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698014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 套( 带答案 ) 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 如图,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长木板 A,质量 M=4kg,A 的最前端放一小物块 B(可视为质点),质量 m=1kg, A 与 B 间动摩擦因数 =0.2现对木板 A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 F,取 g=10m/s 2则:(1)若拉力 F1=5N, A、B 一起加速运动,求A 对 B 的静摩擦力f 的大小和方向;(2)为保证 A、 B 一起加速运动而不发生相对滑动,求拉力的最大值Fm(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3)若拉力 F2=14N,在力 F2 作用 t=ls 后撤去,要使物块不从木板上

2、滑下,求木板的最小长度 L【答案】( 1) f= 1N,方向水平向右;(2) Fm= 10N。( 3)木板的最小长度L 是 0.7m 。【解析】【详解】(1)对 AB 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 +m) a1对 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1 联立解得 f =1N,方向水平向右;(2)对 A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 M+m)a2 对 B,有: mg=ma2 联立解得:F =10Nm(3)因为 F2m22 。木板 A F ,所以 AB 间发生了相对滑动,木块B 加速度为: a =g=2m/s加速度为 a32332。,则: F -mg =Ma解得: a =3m/s1s 末

3、 A 的速度为: v =a t=3m/sA 3B 的速度为:v =a t=2m/sB 21s 末 A、B 相对位移为: l1= vA vBt =0.5m 撤去 F2后, t s后 A、 B 共速2对 A: -mg=Ma 4 可得: a4=-0.5m/s 2。共速时有: vA+a4t=vB+a2t可得: t =0s.4撤去 F2 后 A、B 相对位移为: l2= vAvB t =0.2m 为使物块不从木板上滑下,木板的最小长度为:2L=l1+l2 =0.7m。2 如图甲所示 ,质量为 m1kg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37 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0.5s 时撤去拉力 ,

4、物体速度与时间v-t 的部分图象如图, t1乙所示。 ( g 10m / s2 ,sin 370.6,cos370.8 ) 问:(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2)拉力 F 的大小为多少?【答案】 (1)0.5(2)30N【解析】【详解】(1)由速度时间图象得:物体向上匀减速时加速度大小:a10-5 m/s210m/s 210.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mg cosma1代入数据解得:0.5(2)由速度时间图象得:物体向上匀加速时:a2v20m / s2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 sinmg cosma2代入数据解得:F30N3 如图所示,长木板B 质量为 m2 10 k

5、g,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长木板左侧区域光滑质量为m3 10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 C 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质量m1 0 5 kg的物块 A,以速度 v0 9 m s 与长木板发生正碰(时间极短),之后B、C 发生相对运动已知物块C 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0 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 0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整个过程物块C 始终在长木板上,g 取 10m s2( 1)若 A、 B 相撞后粘在一起,求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2)若 A、 B 发生弹性碰撞,求整个过程物块C 相对长木板的位移【答案】 (1) 13.5J( 2) 2.67m【解析】(1)若 A、 B 相撞

6、后粘在一起,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m2 )v由能量守恒定律得解得损失的机械能E1 m1v021 (m1 m2 )v222Emm12v022(m113.5Jm2 )(2) A、 B 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 m1v1m2 v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12122 m1v02 m1v12 m2v2联立解得 v1m1m2v03m / s , v22m1v06m / sm1m2m1m2之后 B 减速运动, C 加速运动, B、 C 达到共同速度之前,由牛顿运动定律,对长木板: - 2 (m2m3 )g1m3 gm2a1对物块 C:1m3 gm3a2设达到共同速度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

7、, v2a1ta2 t这一过程的相对位移为1212x1v2t2 a1t2 a2 t3mB、 C 达到共同速度之后,因12 ,二者各自减速至停下,由牛顿运动定律,对长木板:- 2 (m2m3 ) g1m3gm2 a3对物块 C: - 1 m3 gm3a4这一过程的相对位移为x2(a2t )2(a2t )212a42a3m3整个过程物块与木板的相对位移为xx1x28 m2.67m3点睛:此题是多研究对象、多过程问题,过程复杂,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4 某智能分拣装置如图所示,A 为包裹箱, BC 为传送带传送带保持静止,包裹P

