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700188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 有答案和解析 ) 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A 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点。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MNP ,其形状为半径R=1.0m 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 120的圆弧, MN 为其竖直直径,P 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是h=2.4m。用质量为m=0.2kg 的物块将弹簧由 B 点缓慢压缩至 C 点后由静止释放,弹簧在 C 点时储存的弹性势能 Ep=3.2J,物块飞离桌面后恰好 P 点沿切线落入圆轨道。已知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重力加速度 g 值取 10m/s 2,不计空气阻力,

2、求(1)物块通过 P 点的速度大小;(2)物块经过轨道最高点M 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C、D 两点间的距离;【答案】 (1)8m/s ;(2)4.8N; (3)2m【解析】【分析】【详解】(1)通过 P 点时,由几何关系可知,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o,则vy22ghsin 60ovyv整理可得,物块通过P 点的速度v8m/s(2)从 P 到 M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mv2 =mgR(1cos60o )+1mvM222在最高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vM2FNmgR整理得FN4.8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8N(3)从 D 到 P 物块做平抛运动,因此vDv c

3、os60o4m/s从 C 到 D 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pmgx1 mvD22C、D 两点间的距离x2m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木板质量M 1 kg,长度 L3.5 m ,木板右侧有一竖直固定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轨道半径R 1 m,最低点 P 的切线与木板上表面相平质量m2 kg 的小滑块位于木板的左端,与木板一起向右滑动,并以v039m / s 的速度与圆弧轨道相碰,木板碰到轨道后立即停止,滑块沿木板冲上圆弧轨道,后又返回到木板上,最终滑离木板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 0.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 0.1, g 取 10 m/s 2求:(1)滑块对 P 点压力的

4、大小;(2)滑块返回木板上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3)滑块从返回木板到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答案】 (1)70 N (2)1 m/s 2(3)1 s【解析】【分析】【详解】(1)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1mgL 1 mv2 1mv0222解得: v 5 m/s在 P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v2r解得: F 70 N由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对P 点的压力大小是 70 N(2)滑块对木板的摩擦力F mg 4 Nf11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Ff2 2(M m)g 3 N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1 Ff2 MaaF f 1 Ff 2 1 m/s2M(3)滑块滑上圆弧轨道运动的过程机械能守

5、恒,故滑块再次滑上木板的速度等于v 5 m/s对滑块有: (x L) vt 1 1gt22对木板有: x 1 at22解得: t 1 s 或 t 7 s(不合题意,舍去)3故本题答案是 : (1)70 N (2)1 m/s 2(3)1 s【点睛】分析受力找到运动状态,结合运动学公式求解即可3 如图所示是一种特殊的游戏装置,CD 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圆弧半径为 10m ,末端 D 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辆玩具滑车从轨道的C 点处下滑,滑到D 点时速度大小为 10m/s ,从 D 点飞出后落到水面上的 B 点。已知它落到水面上时相对于 O 点( D 点正下方)的水平距离 OB 10m

6、 。为了能让滑车抛到水面上的更远处,有人在轨道的下方紧贴D 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右端轮子的圆心与D 点的水平距离为8m ,轮子半径为 0.4m (传送带的厚度不计),若传送带与玩具滑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玩具滑车的质量为4kg ,不计空气阻力(把玩具滑车作质点处理),求(1)玩具滑车到达D 点时对 D 点的压力大小。(2)如果传送带保持不动,玩具滑车到达传送带右端轮子最高点时的速度和落水点位置。(3)如果传送带是在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的(右端轮子顺时针转),试讨论玩具滑车落水点与传送带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答案】 (1)80N; (2)6m/s , 6m; (3)见解析。【解析】【详

7、解】(1)玩具滑车到达D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vD2FDmgmR解得FD mg m vD2=40410 2=80N ;R10(2)若无传送带时,由平抛知识可知:xvDt解得t1s如果传送带保持不动,则当小车滑到最右端时,由动能定理:1 mv21 mvD2mgL22解得v=6m/s因为 v6m/sgR2m/s ,则小车从右端轮子最高点做平抛运动,则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xvt6m(3) 若传送带的速度 v 6m/s,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一直减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6m/s ,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6m; 若小车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则到达右端时的速度满足1mv21mvD2m

