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培优易错难题镁及其化合物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705767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培优易错难题镁及其化合物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0-2021培优易错难题镁及其化合物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0-2021培优易错难题镁及其化合物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0-2021培优易错难题镁及其化合物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0-2021培优易错难题镁及其化合物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培优易错难题镁及其化合物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培优易错难题镁及其化合物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培优 易错 难题镁及其化合物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一、镁及其化合物1 金属镁是一种活泼的常见金属,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 K 时的稳定状态)。(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MgI 2 中 Mg 2+与 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 中 Mg2+与 F-间的作用力 MgBr 2 与 Cl2 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合物的熟稳定性顺序为: MgI2MgBr2MgCl2MgF2(2)请写出在一定条件下液溴与氟化镁固体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已知,金属镁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2 2MgO+C,现将 a 克镁放在

2、盛有 b L(标准状态下)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3)若容器中剩余二氧化碳,则残留固体物质_A 一定只有 MgOB 一定有 MgO,可能有 CC 一定有 MgO 和 CD 一定有 C,可能有 MgO(4)若反应容器中有氧气剩余,则容器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出现此种状况,容器中原来 b L 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应满足(用含a 的代数式) _ 。(5)若容器中无气体剩余,残留固体中含有镁,则残留固体m 的取值范围 _;若容器中无气体剩余,残留固体中没有镁剩余,则残留固体m 的取值范围 _。【答案】MgF22225a2(s)Br(l) MgBr (s)+ F (g) H +6

3、00kJ/mol Bg b V(O )37a(a32b) m(a44b)5a m 23a1522.422.4312【解析】【分析】(1)离子晶体中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越稳定;如果反应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则是放热反应;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与物质的能量大小有关,能量越小越稳定;(2)根据盖斯定律书写;(3)镁在燃烧时先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当氧气完全反应后,镁再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4)若氧气有剩余,则镁只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原子守恒计算;采用极限的方法计算;(5)若容器中无气体剩余,残留固体中含有镁,假设气体全部为氧气或二氧化碳,然后采用极限的方法解答;若容器中无气体剩余,残留

4、固体中没有镁剩余,说明二者完全反应。【详解】(1)相同类型的离子晶体中,离子键越强,则离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所以MgI 2 中 Mg2-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 中 Mg2-间的作用力,故正确;与 I与 F根据图象知,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所以Mg 与 F2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正确;能量越小的物质越稳定,所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 MgBr 2 MgCl2 MgF2,故错误;故选;(2)镁和氟气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s) F (g) MgF(s) H -1124kJ/mol22Mg(s) Br (l) MgBr(s) H -524kJ/mol 22将方程

5、式- 得 MgF2222(s) Br (l) MgBr (s)+ F (g) H(-524kJ/mol)-( -1124kJ/mol)+600kJ/mol ,故答案为:MgF2(s) Br2(l) MgBr2(s)+ F2(g) H+600kJ/mol ;(3)镁先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当氧气完全反应后,镁再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若容器中剩余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能参加反应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所以残留固体物质一定含有氧化镁,可能含有碳,故选B;ag amol ,若氧气有剩余,则镁只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4)镁的物质的量24g/mol24根据原子守恒得amol 40g/mol5an(Mg) n

6、(MgO),所以氧化镁的质量g;243氧气有剩余,氧气的最小体积为大于和镁完全反应的体积,而小于气体总体积,2Mg O22MgO ,根据镁和氧气的关系式得当镁和氧气恰好反应时需要气体氧气物质的量a1aamol 22.4L/mol7amol mol ,则需要氧气体积48L,所以氧气的体积为 b2424815V(O27a,故答案为:5a27a ;)3g; b V(O )1515(5)若容器中无气体剩余,残留固体中含有镁,说明镁不足量,假设气体全部是氧气,氧气完全反应时固体质量增加的质量bmol 32g/mol32b22.4g,则固体质量为 (a22.432b)g;22.4假设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根

