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731783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1、在上课时;先出示两根线(一直、一弯);引导学生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提问:请小朋友观察讲台上的两根线;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马上就指出:一根是直的、一根是弯的 . 我接着就指出:直的这根叫线段;弯的不是线段. 同时指出:拉紧后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就是线段;而先前随意放在桌上的不是线段;然后提问: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了吗?学生很快说出:线段是直直的. 然后指出:两手捏住的地方叫做线段的端点. 接着让学生指指黑板、直尺、课本等的边;说说每条边的两端分别在哪里;使学生理解线段都有两个端点 . 接着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同时把最后一条线段改成只有一个端点的射线;然后让学生判

2、断并说明理由;学生学起来还比较轻松;对于画线段;折线段;生活中找线段这部分内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多. 从课堂作业反馈的情况看效果不错.2、口诀求商这节课是计算课;如果都采用单一的练习;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课上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特别关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的基础上;交流与分析想商的方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求商方法;在比较中选择简便的方法 . 这样既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探索的快乐;又培养了合作意识. 在练习的设计中;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使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之中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相互启发;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总之;在

3、教学中做到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他们的综合素质就会不断得到提高.3、除法运算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模型;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从与之联系紧密的数学知识入手;遵循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一个吸纳新知的过程;利用动手操作后的结果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充分认识除法的意义. 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 课上;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闪1 / 2光点;多鼓励;少批评. 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还能使学生更有心信地投入学习. 综观整节课的教学来看;我做到让

4、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最大限度拓宽学生的思维.4、 课上下来;总体感觉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较高;这可能与操作多有关 . 一上课;我就创设情境;猴妈妈要给6 个桃分给2 只猴子;你猜怎么分;才公平;由于有了预习的基础和平时心中早就有了平均分的意识;很多学生说每只猴子分3 只;从而引入“平均分” . ”课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下面我就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这样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年龄、思维发展特征. 把 8 个圆片平均分;每2 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12 根小棒平均分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每份多了;分的份数变少了整堂课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操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从练习来看;掌握得比较扎实 .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