8、gL22解得v2 41m/s若传送带的速度v241m/s ,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一直加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2 41m/s ,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x vt 2 41m ; 若传送带的速度 10m/s v 6m/s,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先减速到v,然后以速度v 匀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v,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vt=vm; 若传送带的速度 241m/s v 10m/s,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先加速到v,然后以速度v 匀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v,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vt=vm。4 如图所示,在某竖直平面内,光滑曲面AB 与水平面 BC 平滑连接于 B 点, B

9、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 r=0.2m 的四分之一细圆管CD,管口 D 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100N/m 的轻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恰好与管口D 端平齐,一个质量为 1kg 的小球放在曲面 AB 上,现从距 BC的高度为 h=0.6m 处静止释放小球,它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0.5,小球进入管口 C 端时,它对上管壁有 F =2.5mg的相互作用力,通过 CD 后,在压缩N弹簧过程中滑块速度最大时弹簧弹性势能Ep=0.5J。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1)小球在 C 处受到的向心力大小;(2)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动能Ekm;(3)小球最终停止的位置。【答案】 (1

10、)35N; (2)6J; (3)距离 B 0.2m 或距离 C 端 0.3m 【解析】【详解】(1)小球进入管口C 端时它与圆管上管壁有大小为F2.5mg 的相互作用力故小球受到的向心力为F向2.5mgmg3.5mg3.5 11035N(2)在 C 点,由2vcF向 =代入数据得1 mvc2 3.5J2在压缩弹簧过程中,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设此时滑块离D 端的距离为x0则有kx0mg解得x0mg0.1mk设最大速度位置为零势能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rx0 )1 mvc2EkmE p2得Ekmmg(r x0 )1 mvc2Ep 3 3.5 0.5 6J2(3)滑块从 A 点运动到C 点过

11、程,由动能定理得mg 3rmgs1 mvc22解得 BC间距离s0.5m小球与弹簧作用后返回C 处动能不变,小滑块的动能最终消耗在与BC水平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设物块在BC上的运动路程为s ,由动能定理有mgs1mvc22解得s 0.7m故最终小滑动距离B 为 0.7 0.5m0.2m 处停下 .【点睛】经典力学问题一般先分析物理过程,然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得合外力及运动过程做功情况,然后根据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及几何关系求解。5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半径R=0.5m 的光滑圆弧轨道ABC与粗糙的足够长斜面CD 相切于 C 点, CD 与水平面的夹角=37,B 是轨道最低点,其最大承受力Fm

12、=21N,过 A 点的切线沿竖直方向。现有一质量m=0.1kg 的小物块,从 A 点正上方的 P 点由静止落下。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 sin37 =0.6.co37 =0.8,g=10m/s 2,不计空气阻力。(1)为保证轨道不会被破坏,求P、 A 间的最大高度差 H 及物块能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L;(2)若 P、 A 间的高度差 h=3.6m,求系统最终因摩擦所产生的总热量Q。【答案】 (1) 4.5m, 4.9m ;(2) 4J【解析】【详解】(1)设物块在 B 点的最大速度为v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vB2Fmmgm从 P 到 ,由动能定理得Rmg(H R)1 mvB

13、202解得H=4.5m物块从 B 点运动到斜面最高处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mg R( 1-cos37 )+Lsin37 - mgcos37 ?L=01 mv2B2解得L=4.9m(3)物块在斜面上,由于mgsin37 mgcos37 ,物块不会停在斜面上,物块最后以B 点为中心, C 点为最高点沿圆弧轨道做往复运动,由功能关系得系统最终因摩擦所产生的总热量Q=mg (h+Rcos37 )解得Q=4J6 如图所示,倾角为306m/s的速度运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 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

14、过A 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动能损失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 g=10m/s 2,求:( 1)物体第一次到达 A 点时速度为多大?( 2)要使物体不从传送带上滑落,传送带AB 间的距离至少多大?( 3)物体随传送带向右运动,最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多少?【答案】( 1) 8m/s ( 2)6.4m ( 3) 1.8m【解析】【分析】( 1)本题中物体由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求解物体到斜面末端的速度大小;( 2)当物体滑到传送带最左端速度为零时, AB 间的距离 L 最小,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3)物体在到达A

