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2.4.1太阳能的利用导学导练.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719986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2.4.1太阳能的利用导学导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2.4.1太阳能的利用导学导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2.4.1太阳能的利用导学导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2.4.1太阳能的利用导学导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2.4.1太阳能的利用导学导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2.4.1太阳能的利用导学导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2.4.1太阳能的利用导学导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一课时导学园地1.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太阳能以光波的形式传送到地面,绿色植物通过 1吸收太阳能,动物食用植物体内的2、 3和 4间接利用太阳能。化石燃料蕴藏的能量也来自远古时期52.人类所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捕获太阳能的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6;动物体内的淀粉、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与水反应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又释放能量,反应方程式为 7, 8巩固练习1.煤、石油、水能、生物能的共同点是(A.B.C.D.2.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时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A. 原始社会人类学会利用火,他们以天然气B.C.D.3.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B.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蕴藏量是有限的,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化石燃料相C.D.化石燃料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所需时间也较长,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无限的4.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H4 是一种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 CH4 和 CO2 产生的温室效应, 前者大。 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 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等质量的 CH 4 和 CO2 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中正确的是(A. B.C.和D.5.最近,我国在新疆开发天然气

3、,通过管道输送到上海等东部城市,下列有关天然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天B.C.D.6.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生活在海洋中的单细胞浮游生物能收集阳光并将其转变为能量,在此过程中它们可以从大气中摄取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B.1名校名 推荐C.如果能揭示其中的奥秘,就能够D.7.2CO 22CO+O 2; 2H2O2H 2 +O22N 2+6H 24NH 3+3O 2;CO2+2H 2OCH 4+2O 2,要实现上列构思,其方案的关键是(A.B.C.D.8.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地球上各种能源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人类所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捕

4、获太阳能的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9.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 2H4 )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 mol 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 kJ(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 H2O( l) =H 2O( g)H =+44 kJ mol -1,则 16 g 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10.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2名校名

5、 推荐(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kJ 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365( 3)每年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6CO2+6H 2OC6 H12O6+6O 2)为我们生存环境除去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A 的计算式。 列式中缺少的数据用A=kg所缺数据的化学含义为。资料卡片海底新能源“可燃冰” 是深藏于海底的含甲烷的冰。它是由于处于深海之高压低温条件下,水分子通过氢键紧密缔合成三维网状体,能将海底沉积的古生物遗体所分解的甲烷等气体分子纳入网体中形成的水合甲烷。 这些水合甲烷就像一个个淡灰色的冰球,故称可燃冰。 这些冰球一旦从可燃冰是一种潜在的能源,储量很

6、大。有专家认为,水合甲烷一旦得到开采,将使人类的燃料使用史延长几个世纪。 值得注意的是, 可燃冰作为一种新能源虽具有开发应用前景,但甲烷是一种高效的温室效应气体,可燃冰的开采如果方法不当,释放出的甲烷扩散到大气中,轻松一题:根据“可燃冰”的形成条件及存在环境分析,“可燃冰”应在怎样的条件下答案:自我反馈导学园地巩固练习1.B2.C3.C4.C5.D6.B7.A242222-19. ( 1) N H ( l ) +2H O( l ) =N( g) +4H O( g)H=-641.63 kJ mol( 2) 408.815( 3)产物不会污染环境3名校名 推荐10. ( 1) 23.3%( 2) 1.26 1018( 3) 3.331017Q每 6 个 CO2 分子转化成1 个 C6H12O6 分子所吸收的能量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