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第2课时)导名师学案鲁教版选修6.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720852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第2课时)导名师学案鲁教版选修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第2课时)导名师学案鲁教版选修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第2课时)导名师学案鲁教版选修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第2课时)导名师学案鲁教版选修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第2课时)导名师学案鲁教版选修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第2课时)导名师学案鲁教版选修6.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第2 课时)学案 导学【学习目标】1、分析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2、通过学习和探究,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和意识。【学习重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和实质【学习难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和实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链接】可持续发展【学习过程】一 .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阅读教材图1-2-12和下图,回答问题:问题 1:世界人口在空间分布和增长方面有什么差异?亚非拉:基数大,增速快欧美澳:基数小,增速慢资料 1:据科学工作者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成因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

2、的水土流失量,占到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问题: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什么?小结:人口基数大资源需求增加大量索取资源生态恶化环境人口增长快废弃物超出环境的自 净 能 力环境污染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资料 2:缩小了的洞庭湖- 1 -名校名 推荐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每年雨季来临,长江水位暴涨,水位高于洞庭湖,江水注入湖泊,洞庭湖起接纳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冬季相反。因此,洞庭湖对长江水位起天然的调节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泥沙的淤积,湖底抬高,特别是周围地区为了生产而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小,仅 1977 年到 1

3、985 年,其水面就减小了 46%。这样,其分洪能力大大降低,致使 1998 年长江大水之际,中下游地区洪水暴涨,险象环生,直至造成大堤决堤,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问题 2:围垦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资料 3:内蒙古草地的退化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居民多以牧业为生。由于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需求大增,有些地区便开垦草地,种植作物,使牧区的范围缩小了。被开垦的地区,冬春季节地表没有植被保护,此时风力又很大,地表遭受风蚀,表土被吹走,逐渐变为沙漠。牧区缩小之后,有些草地超载严重,植被同样受到破坏,也会导致土地沙化,这些都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生态环境恶化。近几年冬春季节我国北方频发的沙尘暴,就

4、与内蒙古草地的开垦、沙化有关。问题 3:开垦草地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小结:人口持续增长不可再生资源加速耗竭资源的短缺、枯竭经济迅速发展可再生资源利用速度 超过补给、再生速度资源破坏、恢复困难,生存环境退化、恶化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二是:阅读课本图1-2-18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探讨:( 1)财富越多 , 生活质量就越高吗 ?探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差异?小结: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三是:二 . 环境问题的本质、根源和根本出路1 、环境问题与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间的关系人 口问题资 源问题环境问题发 展问题强调:人口问题是环

5、境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也是其它两大问题产生的前提和基础。2、环境问题的本质是、3、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和- 2 -名校名 推荐4、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转变和,寻求与自然和谐的、健康的和高质量的,走【疑点呈现】【梳理总结】【当堂检测】1、读21 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判断是()AB 曲线表示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B、A 曲线表示自然资源增加的变化趋势C B 曲线表示 21 世纪初环境污染严重, 但到中叶有所好转D C 曲线表示世界人口在不断减少2、 20 世纪以来,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公害事件,主要发生在()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经济高

6、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D、热带雨林锐减的亚马逊河平原读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回答3 5 题。3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A 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 后工业化阶段的到来,环境问题总是会自然而然地解决C 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D 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4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A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B.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C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完善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5关于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正确说法是()A 部分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占GDP值的比

7、重会迅速提高B 部分发展中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占GDP值的比重会迅速降低C 一些发达国家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占GDP值的比重有所降低D 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步入后工业化阶段,新兴工业得到迅速发展6、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经济问题B、社会问题C、发展问题D、协调问题7、下列生态问题的成因,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是()A、水土流失B、酸雨C、赤潮D、海洋石油污染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在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9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A 刀耕火种,

8、毁林开荒B.南水北调,发展和生产C 围湖造田,开垦荒山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10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不会产生B.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C 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3 -名校名 推荐【高考之窗】11、读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A C 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_ ,C B 时段二者的关系是 _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时段。( 2 )图中A C 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_(选择填空)A、核工业B、耕作农业C、钢铁工业D、电子工业(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 点以后,其原因是_。(选择填空)增加环保投入工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迅速减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B、C、D、( 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_。(选择填空)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课后反思】-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