15、点前速度与传送带相等,最后以6m/s 的速度冲上斜面时沿斜面上滑达到的高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即可【详解】(1)物体由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则得:mgh1mv22解得: v2gh2103.28m/s(2)当物体滑动到传送带最左端速度为零时,AB 间的距离 L 最小,由动能能力得:mgL 01 mv22解得: Lv282m6.4m2 g2 0.5 10(3)因为滑上传送带的速度是8m/s 大于传送带的速度 6m/s,物体在到达A 点前速度与传送带相等,最后以v带6m/s 的速度冲上斜面,根据动能定理得:mgh01 mv带22v带2621.8m得: h2m2g10【点睛

16、】该题要认真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选择恰当的过程,运用机械能守恒和动能定理解题7 如图所示,两个半圆形的光滑细管道(管道内径远小于半圆形半径)在竖直平面内交叠,组成 “S字”形通道大半圆BC 的半径 R=0.9m,小半圆CD 的半径 r=0.7m 在 “S字”形通道底部 B 连结一水平粗糙的细直管AB一质量 m=0.18kg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 点以V =12m/s 的速度向右进入直管道,经t =0.5s 到达 B 点,在刚到达半圆轨道B 点时,对 B01点的压力为 NBg=10m/s2)求:=21.8N(取重力加速度(1)小球在 B 点的速度 VB 及小球与 AB 轨道的动摩擦

17、因数?(2)小球到达 “S字”形通道的顶点 D 后,又经水平粗糙的细直管DE,从 E 点水平抛出,其水平射程 S=3.2m小球在 E 点的速度 VE 为多少?( 3)求小球在到达 C 点后的瞬间,小球受到轨道的弹力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答案】( 1) VB=10m/s , =0.4( 2) VE=S/ t=4m/s ( 3) NC=18.25N 方向向上【解析】【详解】(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NB-mg=mVB2/RVB=10m/sa=(V0-VB)/t=4m/s 2mg=m aa =mg=0.4( 2) H=2R+2r=3.2m2Ht=gVE=S/ t=4m/s( 3) NC- mg=

18、mV C2/r1 m VB2=2mg R+ 1 m VC222NC=18.25N 方向向上8 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 和 B,两者相距为d现给 A 一初速度,使A与 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B 的质量为A 的 2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A 的初速度的大小【答案】18 gd5【解析】【详解】设在发生碰撞前的瞬间,木块A 的速度大小为v0;在碰撞后的瞬间,A 和 B 的速度分别为v1 和 v2 在碰撞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得1mv021mv1212mv22222mv0mv12mv2 ,式

19、中,以碰撞前木块A 的速度方向为正,联立解得:v1v0 , v22 v033设碰撞后 A 和 B 运动的距离分别为d1 和 d2,由动能定理得mgd11 mv12 ,2(2m) gd 21 2mv2 2 2按题意有: d d2d1 联立解得: v0 18gd59 质量为 M 的小车固定在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0 的水平速度从小车一端滑上小车,小物体从小车另一端滑离小车时速度减为v0 ,已知物块与小车之间的2动摩擦因数为.求:(1)此过程中小物块和小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Q 以及小车的长度L.(2)若把同一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让这个物体仍以水平速度v0 从小车一端滑上小

20、车 .a. 欲使小物体能滑离小车,小车的质量M 和小物体质量 m 应满足什么关系 ?b. 当 M =4m 时,小物块和小车的最终速度分别是多少?【答案】( 1) Q3mv02, L3v02( 2) a. M3m; b.2v0 ,3v088 g520【解析】【详解】(1) 小车固定在地面时,物体与小车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mg ,物块滑离的过程由动能定理3v0解得: LfL1 m( v0 ) 21 mv2222028g物块相对小车滑行的位移为L,摩擦力做负功使得系统生热,QfL可得: Q3 mv028(2) a.把小车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时,小物体与小车间的滑动摩擦力仍为f设小物体相对小车滑行距离为L

21、 时,跟小车相对静止(未能滑离小车)共同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 +m)v设这过程小车向前滑行距离为s.对小车运用动能定理有:fs1 Mv 22对小物体运用动能定理有:f (L s)1 mv21 mv02 22联立可得fL1 mv021 ( M m)(mv0 )222M m物块相对滑离需满足 LL 且 fL3 mv028联立可得: M3m ,即小物体能滑离小车的质量条件为M3mb.当 M=4m 时满足 M3m ,则物块最终从小车右端滑离,设物块和车的速度分别为v2 .由动量守恒:mv0mv1Mv2由能量守恒定律:fL1 mv02( 1 mv121 Mv 22 )222联立各式解得:2

