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99893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专项训练100( 附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 如图所示,固定的粗糙弧形轨道下端B 点水平,上端A 与 B 点的高度差为h10.3 m ,倾斜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7,传送带的上端C 点到B 点的高度差为h2 0.1125m( 传送带传动轮的大小可忽略不计) 一质量为m1 kg的滑块 (可看作质点)从轨道的A 点由静止滑下,然后从B 点抛出,恰好以平行于传送带的速度从C 点落到传送带上,传送带逆时针传动,速度大小为v 0.5 m/s ,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8,且传送带足够长,滑块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 m/s 2,试求

2、:(1).滑块运动至 C 点时的速度 vC 大小;(2).滑块由 A 到 B 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3).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答案】 (1) 2.5 m/s ( 2) 1 J ( 3) 32 J【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动能定理及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规律等知识。(1) 在 C 点,竖直分速度: vy2gh21.5m / svy vcsin370 ,解得: vc2.5m / s(2)C 点的水平分速度与B 点的速度相等,则 vB vx vC cos37 2m / s从 A 到 B 点的过程中,据动能定理得:mgh1 W f1 mvB2 ,解得: Wf

3、 1J2(3) 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cos37 mgsin37 ma解得: a0.4m / s2达到共同速度所需时间vvc5sta二者间的相对位移xv vc t vt 5m2由于 mgsin37mgcos37,此后滑块将做匀速运动。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mgcos370x32J2 如图所示是一种特殊的游戏装置,CD 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圆弧半径为10m ,末端D 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辆玩具滑车从轨道的C 点处下滑,滑到D 点时速度大小为10m/s ,从D 点飞出后落到水面上的B 点。已知它落到水面上时相对于O 点( D 点正下方)

4、的水平距离OB10m 。为了能让滑车抛到水面上的更远处,有人在轨道的下方紧贴D 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右端轮子的圆心与D 点的水平距离为8m ,轮子半径为 0.4m (传送带的厚度不计),若传送带与玩具滑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玩具滑车的质量为4kg ,不计空气阻力(把玩具滑车作质点处理),求(1)玩具滑车到达D 点时对 D 点的压力大小。(2)如果传送带保持不动,玩具滑车到达传送带右端轮子最高点时的速度和落水点位置。(3)如果传送带是在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的(右端轮子顺时针转),试讨论玩具滑车落水点与传送带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答案】 (1)80N; (2)6m/s , 6m; (3)

5、见解析。【解析】【详解】(1)玩具滑车到达D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FDmgm解得vD2RFDmgm vD2=404 10 2=80N ;R10(2)若无传送带时,由平抛知识可知:xvDt解得t1s如果传送带保持不动,则当小车滑到最右端时,由动能定理:1 mv21 mvD2mgL22解得v=6m/s因为 v6m/sgR2m/s ,则小车从右端轮子最高点做平抛运动,则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xvt6m(3) 若传送带的速度 v 6m/s,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一直减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6m/s ,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6m; 若小车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则到达右端时的速度满足1

6、 mv21 mvD2mgL22解得v2 41m/s若传送带的速度v241m/s ,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一直加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2 41m/s ,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x vt 2 41m ; 若传送带的速度 10m/s v 6m/s,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先减速到v,然后以速度v 匀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v,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vt=vm; 若传送带的速度 241m/s v 10m/s,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先加速到v,然后以速度v 匀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v,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vt=vm。3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台左端固定一被压缩的绝缘轻质

7、弹簧,一个质量m 0.04kg ,电量 q 3 10 4 C 的带负电小物块与弹簧接触但不栓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0.32J。某一瞬间释放弹簧弹出小物块,小物块从水平台右端A 点飞出,恰好能没有碰撞地落到粗糙倾斜轨道的最高点B ,并沿轨道 BC 滑下,运动到光滑水平轨道CD ,从 D点进入到光滑竖直圆内侧轨道。已知倾斜轨道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 ,倾斜轨道长为L 2.0m,带电小物块与倾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0.5 。小物块在 C 点没有能量损失,所有轨道都是绝缘的,运动过程中小物块的电量保持不变,可视为质点。只有光滑竖直圆轨道处存在范围足够大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E 2 105 V/m 。已

8、知cos370.8 , sin370.6 ,取 g 10m/s2 ,求:( 1)小物块运动到 A 点时的速度大小 vA ;( 2)小物块运动到 C 点时的速度大小 vC ;( 3)要使小物块不离开圆轨道,圆轨道的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 1) 4m/s ;( 2)33 m/s ;( 3) R? 0.022m【解析】【分析】【详解】(1)释放弹簧过程中,弹簧推动物体做功,弹簧弹性势能转变为物体动能EP1 mvA22解得vA2EP 2 0.324m/sm0.04(2) A 到 B 物体做平抛运动,到B 点有vA cos37vB所以4vB5m/sB 到 C 根据动能定理有mgL sin37mg

