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doc

上传人:马菲菲 文档编号:8772581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统计局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统计局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统计局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统计局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统计局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统计局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统计局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太原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太原市统计局 太原调查队2013年1月25日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战略部署,坚持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总基调,抓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经济增速逐季加快,社会生产明显回升,社会需求逐步扩大,结构转型成效显著,运行质量有所提升,全市经济呈现出“好中有快、稳步上行”的发展态势。一、从经济总体看,经济增速重返两位数区间,三次产业共同发展,服务业逐步壮大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3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

2、产业增加值36.0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57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239.84亿元,增长11.3%。经济增长率逐季加快。1季度、上半年、前3季度和全年GDP增速分别为9.1%、9.7%、9.8%和10.5%,在逐步抬升后,全年重返两位数区间,形成明显的“上扬”走势。三次产业共同驱动经济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42.3%和56.9%,分别拉动GDP增长0.1、4.4和6.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6:45.6:52.8演变为1.6: 44.8: 53.6。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

3、DP的比重达到53.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增长11.3%,增速比上年加快2.6个百分点。二、从社会生产看,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经济稳步加速,建筑业逐步回升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1.95万吨,比上年增加0.35万吨。肉类产量4.98万吨,牛奶产量10.24万吨,禽蛋产量2.58万吨。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41亿元,比上年增长6.3%,增速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2、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平稳上行2012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增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从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加值120.97亿元

4、,增长4.2%;省属企业增加值332.07亿元,增长0.6%;市属及以下企业增加值329.92亿元,增长43.4%。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472.34亿元,增长1.1%;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301.31亿元,增长50.4%。从十大行业看,煤炭行业增加值178.27亿元,比上年下降7.6%;通信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62.66亿元,增长2.6倍;钢铁行业增加值141.93亿元,增长8.2%;炼焦行业增加值50.46亿元,下降20.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9.11亿元,增长1.0%;烟草制品业增加值28.35亿元,增长9.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2.50亿元,增长0.3%;交通

5、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6.53亿元,增长0.9%;电力行业增加值15.17亿元,下降8.3%;燃气生产供应业增加值14.30亿元,增长18.5%。3、建筑业逐步回升2012年,全市建筑业稳步回升,扭转了2011年以来持续低迷的局面。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59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三、从社会需求看,投资实现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关口,出口规模继续扩大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320.63亿元,比上年增长28.9%,为2005年以来的年度最高增速,高出2000年以来的平均增速(24.7%)4.2个百分点。二产投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投资17.1

6、9亿元,增长16.4%;第二产业投资435.05亿元,增长50.1%,其中:工业投资428.87亿元,增长50.7%;第三产业投资868.39亿元,增长20.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64.72亿元,增长16.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关口201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2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42.34亿元,增长16.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7.17亿元,增长14.1%。从区域看,城镇零售额1106.94亿元,增长16.1%;乡村零售额22.57亿元,增长15.6%。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共同增加,旅游收入较快增长。2012年,全

7、市共接待海外游客42.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国内游客2941.64万人次,增长21.2%。实现旅游总收入355.55亿元,增长28.5%。3、进出口总额走低,出口规模继续扩大201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4.7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出口42.42亿美元,增长21.1%;进口42.32亿美元,下降15.7%。利用外资继续增加。2012年,全市新批设立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4户;实际利用外资额7.82亿美元,增长15.2%。四、从结构转型看,工业投资转型步伐加快,新兴接替产业支撑工业增长1、工业投资转型步伐加快新兴接替产业投资增速高于传统产业。2012年,新兴接替产业

8、投资221.88亿元,增长60.4%;传统产业投资206.99亿元,增长41.5%。新兴接替产业投资增速高出传统产业18.9个百分点。 非煤产业投资增速高于煤炭产业。非煤产业投资339.18亿元,增长55.8%;煤炭产业投资89.69亿元,增长34.0%。非煤产业投资增速高出煤炭产业21.8个百分点。2、新兴接替产业迅速发展2012年,全市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378.99亿元,占全市工业的48.4%;增长49.3%,增速高出全市工业35.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新兴接替产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54.56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32.5%;增长85.4%,增速比上年加快57.6个百分点,

9、拉动工业增长14.8个百分点。五、从运行质量看,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城乡居民共同增收,节能减排再显成效1、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2012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5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一般预算收入215.67亿元,增长23.4%。全市执行一般预算支出277.51亿元,增长16.0%,其中,环保、农林水事务、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支出得到较好保障。2、城乡居民收入共同提高,农民收入突破万元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7元,比上年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70元,增长6.6%。八大类消费支出“六升二降”:交通及通信类支出1693元,增长30.3%;杂