22、3v15 v0 , v220 v0v,v1 、10 如图 1 所示是某游乐场的过山车,现将其简化为如图2 所示的模型:倾角=37、L=60cm 的直轨道AB 与半径 R=10cm 的光滑圆弧轨道BCDEF在 B 处平滑连接,C、 F 为圆轨道最低点, D 点与圆心等高,E 为圆轨道最高点;圆轨道在F 点与水平轨道FG平滑连接,整条轨道宽度不计,其正视图如图3 所示现将一质量m=50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 A端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AB 段的动摩擦因数=0.25,与1FG 段的动摩擦因数=0.5,2sin37 =0.6, cos37 =0.8,重力加速度g=10m/s 2( 1) 求滑块到达

23、E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FN;( 2)若要滑块能在水平轨道 FG上停下,求 FG 长度的最小值 x;(3)若改变释放滑块的位置,使滑块第一次运动到 D 点时速度刚好为零,求滑块从释放到它第 5 次返回轨道 AB 上离 B 点最远时,它在 AB 轨道上运动的总路程 s【答案】(1) FN=0.1N( 2) x=0.52m ( 3)s93m160【解析】【详解】(1)滑块从A 到 E,由动能定理得:mg L sinR 1cos2 R1mgL cos1 mvE22代入数据得: vE30 m/s5滑块到达 E 点: mgFNm vE2R代入已知得: FN=0.1N(2)滑块从 A 下滑到停在水平轨道

24、FG 上,有mg L sinR 1cos1mgL cos2mgx 0代入已知得: x=0.52m(3)若从距 B 点 L0处释放,则从释放到刚好运动到D 点过程有:mg L0 sin+R(1 cos )R1mgL0 cos0代入数据解得: L0=0.2m从释放到第一次返回最高点过程,若在轨道AB 上上滑距离为L1,则:mg L0L1sin1mg L0L1 cos0解得: L1sin1 cosL01 L0sin1 cos2同理,第二次返回最高点过程,若在斜轨上上滑距离为L2,有:sin1 cos112L2L1L1L0sin1 cos2215故第 5L5,有:L0次返回最高点过程,若在斜轨上上滑距

25、离为L52所以第5次返回轨道 AB 上离 B 点最远时,它在AB 轨道上运动的总路程s L02L1 2L22L32L4L593m16011 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从半径为0.8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顶端滑下。在轨道最低点滑上水平传送带的最右端(设轨道衔接处无机械能损失)。设传送带长度L=8m,并以恒定的 v=3m/s 速度顺时针转动,小滑块恰好能运动到水平传送带的最左端而没有掉下传送带。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10m/s 2。求:(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块从圆弧轨道最低点滑入传送带到第一次返回圆弧轨道最低点所用的时间(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 0

26、.1;( 2)8.17s【解析】【详解】(1)物块从圆形光滑轨道下滑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有mgR1 mv122解得 v14m/s物块沿传送带滑到最左端速度恰好为零,由动能定理有mg L 01 mv122代入数据解得:0.1(2)物块在传送带先做匀减速运动ag 1m / s2则物块减速到零的时间为v14st1at2v反向加速时加速度不变,故加速时间为3sa这段时间的位移为 x1 1at224.5m2之后物块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则Lx11.17 st3v物块在传送带上第一次往返所用的时间为tt1 t2 t3 8.17sA、B两球质量均为m,用一长为l的轻绳相连,A球中间有孔套在光滑的12 如图所示

27、,足够长的水平横杆上,两球处于静止状态现给B 球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v0,经一段时间后B 球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此时小球位于水平横杆下方l/2 处(忽略轻绳形变)求:(1)B 球刚开始运动时,绳子对小球B 的拉力大小 T;(2)B 球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 A 球的速度大小v ;1(3)从开始到 B 球第一次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轻绳对B 球做的功 W【答案】( 1) mg+mv02( 2) v1v02gl( 3)mgl mv02l24【解析】【详解】(1) B 球刚开始运动时,A 球静止,所以B 球做圆周运动对 B 球: T-mg=m v02l2 v(2) B 球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A、 B 速度大小、方向均相同,均为v1以 A、B 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水平横杆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从开始到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B 球第一次到达最高1 mv02mgl1 mv121 mv12mg l2222得: v1v02gl2(3)从开始到 B 球第一次到达最高点的过程,对B 球应用动能定理W-mg l1 mv121 mv022222mglmv得: W=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