8、 以初速度 v0 滑上传送带,当P 滑至传送带底端时,该包裹经系统扫描检测,发现不应由A 收纳,则被拦停在 B 处,且系统启动传送带轮转动,将包裹送回C 处已知 v0=3m/s ,包裹 P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8,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37o,传送带 BC 长度 L=10m ,重力加速度 g=10m/s 2, sin37o=0.6, cos37o=0.8,求:( 1)包裹 P 沿传送带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包裹 P 到达 B 时的速度大小 ;(3)若传送带匀速转动速度v=2m/s ,包裹 P 经多长时间从(4)若传送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加速转动,请写出包裹B 处由静止

9、被送回到P 送回 C 处的速度C处;vc 与 a 的关系式,并画出vc2 -a图象【答案】( 1) 0.4m/s 2 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2)1m/s ( 3)7.5s2 20(aa 0.4m / s2)(4) vc(0.4m / s2)如图所示:8 a【解析】【分析】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包裹的加速度,再由速度时间公式求包裹加速至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的时间,由位移公式求出匀加速的位移,再求匀速运动的时间,从而求得总时间,这是解决传送带时间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对加速度a 进行讨论分析得到 vc2-a 的关系,从而画出图像。【详解】(1)包裹下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mg cosma

10、1代入数据得: a10.4m / s2,方向:沿传送带向上;(2)包裹 P 沿传送带由 B 到 C 过程中根据速度与位移关系可知: L= v2v 022a代入数据得: v1m / s ;(3)包裹 P 向上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cosmg sinma2得 a2 0.4m / s2当包裹 P 的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所用时间为: t1v2 s 5sa20.4速度从零增加到等于传送带速度时通过的位移有: xv245m2a22m0.4因为 x18N,二者间会相对滑动,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F 2mMg1mgMa1解得 a14m / s2;设 A 从左端滑出的时间为t1 ,则 L1 a1t

11、121 1gt12 ,222解得 t11s2s ,此时 B 的速度 v1a1t14m / s故在 F 作用后的1s 内,对 B, F2 MgMa 2 ,解得 a216m / s2此时 B 的速度 v2v1a2 2 t120m / s(3)若 F=16N18N,则二者一起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整体加速度F2Mm g 42a0Mm3m / s;当 A 刚好从 B 上滑下,F 的最短时间为 t2 ,设刚撤去 F 瞬间,整体的速度为v,则 v a0t 2撤去 F 后,对 A, a11 g2m / s2 ,对 B: a22mMg1mg8m / s2M经分析, B 先停止运动,v2v2LA 最后恰滑至

12、B 的最右端时速度减为零,故2a2 2a12联立解得 t23s1.73s点睛:此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先搞清物体运动的物理过程,根据物体的受力判断出物体的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6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着大小为v=4m/s的速度水平匀速运动m=1kg的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到皮带A 处,物块与皮带间的滑动动摩擦因数之间距离s=6m ,求物块(1 )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多少功?(g=10m/s2)一质量 =0.2,A、 B(2 ) A 到B 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功率是多少?【答案】( 1 ) 8J;( 2 )3.2W ;【解析

13、】(1)小物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加速度为:物块速度达到与传送带相同时,通过的位移为:,说明此时物块还没有到达B 点,此后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受摩擦力由动能定理得,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2)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匀速运动的时间,摩擦力的功率7 高台滑雪以其惊险刺激而闻名,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跃姿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某滑雪轨道的完整结构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其中 AB 段是助滑坡,倾角 =37, BC段是水平起跳台, CD 段是着陆坡,倾角 =30, DE 段是停止区, AB 段与 BC段平滑相连,轨道各部分与滑雪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03,图中轨道最高点A 处的起滑台距起跳台BC

14、的竖直高度h=47m 。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质量m=60kg,滑雪运动员从A 点由静止开始起滑,通过起跳台从C 点水平飞出,运动员在着陆坡CD上的着陆位置与C 点的距离l=120m 。设运动员在起跳前不使用雪杖助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sin37 =0.6, cos37 =0.8。求:( 1)运动员在助滑坡 AB 上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2)运动员在 C 点起跳时速度的大小;( 3)运动员从起滑台 A 点到起跳台 C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答案】( 1)( 2)( 3)【解析】【详解】(1)运 在助滑坡AB 上运 ,根据牛 第二定律得: mgsin -

15、mgcos=ma解得 : a=g( sin -cos) =10( 0.6-0.030).8 =5.76m/s 2(2) 运 从C 点起跳后到落到着 坡上的 t, C 点到着 坡上着 点的距离 L运 从C 点起跳后做平抛运 , 有 直方向: Lsin =gt2水平方向: Lcos=vt 0由 : 得: tan =解得 t=2s, v0=30m/s(3)运 从起滑台A 点到起跳台C 点的 程,根据 能定理得mgh-Wf = mv 02解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Wf =mgh- mv02=60 10 47- 60230=1200J 【点睛】本 要分析清楚运 的运 情况,知道运 先做匀加速运 ,后做匀减

