +2CO +(n+1)H O=2NaHCO +SiO ?nHO【解析】【分析】粉煤灰主要成分有Al2 322 3CaO 等,加入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O 、 SiO ,还含有少量 Fe O 、铝,水浸主要得到SiO2 高硅渣,滤液经过结晶脱水得到硫酸铝,硫酸铝与焦炭反应生成粗氧化铝,验证粗氧化铝是否含有氧化铁,先将物质溶于稀硫酸后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白炭黑SiO2?nH2O。【详解】(1) 结“晶 ”操作

29、:缓缓加热,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放置冷却,得到Al2(SO4)3?18H2O;故答案为:表面出现结晶薄膜。(2)假设 100gAl2(SO4 )3?18H2O 在250 300 下失重 40.5%,剩余 100g (1-40.5%)=59.5gAl2 (SO4)?xH2O,666342+18xx=33。=,解得;故答案为:100g59.5g(3)根据 “还原焙烧 ”产物之一经过烟气制酸,硫酸铝和碳“还原焙烧 ”生成氧化铝、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焙烧4 3+3C2 322(SO )2Al O +3CO +6SO;故答案为: 2Al2 4 3焙烧2Al2 322(S

30、O ) +3CO + 3CO + 6SO。(4)实验检验粗氧化铝中是否含有Fe2O3,将粗品溶于稀硫酸中,利用生成的铁离子与KSCN溶液反应是否有红色物质生成;故答案为:取粗氧化铝少许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静置,滴加 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粗氧化铝中含有Fe2O3 杂质。(5)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生成碳酸氢钠和白炭黑 SiO2?nH2O,其化学方程式为 Na2SiO3+2CO2+(n+1)H2O=2NaHCO3+SiO2?nH2O ;故答案为: Na2SiO3+2CO2+(n+1)H2O =2NaHCO +SiO ?nH O 。322324+, H232223?+ ,根据盖3

31、(6) Al(OH) +H O ? Al(OH) +HCO ?H O +CO , H COHCO+H斯定律 - - 得到 Al(OH)4233,方程式相减,平衡常数相除,因+CO =Al(OH) + HCO此Al(OH) 4233平衡常数为K4.2 1073;故答案+CO =Al(OH) + HCO10 13=1.75 1046003为: 1.75 10。9 以废旧锌锰电池中的黑锰粉( MnO2、 MnO(OH)、 NH4Cl、少量 ZnCl2 及炭黑、氧化铁等)为原料制备 MnCl2,实现锰的再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1)过程,在空气中加热黑锰粉的目的是除炭、氧化MnO(OH)等。 O2 氧

32、化 MnO(OH) 的化学方程式是 _。(2)溶液 a 的主要成分为NH4Cl,另外还含有少量ZnCl2 等。 溶液 a 呈酸性,原因是 _。 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将溶液a_(填操作),可得NH4 Cl 粗品。 提纯 NH4Cl 粗品,有关性质数据如下:化合物ZnCl24NH Cl熔点365337.8分解沸点732-根据上表,设计方案提纯NH4Cl: _。( 3)检验 MnSO4 溶液中是否含有 Fe3+:取少量溶液,加入 _(填试剂和现象),证明溶液中 Fe3+沉淀完全。( 4)探究过程中 MnO 2 溶解的适宜条件。向 MnO2中加入H2O2溶液,产生大量气泡;再加入稀H2 SO4,

33、固体未明显溶解。向 MnO2中加入稀 H2SO4,固体未溶解;再加入 H2O2 溶液,产生大量气泡,固体完全溶解。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中MnO 2 溶解的原因: _。 解释试剂加入顺序不同,MnO 2 作用不同的原因: _。上述实验说明,试剂加入顺序不同,物质体现的性质可能不同,产物也可能不同。【答案】 4MnO(OH)+O2=4MnO 2+2H2ONH4+H2O? NH3 H2O+H+(或 NH4+水解产生 H+)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加热 NH443Cl 粗品至340左右, NH Cl = NH + HCl;收集产物并冷却, NH344KSCN溶液,不变红+ HCl=NH Cl,得到纯净NH Cl。MnO 2+H2O2 +H2 SO4=MnSO4+2H2O+O2 i 中 MnO 2 作催化剂,反应快, MnO 2 只催化分解H 2 O 2ii 中 MnO 2 作氧化剂,加入稀 H 2SO4 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