7、据2Mg CO2 2MgO C 知,固体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b44b(a44bmol 44g/molg,所以固体质量为)g,22.422.422.4则容器内固体质量为 (a 32b) m (a44b);22.422.45a假设镁和氧气恰好反应,固体的质量为氧化镁的质量g;3假设镁和二氧化碳恰好反应,固体的质量为镁和二氧化碳的质量aag24g/mol 1 44g/mol23ag,实际上固体质量介于二者之间,为5a m 23a ,故答212312案为: (a 32b) m (a44b);5a m 23a 。22.422.4312【点睛】根据镁和氧气、二氧化碳之间的反应结合

8、极限法来分析解答,明确镁和氧气、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本题关键。2 某同学用某化合物X(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中还观测到生成黑色固体和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的溶液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种黏合剂。请回答:( 1) X 的化学式是 _,步骤的离子方程式是 _。( 2)步骤的化学方程式是 _。【答案】 Mg2Si Mg2Si +4H+=SiH4 +2Mg2+ SiH4 +2KMnO4=2MnO 2 +Na2 SiO3+H2 +H2O 【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与过量烧碱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灼烧后得到白色固体的为MgO, 4.0g 白色固体可得X 中0

9、.1molMg原子,无色气体A 与高锰酸钾可生成黏合剂硅酸钾溶液,可知无色气体A 具有还原性且含有Si 元素,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根据化合物X 7.20g 计算得到Mg原子与Si 原子个数之比为2:1,则X 的化学式为Mg2Si,在盐酸作用下会生成硅烷气体与氯化镁,故其离子方程式为:Mg 2Si+4H+=SiH4 +2Mg2+,故答案为: Mg 2Si; Mg 2Si +4H+=SiH4 +2Mg2+;( 2)在强氧化剂高锰酸钠的作用下,硅烷被氧化为硅酸钠与氢气,同时生成黑色固体二氧化锰,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与元素守恒可得,其化学方程式为:SiH4+2KMnO4=2MnO2 +

10、K2SiO3+H2 +H2O。3有 A、 B、 C、D、 E 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原子核无中子,能与 B、C 分别形成 10 电子的化合物; B、 C 的质子数之和与 E 的质子数相等, B、 C 的族序数为奇数; D、 E 位于同一周期, D 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该阳离子的电子层数试回答下列问题:(1) C 与 D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2)写出 D 的单质与 C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嫦娥一号 ”发射所用的液体燃料是上述(填元素名称)元素的单质(4)工业上,使元素E 的低价氧化物转化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设备名称为(5)在一定的条件下,A2 、B2 混合物

11、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B2 的浓度减小了0. 3 mol/L. 此时间内 A2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 45 mol/ ( Ls)则此段反应时间为s【答案】( 1)(2) 2Mg+CO22MgO+C (3)氢 (4)接触室(5) 2【解析】【分析】有 A、 B、 C、 D、 E 五种短周期元素 , 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的原子核无中子 , 则 A 为 H, 能与 B、 C分别形成 10 电子的化合物 ,B 、C 的族序数为奇数 , 则 B 为 N,C 为 F,B、 C 的质子数之和与 E 的质子数相等 , 则 E 为 S,D、E 位于同一周期 ,D 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该阳离子

12、的电子层数 , 则 D 为 Mg,据此答题。【详解】有 A、 B、 C、 D、 E 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原子核无中子,则A为 H,能与 B、 C 分别形成10 电子的化合物,B、C 的族序数为奇数,则B、 C 的质子数之和与E 的质子数相等,则E 为 S, D、 E 位于同一周期,B 为 N, C 为 F,D 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该阳离子的电子层数,则D为Mg,(1) C 与 D 形成的化合物为MgF2,其电子式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 Mg与 C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MgO+C;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Mg+CO2MgO+C;( 3)

13、“嫦娥一号”发射所用的液体燃料是氢元素的单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氢;( 4)工业上,使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设备名称为接触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接触室;( 5)在一定的条件下, H2、 N2 混合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 N2 的浓度减小了0.3mol/L 此时间内H2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45mol/ (L?s),则用N2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15mol/ (L?s),根据t= ?c/v 可以知道,此段反应时间为0.3/0.15=2s;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4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1)以下有关金属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_。A 金属钠非常活泼,在实

