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中计算机教育应用探析论文.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776518 上传时间:2021-0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层教学法中计算机教育应用探析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层教学法中计算机教育应用探析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层教学法中计算机教育应用探析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层教学法中计算机教育应用探析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层教学法中计算机教育应用探析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层教学法中计算机教育应用探析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分层教学法中计算机教育应用探析论文 1.1教学对象的分层 教学对象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对计算机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当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基础进行一个总体的摸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形式,摸清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在学生上课后的一两周内,完成分层。对学生的分层是基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成绩、学习基础进行,可以把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集中成一组,学习基础相对不足的学生集中成一组,分层是动态的,可以按照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努力的程度,随时调整分组情况。分层教学是一种激励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有目标学习。 1.2教

2、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是在教学对象分层之后进行的。教学目标的分层式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达到教学对象分层教学目的而预设的目标。根据教学对象分层的结果,教学目标的分层应该具有针对性。对于计算机课程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的分层对象,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强化学生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上机基本操作能力;而对于计算机学习基础相对扎实的分层教学对象,教学的目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可以在上课后布置适当难度的习题,拓展该部分学生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之,通过教学目标的分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知识水平的高低,进行适当层次的学习,提高计算机运用能力。 1.3教学内容的分

3、层 在进行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分层之后,应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内容的分层,应该本着”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教学思想开展教学。对于较为简单的,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以自学为主,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掌握基本的操作和理论知识。对于一些较为繁琐的操作知识以及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可以通过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上述内容进行演示,教师在学生演示完后进行讲解补充,从学生的理解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 1.4课堂辅导与课后作业的分层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分层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差别化地进行课堂辅导,并布置课后作业。比如,针对学习基础

4、比较扎实的学生,在进行课堂辅导时,应该少讲多练,多给予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多进行一些拓展性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重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扩大学生计算机学习视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应当在课堂上重点进行辅导,侧重对教材中的理论、例题和课后的习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基础水平,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应当围绕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两方面进行,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学习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也通过课后的作业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计算机学习的基础知识。 1.5学生评价的分层 学生评价是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效果的评定和反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当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以主观肯定,鼓励继续学习的评价风格为主。同时,鼓励学生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课程中实行分层教学,可以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因材施教,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针对性,优化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效果。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