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776252 上传时间:2021-0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 作者:张伟王金南蒋洪强雷宇毕军环境科学研究 2015年07期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以重化工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及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1-4,其中尤以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最突出4-7,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对公众健康也构成了一定威胁8-11。于2013年1月发生的重大雾霾污染事件,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污染程度高、影响人群多,在全球也属罕见12-15。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公众健康,2013年发布的国家大气

2、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计划)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分别比2012年下降25%、20%、15%以上16。为实现目标,计划提出了10项具体措施17,并在5a内预计投资1.75元左右18。对计划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效果和影响进行全面模拟评估,可为其实施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目前已有研究19-20对计划项目实施的污染减排效益、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及健康效益进行了分析。但仍有2个问题亟待深入研究:环保投入主要目的是改善环境质量,但同样会对整个宏观经济系统产生显著影响21-23,因此,计划项目实施中的1.75元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3、及其主要带动哪些行业的增长需要明确;研究21表明,污染治理(如脱硫)由于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而引起火电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因此计划项目作为我国迄今最大的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对其实施自身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需要进行科学评估。由于计划项目实施在拉动环保相关行业的同时会通过产业链传导到整个经济系统,并可能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因此,必须从全产业链角度评估计划项目的社会经济效应和资源环境潜在影响才更为科学。投入产出模型由于能够更好地刻画产业链生产过程中行业间的内在关系,已被广泛用于分析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社会经济效应24-25。部分学者也采用该模型分析环保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2

4、6-27。此外,将分行业污染排放数据和资源消耗数据加入到模型中,构建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可用于评估计划项目中投资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于此,该研究在2010年投入产出表和资源环境数据基础上构建了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以定量化模拟计划项目实施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1 方法与数据1.1 模型方法投入产出模型是基于投入产出表,系统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再生产各环节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一种数量经济分析方法28。将分行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数据与传统投入产出表结合,可以构建反映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29-32。设分别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总产出列向量和行向量、最终产出列

5、向量,构建投入产出横向平衡关系:进一步表达为矩阵式:式(2)反映了国民经济最终产出(Y)与总产出(X)的定量关系,其中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当最终产出发生变化(Y)时,可得其所引起的国民经济总产出增量(X)33:由于最终产出由消费、资本形成、出口组成,则可将计划的投资项目分解为固定资产形成和商品服务消费,并按照行业部门归类形成列向量。由此可得:由于式(4)没有考虑最终产出增加引起的居民消费(收入)增加对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再次的促进作用和诱发影响34,因此进一步构建包含居民消费诱发影响以及扣除经济漏损的投入产出宏观闭模型。经济漏损是指居民收入增量由于储蓄、税收、购买进口品等原因,不能完全转换为本

6、地的投资和消费。计算时需使用边际消费倾向、边际税收倾向以及最终产品国内满足率等系数对经济漏损扣除。参考刘保35提出的推导路径,可得:式中,为列昂惕夫逆矩阵,I为单位对角矩阵,C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边际税收倾向,为最终产品国内满足率对角矩阵,F为居民直接消费系数列向量,i为单位行向量,为劳动报酬系数的对角矩阵。最终产品国内满足率是指各行业最终产品中由本国生产的产品所占比例,%;居民直接消费系数是投入产出表中各行业的居民消费占总居民消费的比重,%;劳动报酬系数是由投入产出表中各行业劳动报酬除以总产出得到的系数。增加值与就业影响测算。在式(5)基础上分别引入向量,则:式中,D和L分别为计划项目投资对

7、我国各行业增加值以及就业影响向量。为增加值系数,为各行业增加值与总产出比值,其可直接通过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获得;为劳动力投入系数,为各行业就业数与总产出比值,就业数据可通过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36获得。资源与环境影响测算。在式(5)基础上引入矩阵、烟粉尘3类污染物排放强度(即单位总产出污染物排放量),t/元;为第i行业煤炭和水资源消耗强度(即单位总产出资源消耗量),t/元。则计划项目投资带来的潜在污染排放(P)和资源消耗(U)向量分别为:1.2 数据来源及处理计划项目投资(见表1)来源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主要措施减排效果及政策资金需求表,涉及清洁能源替代、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治理

8、、面源污染综合整治、煤炭清洁利用、加强集中供热、环境能力建设、环保设施运行费用等8项,5a(2012-2017年)间共计投资约1.75元。投资去向数据来源。将计划项目投资转换为对不同行业最终产品(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一般废气治理工程项目包含基建、设备购置、工程管理、勘测设计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该研究根据对现有的、不同类型的环保投资项目概算表进行整理,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和经验值,将计划项目投资资金需求表中的项目投资按照支出去向进行分解和合并,得到行动方案投资支出去向以及对应的行业(见表2),即将计划项目投资转化为投入产出模型中的。资源环境投入产出表,工作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

9、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http:/)。使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65个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根据需要合并为44个行业,包括1个农业部门、26个工业部门、1个建筑业部门以及16个服务业部门。其中2010年分行业污染物排放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37。由于缺少2010年分行业水资源消耗量数据,故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138中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总量数据,再按照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839中各行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分解到44个行业。2010年煤炭总消耗量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40,分行业煤炭消耗量数据则根据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8中各行业煤炭消费量占当年总煤炭