16、速运 ,最后平抛运 ,是 能定理和平抛运 的 合,要善于运用斜面的 角研究平抛运 两个分位移之 的关系,求出 8 某 机工作 出功率P 与拉 物体的速度 v 之 的关系如 所示 用 机在水平地面内拉 一物体(可 点),运 程中 始 在拉直状 ,且不可伸 ,如 所示已知物体 量m=1kg,与地面的 摩擦因数 1=0.35,离出 点左 s 距离 另有一段 摩擦因数 2、 d 的粗糙材料 的地面(g 取 10m/s 2)(1)若 s 足 , 机功率 2W ,物体在地面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0.1m/s ,加速度 多少?(2)在 1=0.35 的水平地面运 ,当物体速度 (3)若 s=0.16m ,

17、物体与粗糙材料之 摩擦因数2=0.45启 机后,分析物体在达到粗糙材料之前的运 情况若最 能以0.1m/s 速度滑 粗糙材料, d 多少?【答案】( 1) 4/7m/s ;( 2) 0.5m / s2;( 3) 解析【解析】【分析】(1)物体达到最大速度 ,加速度 零,此 引力等于阻力,根据P=Fv 求解最大速度;( 2)根据 P=Fv 求解 引力,根据牛 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3)根据牛 第二定律 合运 公式分析物体的运 情况.【 解】(1)电动机拉动物体后,水平方向受拉力F 和摩擦力 f 1f1=1N, N=mg, f 1=3.5N物体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F1=f1根据 P=Fv, v

18、m=P/F1= P/ f1 ,vm =4m/s7(2)当v=0.1m/s 时,由图像及v可知,拉力2P=FF = P/ v= 4N由牛顿第二定律 F =maF2 -f1=ma 1解得 a1=0.5m/s 2(3)由(2)知,物体在速度达到0.5m/s 前,拉力 F 恒定,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a1=0.5m/s 2速度达到v1v1210.16m=0.5m/s 时,应经过s=/2a =0.25m所以小物体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到达粗糙材料,到达粗糙材料时速度v1= 2a1s =0.4m/s在粗糙材料上运动时,f2=2N,N=mg, f 2=4.5N由牛顿第二定律 F2 - f2=ma 2,

19、a2=- 0.5m/s 2小物体停止前最多滑行d2=v22-v21/ 2a2=0.15m9 如图所示,在倾角 =30的固定斜面上,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在小车的前端,另一端被坐在小车上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m=60kg,小车的质量M=10kg ,绳及滑轮的质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不计,斜面对小车的摩擦阻力为小车总重的0.1 倍,斜面足够长,当人以280N 的力拉绳时,求:( 1)人与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人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某时刻人和车沿斜面向上的速度大小为 3m/s,此时人松手,则人和车一起滑到最高点时所用的时间【答案】 (1) 2m/s 2( 2)140N (3

20、) 0.5s【解析】【详解】(1)将人和车看做整体,受拉力为280 2=560N,总重为( 60+10) 10=700N,受阻力为700 0.1=70N,重力平行于斜面的分力为700 sin30=350N,则合外力为F=560-70-350=140N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为a=2m/s 2即人与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 。(2)人与车有着共同的加速度,所以人的加速度也为2m/s 2,对人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假设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T+f-mgsin30代入数据解得:f=140N即人受到沿斜面向上的140N 的摩擦力。( 3)失去拉力

21、后,对人和车整体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沿斜面的加速度为a-6 m/s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即人和车一起滑到最高点时所用的时间为0.5s。【点睛】本题关键是对小车和人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出加速度,再对人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车对人的摩擦力。10 如图,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4.0kg 的物块,它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2,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斜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2.0s 的时间物块发生了 4.0m 的位移( g=10m/s2)试求:( 1)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2)拉力 F 的大小;(3)若拉力F 方向任意而使物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力F 的最小值为多大?【答案】(1)( 2) 16.6N ( 3)【解析】【分析】【详解】( 1)由 x= at2 得( 2)由力的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Fcos -f=ma FN+Fsin =mgfFN由得: F16.6N(3)由力的平衡条件得解得解之得【点睛】此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已知运动求力的问题,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通过加速度,可以根据力求运动,也可以根据运动求力;第(3)问考查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