9、cos37 L1mvC21mvB222解得vC 33m/s(3)根据题意可知,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方向向上,其大小为F=qE-mg=59.6N所以 D 点为等效最高点,则小球到达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零,此时的速度最小,即F m vD2R解得FRvD所以要小物块不离开圆轨道则应满足vCD得:vR 0.022m4 如图( a)所示,倾角 =30的光滑固定斜杆底端固定一电量为4C 的正点电Q=210荷,将一带正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从斜杆的底端(但与Q 未接触)静止释放,小球沿斜杆向上滑动过程中能量随位移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其中线1 为重力势能随位移变化图象,线 2 为动能随位移变化

10、图象(g=10m/s2922)则,静电力恒量K=910N?m/C( 1)描述小球向上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2)求小球的质量 m 和电量 q;(3)斜杆底端至小球速度最大处由底端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电势差U;(4)在图( b)中画出小球的电势能 随位移 s 变化的图线(取杆上离底端 3m 处为电势零点)【答案】( 1)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再沿斜面向上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2) 4kg;1.11 105C;( 3)4.26随位移 s 变化的图线; 10V(4)图像如图 , 线 3 即为小球电势能【解析】【分析】【

11、详解】( 1)由图线 2 得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根据库仑定律得知,小球所受的库仑力逐渐减小,合外力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则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再沿斜面向上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 2)由线 1 可得 :EP=mgh=mgssin斜率 :k=20=mg sin30 所以m=4kg当达到最大速度时带电小球受力平衡:kqQmg sins02由线 2 可得 s0=1m,得:qmg sin s02 5=1.11 10CkQ(3)由线 2 可得,当带电小球运动至1m 处动能最大为27J根据动能定理 :WG+W 电 =Ek即有 :mgh+qU=Ek

12、m 0代入数据得 :6U=4.2 10V(4)图中线3 即为小球电势能随位移 s 变化的图线5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三圆周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 为圆轨道的圆心,D为圆轨道的最高点,圆轨道内壁光滑,圆轨道右侧的水平面BC 与圆心等高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B 点高度为h 处(3 Rh3R )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从B 点进入圆轨道,2重力加速度为g )( 1)小球能否到达 D 点?试通过计算说明;( 2)求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范围;(3)通过计算说明小球从D 点飞出后能否落在水平面BC 上,若能,求落点与B 点水平距离 d 的范围【答案】(1)小球能到达 D 点;(2) 0F3mg

13、 ;( 3)21 Rd2 21 R【解析】【分析】【详解】(1)当小球刚好通过最高点时应有:mgmvD2R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mg hRmvD22联立解得 h3 R ,因为 h 的取值范围为 3 R h3R ,小球能到达D 点;22(2)设小球在 D 点受到的压力为F ,则FmgmvD2Rmg h RmvD22联立并结合 h 的取值范围3 Rh3R 解得: 0F3mg2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范围为:0F 3mg(3)由( 1)知在最高点 D 速度至少为 vD mingR此时小球飞离 D 后平抛,有: R1gt 22xminvD min t联立解得 xmin2RR ,故能落在水

14、平面BC 上,当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为3mg 时,有: mg3mgm vD2maxR解得 vD max2gR小球飞离 D 后平抛 R1 gt 2 ,2xmaxvD max t联立解得 xmax2 2R故落点与 B 点水平距离d 的范围为:21 Rd221 R6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上,右端被质量m1kg 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压缩而处于静止状态,且弹簧与物块不栓接,弹簧原长小于光滑平台的长度在平台的右端有一传送带, AB 长 L 5m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10.2 ,与传送带相邻的粗糙水平面 BC 长 s=1.5m,它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20.3,在 C 点右侧有一半径

15、为R 的光滑竖直圆弧与 BC 平滑连接,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120o ,在圆弧的最高点 F 处有一固定挡板,物块撞上挡板后会以原速率反弹回来若传送带以v5m / 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不考虑物块滑上和滑下传送带的机械能损失当弹簧储存的Ep 18J 能量全部释放时,小物块恰能滑到与圆心等高的E 点,取 g10m / s2 ( 1) 求右侧圆弧的轨道半径为 R;( 2) 求小物块最终停下时与 C 点的距离 ;( 3) 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可调,欲使小物块与挡板只碰一次,且碰后不脱离轨道,求传送带速度的可调节范围【答案】 (1) R0.8m ;( 2) x1 m ;( 3)37 m / s v43m /