10、项商品与服务类支出499元,增长13.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945元,增长9.0%;食品类支出4651元,增长8.5%;衣着类支出1459元,增长3.2%;医疗保健类支出1378元,增长0.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879元,下降8.2%;居住类支出1466元,下降6.2%。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79元,增长13.4%。农民收入增速高出城镇居民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271缩小到2.241。3、节能减排成效明显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85.5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5%,速度比上年回落12.2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11、15.9%,降幅比上年扩大11.9个百分点。六、从运行环境看,金融存贷款平稳运行,CPI累计涨幅比上年回落,空气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1、金融存贷款平稳运行截止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902.46亿元,比年初增长17.4%;人民币贷款余额6376.21亿元,增长12.5%,增速低于存款4.9个百分点,存贷比为71.6%。2、CPI累计涨幅比上年回落2012年,CPI累计上涨2.1%,涨幅比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12月当月,CPI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价格“七升一降”。上涨的有: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4.0%,食品类上涨3.8%,烟酒类上涨3.2

12、%,衣着类上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1%,居住类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下降的有: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7%。3、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2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为324天,比上年增加16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2.06,下降5.94%。总体来看,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十二五”时期率先转型跨越、建设一流省会城市、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运行中呈现出“五快、五好、五突破”的特点:“五快”体现在:一是GDP重返两位数增长区间。GDP结束了连续7个季度的个位数增长,重返两位数增长区间,全年增速达到10.5%,在

13、全省位次由上年的第11位前移到第6位。在全省的经济首位度有所回升,由上年的18.7%提高到19.1%。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实现快速增长。全市投资在上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增速进一步加快,全年实现28.9%的增速,比上年加快3.8个百分点,在全省位次前移到第2位。三是服务业绝对量和增速均居全省首位。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3.6%,增长11.3%,比上年加快2.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9%,比上年(47.0%)提高9.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6个百分点。绝对量和增速在全省均居首位。四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创近5年来年度最高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季度开始连续保持两

14、位数增长,全年增长13.5%,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为2008年以来的年度最高增速。五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创近10年新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3%,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为2003年以来的年度最高增速。“五好”体现在:一是新兴接替产业对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增强。2012年新兴接替产业投资增长60.4%,高出传统产业18.9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1.7%,超过传统产业3.4个百分点。工业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增长49.3%,高出传统产业53.0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48.4%,分别拉动全市工业和GDP增长15.9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新兴接替产业快速增长,有效弥补了

15、传统产业低位运行造成的增长缺口,带动全市工业实现稳步提速,成为201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二是装备制造业跃居工业第一大产业。2012年前3季度开始,装备制造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了煤炭行业和钢铁行业,首次跃居工业第一大产业,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稳步提速的新引擎。全年实现增加值254.56亿元,比上年增长85.4%,占全市工业比重攀升到32.5%。三是节能降耗再显成效。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9%,降幅比上年扩大11.9个百分点。新兴接替产业具有增长快、能耗低的特点,在带动全市工业提速的同时,结构性节能降耗的作用得到体现。四是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2.

16、1%和13.4%,农民收入增速高出城镇居民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在共同增长的同时,收入比由上年的2.271演变为2.241,城乡收入差距呈现进一步缩小趋势。五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8%。“五突破”体现在: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GDP、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4、1.8、4.4、1.6和0.1个百分点,在全省的位次分别为第6位、第1位、第2位、第5位和第4位,特别是GDP扭转了连续12个季度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增长相对滞后的局面。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

17、总额突破千亿关口。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1%,绝对量达到1129.51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5.8,消费规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关口。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79元,首次突破万元关口,增速为13.4,剔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1.1%,高出GDP增速0.6个百分点。四是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30万吨以上。2012年粮食总产量为31.95万吨,这是自2007年以来连续6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五是市区空气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二级以上天数324天,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2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来之不易,是在抵御较大下行压力、克服重重困难

18、的情况下取得的:一是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的影响。2012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减速问题交织。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力促转型跨越发展,努力克服不利影响,全市经济整体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克服了关停、搬迁重点污染企业形成的增长缺口。2012年我市为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省城环境,主动关停、搬迁八户重点污染企业。据测算八户企业关停、搬迁造成工业总产值损失30.40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速下拉1.3个百分点,在此情况下,仍实现了工业稳步加快与省城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的双赢。

19、三是克服了传统产业负增长的困难。2012年,占全市工业51.6%的传统产业下降3.7%。四大传统行业中仅有钢铁行业低速增长,煤炭、炼焦、电力行业均为负增长。在此背景下,工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逐步由传统产业向新兴接替产业过渡,全年工业仍呈现出稳步加速的态势。2013年是我市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推动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应按照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以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先导区为统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进一步加快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步伐继续努力。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