10、消费量比例分解到44个行业。2 结果与讨论2.1 计划项目实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1.1 经济影响测算结果表明,计划项目实施将拉动我国GDP累计增加20570元(5a合计,下同),投入产出比为11.25,即计划每1元投资将拉动GDP增加1.25元.从受益行业来看,计划项目投资的主要受益行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见图1(a),上述行业增加值合计净增加约10911元,占所有增加值净增量的53%左右。其中受计划直接影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通用设备

11、制造业(对应供热设备、燃气锅炉、石化冶炼设备、洗煤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应新能源汽车)、专用设备制造业(对应脱硫、脱硝、除尘、VOCs治理等环保设备制造)。而通过产业关联以及消费带动作用,受计划间接影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保险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国民经济基础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2.1.2 就业影响测算结果表明,计划项目实施将累计增加非农就业岗位260个(5a合计),即计划每投资67元将提供1个非农就业岗位。从受益行业来看,计划项目实施将使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建筑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

12、输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10个主要行业受益见图1(b),上述行业非农就业岗位合计净增加约143个,占新增非农就业岗位的55%。其中新增非农就业岗位受计划直接影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业、建筑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综合技术服务业等与计划项目直接关联的行业;另外,计划项目实施后将通过产业关联间接增加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的非农就业岗位。2.2 计划项目实施对资源环境的潜在影响2.2.1 大气污染物排放计划项目实施在刺激相关产业增长的同时,基于现有生产技术也会带来更多污染。测

13、算结果显示,在计划项目实施期间(2012-2017年),将累计新增、烟粉尘排放量121.3、96.0、60.7t,每年新增排放量相当于预期减排能力的3.8%、2.2%、2.2%(根据计划主要措施减排效果及政策资金需求表,到2017年预期、烟粉尘减排能力分别为641、869、547t)。从行业来看,潜在大气污染物排放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不含塑料和橡胶)以及石油加工炼焦核燃料加工业等(见图2),合计分别占、烟粉尘新增排放量的92%、94%、84%。2.2.2 资源消耗计划项目实施同样也需要消耗更多资源。测算结果表明,在实施期间(2

14、012-2017年),将分别累计新增煤炭和水资源消耗量1.6、108.2t,二者的年均新增消耗量相当于各自2010年消耗量的1.05%和0.36%。从行业来看,潜在煤炭消耗和水资源消耗主要集中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不含塑料和橡胶),专用设备制造业(见表3),合计分别占2类资源新增消耗量的95%和76%。3 讨论该研究测算结果基于如下假设:假设计划项目投资全部转化为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这基于计划中的项目能够按照计划进度安排实施。假设项目实施期间产业生产技术在2010年基础上不变。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的缺点就在于基于现有的技术不变的假设,因此对未来

15、发生的环保活动进行模拟时无法反映技术更新的问题。假设分行业污染排放强度和资源消耗强度在2010年基础上不变。理想状况下由于计划项目逐步实施,相关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会逐年下降。由于文中重点在于分析计划项目实施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潜在的资源环境影响,上述假设虽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但并不影响对问题的认识。当然,后续研究将通过采用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对排放强度和消耗强度的合理预测以去除部分误差,提高测算精度。需要说明的是,计划项目投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空气质量,不能依据其带来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影响结果来反推其投资大小的合理性。但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及潜在的环境影响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形成科学认识。由

16、于计划项目集中区域(主要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不同以及各省市产业结构的差异,在下一步研究中可以借助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40,关注上述影响在区域间的传输,从而分析各省市受影响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污染集聚现象,这将有助于在进行环境治理时制订差别化环保政策。4 结论a)计划项目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刺激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等正面作用,在2012-2017年实施期间,可拉动我国GDP累计增加20570元,累计增加非农就业岗位260个。受益行业主要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业等

17、行业。计划项目实施将直接带动环保装备制造、建筑安装、综合技术服务、锅炉改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符合我国发展战略新兴环保产业的目标。b)在计划项目实施期间,通过产业链的供给关系也间接带动钢铁、化工、建材以及火电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间接新增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121.3、96.0、60.7t,每年新增排放量相当于预期减排能力的3.8%、2.2%、2.2%,并且主要集中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不含塑料和橡胶),以及石油加工炼焦核燃料加工业等行业;间接累计新增煤炭消耗量、水资源消耗量分别为1.6和108.2t,二者的年均新增消耗量

18、相当于各自2010年消耗量的1.05%和0.36%,并且主要集中于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不含塑料和橡胶)、专用设备制造业。c)计划项目实施将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但在我国现有产业技术结构基础上,其自身带来的资源环境影响同样不可避免。因此,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相关投资,借我国经济转型之际鼓励发展环保产业,更大程度发挥环保治理投资的社会经济贡献;另一方面,需重视和深入考虑环境治理活动带来的资源环境影响,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火电、钢铁、化工等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污染治理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从产品供给角度减少大气治理活动的资源环境影响。作

19、者介绍:张伟(1984- ),男,河南安阳人,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3,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环境经济政策模拟,;王金南(1963- )(责任作者),男,浙江武义人,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3,研究员,博士,博导,主要研究环境规划与政策分析,;蒋洪强,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雷宇,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毕军,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