16、 s3【解析】【分析】【详解】126m / s(1)物块被弹簧弹出,由E p2mv0 ,可知: v0因为 v0v,故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先减速物块与传送带相对滑动过程中,由: mgma1,vv0 a1t1,12x1v0t12 a1t 11得到: a12m / s2, t10.5s, x12.75m因为 x1L ,故物块与传送带同速后相对静止,最后物块以5m / s 的速度滑上水平面BC,物块滑离传送带后恰到E 点,由动能定理可知:1 m 2mgs mgR2v2代入数据整理可以得到:R 0.8m(2)设物块从 E 点返回至 B 点的速度为vB ,由 1 m21 m 2mg 2s2 v2v B2得到

17、vB7m / s ,因为 vB0,故物块会再次滑上传送带,物块在恒定摩擦力的作用下先减速至0 再反向加速,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其以相同的速率离开传送带,设最终停在距 C 点 x 处,由 1 mvB22mgs x ,得到: x1 m .232(3)设传送带速度为 v1 时物块能恰到F 点,在 F 点满足 mgsin30 om vFR从 B 到 F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1mv12 1mvF22 mgs mg RR sin 30o22解得:设传送带速度为v2 时,物块撞挡板后返回能再次上滑恰到E 点,由:1 m222mg3smgR2 v解得: v243m / s若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运动,由1 m

18、 21 m 2mgL2 vBm2v01知其到 B 点的最大速度 vBm56m / s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只要传送带速度37m / sv43m / s 就满足条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的直接应用,此题难度较大,牵涉的运动模型较多,物体情境复杂,关键是按照运动的过程逐步分析求解7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足够长的平板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平板左端与水平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平板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以速度v0 向右运动,且在本题设问中小物块保持向右运动已知小物块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弹簧弹性势能Ep 与弹簧形变量 x 的平方成正比,重力加速度为g

19、.求:(1)当弹簧第一次伸长量达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pmv0求该过程E,小物块速度大小为3中小物块相对平板运动的位移大小;(2)平板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力大小;(3)已知上述过程中平板向右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若换用同种材料,质量为m 的小物块重复2上述过程,则平板向右运动的最大速度为多大?4v2Epmmg ; (3)v【答案】 (1)0;(2)9gmg2【解析】【分析】(1)对系统由能量守恒求解小物块相对平板运动的位移;(2)平板速度最大时,处于平衡状态,弹力等于摩擦力;(3 )平板向右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弹簧伸长量,当木板速度最大时弹力等于摩擦力,结合能量转化关系解答.【详解】(1)弹簧伸

20、长最长时平板速度为零,设相对位移大小为s,对系统由能量守恒1 mv02 1 m( v0 )2 Epm mgs223解得 s4v02Epm9 gmg(2)平板速度最大时,处于平衡状态,f mg即 Ff mg.(3)平板向右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弹簧伸长量,当木板速度最大时 mg kx对木板由动能定理得1Mv 2mgx Ep 12同理,当 m 1m,平板达最大速度v时,mg kx221p2122 mgxEMv21由题可知Epx2,即 Ep2Ep14解得 v 1 v.28 如图所示,倾角为306m/s的速度运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物体可

21、以视为质点),从h=3.2m 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 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动能损失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10m/s 2,求:( 1)物体第一次到达 A 点时速度为多大?( 2)要使物体不从传送带上滑落,传送带AB 间的距离至少多大?( 3)物体随传送带向右运动,最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多少?【答案】( 1) 8m/s ( 2)6.4m ( 3) 1.8m【解析】【分析】( 1)本题中物体由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求解物体到斜面末端的速度大小;( 2)当物体滑到传送带最左端速度为零时, AB 间的距

22、离 L 最小,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3)物体在到达A 点前速度与传送带相等,最后以6m/s 的速度冲上斜面时沿斜面上滑达到的高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即可【详解】(1)物体由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则得:mgh1 mv22解得: v2gh2103.2 8m/s(2)当物体滑动到传送带最左端速度为零时,AB 间的距离 L 最小,由动能能力得:mgL 01mv22解得: Lv282m 6.4m2 g2 0.5 10(3)因为滑上传送带的速度是8m/s 大于传送带的速度 6m/s,物体在到达A 点前速度与传送带相等,最后以v带6m/s 的速度冲上斜面,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23、01 mv带22v带2621.8m得: h2m2g10【点睛】该题要认真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选择恰当的过程,运用机械能守恒和动能定理解题9 如图所示,将一根弹簧和一个小圆环穿在水平细杆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小圆环相接触,BC和 CD 是由细杆弯成的1/4 圆弧, BC 分别与杆AB 和弧 CD 相切,两圆弧的半径均为RO 点为弹簧自由端的位置整个轨道竖直放置,除OB 段粗糙外,其余部分均光滑当弹簧的压缩量为d 时释放,小圆环弹出后恰好能到达C 点,返回水平杆时刚好与弹簧接触,停在O 点,(已知弹簧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小球通过B 处和C 处没有能量损失),问:(1

