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三章讲义PPT演示文稿.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765264 上传时间:2021-01-1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第三章讲义PPT演示文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刑法第三章讲义PPT演示文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刑法第三章讲义PPT演示文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刑法第三章讲义PPT演示文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刑法第三章讲义PPT演示文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第三章讲义PPT演示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第三章讲义PPT演示文稿.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五节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由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主观要件概说,犯罪故意,犯罪过失,意外事件,犯罪动机与目的,2,故意 (一)犯罪故意与故意犯罪 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在故意心理支配下实施的犯罪 犯罪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二)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 1、认识因素明知、会 明知的内容:对行为及性质的认识;对可能产生的结果及性质的认识;对行为和结果相联系

2、的其他事实的认识(对象、手段、时间、地点) 会:必然会和可能会 2、意志因素希望、放任 注意: 1、区分刑法上的故意与一般意义上的故意故意违章、喝酒,3,(三)故意的法定分类 1、直接故意 明知、必然会+希望;明知、可能会+希望 2、间接故意明知、可能会+放任 三种情况: 1、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 2、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一危害结果 3、突发性犯罪中,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 3、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异同 1、认识因素:“会”的不同含义 2、意志因素:希望与放任 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4,犯罪过失 1、概念: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

3、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心理态度。 2、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的区别:认识因素;意志因素 3、犯罪过失的种类 疏忽大意的过失 1、定义: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2、应当预见:法律的规定、职务或业务要求、公共生活准则,5,过于自信的过失 1、定义: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2、特征 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特征已经预见、可能+轻信 3、轻信:过高的估计了可以避免结果发生的主观自身和客观外界的因素。 4、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 (1)认识因素:

4、 (2)意志因素:,6,无罪过事件 刑法第16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即关于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异同 犯罪目的与动机 1、犯罪目的: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时希望发生的危害社会结果(直接故意) 2、犯罪动机: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起因(直接、间接故意),7,联系与区别 联系:1、目的以动机为前提和基础;2、有时具有直接联系 区别:1、动机是内在的发动犯罪的力量,比较抽象;目的是已经指向外在的具体犯罪的对象和客体 2、一种犯罪的目的相同,但可能有不同的

5、动机 3、一种动机可能导致几个犯罪目的; 4、犯罪目的偏重于定罪;动机偏重于量刑,8,认识错误 一、概念 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刑法性质、后果和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 分类:法律上认识错误;事实上认识错误 二、法律认识错误 1、假想的犯罪不构成犯罪,误认为犯罪 (1)行为人实施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2)实施了某种正当行为 (3)过去法律认为是犯罪,现在法律不认为是犯罪,9,2、假想的不犯罪法律规定为犯罪,误认为不犯罪 3、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罪名和罪刑轻重的误解 三、事实认识错误 1、客体的错误 (1)客体实际存在,误认为不存在 (2)客体实际不存在,误认为存在 2、对象错误 (1)对属于构成要

6、件的对象的认识错误 (2)不属于构成要件的对象的认识错误,10,3、手段的错误 (1)行为人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由于迷信误认为可以发生 (2)行为人误认为自己的工具或方法会使其合法行为会产生合法效果,却产生违法或犯罪结果 (3)行为人误认为的手段具有危害结果发生可能性,而实际使用无危害的手段 4、因果关系错误 (1)误认为行为已经达到预期结果,事实上并未发生,11,(2)对因果关系过程有错误认识 A、行为人根据意图实现的结果而实施了行为,虽然实现了预期结果,但导致结果发生的实际过程与行为人预想的不同 B、行为人为实现犯罪实施了最初的行为(甲行为),并未达到目的,误以为达到目的,进而实施其他行为,才产生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