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瑞桥桩基方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712680 上传时间:2021-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瑞桥桩基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瑞桥桩基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瑞桥桩基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瑞桥桩基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瑞桥桩基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瑞桥桩基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瑞桥桩基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1、 编制目的1.1 阐明桥梁桩基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2 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所需各项资源投入计划;1.3 制订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 文明生产、环境保护等措施 ;1.4 指导现场施工 ;1.5 为社会监理、政府监督提供施工监督依据等。2、 编制依据2.1 由南昌铁路勘测设计院负责设计的桩基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桥梁初步设计图纸。2.2 由九江市建筑设计院勘察的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3 国家及部委颁布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024-8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建筑桩基技术

2、规范 ( JGJ94-9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 )2.4 国内有关的桩基施工技术规范( 程)和土工试验、集料试验、原材料试验等规范规程或标准。2.5 施工现场实地考察的有关资料。2.8 本单位的施工能力、同类工程成功的施工技术、方法和经验等。3、 设计概况3.1 桥梁各跨为 6.43米 11.9 米 11.9 米 6.43 米 ,桥宽 50 米,桥长 41.8 米。3.2 桥梁结构为四跨上承钢筋砼肋式空腹拱桥。3.3 桥东西设引道 ,东引道长145 米 ,设计坡度2.0 ,西引道长113 米,设计坡度1.67 。3.4 技术标准3.4.1 设计荷载 :汽车 公路级、 校验

3、荷载城 A 级;人群荷载 : 5 kPa; 抗震标准 6度。3.4.2 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3.4.3桥面横断为 :5 米( 人行道 ) 5 米 ( 非机动车道 )2.5 米 ( 绿化带 ) 25 米( 机动车道 ) 2.5米( 绿化带 ) 5 米( 非机动车道 ) 5米 ( 人行道 ) 。3.4.4桥面双向横坡 1.5 , 纵坡为 0.0 。3.4.5通航净高 3.0米,桥下河两岸人行孔净高 2.5 米。3.4.6道路交通等级为 :BZZ 1003.5 桥台采用钢筋砼一字轻型桥台,桥墩采用钢筋砼桥墩。3.6 墩台基础采用

4、C25 砼嵌岩钻孔灌注桩 , 桩直径为 1.2 米 , 全桥桩基共计 202 根 , 0 、 4 台及 2墩台桩基嵌岩深度 2 米以上 , 1、 3 号墩台桩基嵌岩深度 4 米以上 , 设计要求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 2 厘米。4、 地质勘察情况4.1 地形地貌桥位位于九瑞大道与龙开河故道交汇处,施工场地原为九瑞大道三块扳式全幅路面。机动与非机动车道为水泥路面,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由绿化带隔离,人行道为彩色人行道板铺砌 ,两边人行道外侧各设有较宽土路肩。4.2 地层条件根据地质勘察资料 ,各层地质条件如下 :4.2.1 第一层为素填土层 , 上部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和大块石 , 中段填土主要是

5、粘性土 , 夹有少量碎石 , 下部主要是碎石、 块石。钻孔揭露层厚在 8.6 米左右 ;4.2.2 第二层为粉质粘土 , 灰色或灰绿色 , 湿, 可塑状 , 中压缩性。含有少量腐殖质、细砂及小碎石 , 钻孔揭露层厚 6.0 11.4 米。4.2.3 第三层为卵石层 ,灰黄色或土黄色 ,卵石含量 20 60%。粒径 26 厘米 ,少量 10 厘米 , 由粗砂及粘性土胶结 , 胶结紧密。砾石成分以石英砂、 石英岩为主。钻孔揭露层厚 2.1 6.3 米。4.2.4第四层为泥质粉砂岩残积土,砖红色 ,湿,可塑状 ,中压缩性。原岩组织结构全部破坏 ,已风化为土 ,并含有较多的小砾石。钻孔揭露层厚1.00

6、 6.30 米厚。4.2.5 第五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 砖红色 , 稍湿 , 岩芯呈 0.2 5.0 厘米柱状 , 较完整 , 有少量节理发育 , 含有较多细小砾石颗粒 , 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 , 属软岩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岩体较完整 ,基本质量等级为级。钻孔揭露岩层厚4.30 8.70 米。4.3 地下管线障碍在桥梁施工范围内 , 地下埋设有城市公用管线设施 , 主要分布在两侧人行道及土路肩内 , 一般埋深在地下 1.0 米 1.2 米, 主要管线有 : 电信电缆、 移动、 联通光纤、给水管、 输油管、 雨水排水管等。5、 工程原材料5.