24、)当为弹簧的压缩量为d 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 是多少?(2)若将小圆环放置在弹簧的压缩量为2d 时释放,求小圆环到达最高点D 时,轨道所受到的作用力(3)为了使物块能停在OB 的中点,弹簧应具有多大的弹性势能?【答案】( 1) EP2mgR ( 2) 9mg ,方向竖直向上(3) EP =( n1)mgR ( n=0、 1、22)【解析】【分析】【详解】( 1)设小圆环与 OB 之间的摩擦力为 f ,OB=L;从释放到回到 O 点,由能量关系可知,当弹簧的压缩量为 d 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2 fL小圆环从释放能到达C 点到,由能量关系可知EPfLmgR0可得:EP2mgR(2)因弹

25、簧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则弹簧的压缩量为2d 时弹性势能为EP=4EP=8mgR小圆环到达最高点D 时:EP 1 mvD2mg 2R fL2解得vD10gR在最高点D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2N mg m vD R解得N=9mg,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D 点时轨道受到的作用为9mg ,方向竖直向上;(3)为了使物块能停在OB 的中点,则要求滑块到达的最高点为D 点,然后返回,则EPfL2mgR3mgR为了使物块能停在OB 的中点,同时还应该满足:EP(2 n1) fL(n1) mgR22则只能取n=0、 1、 2;10 如图所示, ABC 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AB 段是半径为R

26、 的 1 光滑圆弧,水平段与圆4弧轨道相切于B,水平段BC 长度为 L, C 端固定一竖直挡板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自A 端从静止开始沿圆轨道下滑,与挡板共发生了两次碰撞后停止在水平段B、 C 之间的某处,物块每次与挡板碰撞不损失机械能 (即碰撞前、后速率相同 )不计空气阻力,物块与水平段 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 g试求物块(1)第一次与挡板碰撞时的速率;(2)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总路程;(3)最后一次滑到圆轨道底端B 处对圆轨道的压力【答案】(1)v1 =2g (R -L) (2) S = R(3) 物块最后一次滑到底端B 处对圆轨道的压力可骣4L骣-8 L琪mg 或琪mg能为 3

27、 -3琪R琪R桫桫【解析】【详解】(1)对物块第一次从A 到 C 过程,根据动能定理:mgRmgL1 mv122解得第一次碰撞挡板的速率v1 =2 g( R -L ) (2)设物块质量为m,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总路程为S,对物块从开始下滑到停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mgR mg S0 解得S = R(3)设物块最后一次经过圆弧轨道底端B 时的速率为v2,对圆轨道的压力为FN,则:FN mgm v22R第一种可能情况:物块与挡板第二次碰撞后,向右运动还未到B 点时即停下,则:mgRmg 2L1mv22 2由解得FN34 Lmg R第二种可能情况:物块与挡板第二次碰撞后,向右可再一次滑

28、上光滑圆弧轨道,则:mgRmg 4L1 mv222由解得FN3 8 LmgR骣4L骣8 L物块最后一次滑到底端B 处对圆轨道的压力可能为琪 -琪 -3mg 或3mg琪R琪R桫桫11 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 和 B,两者相距为d现给 A 一初速度,使A 与 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B 的质量为 A 的 2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A 的初速度的大小【答案】18gd5【解析】【详解】设在发生碰撞前的瞬间,木块 A 的速度大小为 v0;在碰撞后的瞬间, A 和 B 的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在碰撞过程中

29、,由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得1 mv021 mv1212mv22222mv0mv12mv2,式中,以碰撞前木块A 的速度方向为正,联立解得:v1v0, v22v033设碰撞后 A 和 B 运动的距离分别为 d1和 d2,由动能定理得mgd11 mv12,212(2m) gd 22mv2按题意有: dd2d1 18联立解得:v0gd12 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从半径为0.8m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顶端滑下。在轨道最低点滑上水平传送带的最右端(设轨道衔接处无机械能损失)。设传送带长度L=8m,并以恒定的 v=3m/s 速度顺时针转动,小滑块恰好能运动到水平传送带的最左端而没有掉下传送带。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10m/s 2。求:(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块从圆弧轨道最低点滑入传送带到第一次返回圆弧轨道最低点所用的时间(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 0.1;( 2)8.17s【解析】【详解】(1)物块从圆形光滑轨道下滑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有mgR1mv122解得 v14m/s物块沿传送带滑到最左端速度恰好为零,由动能定理有代入数据解得:0.1(2)物块在传送带先做匀减速运动ag1m / s2则物块减速到零的时间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