14、验室中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B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可观察到铝箔熔化,并有熔融物滴下C 铁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H2O(g)=Fe2O3 +3H2(2)把 NaOH、 MgCl2、 AlCl3 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 g 白色沉淀,在所得的浊液中逐滴加入1 HCl 溶液,加入 HCl 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1 mol L下图所示,试回答:A 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_; B 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 ;写出 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原混合物中 MgCl2的质量是 _g, AlCl3 的质量是 _g, NaOH 的质量是_g。

15、Q 点 HCl 溶液加入量是 _mL。【答案】 A Mg(OH)2-+Mg(OH)2 和 Al(OH)3 AlO2+H +H2O=Al(OH)3 1.90 2.67 5.20 130【解析】【分析】把 NaOH、 MgCl2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 g 白色沉淀,在所得的、 AlCl 1浊液中逐滴加入 1 mol L HCl 溶液,前 10 毫升盐酸反应时沉淀量不变,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则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盐酸产生沉淀,是偏铝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再加入盐酸,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沉淀全部溶解。据此解答。【详解】(1) A.金属钠非常活泼,容易和水或氧

16、气反应,在实验室中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故正确; B.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可观察到铝箔熔化,外面有氧化铝薄膜包着,不会滴下,故错误; C.铁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4H2O(g)Fe3O4+4H2,故错误。故选A;(2) 先加入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说明白色沉淀为Mg(OH)2 ,再加入盐酸,又产生了氢氧化铝沉淀,所以B 点为 Mg(OH) 2 和 Al(OH)3; A 到 B 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2-+H+H2O=Al(OH)3 ;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为1.16 克,即 0.02mol 氢氧化镁,则对应的氯化镁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质量为 0.02

17、mol 95g/mol= 1.90g, 根据 AlO -+2+H +H2O=Al(OH)3分析,反应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1mol/L (30-10) 10-3 L=0.02mol ,则氯化铝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 质量为 0.02mol 133.5g/mol=2.67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 2+0.02 4+1 0.01=0.13mol ,则质量为0.13 mol 40 g/mol =5.20g;Q 点 HCl 溶液可以看成就是将原来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故根据0.13mol 氢氧化钠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13mol ,体积为0.13mol。0.13L =130mL

18、1.0mol / L【点睛】掌握混合溶液中的反应顺序是关键,注意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氯化铝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沉淀,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则另外存在的是氢氧化镁和偏铝酸钠,不可能是氢氧化铝。注意反应最后沉淀完全溶解时溶液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和氯化铝,相当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据此快速计算。5 将镁、铝的混合物共0.2mol ,溶于 200mL4mol/L 的盐酸溶液中,然后再滴加2mol/L 的NaOH 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滴加NaOH 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 随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V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当V1=160mL 时,则金属粉末中n(Al)=_mol ;( 2

19、) 0 V1 段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3)若在滴加 NaOH 溶液的过程中,欲使 Mg2+、 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 溶液的体积 V(NaOH)=_mL;(4)若镁、铝的混合物仍为0.2mol ,其中镁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现在改用200mL4mol?L -1 的硫酸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840mL 2mol?L -1的 NaOH 溶液,所得沉淀中无 Al(OH)3,则 a 的取值范围为 _【答案】 0.08H+OH-=H2O;4000.6 a1【解析】【详解】( 1)当 V1=160mL 时,此时,溶液是 MgCl2、 AlCl3 和 NaCl 的混合液,由 Na+离子

20、守恒可知, n(NaCl)=n(Na+)=n(NaOH)=0.16L 2mol/L=0.32mol,200mL 4mol?L -1 的盐酸溶液中含有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4mol/L 0.2L=0.8mol,设混合物中含有MgCl2 xmol、 AlCl3 为 ymol ,则:根据 Mg 原子、 Al 原子守恒有:x+y=0.2,根据 Cl- 离子守恒有: 2x+3y=0.8-0.32=0.48,联立方程解得: x=0.12、 y=0.08,所以金属粉末中:n(Mg)=0.12mol 、 n(Al)=y=0.08mol ,故答案为0.08;(2) 0 V1 段,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没有生成沉淀,说