7、1 桩基共计使用钢筋 : 25 钢筋 425.44 吨 、 20 钢筋 32.02 吨 、 18 钢筋 42.85 吨 、 8 钢筋 43.32 吨。5.2 桩基使用 C25砼约 5034 方。6、 施工工艺因上层回填土中普遍含有大块石层 , 在标高 0.00 左右以下有一卵石层 , 层厚 5 米以上 , 卵石含量达 60 , 颗粒直径多在 10 厘米以上 , 故选择冲击型钻机成孔作业。6.1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放样定位清除障碍物挖埋设护筒制钻机就位选 择 钻 进 参钻进成孔泥浆循环测孔深 ,捞砂样 ,确认嵌岩深度,一泥浆外运运送钢筋笼下钢筋笼预埋声测管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

8、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下导管检 测 拼接 导制作钢筋笼泥浆排放二 次 清质 量 监混凝 土 灌起 拔 护回 填 桩工艺流程图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试块制作6.2 施工方法6.2.1 放样定位工程开工前 ,根据轴线及桩位布置情况,在场地内建立测量控制网,然后依据控制网测放各桩位中心点。6.2.2 埋设护筒护筒直径应比桩孔直径大 100mm, 长度为 1.8m, 护筒顶端高出地面 0.3m, 护筒埋设的倾斜度控制在 1以内 , 护筒埋设偏差不超过 30mm, 护筒四周用粘土回填 , 分层夯实。6.2.3 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必须稳固、周正、水平。6.2.4 钻进成孔本工程根据现场地质情况拟采用冲击桩机成孔

9、,成孔顺序为跳桩位进行,保证最大施工空间。冲击成孔 ,成孔过程中采用泥浆护壁,过程利用冲击钻头对泥土的冲击作用造浆,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冲击钻钻进过程中形成的泥浆比重较大(在 1.3 以上 ) ,可经过掏渣筒掏渣以及给孔内加清水的方法来调节泥浆的比重,根据现场施工情况 ,泥浆比重控制在 1.3 以上 ,有利于冲击钻进和孔壁的稳定。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当钻进至地下岩层时 ,捞取砂渣确认 ,进一步确定好嵌岩深度。6.2.5 一次清孔在钻机钻至岩层并确认嵌岩深度后,将钻头提离孔底300500mm, 慢转 ,开足泵量进行一次清孔 ,重点是破碎孔底较大颗粒的泥块,

10、同时上返孔内尚未返出孔外的钻渣。用测绳挂锤检查沉渣厚度,确保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6.2.6 钢筋笼制作与安放6.2.6.1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在现场分节制作 , 长度根据每根桩的实际施工长度予以确定 , 主筋与加强筋全部焊接 , 螺旋筋与主筋采用隔点焊加固 , 钢筋笼制作除符合设计要求外 , 还应符合小表规定。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表序号工 程 项 目允许偏差 ( mm)1主筋间距102箍筋间距203钢筋笼直径104钢筋笼长度50制作好的钢筋笼 , 进行逐节验收 ,合格后挂牌存放。6.2.6.2钢筋笼孔内安放钢筋笼在孔口焊接 , 单面焊 10d, 焊缝高度 0.3d, 焊缝宽度 0.7d 。两段笼子

11、应保持顺直 , 同截面接头不得超过配筋的 50, 间距错开 , 不少于 35d。钢筋焊接完好后 , 应缓慢下放至孔内 , 严禁砸笼 , 钢筋笼用 12t 汽车吊机下放至预定位置后 , 应在孔口固定 , 以防其上窜或下沉。6.2.7 下导管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6.2.7.1导管的选择采用丝扣连接的导管,其内径 250mm, 底管长度为4m, 中间每节长度一般为2.5m。在导管使用前 ,必须对导管进行外观检查、对接检查和压水试验 :1、 外观检查 : 检查导管有无变形、 坑凹、 弯曲 , 以及有无破损或裂缝等 , 并应检查其内壁是否平滑 , 对于新导管应检

12、查其内壁是否光滑及有无焊渣 , 对于旧导管应检查其内壁是否有混凝土黏附固结 ;2、 对接检查 :导管接头丝扣应保持良好,连接后应平直 ,同心度要好 ;3、 压水试验 : 在连接后导管内先加 70的清水 , 然后一端密封 , 另一端经过空压机加压到 0.5 0.6MPa, 维持压力不变 , 滚动导管看是否漏水 , 时间约为 15min。经以上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对于不合格导管应严禁使用。 导管长度应根据孔深进行配备 , 满足二次清孔及水下混凝土浇筑的需要 , 即二次清孔时能下至孔底 ; 水下浇筑时 , 导管底端距孔底 0.5m 左右 , 混凝土应能顺利从导管内灌至孔底。6.2.7.2导管

13、下放导管在孔口连接处应牢固,设置密封圈 ,吊放时 ,应使位置居中 ,轴线顺直 ,稳定沉放 ,避免卡挂钢筋笼和刮撞孔壁。6.2.8 二次清孔 ( 视现场桩孔孔底实际情况实施)气举反循环清孔是利用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经过风管 ( 水管 ) 送至孔内气浆混合器 , 高压气与泥浆混合 , 在导管内形成一种密度小于泥浆的浆气混和物 , 浆气混合物因其比重小而上升 , 在导管内混合器底端形成负压 , 下面的泥浆在负压的作用下上升 ,并在压气动量的联合作用下,不断补浆 ,上升至混合器的泥浆与气体形成气浆混合物后继续上升 ,从而形成流动 ,因为导管的内断面积大大小于导管外壁与桩壁间的环状断面积 ,便形成了流速、流量极大的反循环 ,携带沉渣从导管内反出 ,从而起到极好的清孔效果。气举反循环清孔工作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a、 导管下放深度以出浆管底距沉淤面 3040cm 为宜 , 风管 ( 水管 ) 下放深度一般以气浆混合器至泥浆面距离与孔深之比的 0.550.65 来确定。b、 空压机的主要参数 :风量 69m3/min, 风压 0.7MPa。出水管直径 110, 送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