21、明盐酸过量,滴入的氢氧化钠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 O,故答案为H+OH-=H2O;(3)当溶液中Mg 2+、 Al3+恰好沉淀完全时,此时,溶液是NaCl 溶液,根据Cl-离子和Na+离子守恒有:n(Na+)=n(NaCl)=(HCl)=4mol/L 0.2L=0,.8mol所以需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NaOH)=0.4L=400mL,故答案为400;(4)由于为金属混合物,则a 1, Al的物质的量为:0.2(1-a)mol ,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再加入 840mL 2mol?L -1 的 NaOH 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则溶质为硫

22、酸钠、偏铝酸钠,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n(NaAlO2)=0.2(1-a)mol ,根据钠离子守恒,应满足:n(NaOH) 2n(NaSO4)+n(NaAlO2),即 0.84 2 2 0.2 4+0-a),.2(1解得: a 0.,6所以 a 的取值范围为:故 0.6 a1,故答案为 0.6 a1。【点晴】本题考查了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较大,对于图象题,要明确每一段图象发生的化学反应、知道拐点代表的含义及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结合方程式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注意守恒思想的运用,使计算简化。6将一定质量的Mg 和 Al 的混合物投入500mL 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

23、所得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1) Mg 和 Al 的总质量为g(2)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答案】( 1)9.0g( 2) 1.0mol/L ( 3) 5.0mol/L【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020mL 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20 200mL 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沉淀,200 240mL 发生 Al( OH)3 +NaOH=NaAlO2+2H2O,由图象可知, n(Mg)= 0.15 moln(Al)= 0.2 mol,则Mg和Al的总质量为0.15 24 +0.2 27 =9

24、.0g,;( 2)由 200240mL 发生 Al( OH) 3+NaOH=NaAlO2+2H2O,则 c( NaOH) = 0.2/0.04 = 5mol/L ,200mL时生成沉淀最多,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则c( H2SO4) =( 0.2 52)/0.5=1.0mol/L ;(3)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0mol/L 。考点:镁、铝的性质7 某学习小组探究Mg 与 NaHCO3 溶液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探究。实验一:实验A实验B在注射器中加入过量镁片(擦去表面氧化在注射器中加入过量镁片(擦去表面操作膜),吸入15mL饱和NaHCO3 溶液。氧化膜 ),吸入15mL蒸馏水。有

25、气体产生,20min后注射器内壁和底部现象缓慢产生气体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1)实验 B 的目的是 _。实验二:(2)根据实验二,实验A 中产生的气体是_。 (填分子式)实验三:分别取少量实验A 和B 的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 滴 BaCl2 溶液,A 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B 中无明显现象。( 3)实验三说明 Mg 与 NaHCO3 溶液反应产生了 _(填离子符号 )。实验四:该小组同学对实验 A 中产生的白色沉淀做出如下猜测:并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进一步确定白色沉淀的成分。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 2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yM

26、g(OH)2?xMgCO3 (4)若用装置A、 B 组合进行实验,B 中有白色浑浊,则猜想_不正确;将装置按A、C、 B 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当出现_现象时,猜想3 是正确的。实验五:用图所示装置测定碱式碳酸镁yMg(OH)2?xMgCO3的组成:(5)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7.3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 和 B 中。实验后装置A 增重 0.72g,装置 B 增重 2.64g。装置 C 的作用是 _,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_。【答案】做对照实验H2、 CO22-1当 C 中出现蓝色, B 中出现浑浊防止 B 吸收空CO3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2Mg(OH

27、)23MgCO3【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A、 B 的操作不同点分析实验B 的目的;( 2)根据实验二中现象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溶液中存在平衡以及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的现象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分析;(5)根据 B 中碱石灰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 B 不能直接与空气接触;根据 A 中增重是水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镁的质量, B 中碱石灰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镁的质量。【详解】(1)本实验探究 Mg 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实验 A 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故为了排除其中水的干扰,设置实验 B,加入等体积的水

28、,与 A 对照;( 2)根据实验二现象分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用燃着的火柴靠近,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有氢气;( 3)溶液中存在平衡 HCO3-?H+CO32- ,加入镁与 H+反应,使 c( H+)减少,平衡正移,产生 CO32- ,分别取少量实验A 和 B 的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 滴 BaCl2 溶液, A 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碳酸钡,证明溶液中含有CO32-;(4)氢氧化镁分解会产生水,碳酸镁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B 中有白色浑浊产生,说明有碳酸镁,所以猜测 1 不正确,猜测 3 要想正确,必须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当C 中出现蓝色, B 中出现浑浊

29、,猜想3 正确;(5) B 中碱石灰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B 不能直接与空气接触,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 进入装置 B 中,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应连接一个干燥装置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 A 中浓硫酸增重是水的质量,水为0.72g,水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氢氧化镁物质的量为0.04mol , B 中碱石灰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6mol ,原子守恒,碳酸镁的物质的量为0.06mol X:Y=0.04: 0.06=2: 3,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2Mg(OH)23MgCO3。8 某学习

30、小组用下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提示:镁、铝均与酸反应,铝还能和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1) A 中试剂为 _.(填 “NaOH溶液 ”或 “稀盐酸 ”)(2)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 记录C 的液面位置; 将 B 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 待 B 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 由 A 向 B 中滴加足量试剂; 检查气密性; 调整橡胶软管使D 和 C的液面相平。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_;(填序号)(3)

31、 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填“” “” “”偏大 、 偏小 、 不受影响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 (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 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用含 a、 b、 c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 NaOH 溶液2Al+2OH-2 偏小22+2H O=2AlO+3H33600( a c)b【解析】【分析】(1)Mg 、 Al 均可以和酸反应,因此不可以用酸来实验,由于Al 可以和碱反应而不和Mg 反应,则可以用NaOH 与 Al 反应制得 H2,然后用排

32、水法收集H2 ,以计算 Al 的量;(2)整个操作过程及原理是:检查气密性;记录起始液面;加入碱反应;不产生气体后,记录 C 中的液面,两者相减即为产生H2 的量;最后称得的固体即为Mg 的质量在读数时要注意 D、 C 液面相平,否则气体将受压,造成读数不准;(3)B 中发生的是Al 与碱的反应;(4)未洗涤,则造成(a-c)变小,再分析判断;(5)(a-c)即为铝的质量,再除以Al 的物质的量即为铝的摩尔质量,而n(Al)可以由产生的H2获得。【详解】(1)根据铝镁的化学性质,铝镁都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铝还能与碱(如 NaOH 溶液 )反应放出氢气,而镁不能,要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33、应选择NaOH 溶液;(2)实验时首先要检查气密性,记下量气管中C 的液面位置,再加入 NaOH 溶液开始反应,待反应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调整橡胶软管使D 和 C 的液面相平,再记录量气管中C 的液面位置,最后将B 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故答案为;(3)B 管中铝与 NaOH 溶液的反应生成 NaAlO2 和 H2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Al+2OH-+2H O=2AlO +3H ;222acc 值偏(4)铝的质量分数为: 100%,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a大,铝的质量分数偏小;(5)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 B 中剩余固体镁的质量为c g,则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

34、a-c)g,设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则:2Al+2NaOH+2H O=2NaAlO +3H 2222M3 22400ml(a-c)gbml解之得: M= 33600a c。b9Mg 能在 NO2 中燃烧,产物为Mg3N2、 MgO和 N2。某科学小组通过实验验证反应产物并探究产物的比例关系。资料信息:限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部分仪器可重复使用)(1)装置连接的顺序为(填字母序号);(2)连接好仪器,装入药品前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3)装置 A 中盛装的干燥剂是;装置 F 的作用 _;(4)验证产物中存在Mg 3N2 的具体实验操作为确定产物中有 N。生成的实验现象为;(5)已知装置E 中初始加入Mg 粉质量为 13 2 g,在足量的NO2 中充分燃烧,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N2 的体积为1120 mL(标准状况)。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1 0 g,产生_。【答案】( 1) BAEAFC(D)( 2 分);( 2)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对锥形瓶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